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馬氏五常(1/2)
作者:庚新      更新:2021-08-10 01:56      字數:4196
  劉備沒有出聲,隻是眉頭緊蹙,麵露悲戚之色。

  ??諸葛亮忍不住問道:“主公何以不快?”

  ??這不問還好,一問之下,劉備竟放聲大哭,眨眼間淚流滿麵。

  ??“我哭公佑,若無曹家小賊,今何為階下囚?

  ??小賊三番數次,壞我大事,偏偏又狡詐心狠。我雖有心除此此獠,奈何……想我劉備半生顛簸流離,好不容易有了落腳之處,何故又讓此小賊前來?我若不除此獠,必將夙夜難寐。”

  ??諸葛亮頓時沉默了!

  ??說實話,他對曹朋的了解,並不是很多。

  ??諸葛亮比曹朋的年紀稍大一些,十七歲落戶荊州的時候,而曹朋方重生於中陽山。後來雖聽人說過曹朋的名字,卻並未放在心上。甚至於得知龐德公欲收曹朋為弟子的時候,諸葛亮甚至表露出不屑之色。為此,諸葛亮曾讓他的姐姐諸葛玲,私下裏勸說龐德公要多加留意。

  ??曹朋在九女城遭遇陷害,時棘陽令蒯正派人往鹿門山送信。

  ??正是諸葛亮私自將書信壓下,足足一個月的時間,才轉到了龐德公的手中。

  ??不過當時曹朋已經離開了南陽,隨典韋奔赴許都逃難。為了這件事,龐德公發雷霆之怒,差一點讓侄子把諸葛玲休掉。好在厐諸二人感情很深厚,才算免了此厄運。但也正因為此,諸葛亮本可以入鹿門山求學,卻被龐德公拒絕。後來,諸葛亮又憑借家中的關係,拜入水鏡山莊。

  ??曹朋的名字,從那以後,也從諸葛亮的耳邊消失。

  ??他在水鏡山莊苦讀時,曹朋隨著鄧稷,千裏迢迢趕赴海西縣就任。

  ??海西政績斐然,成就了鄧稷之名。

  ??而曹朋也隻是因陋室銘和曲陽之戰,小有名望。諸葛亮當時聽說,沒有放在心上……直到數年後,徐庶和石韜返回潁川,投奔曹朋時,諸葛亮才又想起了曹朋這個人的過往來曆。

  ??隻是這個時候,曹朋已是臥龍穀胡昭弟子。

  ??建安七年,曹朋遠赴河西就任。

  ??又挖走了諸葛亮的同窗好友,孟建。

  ??這時候,諸葛亮才算是正視曹朋的存在,隻是荊州距離河西遙遠,他始終無法深入了解曹朋。

  ??後來投奔了劉備,又從劉備的口中,零零碎碎的聽說了不少曹朋的事情。

  ??諸葛亮這才算對曹朋,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從內心而言,諸葛亮並不把曹朋看在眼中。在他眼裏,曹朋徒有虛名,不過是運氣好一些罷了。以曹朋的出身,注定他不可能有太大成就。哪怕他後來歸附曹氏,成為曹氏族人。諸葛亮依舊不屑一顧。曹朋那個‘曹氏族人’的身份,著實不靠譜,未嚐不是曹艸拉攏人的手段。

  ??諸葛亮,出身琅琊豪門,累世官宦,有著尋常人所沒有的傲氣。

  ??曆史上說他耕讀南陽,居住茅屋。可這並不是說,諸葛亮的家境有多麽貧寒。事實上,他家境並不算太差,至少也是個中上的家境。所謂耕讀南陽,在東漢末年,是一種風尚。不止是諸葛亮耕讀,當時很多文人雅士,都有耕讀的習慣。就好像後世在城市裏過的累了,於是向往田園生活,跑去農家樂的姓質差不多。至於居住茅屋,同樣也是一種特立獨行的手段。

  ??不過,自從歸附劉備之後,諸葛亮並未大權獨攬。

  ??蓋因他過於年輕,也沒有經過劉備三顧茅廬。而劉備的手下,還有荀諶這麽一個謀士的存在。

  ??勿論是從名望,身份,地位,還是出身,諸葛亮與潁川大族荀氏出身的荀諶相比,終究差距甚多。

  ??“兄長何必擔心,想那小賊有何本事?不過是靠著小手段,騙取今曰之聲名。

  ??小弟不才,願領一部兵馬,殺奔舞陰,將那小賊項上人頭取來,為兄長下酒……”

  ??張飛長身而起,振臂呼喝。

  ??哪知道,劉備卻掃了他一眼,冷冷道:“翼德有此心,我心甚慰。然則曹朋,卻非那隻知小手段的無能之輩。你休要呱噪,且坐下來,聽軍師如何應對,莫要再效仿當年,莽撞行事。”

  ??說起來,劉備和曹朋有過三次交鋒。

  ??其中兩次,都是張飛挑起的事端……第一次,張飛在下邳搶走了曹朋送往曹營的糧草輜重,還打傷了曹朋的人。以至於曹朋一怒之下,率部堵住劉備營門,砍斷了劉備轅門大纛;第二次,則是張飛要硬搶驛站的房舍,和曹朋再次發生衝突,甚至於連坐騎都丟了。至於第三次嘛,卻非曹朋主動。純粹是因為曹朋為朱讚報仇,不小心揭發了劉備的陰謀。並殺死了陳到的兄長,令劉備計劃隨之敗露。

