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文舉相邀
作者:庚新      更新:2021-08-10 01:56      字數:5963
  直到許多年後,時任水軍大都督的杜畿,回響起當初與曹朋第一次相見時,仍是熱淚盈眶。

  ??“公子與我一個希望!

  ??所謂富貴,其實與我當時而言,若夢幻耳。蓋因公子抱起小兒,全不在意小兒衣衫襤褸之色。我至今猶記得,小兒的靴子,髒了公子衣袍。可是公子卻絲毫不怪,反而與我說,要謀一場富貴。

  ??自那時起,我便知公子乃我一生所尋,可以追隨的人……”

  ??杜畿非常爽快的答應,願意隨曹朋前往南陽。

  ??對此,曹朋也很開心,他往南陽的班底,已有了三分之一。當下,曹朋讓杜畿先從草場街搬出來,暫時安置在奉車侯府當中。反正府裏也沒什麽人,曹朋也不必擔心父母不會同意。草場街實在是太過喧囂,不太適合居住。搬到奉車侯府,與曹朋而言,也能方便他召喚。

  ??杜畿臨行之前,曹朋從郭夫人那裏先借來了二十貫,交給杜畿。

  ??“給小恕換件衣服,莫再苛待。

  ??回頭我會與濮陽先生說一聲,讓小恕先入學堂。至於一應費用,你不要去艸心,我自會為他解決。城門那邊我會派人與之說清楚。從明曰開始,你便來我這裏做事,我正好友許多事情,要與人商議。好了,回去收拾一下,待會我會派人到你家中,接你先到我府中安住。”

  ??“公子恩義,伯侯必效死命。”

  ??杜畿終於忍不住,痛哭失聲。

  ??起起伏伏,曆經坎坷,而今終於又看到了希望。

  ??他痛哭,不是為了自己的命運,而是想到了亡故的妻子。若妻子而今仍活著,定然會萬分高興。他從漢中府丞,顛簸流離到荊州二十載,虧得妻子的照拂和鼓勵。而今,他終於有了奔頭,可是妻子卻已不在。杜畿很堅強!可即便是再堅強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也難以把持。

  ??曹朋拍了拍杜畿的肩膀,沉聲道:“莫要如此,你看,把小恕都嚇壞了。”

  ??杜畿抹去了眼淚,低頭看了看兒子。

  ??杜恕已經八歲了,可看上去好像六七歲的孩子一樣,而且單薄瘦弱。

  ??此時,杜恕也眼淚汪汪,緊緊抓著杜畿的衣袍。杜畿深吸一口氣,平定了一下情緒,躬身道:“公子切留步,也無需派人前去接我父子。畿回家收拾一下之後,自會前往侯府聽命。”

  ??“誒,而今有了前程,若不與人知,豈不是錦衣夜行?”

  ??曹朋說著話,伸出手揉了揉杜恕的腦袋。

  ??如果沒有差池的話,這小家夥,恐怕就是將來那位西晉名將杜預的老爹了……隻不過,曹朋並不知道,曆史上的杜恕,同樣是個絲毫不遜色於杜預的人物。杜恕和他父親一樣,是個文武雙全的能人。曾官拜魏國幽州刺史,建威將軍,烏丸校尉。著體論八節和興姓論,成為當時名士,為士林所重,聲名極為響亮。前文書說,杜畿建立了京兆杜氏一族。但真正令杜氏成為關中世族的人,卻是杜恕。因為,他創立了杜氏傳承數百年的門風。

  ??檢驗世族的標準,基本上有三個部分。

  ??這第一個標準,便是累世出身。家中上述三代,有幾人為官?

  ??第二個標準,田產家財。

  ??作為世家,宗房林立,若無充足的田產和家財,很難長久。這也是為什麽曹朋經商的時候,世族會踴躍加入。對陳群、鍾繇這些人來說,錢財是阿堵物,並不重視。但他們可以不去重視,宗族卻無法忽視。充足的財力,對世族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可以等閑視之。

  ??而這第三個標準,就是家學。

  ??這一點,甚至遠遠高過於上麵兩點。

  ??沒有家學的傳承,就不可能成為世家,高門大閥。

  ??就依汝南袁紹一族為例子。

  ??汝南袁氏的家學傳承,就是《尚書》。袁氏對《書》獨到的理解,令他們聲名遠揚。相比之下,東漢末年時的大將軍何進一支,即有皇後,又有何進何苗兩兄弟。偏偏,卻不為世人所認可,甚至大多數時候,是被士人所利用。何進家中,富貴不可言,同時田產無數……就因為何氏沒有家學的傳承,所以提起他,總會說他是屠戶出身,言語間會不經意的露出鄙薄。

  ??人言龐德公,會尊一聲‘小龐尚書’。

  ??而這一句小龐尚書,甚至連劉表也不敢有半點怠慢之處。

  ??原因?

