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師徒(2/2)
作者:庚新      更新:2021-08-10 01:56      字數:6428
  武威已遠……蒼鬆的城牆,也已經看不見輪廓。

  ??從武威進入金城,張郃感受到了一種與來時所見,截然不同的感受。武威,處處充滿生機,活力澎湃。相比之下,金城郡則顯得有些荒涼。至於隴西,初入境內,便可以感受到一種大戰過後的荒冷和慘敗。從隴西一路到武威,是一種越來越繁華,越來越熱鬧的感覺,而踏上歸途,感受到的是一種愈發破敗。

  ??也難怪,武威自曹朋攻取,至今已有一年。

  ??經過了一年的休養生息,正漸漸的恢複活力。

  ??特別今年開始,武威開始推行屯田之法,各種扶助農桑的政策出台,也讓武威郡增添了更多激情。金城郡去歲,並未經曆太多的戰事!不過前期由於為了支持馬騰,金城郡耗費了大量的錢糧,使得元氣大傷。如今成公英接掌金城郡,也無法大規模推行屯田之法。他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來進行準備和休養生息。

  ??至於隴西郡,則更加不堪。

  ??論能力還人望,趙昂無疑比成公英更強幾分。

  ??但整個建安九年的下半年,隴西郡都被戰火所籠罩。先是馬騰攻打隴西,而後襄武和漳縣的焦灼;臨洮一番惡戰,狄道大捷……乃至於後期,曹朋和涼州韋係人馬的衝突,造成了隴西郡的徹底破敗。按照曹朋估計,隴西若想要恢複元氣,沒有兩年難以成功。原因嘛……非常簡單!人口,人口……接連的戰事,令隴西郡人口銳減。韋端時期的隴西郡,人口約三十餘萬,至隴西大戰結束,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人口已銳減到二十餘萬。其人口數量甚至連河西郡都不如。

  ??如此情況,想要恢複過來,的確是麻煩。

  ??這也是為什麽張郃會產生荒涼破敗感受的原因……++++++++++++++++++++++++++++++++++++++++++++++++++++++++++++++張郃漸漸的從離開姑臧時的震撼中走出。

  ??但是,他仍有些緊張。

  ??從姑臧一路行來,經蒼鬆等縣,時常會出現舉城迎送的場麵,令他感到莫名緊張。

  ??不過在緊張的同時,還有一些熱血澎湃。

  ??大丈夫,當如是!

  ??對於曹朋的認識,似乎也隨著這一路下來,深刻了許多。

  ??以前,哪怕是被甘寧俘虜之後,張郃一直覺得,曹朋徒有虛名。他能闖下偌大名聲,還是他那曹艸族侄的身份所致。若沒有曹艸那個光環籠罩,估計也就是普通。可現在,張郃發現他似乎錯了!曹朋能在短短時間裏,令大半個涼州臣服,絕非因為他是曹艸的族侄。這是他的本事,也是他的能力,並非他的出身。

  ??事實上,在長安時,張郃也覺察到了!

  ??即便是反曹朋最為激烈的楊阜趙衢等人,也隻是惱怒曹朋殺了韋端父子而已。

  ??甚至在離開長安時,楊阜快馬追趕,攔住張郃。

  ??“俊乂見到曹將軍,不可以無禮。”

  ??當時,張郃還覺得有趣。

  ??你楊義山不是恨不得曹朋死嗎?何故又假惺惺的跑來,為曹朋說這些好話呢?

  ??現在,他似乎明白了!

  ??楊阜彈劾曹朋,要追究曹朋的罪名,是私誼。

  ??他跟隨韋端已久,算得上是韋端的心腹。而且,韋端代表著關中士族的利益,而楊阜恰恰是關中士族的一員。但是,從公理而言,楊阜未必就讚成韋端。事實上曹朋占領武威,扼守河西,對涼州絕對是一件大好事……他令涼州再無西北之患,可以平穩發展。而且,對於曹朋在西北推行的政策,楊阜也很讚成。

  ??與公義而言,楊阜和曹朋並無深仇大恨。

  ??甚至在某些方麵,他們的目標一致,都是為了關中的未來而著想。

  ??曹朋,你究竟是怎樣的人物?

  ??一個能讓你的敵人,都讚不絕口的人物,又是怎樣的一種人呢?

  ??看著前方的車仗,張郃陷入了沉思!

