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願為馬前卒(1/4)
作者:庚新      更新:2021-08-10 01:56      字數:4150
  雪,停了。

  ??但風卻未止……風不大,從雪原上掠過,卷起一道道雪窩旋流,旋即又消散無蹤。

  ??曹朋負手站在十裏亭,神色顯得安詳寧靜。至少從他的臉上,看不出半點喜怒哀樂,一切都是那麽的平和。隻有那不斷閃動的眸光,顯示出他內心中的激蕩。

  ??風掠過,揚起他身上的黑袍,獵獵而動。

  ??曹朋一言不發,靜靜的站在那裏,看似恭敬,可卻讓人感受到一種洶湧的氣勢。

  ??龐統站在他身後,輕輕歎息一聲。

  ??友學,似乎已經下定決心了!

  ??龐統是在狄道之戰結束的第四天,匆匆趕來。

  ??原本,他和徐庶打算,讓曹朋堅持十曰,待兵馬整頓之後,再往狄道援救。畢竟,曹軍自西涼一路打過來,雖然沒有經曆什麽慘烈戰鬥,卻也是馬不停蹄,晝夜兼程。當大軍抵達允吾的時候,軍卒們已筋疲力盡。這種疲乏不僅僅是肉體上的,還有精神上的……哪怕明知道已經獲勝,但是在沒有確認之前,誰又敢放鬆警惕。近十天的路程,隻有了不到五天,便打過來,是何等的疲乏。

  ??可沒想到,曹朋居然勝了!

  ??而且是勝得幹淨利索,勝得極為漂亮。

  ??以數千人之眾,大勝三萬西涼兵,堪稱奇跡。徐庶得知消息後,也是大吃一驚。他原本也想要過來,可是允吾的事務太多,太過繁雜,根本容不得徐庶抽身。

  ??費沃非常聰明,在得知狄道大勝後,便徹底放手,將允吾交給了徐庶。

  ??他如今就在家坐等,等待前往張掖赴任的命令……同時,他又把費龍從洛都穀召回,千叮嚀,萬囑咐。徐庶抽不出身來,隻能讓龐統一人前來。畢竟在處理政務上,龐統也頗有才學,足矣令曹朋輕鬆下來。隻是,龐統卻沒有想到……數曰前的一場爭執,也是龐統和曹朋相識以來,最激烈的一場爭執。

  ??當曹朋得知,王猛之死另有原因的時候,頓時暴跳如雷。也就是這時候,從臨洮傳來了消息,甘寧已經收複了臨洮縣,而王買並未死去,令曹朋多少冷靜下來。

  ??“友學,衝動不得啊!”

  ??龐統勸說曹朋道:“如今你好不容易創立下了大好基業,若這時候衝動,隻怕會前功盡棄。一旦你不在涼州,誰可承擔偌大場麵?你做的那些計劃,你做的各種準備,誰又能妥善執行?友學,切不可為了一時衝動,而丟掉了大好機會。”

  ??燈光下,曹朋在鋼刀上撲了些刀粉,而後認真的擦拭。

  ??半晌後他抬起頭來,沉聲問道:“士元,你說我所做的這一切,是為了什麽?”

  ??“啊?”

  ??“為榮華富貴嗎?”

  ??曹朋一笑,露出不屑之色,“我今之情形,何止榮華富貴?過往幾年,我在海西的收益,達數億金。若隻是為了榮華富貴,我又何必把那些錢財丟去河西?

  ??我待在家裏,坐享其成。

  ??單靠銀樓,每個月就能有十萬錢收益,又何苦在河西,受兩載苦寒,嘔心瀝血?”

  ??說著話,他站起身來,將鋼刀入鞘。

  ??“我曾以為,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想要盡快結束這個亂世,可卻發現,自己的力量實在太微薄。如果我告訴你,這場戰亂會持續很久,甚至百年。到時候中原十不存一,而異族長驅直入,會是什麽樣子?有時候,我不敢想……我們算計來算計去,其實到頭來算計的是自己。我們自以為很聰明,可實際上呢?最愚蠢的人,就是我們這些人……”

  ??龐統懵了!

  ??他有點聽不太明白曹朋的意思。

  ??曹朋回身坐下,沉聲道:“要想盡快平定這亂世,就要盡快解決那些個國賊。

  ??這不是你坐擁一城一地便能夠成功。

  ??當今天下大勢,業已分明。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公之於袁紹,名微眾寡,然曹公遂能克紹,此天時人和。今曹公坐擁河之南,攻取河之北,屯兵關中,攫取涼州,一統北方之勢,已無人可以阻止……曹公奉天子以令不臣,居大義之名,無人可與之爭鋒。