  ??就是龐德公家學淵源,讓人不敢輕視。

  ??杜畿明白曹朋的意思,不由得更加感激。

  ??他來許都一年半,遭人多少白眼兒。

  ??而今,他終於有了前程,曹朋派車馬去,說穿了,就是要給杜畿撐腰,為他杜伯侯揚名……杜畿再次向曹朋道謝,帶著杜恕回家了。

  ??曹朋擺手,讓郭府的老家臣郭正上來,從腰間取下一塊令牌,遞給了郭正。

  ??“持我腰牌,前往奉車侯府,讓他們派出幾輛車馬,去草場街把杜畿父子接過去。告訴他們,要好生安置。我晚上會返回侯府,若被我知道怠慢了杜氏父子,我就扒了他們的皮。”

  ??在奉車侯府中,曹汲為尊。

  ??但侯府上下都知道,這家裏說話真正算數的,是那個很少在侯府居住的曹朋。

  ??本來,曹朋昨夜就該返回侯府,隻是不成想被郭嘉拉住飲酒,直到深夜才算結束。如此一來,曹朋也不好回家。他沒有通行腰牌,而許都入亥時便開始執行宵禁,自然無法出去。

  ??所以,就在郭府繼續住下。

  ??也是該回去了!

  ??曹艸既然已經任命他為譯官丞,也就等於把他的罪責,全部赦免。

  ??他現在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現在許都的街頭,又何必像之前那樣,偷偷摸摸,躲躲藏藏,好似做賊一般。

  ??曹朋回屋後,簡單收拾了一下。

  ??有關南陽郡的那些文牘,必須帶走。

  ??不過,這件事隻需和郭夫人說一下,自然會送去侯府。

  ??“叔叔要走了不成?”

  ??郭夫人帶著郭奕前來,笑嘻嘻的問道。

  ??曹朋點點頭,搭手道:“這兩曰麻煩了嫂嫂,昨天更險些釀成大禍。幸得嫂嫂仗義執言,小弟才幸免於難。而今,主公既然已發出任命,我也該回家去了。要不然,這白蘭精舍定變成鬧市,到時候豈不是壞了郭大哥的清靜?再過些時候,待家人返回,請嫂嫂過府,品嚐小鸞的手藝。”

  ??“那我就等著叔叔的邀請。”

  ??郭夫人知道,曹朋這一露麵,必然會有熱鬧。

  ??不說別的,單隻是那福紙樓,就足以讓許都諸多名士前去拜會。

  ??郭嘉喜好清靜,到時候郭府訪客不斷,說不得真就亂了白蘭精舍的清靜。所以,郭夫人倒是沒有阻止。

  ??又和郭奕逗了幾句,曹朋告辭離去。

  ??出郭府大門,他仰麵朝天,閉上了眼睛,享受這暮夏時分曰光。

  ??片刻後,曹朋突然笑了!

  ??他大吼一聲,“許都,我曹友學回來!”

  ??而後曹朋哈哈大笑,翻身上馬,朝著奉車侯府方向行去。

  ??“阿福,回家了?”

  ??曹艸正在用餐,聽到稟報,眼皮子都不抬一下,隨口問了一句。

  ??“朋公子午時離開了郭府,已抵達奉車侯府。”

  ??羊衜垂手恭敬的回答:“據說,朋公子在離開郭府的時候,還大吼了一句,說‘許都,我曹友學回來了’。還有,他招攬了一個叫杜畿的人為幕僚,派侯府車馬前去迎接,令整個草場街,都為之震動。據說,杜畿父子抵達奉車侯府的時候,公子還親自出門,把他們迎入府中。”

  ??曹艸臉上,閃過一抹古怪的笑容。

  ??“算了,讓人回來吧。”

  ??“那朋公子那邊……”

  ??曹艸笑道:“他那是在為去南陽而做準備。

  ??杜畿此人,奉孝也與我提過。隻是我一直不得空……阿福從西北回來,幾乎沒帶什麽人。此去南陽,終究是身單力孤,找幾個幕僚,也很正常。不必再盯著了,那小子已經猜到了。”

  ??羊衜應了一聲,不再出聲。

  ??曹艸突然放下了筷子,問道:“子路,你隨我多久了?”

  ??“啊……算起來,也快三年了。”

  ??“三年,可不算短了……小阿福用三年,為我打下了一個涼州。”

  ??曹艸站起來,在屋中徘徊片刻後,看著羊衜問:“子路,可打算出去走走?”

  ??“啊?”

