第三百六十一章 悲壯輕騎
作者:晶晶亮      更新:2021-08-10 02:34      字數:3389
  樓蘭重裝步兵的出現!

  ??讓項羽的重瞳猛然收縮了一下,布滿血絲的眸子裏,再一次的燃燒起渴望戰鬥的火焰,不得不承認,項羽骨子裏是一個很純粹的軍人。

  ??他崇尚暴力。

  ??欣賞武力強悍的人,他不屑於陰謀詭計,以致於每每落入對手的圈套,說句中肯的評價,就是為他贏得無上聲譽的巨鹿之戰,歸根結底也是楚軍落入到了章邯的圈套中,隻不過,當時項羽的運氣實在不錯。

  ??秦軍一方,章邯和王離發生內訌,使得在邊軍急需要增援的時候,章邯卻按兵不動坐視邊軍覆滅,而最終的結果就是連章邯也沒得到幸免,反倒成為了項羽功名薄上最大的那個背景牆人物。

  ??要不是如此的話,以當時秦軍的戰鬥力和實力,就算項羽再爆發出小宇宙來,也沒有辦法打敗那麽多的秦軍部隊。

  ??當然,這些都已過去。

  ??而如今,鴻溝之戰的情形,對於楚軍來說,又是到了絕望的時候。

  ??秦軍一波又一波暗藏的底牌,讓一向不相信有人能打敗自己的項羽也心中震憾,這個時候,他才有些體會到劉邦一次次兵敗時的絕望心情了。

  ??試想一下。

  ??當你費盡心思,組建起一支引以為豪的軍隊,想要和強敵一較長短時,臨陣衝鋒時卻猛然發現,對方已經遠遠的甩你好幾條街了。

  ??一次麵對這樣的困境,你還能自認倒黴,還可以心裏安慰說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而一而再,再而三的話,就是心思再堅韌的人,也會喪失信心,劉邦在投奔陳餘之後,很明顯在自信心上失去了以往的堅韌。

  ??這也是最後一戰中,劉邦沒有再象以前一樣,對活下去無限眷戀的原因,換句話說,他的爭雄之心不在了。

  ??——。

  ??“大楚,大楚!”

  ??“殺蠻,殺蠻!”

  ??項羽踉蹌著大步向前,他的身後,那麵已經破損多處的大旗,依舊在迎頭朝陽飄揚著,正是因為它的存在,才讓漸漸被分割的楚軍將卒還不曾崩潰的放下武器。

  ??一名樓蘭兵獰笑著突出隊列,舉起青銅劍狠狠的劈下,雖然他並不認識麵前這個黝黑麵孔、眼神怪異的敵將,但這並不妨礙他斬落其首級的決心。

  ??“卟!”

  ??堅硬物體穿透人體的聲音,是如此的簡單直接。

  ??想著立功的樓蘭兵笑容凝結在了臉上,他的劍在距離項羽頭頂不足一丈的距離上停下了,不是他不想殺了對方,而是一向孔武有力的他忽然發現,自己整個人軟綿綿的,使不出一點的力氣,而更可怕的是,他的胸腹部,正傳遞來陣陣的劇烈疼痛。

  ??樓蘭兵緩緩倒下。

  ??在仰天傾倒的一刻,他的淡藍色的眼睛裏,依舊帶著不信。

  ??方才的敵將,很顯然已經筋疲力盡,隻要稍稍給予一點壓力,就會轟然而倒,可不知為什麽,最後倒下的卻是自己。

  ??生息已無的樓蘭兵不甚清楚在一瞬間發生的變故,而在他的身後,他的同伴卻是看得真真切切,就在樓蘭士兵高高舉起青銅劍的一瞬間,項羽前頃的身體突然彈射而出,徑直撞進了樓蘭兵的懷裏。

  ??而同時,他一直垂著的右手戟以快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速度刺出,借著身體的衝力一下紮進樓蘭兵的腹部。

  ??目睹項羽如此凶悍,樓蘭兵們開始放棄逞個人英勇的想法,憑借著整體力量上的優勢,對項羽身畔的楚軍圍毆起來。

  ??一個項羽。

  ??就算再能戰,也隻能一次對付幾個人,況且,在見識了項羽的凶悍之後,樓蘭人也是學聰明了,他們開始五、六人一群,以消耗戰術圍攻項羽,並以此來逐漸的讓項羽失去最後的一點點反擊力氣。

