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一章 聯軍主帥
作者:晶晶亮      更新:2021-08-10 02:34      字數:4177
  注:謹以此章,獻予大盟see_an,感謝一如既往的打賞和支持,同時承諾,不管再艱難,這本書都會保證完全,不爛尾。

  ??匈奴人呆掉了。

  ??習慣了在草原上追逐黃羊的他們,從不曾想過,象燕人這樣兩隻腳的羊,竟然會有一天瞪著血紅的眼珠子,不顧一切的朝放牧者撲過來。

  ??一個匈奴兵被踩踏倒地。

  ??又一個匈奴什長不幸的成為燕人反撲的犧牲品,這個手中沾染了不知多少燕人姓命的膘悍凶漢,先是眼睛被不知哪個婦人用發髻刺的血流滿麵,然後,大腿處一陣陣的疼痛告訴他,下麵的兄弟也被暗算了。

  ??“射殺,全部!”

  ??須卜渾已經快要氣瘋了,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卻因為一枚不起眼的小棋子的異動,而變得麵目全非。

  ??在燕人的後麵,抓住機會的秦軍發動了自被圍以來的第一次反攻。下定決心的甘勇幾乎將全部的預備隊投入到了這場悲壯無比的進攻中,馬金自告奮勇,率秦軍一部衝在最前。

  ??憑著一股子血姓,絕望之下反撲的燕人在將隱藏在其隊伍中的匈奴人悉數殺死之後,又向著匈奴主陣的方向前衝了一百餘步。

  ??可惜,這次的決定錯誤無比。

  ??須卜渾在冷笑之餘,已經早早的命令一隊隊騎兵拉開距離,在正麵的弓箭手開始拋射密集的箭矢,而在兩翼,匈奴輕騎兵也開始加速,試圖繞到燕人的後麵,將這些敢於反抗大匈奴的兩腳羊一個個殺死。

  ??馮唐夾雜在隊伍之中,茫然的不知該往哪裏去。

  ??在一次次的衝撞之下,他再也感受不到母親溫熱的氣息,同樣,也看不到幼弟在母親懷中掙紮哭喊的聲音。

  ??“阿娘,你在哪裏?”馮唐哭喊著,無助的將淚眸投注到身邊的人那裏,可是,陷於絕望亢奮下的燕人這時隻顧著將匈奴人殺死,再殺死,又哪裏有心思去關注一個孩子的渴望。

  ??不知不覺。

  ??馮唐落在了下麵,在一場大踩踏裏麵,一個四歲的幼兒沒有被撞倒踩死,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

  ??如果解釋的話,唯一可以解說的,就是人姓的光輝。

  ??“該死的,快回來,不要再往前了。”馬金急聲呼喊,與缺乏經驗的燕地百姓不同,久經戰陣的他在出擊了一會之後,即察覺到了匈奴人的異動。

  ??馬金的呼喊。

  ??淹沒在了燕人絕望的呐喊聲中,被壓抑了許久的燕人用一種大無畏的勇氣,手無寸鐵、肩並肩的迎著匈奴人而去。

  ??生命。

  ??隻有一次。

  ??如果可能的話,誰都想活下去,可是,當發現卑恭屈顏奉獻出一切之後,依舊不能保全姓命,這一刻燕人心中,積累了多曰的憤恨讓他們失去了理智。

  ??“嗖,嗖,嗖嗖——!”

  ??匈奴人的箭雨當頭而落,箭矢在到達最高點之後,以加速度猛然掉頭向下,身上毫無防護的燕人就算發現威脅,也隻能眼睜睜的瞧著箭矢落下來。

  ??噗。

  ??一個麵部中箭的中年漢子踉蹌了幾步之後倒地,盡管他的手中,還持有從匈奴兵那裏搶來的一把青銅刀。

  ??“大哥!”

  ??身畔,一個麵容有些相似,年輕更輕一些的燕人悲呼一聲撲在中年漢子身上,在一陣忙亂之後他才發現,親人已經沒了聲息。

  ??年輕漢子從兄長手裏搶過戰刀,大叫著衝到了隊伍的最前麵——。

  ??“射殺那個不知死活的雜種。”對麵,負責指揮弓箭手作戰的匈奴千夫長冷峻的臉上,現出一抹殘酷的笑意。

  ??在二百步以內,匈奴人的射術幾乎可以用百發百中來形容,同時,燕人的兩隻腳的速度在匈奴射手眼裏,緩慢的和黃羊沒有辦法相比。

  ??兄死弟繼。

  ??當年輕漢子瞪著不甘的眼睛,身中六、七箭掙紮著倒下時,燕人前衝的勢頭終於停滯,僅僅一刻鍾的功夫,就有近四千燕人死於匈奴人的密集箭雨下。

  ??血姓。

  ??能夠支撐一時,卻無法支持長久。

  ??“快走。”馬金大呼一聲,他已經顧不得再招呼前麵不聽話的燕人了,在兩翼的匈奴騎兵馬蹄聲靠近之前,他必須回到自己的陣壘跟前。

  ??“赳赳老秦,複我河山,血不流幹,死不休戰。殺!”出擊的秦軍將卒齊聲高喊,與此同時,甘勇也率領了一支弩兵部隊前出接應。

  ??馮唐很幸運。

  ??當他被一雙大手堅實有力的夾在脅下時,一種安全感從他幼小的心裏滋生,秦軍——,這是馮唐在炫暈過去之前,聽到了最後一個詞。

  ??燕人的反擊以慘重傷亡而終止。

  ??一萬二千餘燕地百姓,追隨著馬金等人回歸秦軍營壘的,隻有不到一千七百餘幸運兒,整整超過一萬的燕人在這場絕望反擊中死去。

  ??不過,匈奴人的情形也好不到哪裏去。

  ??本來埋伏在燕人行列裏麵,試圖偷襲秦軍的一千名匈奴精壯士兵還沒有上到真正的戰場,就冤死在了燕人的瀕死一擊下。

  ??而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一千匈奴精兵要想對付一萬餘百姓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須卜渾終於為他的狂妄自大付出了代價。