  ??曹朋依舊是乘坐馬車,隻是在離開姑臧後,白駝兵和飛駝兵,便自動形成了保護。

  ??張郃的部曲,根本無法靠近曹朋的車仗。

  ??特別是那支白駝兵,清一色的白駱駝,軍卒白衣飄飄,透出一種別樣的韻味。而駱駝的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味,會使戰馬焦躁不安。即便是飛駝兵,也很少和白駝兵駐紮一處。飛駝在前,而白駝護佑,行進間極有章法,令張郃讚歎不已。

  ??曹朋並沒有因為自己罷官,而忽視了對牙兵的訓練。

  ??相反,這一路上曹朋不斷艸演兵馬,讓張郃大開眼界……行軍時,龐德率二百飛駝在前,充當斥候,探路偵查。而白駝兵則已雁行陣而走,護佑車仗,緩緩推進。一俟出現警兆(曹朋所設計出來的假想敵),飛駝兵便立刻收回,白駝兵組成方陣突前。飛駝在白駝兵兩側蓄勢,待曹朋指令發出,立刻分為兩隊,同時出擊。先以騎射,而後施以大刀長矛,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威力。

  ??張郃隻看得是心曠神怡,到後來,幹脆跑到曹朋跟前懇請,讓他的部曲充當假想敵。

  ??如此一來,枯燥乏味的旅途,變得生動起來。

  ??此時的張郃,並非那個被諸葛亮忌憚無比的魏國上將。

  ??他的兵法還顯得有些稚嫩,甚至有些天真。勿論是行軍打仗,還是列陣迎敵,都帶著明顯的雕琢痕跡。在一次次被擊潰之後,張郃的兵法也隨之變得靈活起來。

  ??他不再拘泥於兵書上的那些戰法,而是逐漸透露出他的風格。

  ??當車隊抵達湟水時,張郃已嶄露出一種沉穩氣概,令曹朋也不由得為之感慨萬千。

  ??真牛人啊!

  ??果然不愧是諸葛亮晚年,最為忌憚的魏國大將。

  ??他的進步,非常明顯,隱隱透出了大將之風;當然了,龐德的進步也非常大,從最初的猛追猛打,到後期的靈活多變,其兵法特征,逐漸凸現出來,令人眼前一亮。

  ??每次交鋒過後,曹朋都會予以點評。

  ??而張郃就好像一個好學的學生一樣,聆聽曹朋的教誨。

  ??“今曰俊乂,略有些慎重了!

  ??戰場之上,千變萬化,絕不會拘泥於兵書上的教條。司馬法,孫武十三篇,尉繚書,的確是前人先賢的智慧結晶。但如果你一味遵循兵法,也就落入下乘。

  ??孫子說:兵者,詭道也!

  ??何為詭呢?

  ??說穿了,就是一個變化。天地造化,都存有一個變數……孫武子寫十三篇的時候,尚是車戰爭鋒之時。而到了尉繚書,秦國已大規模實行騎戰,創出了三錐陣法。時代在發展,兵法也在演變。有道是,萬變不離其宗,你們要抓住的是其根本,而不是按照兵書上所言的那些教條……相比之下,今曰令明的表現很是驚豔。雖然你和安平一直處於分兵狀態,可是當白駝兵推進困難時,你集中了騎軍之力,發起衝擊,令俊乂所部側翼潰敗,造成了今曰之勝,確是一著妙手。”

  ??萬變不離其宗?天地造化,存有變數?

  ??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卻被融合在一起,讓張郃與龐德,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湟水,滔滔!

  ??正值春汛時,河水激湧。

  ??車隊分成了三隊,白駝兵護著車仗,自成一營,飛駝兵懸於外,警戒周圍。

  ??而張郃的部曲,則組成一個圓陣,把白駝兵護在中央。

  ??他站在篝火旁邊,遠遠眺望。

  ??曹朋懷抱著曹允,圍著車仗奔跑,逗得曹允咯咯直笑。而步鸞則在車旁,小心翼翼的烹煮食物,郭寰和甄宓笑靨如花,看著曹朋父子,不時發出銀鈴般笑聲。

  ??而白駝兵,忠心耿耿的護在周圍,形容警惕。

  ??此時的曹朋,哪裏是一個征伐天下,威震涼州的曹三篇,分明就好像小孩子一樣,毫無半點形象。

  ??公子,究竟哪一個你,才是真實的你呢?

  ??別人被抓,莫不是愁眉苦臉。

  ??偏你好像沒事人一樣,逍遙自在……反正若放在自己身上,張郃一定會覺得委屈,甚至會產生不平之想。

  ??但是看曹朋……忽然,從遠方傳來急促的馬蹄聲。

  ??一聲響亮的口哨,飛駝兵立刻上馬,做好了迎敵準備。

  ??而白駝兵則圍成一圈,將曹朋一家人保護其中。反倒是張郃的八百部曲,顯得有些慌亂。

  ??張郃搓揉麵頰,苦笑著搖頭。

  ??這,又會是哪一路神仙?

  ??從武威過來,這一路上張郃已經經曆了太多這種狀況。

  ??三天前,他們遇到了一支羌騎攔住了去路。為首的竟然是河湟燒當老羌的小王柯吾。

  ??據說,這柯吾是得燒當老王的叮囑,希望能留曹朋在涼州。

  ??雙方差一點發生衝突,若非曹朋出麵,把柯吾好一頓破口大罵,罵的柯吾連個屁都不敢放,乖乖的讓路通行。不過,柯吾還是留下了很多禮物,足足有三輛大車。

  ??離開姑臧時,曹朋一行一共也就是三輛車仗。

  ??可到了湟水,這車仗已經增加到了十餘輛……“休要驚慌,看清楚再說。”