  ??總之,劉備和曹朋之間,於公於私,都有著不可磨滅的深仇大恨。

  ??諸葛亮沉吟良久之後,輕聲道:“曹友學詭計多端,且又是南陽郡人,很容易得到南陽本地豪強的支持。主公欲坐穩南陽郡,需從兩方麵來著手。一方麵,對曹軍持續施加壓力,使曹朋無法騰出手來,進行梳理;另一方麵,要加快拉攏南陽本地豪強,使曹賊難在南陽立足。

  ??亮有一計,卻不知能否奏效。”

  ??“願聞其詳。”

  ??“今曹朋初至南陽,根基未穩。

  ??觀此人過往手段,每到一地,必會推行屯田之法。想必他來南陽郡,也會用如此手段……主公可命人傳信各地豪強,言曹朋將推行屯田,丈量土地,清查家奴人口。想必那些豪強子弟,必不甘如此,甚至會產生抵觸行為。一旦曹朋推行屯田之法,定會遭遇抵抗,而主公可趁機出兵,將曹朋趕出南陽郡。”

  ??劉備聞聽,不由得大喜。

  ??“除此之外,主公還應與曹朋下馬威。

  ??不知主公可聽說過岑公孝的故事?曹朋雖說是南陽人,可是在南陽郡卻毫無根基,何不效仿岑公孝之事,令其無法立足?”

  ??岑公孝,本名岑晊,棘陽人。

  ??此人乃南陽大族棘陽岑氏子弟,與劉表等人,並稱江夏八俊。

  ??論其出身,乃東漢開國之功臣,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岑彭之後。其父岑豫,曾為南陽太守。

  ??岑晊才高有大誌,五經六藝無不洞貫。

  ??時南陽太守成瑨為南陽太守,岑晊為功曹。成瑨的命令,甚至無法走出太守府大門,整個南陽郡,皆有岑晊掌控。以至於當時有諺語說: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瑨但坐嘯。這但坐嘯的意思,就是閑來無事。成瑨是朝廷欽命南陽太守,卻根本無法掌控住南陽郡的局勢。

  ??以至於他的功曹岑晊,更似南陽太守。

  ??諸葛亮的意思,非常簡單。

  ??就是讓劉備出麵,攛掇南陽郡豪強入郡廨幕僚,架空曹朋。

  ??相比之下,曹朋雖然是南陽郡人,卻非豪強出身,也不太容易被南陽本地豪強們輕易接受。

  ??一旦曹朋被架空,那麽劉備也就能獲得更大的空間。

  ??諸葛亮這一計,確很高明。

  ??隻是荀諶看了他一眼,眼中閃過不屑之色。

  ??你諸葛孔明這是什麽狗屁計策?你這樣一來,固然可以令曹朋無法立足,可莫忘記了,你抬起了荊襄世族,卻也為主公將來,留下了巨大的隱患。曰後,這些豪強世族可以架空曹朋,也能架空主公。那麽主公即便是南陽之主,又有何用?南陽豪強,恐怕更願意追隨荊襄世族。

  ??可荀諶也不好當眾反對,因為他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麽妥善的對策。

  ??沉吟片刻後,荀諶突然開口道:“主公,既然曹友學來到了南陽,您甚至南陽之主,豈能沒有表示?”

  ??“友若先生的意思是……”

  ??“我估計,曹朋來到南陽,會暫時治於舞陰。主公當遣使者前往,以探聽那曹友學的虛實。”

  ??荀諶有一種感覺,雖說曹朋在海西,在河西,先後都是以推行屯田而打開局麵。

  ??可是在南陽郡,他斷然不會如此。

  ??因為,南陽郡的情況,和海西、河西,截然不同。

  ??曹朋並不是那種一招鮮,走天下的主兒。相反,他很會因地製宜,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推行不同的政策。他在海西和河西,都曾推行過商業。但事實上,兩地推行的手段,卻不相同。

  ??在海西,是以民辦為主,設立九大行會,以加強民間商業的競爭力。

  ??這是因為,海西坐於江淮地區,而江淮的商市,本就發達……可是再看他在河西郡的手段,卻是以官方而進行推廣。設立河西商會,幾乎就是一個官方的組織。通過官方進行貿易,掌控,來加強河西郡的商業繁榮。兩個地區,兩種手段,也說明曹朋非是墨守常規的人。

  ??這種人,絕不能以常規的心態來對待。

  ??他在海西、河西推廣屯田,卻未必會在南陽推行……但是他的手段,究竟是什麽?

  ??荀諶一時間,也無法猜測出來……可他沒有辦法當眾說明,一來是照顧諸葛亮的麵子;二來嘛,諸葛亮的主意,在短時間裏,還是能夠產生效果。所以,荀諶決定,暗中觀察一下,對曹朋做出了解之後,再做打算。

  ??劉備問道:“那派何人前往?”

  ??荀諶想了想,“馬孟常素有名望,而且能隨機應變。

  ??可以使其出使舞陰,探聽曹朋的深淺。嗯……還可以讓子龍隨行,也能給予孟常足夠保護。”

  ??劉備聞聽,欣然應允。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