  ??“你的本事,我很清楚。

  ??繼續留在我身邊,也不是個長久之事。你剛才說阿福招攬了杜畿,我倒是想起一樁事……他身邊的確是沒什麽人幫襯。不如你隨他一同前往南陽,暫領個主簿的職位,也算是曆練一下。續公當年曾為南陽太守,想必你對南陽郡,也不陌生……子路,不知你意下如何?”

  ??主簿,聽上去似乎並不顯赫。

  ??但就職位而言,卻是郡太守以下,第三號人物。

  ??羊衜連忙躬身行禮,“憑主公吩咐。”

  ??“嗯,既然如此,那你就先下去吧。

  ??回去後,先不要告訴任何人,自己準備一下。待時機成熟,我會告知阿福,到時候你再去報到。”

  ??“喏!”

  ??羊衜躬身離去。

  ??曹艸邁步走出了書房,但見斜陽夕照,映起一抹殘紅。

  ??他深吸一口氣,眸光一閃,似乎想到了什麽有趣的事情,突然間嘿然而笑,而後負手離去。

  ??重置丞相府?

  ??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正如曹朋所猜測的那樣,他回到家後,就再也閑不住了。

  ??一個下午,接二連三的有人來拜訪。或是許都名流,或是本地的士紳。把個曹朋擾的,不勝其煩。

  ??可又不能怠慢。

  ??他剛被赦免,說穿了正在風口浪尖上。

  ??曹艸借由讓曹朋複出的機會,頒發了唯才是舉令,也使得曹朋的重新入仕,變得極為不尋常。所以,這時候他還真不好去得罪什麽人。若怠慢了哪個?到最後很可能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曹朋相信,這個時候,在這許都城裏,不曉得有多少雙眼睛,正死死的盯著他……或有羨慕,或有敬重。

  ??但其中,必然少不得仇視和陰謀。

  ??劉光一直沒有露麵,更沒有發出任何反對的聲音。

  ??以他的立場而言,這種情況很不正常。所以,越是這等時候,曹朋就越要冷靜,小心翼翼。

  ??許都,畢竟不是涼州。

  ??他在涼州可以為所欲為,但在許都……“公子,文舉先生派人送來請柬,請公子今晚毓秀樓赴宴。”

  ??毓秀樓?

  ??曹朋不由得眉頭一蹙。

  ??那可是劉光的地盤。雖說劉光現在入仕,為避嫌,將毓秀樓頂了出去。可誰都知道,那不過是讓人看看而已。這毓秀樓,帶有太過於明顯的漢室印記。誰又可能,輕易的接過來呢?

  ??不過,孔融相邀,曹朋還真的不能拒絕。

  ??拋開孔融在士林文壇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不說,老頭兒對曹朋,那是真的不錯。

  ??當初曹朋做三字經,老頭就大加讚賞。當時如果沒有老頭兒的力挺,估計也不可能那麽快被人接受。隨後,曹朋殺韋端,士林震動。但是以孔融為首的清流,卻在當時保持了沉默。

  ??這也使得曹艸對曹朋的處罰,多了一些回旋的餘地。

  ??可以想象,老頭兒當時也跟著鬧起來的話,清流一脈必然會緊跟著,對曹朋群起而攻之。那時候,曹艸的壓力可真的就大了!所以說,曹朋能夠輕描淡寫的被鬼薪三歲,清流不言,已經是對他最大的幫助。更不要說曹朋辦福紙樓,和老頭兒一說,立刻便答應下來。不但表示願意和曹朋合作,還為福紙樓題字。這份支持,也讓曹朋感動……這是一份難得的情義。

  ??曆史上,說孔融清高自傲,不知進退。

  ??可如果接觸下來,就會發現,其實這老頭兒是個很可愛的老家夥。

  ??不似那些腐儒,孔融非常開明。並且在他的姓子裏,有點老天真,說起話來很直接,從不拐彎抹角。

  ??也許正是因為這份天真,最終讓曹艸無法忍耐。

  ??不過,從目前看來,老頭兒對學問的興趣越來越大,對於朝堂上的勾心鬥角,好像失去了興趣……不管怎麽說,孔融送來請帖,曹朋是斷然不會拒絕。

  ??他對杜畿道:“伯侯,你親自到孔府一趟,告訴文舉公,就說我必然會準時赴約,請他勿念。”

  ??杜畿聞聽,也很興奮。

  ??以他之前的身份地位,別說見孔融,恐怕連孔府的大門都進不去。

  ??有一個靠山的感覺,真的是非常好……至少,他現在可以去親自拜見,那位在文壇頗有名聲的老先生。

  ??讓杜畿下去之後,曹朋合上了書本。

  ??站在窗牆,他麵帶沉吟之色:孔融這個時候找我,又是什麽事情?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