  ??李仲翔的位置,就在樓蘭隊伍的中間,他的聲望和指揮調度,是協調樓蘭兵和秦軍的關健,如果沒有他的命令,兩支語言不通的隊伍就有可能出現協調上的分歧。

  ??看到項羽被樓蘭人暫時困住,李仲翔終於放下心來。項羽是楚軍突圍的關健,沒有了他這個箭頭,其餘的項聲、項襄等楚將,麵對秦軍如潮般的圍攻,能做的隻是逃跑,而不敢迎上來概然接戰。

  ??——。

  ??戰至正午。

  ??在夏曰曰頭最為熱辣的時候,項悍率軍經過二個時辰的艱苦激戰,終於踏上了鴻溝西岸的土地。

  ??為此,他付出了多達三千人傷亡的代價。

  ??不過,當不遠處清晰的秦楚兩軍的撕殺聲傳來時,項悍覺得自己全部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隻要能救出項羽,那麽他就是力挽狂瀾的大功臣,至少,比項聲、項襄這兩個隻顧著搶功勞,卻全然沒有大局觀念的家夥要強的多。

  ??至於輜重兵的人命。

  ??項悍從來都不曾考慮過,楚國占據了東南七個郡,還有江東的山越人可以征召,隻要有地盤,人還不是要想有多少就有多少。

  ??負責阻擊項悍的秦騎共約五百餘騎,這支輕騎部隊剛剛從遙遠的河西一帶到達中原,對於鴻溝一帶的情形並不是很熟悉,他們第一次出擊時,接到的命令隻是擊潰楚軍番兵,這個任務早在清晨天剛亮時就順利完成了。

  ??在無餘被殺之後,番兵的戰鬥欲望就已經沒剩下多少了,畢竟,他們與楚國之間,更多的是象征姓的雇傭與被雇傭的關係,要是付出的代價太大,或者番兵們都死光了,那隻剩下女人老弱的番族也就沒有存在的可能了。

  ??江南山林中的部族衝突,並不比中原國與國之間的爭霸溫和多少,一個部落的興起,往往就是另一個部落的沒落。

  ??番兵潰散之後,這支輕騎正待回撤,即接到了楚軍後續部隊再次試圖渡河的消息,這一次,他們麵對的不再是人數不多的番兵,而是多達萬人的楚軍輜重兵。

  ??相比主力部隊,輜重兵說起來就是隻經過三、五下簡單艸練,就被拉上戰場的青壯,這些楚兵雖然沒有什麽戰鬥力,但問題就是項悍這家夥完全不顧及手下將卒的生死,以一萬對五百,項悍的人海戰術讓秦軍輕騎陷入到兩難境地中。

  ??輕騎的優勢。

  ??並不在這種死板的陣地作戰,而在於奇襲。

  ??騎兵就象草原上的野狼,會一次次的亮出獠牙,狠狠的從黃羊群上撕咬上一口,但現在,他們卻不能那麽做。

  ??一旦他們放棄,那麽項悍的這支援軍會迅速的出現在了李仲翔部隊的背後,那麽的話,本身正遭受楚軍突圍壓力的李部就有可能會立即崩潰。

  ??怎麽辦?

  ??是犧牲自己,顧全大局?還是保全力量,放楚軍會合?

  ??麵對這樣的艱難選擇,這支由關中老秦人組成的秦騎小部隊和當年長平之戰時那支視死如歸的輕兵部隊一樣,用他們生命中最關健也是最炫爛的一仗,證明了秦軍是這個時代紀律最為嚴明也是最有犧牲精神的一支軍隊。。

  ??五百輕騎。

  ??麵對萬餘楚卒,足足堅持了兩個時辰,在這兩個時辰裏麵,他們悲壯的打退了楚軍多數十餘次的進攻,倒在他們麵前的楚卒屍體堆積如山。

  ??上午十一時,從報信斥候那裏獲知楚軍不顧一切增兵來援的緊急軍情,李原也是臉色倏變,他急速下令兩翼的秦軍不得纏戰,加快速度穿插到楚軍突圍的路線上,一定要搶在項悍與項羽會合之前,堵住可能的缺口。

  ??突圍與堵截。

  ??在時間的賽跑比試中,誰是最後的贏家,其實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這場大決戰中,秦、楚雙方將卒表現出來的截然不同的對戰爭的理解,這才是最關健的。(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