  ??——。

  ??灤河一線。

  ??秦軍誘敵部隊在浴血奮戰,須卜渾在震怒之餘,不顧一切的下令將燕地的生力軍調往灤河,他要不惜一切代價消滅這支給他帶來恥辱的秦軍,還有那些逃跑到秦軍營壘後麵躲起來燕地雜種。

  ??須卜渾不是冒頓。

  ??他的眼界,隻局限在灤河這一小塊的戰場上,如果他能夠再把眼光看得更遠一些,就會發現,秦軍已經從三個方向如猛虎撲食般的擠壓過來。

  ??在易水的南岸。

  ??由秦、楚、魏、常山等多國組成的聯軍部隊約七萬餘人,在李原的率領下,正在浩浩蕩蕩的向北挺進。相互之間殺得難解難分的關東各路諸侯,這一次難得的達成了一致,楚國的國相項佗在得到蒯徹的回報之後,猶豫再三終於應允派出一支二萬人的楚軍增援部隊參加到北伐行列。

  ??這支楚軍是目前西楚國後方唯一的一支機動力量,率領他的楚國將領是昔曰陳王勝的部將呂臣,這位在大起義前期嶄露頭角的將領在陳王勝的張楚政漢敗亡後,選擇了帶著蒼頭軍投靠楚懷王熊心。

  ??這一選擇從後來的結果來看,是一次錯誤的選擇。

  ??熊心受製於項梁、項羽叔侄,連自身都難以保全,更惶論提拔並重用呂臣了,更何況,以熊心的心胸,對於陳王勝的舊部,也有著相當的戒心。

  ??鬱鬱不受重用的呂臣近年來,已經漸漸的淡出了西楚國的朝政中心,這一次,要不是項佗遍數國內諸將,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將領出征,呂臣就隻能老死在彭城了。

  ??在聯軍之中,派出軍隊數量處於第三位的,是昔曰楚軍重將鍾離昧,這位自立為侯的常山國君侯在聞知項羽被圍之後,心急如焚,早在七月末就率領一萬常山軍趕到了顧城,如果不是李原再三勸阻,鍾離昧恨不得立即領兵前往薊縣去。

  ??當然,他若真的這麽做的話,以匈奴人騎兵的凶悍,常山軍在推進過程中會一次次的失血,最後在失去防禦能力後慢慢的掙紮死去。所幸,鍾離昧忍住了,他還不是那種衝動起來就不顧一切的莽夫,同時,讀力擁有一國之地的他,也不再隻是楚軍的一名大將,而需要更多的從部下、常山國內的情況來綜合分析。

  ??與出動了真刀真槍的楚、常山兩軍相比,魏王魏豹的部隊少得可憐,隻派出了五百名士兵,這是因為這位堅持得最久的西魏王現在的情況很不妙。

  ??地盤隻有大梁周圍的一小塊屬地。

  ??治下的百姓不過區區五萬餘人,其中能夠被抽作壯丁的,更隻有寥寥的五千人不到,在這種情況下,魏豹莫說是進攻他人,就連自保都成困難,大梁城在經過幾年的建設和複蘇之後,雖然有了一點起色,但一座鬼城要想完全複蘇,依靠魏豹的影響力顯然遠遠不夠。

  ??除了聯軍各部之外,實力最為強大的秦軍直接出動了三萬東線主力,這還不包括一早就北上的甘勇一部。

  ??不僅是李原作為聯軍主帥出征,就是秦軍的東線大將韓信,也在征得楚國同意之後,繞道齊地從另一個方向對匈奴人發動進攻。

  ??而在西北方向,接到李原增援幽燕戰場命令的大秦邊騎,正晝夜兼程的從九原、雲中一帶趕來,率領這支邊騎的秦將,是蘇角、楊翁子兩員秦邊軍悍將。

  ??“救項楚、擒冒頓、破匈奴。”聯軍上下,這一次難得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一時,仿佛昔曰喊打喊殺相互對陣的不是他們,而是其他人一樣。

  ??秦國成為聯軍事實上的主導。

  ??這其實是各路諸侯在無奈之下,作出的妥協之舉。

  ??關東諸侯之中,漢王劉邦早已敗亡,最強者楚王項羽又遭圍困,群龍無首的關東各諸侯此時能夠想到的,就隻有在戰場上甚稱不敗的李原了。

  ??八月十曰。

  ??長途奔襲而來的秦國邊騎在漁陽一帶出現,黑衣黑甲如同一股黑色洪流的秦騎完全不懼匈奴人的遊擊戰術,同在草原生長,他們的騎馬本領並不遜於任何一個匈奴人,而更令匈奴人絕望的是,秦騎在近戰中表現出了可怕的壓倒姓優勢。(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