  ??看著沉穩的曹朋牙兵,張郃好一陣的羞愧。

  ??自己這些部曲,可都是許都精銳。可比起人家的私兵,簡直就不是一個檔次。

  ??不止是裝備上的差別,其他方麵,更遠不如他們。

  ??張郃突然生出一種奇怪的衝動,他不想再去當勞什子校尉,在曹朋手下當一名家將,想來感覺應該不差。

  ??“休要誤會,我是曹彰,特來拜見老師。”

  ??遠來那支騎軍,大約有三百人左右。

  ??為首是兩個少年,魁梧而壯碩。

  ??當先一騎,胯下馬,一襲長衣,在馬上大聲呼喊。

  ??“飛駝,弓向下。”

  ??龐德一聲沉喝,飛駝兵立刻止住了行進。

  ??曹朋懷抱曹允,詫異的抬頭向外眺望,“子文怎麽跑來了?他不是鎮守張掖,何故來此?”

  ??把曹允交給了步鸞,而後帶著蔡迪,邁步前行。

  ??白駝兵自動分開了一條通路,與此同時,張郃也反應過來,連忙讓部曲讓開路。

  ??曹彰,那是曹艸的長子!

  ??曹昂曹丕死後,稱曹彰長子,絲毫不為過。

  ??但見曹彰在距離圓陣尚有十餘步的時候,甩蹬下馬。

  ??在他身後,是牛剛緊緊隨行。

  ??曹彰根本就沒有去理睬張郃的見禮,更沒有去搭理那些部曲。他快步跑上前來,噗通一下子便跪在了曹朋跟前,“老師還家,何故不與黃須知曉,莫非老師不當彰為弟子?”

  ??曹彰這舉動,讓張郃嚇了一跳。

  ??他知道,曹彰曹衝,都曾在曹朋門下啟蒙。

  ??可說起來,曹朋和曹彰算是一輩人,一直以來,也沒有人真的認為他們是師徒。

  ??可現在看來……張郃突然鬆了一口氣。

  ??“將軍,何故如此?”

  ??“我在慶幸。”

  ??“慶幸?”

  ??張郃苦笑道:“我慶幸這一路過來,我沒有半點失禮之處。否則的話,我回到許都,隻怕生不如死。”

  ??那親隨聽罷,頓時恍然大悟。

  ??他看了一眼遠處曹朋,也不由得暗自感慨。

  ??尼瑪,做囚犯做到曹朋這樣的程度,可謂前無古人了……曹朋一把將曹彰拽起來,“子文,你和牛剛不在張掖,跑來這裏又幹什麽?”

  ??“先生今還中原,身邊豈能無弟子相隨。

  ??我和老牛商量了一下,決定和先生一起回去。我已經告知王買將軍,他已命柯吾,出鎮張掖縣城。我和牛剛來的時候,還上書許都,估計這時候,已經過了雒陽。

  ??嗬嗬,我和老牛決定了,先生去哪裏,我們就去那裏!”

  ??“胡鬧!”

  ??曹朋勃然大怒。

  ??“子文,你為張掖統兵校尉,怎可擅離職守?

  ??兵者,國之大事。你說不幹就不幹,當這是小孩子的遊戲嗎?簡直就是胡鬧!”

  ??曹朋的怒喝聲,傳到了張郃耳中。

  ??卻讓張郃一咧嘴……那可是曹艸的兒子!

  ??論輩分,你就是曹彰的族兄,居然訓斥起來,好像罵孫子一樣,絲毫不留情麵。

  ??偏偏,曹彰毫不生氣。

  ??“我不管,反正我已經來了。

  ??先生要趕我走,那絕對不成……我覺得,隨先生還能學到很多東西,難不成先生要把那些學問,都教授給倉舒嗎?先生不能這般偏心,反正我跟定先生了……”

  ??“你……”

  ??曹朋的心裏,陡然間湧起一股暖流。

  ??曹彰話是這麽說,卻讓他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關切之意。

  ??相反,從他殺死韋端到現在,環夫人那邊沒有半點問候傳來。按道理說,環夫人哪怕是改變不了曹艸的決意,但至少也該派人慰問一下,告之曹艸的處理意見。

  ??可是,連一點動靜都沒有!

  ??這也讓曹朋心裏,略有些不滿。

  ??反倒是曹彰,聽說自己要被拿回去問罪,舍了一身功名,從張掖千裏迢迢追趕過來。看著他那一身風塵仆仆,曹朋要說不感動,那純粹是謊話。曹彰,有一顆赤子之心。這種赤誠,是用任何財富都無法換來。曹朋看著他,忍不住笑了!

  ??“算了,你既然這麽決定,我也不阻攔你。

  ??不過,話說清楚,你舍得離開你那千嬌百媚的小美人?而且回去之後,少不得被主公逼著完婚,到時候你可莫要向我抱怨。這件事,我可是一點都幫不得你。”

  ??“那……我就待在滎陽。”

  ??曹朋啞然失笑,“算你!”

  ??說著,他拉著曹彰的胳膊,又叫上了牛剛。

  ??“正好,小鸞烹好晚飯,正好填飽肚子……今曰早些歇息,明曰咱們還要趕路。”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