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章 背水一戰(二)
作者:晶晶亮      更新:2021-08-10 02:33      字數:2621
  郡守府。

  ??沉悶的氣氛下,一眾將領俱是麵色沉鬱,表情嚴肅,經過數月的休整,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都開始把雍歧當作了新家,有些年輕的將士在這裏找到了心愛的人,成立了一個個家庭,有些將領回信了族裏,舉族遷到了雍州,這時候,楚軍來犯的消息,讓他們這些軍中男兒感受到了濃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保家衛國。

  ??這四個字是如此的樸素,卻又如此的讓人牽腸掛肚。

  ??李原用力的蹬了一下有些緊的皮製靴子,這二個月來,他穿壞的靴子足有五、六雙,一雙腳踏遍了雍歧的山水河川,這一種遊曆親閱,讓他開闊了自己的眼界,也更加的能夠理解百姓的所需——。

  ??“諸位,敵三路來犯,號稱十萬之眾,言十曰內踏平我雍州、隴西諸城;敵將龍且,更言關中子弟,無一人是與對手,汝等以為如何?”李原掃視眾將,沉聲說道。

  ??“將軍,龍且不過是一莽夫罷了,有何懼哉?某願領一軍出戰,截了龍且的去路。”駱甲被李原一激,氣撞於胸,請令道。

  ??“騎軍以一敵十,兵力不足,駱校尉是準備和敵硬拚嗎?騎軍作戰,可不是這麽打的?”李原不客氣的朝著駱甲瞪了一眼。

  ??在邊地與羌人、狄人相處時間久了,駱甲的姓情也隨之變化,從原先的溫和變得直接暴烈起來,這一種改變對於一名騎軍將領來說,是可喜的變化,而同時,這種變化若是得不到控製的話,駱甲進一步成長的空間不會太大。

  ??每個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走路,李原如此,駱甲也一樣,至於未來會怎樣,隻有老天才能給出答案。

  ??“將軍,以吾之見,三路來敵,最強的唯龍且一路而已,我軍需要對付的,也是這一支楚軍精銳,莫如再效前法,誘敵深入,待其孤立時群起而殲滅之。”蔣渝想了一想,提出自己的建議。

  ??“此計不妥,前番用計,敵已有備,今若再用,龍且豈能不防,更何況,我軍兵力隻敵一半,要是圍殲龍且主力不成,被敵中心待援、四麵開花,則全局破碎,不堪收拾。”李原點指著沙盤上的幾處要隘,搖頭否定蔣渝的想法,不過,對於蔣渝能有自己的見解,他還是表示肯定的。

  ??一軍為將,一味持勇肯定不成,蔣渝在這一點上,比駱甲的領悟能力要強了一籌,當然,這可能與他的家族淵源有關係,畢竟,駱甲出身草根,又沒有李原穿越的金手指,成長的慢一些也是正常。

  ??培養一個名將,可比訓練一批合格的士兵要困難的多,在渡過了前期創業草莽階段之後,李原勢力開始進入到發展的瓶頸期。

  ??這其中,人才是最為緊缺的。

  ??前期如駱甲、王尚等將領,成長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同時,時間對李原來說,又是最為迫切的。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李原還必須親曆親為,爭取在與龍且、章邯、董翳的惡戰中贏下關中戰場的主動權。

  ??“諸位,如果我們在守禦之時,別遣一支奇兵突襲鹹陽,截斷敵方糧道,占領敵方巢穴,形勢會怎麽樣?”李原指點江山,神情若定。

  ??如果一味把思路固定在防禦層麵上,那麽,即使最後能擊敗來犯之敵,也隻能拚一個兩敗俱傷,這顯然不可行。

  ??龍且、章邯雖然有名氣,但又怎麽樣?在擁有了休養生息的根基之後,李原有信心,也有魄力,在關中打一場漂亮的圍殲戰。

  ??一戰定關中。

  ??這便是李原的預想。

  ??“將軍,若是奇兵突襲,貴在快速機動,駱校尉的騎軍可當此任。”陳平想了想,諫言道。軍事上的布局方略,他一向少言,在這些方麵,陳平自認不及李原多多,特別是在目睹了李原絕境中奇襲滎陽城之後,陳平對李原在軍事上的才幹佩服不已。

  ??李原拿起沙盤上代表著駱甲騎軍的竹製標誌,移動到鹹陽至扶風的當中,然後對著駱甲說道:“駱校尉,你部待敵來犯之後,應速從歧山以北的馳道繞到渭水北岸,隱伏於這一帶伏襲敵之輜重,同時,還要別遣一支精騎,以急行軍速度進抵鹹陽,造成我軍兵迫城下的態勢,你可記下了。”

  ??“末將領令。”駱甲大聲應下,方才李原的斥責讓他有些羞愧,不過隨之第一個領到任務,又讓他重新興奮起來。

  ??“蔣渝,你率本部五千步卒駐紮陳倉,堅守城垣,不得放章邯進入我之腹地,敵將章邯,詭計多端,又經驗豐富,汝不要管章邯有什麽動作,隻需堅持住城池,就是首功一件。”李原繼續命令道。

  ??“諾!”蔣渝領令道。

  ??“李必,你速領親兵一隊,快馬加鞭從北麵趕往邊軍駐地,請求王離將軍出兵共擊董翳,你就說,董翳的駐地隻有三、四千老弱殘兵,等他去收拾。”對付董翳這一路最弱的兵馬,李原決定聯合王離的邊軍試一試手。

  ??邊軍這段時間,被匈奴單於冒頓壓迫得很是艱苦,邊境線上的河套一帶幾經爭奪,現在形勢很不樂觀,前不久,王離已經著人來信,讓蒙虎和傷愈的邊軍老卒盡數歸建,以抵抗來自草原民族的雷霆風暴。

  ??董翳治下的高奴縣靠近邊軍,對於困境中的邊軍來說,正好是一處可以喘息的所在,李原相信,王離不會拒絕出兵的提議。

  ??“王尚,汝領一千弩兵,伏於陳倉以南的棧道,監視劉邦漢軍的動向,我恐劉邦老兒趁火打劫。”李原想了想,又持著一支令箭,鄭重的交到王尚手裏。劉邦兵退漢中,卻留了藍田關一處作為橋頭堡,分別是沒有死心,李原不得不早加提防。

  ??“其餘將校,隨我出征,迎擊楚寇。”李原掃視餘下眾將,沉聲大喝道。誘敵深入,終不過是旁門左道,在實力遠不如時可以采用,而現在,李原秦軍的兵力足有三、四萬人,將士的勇悍、軍紀和戰鬥力上,整編後的秦軍比楚軍隻強不弱,李原又何需怕龍且區區一無腦莽夫,就算是項羽親來,李原也有勇氣一戰。

  ??蟄伏久矣,也該是一飛衝天的時候了。

  ??龍且——,既然來犯,就先斬了此僚,且為鐵血大秦正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