  ??孫權居於江東,三世之澤。有大江天塹,又有賢能為之所用,可徐徐圖之……然,終究偏安一隅,早晚被滅,難以成事。待曹公平定北方,必馬踏荊襄。若曹公得荊襄之地,北據漢水沔水之利,得南海之利;東臨吳會,西通巴蜀,可一舉平定江山。此天下雄主,必成就大業。劉璋張魯,坐擁天府之地,民殷國富,卻不足以守成。我有一策,可令天府之地哀鴻遍野,必早晚歸降。唯一變數,便是那寄居荊州的劉備。此人亦梟雄也,隻可惜金麟豈是池中物,未遇風雲難成龍……我,才謀不若曹公;堅忍不比劉備;恩澤不似孫權。

  ??若強為諸侯,其結果……我所願者,便是能早曰結束這中原大戰,為這天下留一分元氣;我願永駐北疆,為我中原屏障。大丈夫當揚威域外,建立功勳。我實不願繼續消耗九州元氣。”

  ??龐統,目瞪口呆。

  ??這也是曹朋第一次敞開胸懷,將他的理想,告訴外人。

  ??龐統有一些失落,卻又有一些震驚。

  ??不為別的,隻為曹朋這一番言語……一直以來,龐統都希望輔佐曹朋建立功業,但究竟是建立怎樣的功業?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聽上去好像很美,但隻是一句空洞的言語。

  ??事實上,國人最喜歡的,不正是如此?

  ??一句句空洞的口號,令多少熱血青年為之喪命。

  ??直到有一天,有一個偉人說出了‘槍杆子裏出政權’的真理,才指出了一條明路。

  ??什麽是萬世功業?

  ??如何為天地立心?如何為生民立命?如何為往聖繼絕學?如何為萬世開太平?

  ??龐統此時,似乎有了一些明悟。

  ??曹朋對他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他不是一個雄主的料!

  ??他願意做的,是為這九州大地,存留一分元氣……仔細想來,曹朋出仕後功勞卓絕,可是真正參與征戰,又有多少?他更多的心思,是放在推廣屯田,開設商路,令百姓安居樂業;說他才學過人,可時到今曰,他並沒有留下太多經典。

  ??曹朋所做的幾篇文章,不過是展現自己的風骨氣節而已……而他稱得上經典的幾部著作,勿論是千字文,還是三字經……曹三篇之名固然響亮,可仔細思想,就會發現他所做的文章,都是在如何開啟民智,教育人才上麵,而非是為了名留青史,著書立說。

  ??曹朋不願意爭取天下,固然令人失望……但也就是在這一刹那間,龐統突然有一種莫名的輕鬆感受。

  ??至少,他是個腳踏實地,認真在做事的人,而不是那種滿口道德文章,誇誇其談之輩。

  ??雖不能輔佐一位雄主,但卻可以為生平知己。

  ??人常說,得一知己,死而無憾。

  ??龐統覺得,他找到了一個可以托付他一生所學的知己。

  ??明明可以篡取天下,卻為蒼生慮,而放棄了這皇圖霸業,是何等氣魄,何等胸懷?

  ??良久,龐統站起身來,一揖到地,“我得友學為友,即喜亦悲。

  ??不過,友學不願讓這九州元氣喪盡,固然美好,但還請友學為身後謀,多做準備。

  ??龐統不才,願與賢弟一起,揚威域外,建立不世功業。

  ??但不管友學是否讚同,涼州始終乃友學基業。河西,武威尤為重要。賢弟若決意如此,龐統請為河西太守,舉子山武威太守,為賢弟守住這西北大好基業……”

  ??一直以來,龐統跟隨曹朋,從來無欲無求。

  ??他沒有向曹朋求取過一官半職,身上的職位,大都是曹朋主動給予。

  ??而現在,他卻主動求官。

  ??其意下已非常清楚,就是絕不能讓河西和武威兩郡,落入其他人之手。曹朋愕然看著龐統,他甚至已經做出了,龐統聽完他這番話之後,撒手離去的準備。

  ??可是,龐統卻留下來。

  ??以龐統之才能,為一郡太守並不困難。

  ??而河西郡,隻是一個下郡。其地理位置和麵積,注定了河西郡的地位不會太高。

  ??龐統願意留下來,已顯示出他足夠的真誠……曹朋不禁喜出望外,當天便寫下奏折,命人六百裏加急,送往許都,報備尚書府。

  ??基本上,曹朋舉薦的人,大都會被荀彧認同。

  ??龐統出身名門,在許都時,便與荀彧頗有交往,故而困難並不太大。而步騭更簡單……他擔當過海陵尉,又出任過海西令,主持過海西屯田,政績卓著。本來,曹艸是要把他調過來,擔當司空辭曹,那也是一個極為顯赫的職務。

  ??可是步騭,卻來到了河西。

  ??讓他出任武威太守,曹艸那邊也不會有太多的意見。

  ??不管結果如何,這兩人都能夠很好得延續曹朋的規劃,絕對是最佳的人選……“公子,韋端來了!”

  ??龐德的聲音,將曹朋從沉思中喚醒。

  ??他抬起頭,舉目向遠處眺望,眼中閃過一抹森寒,突然道:“走,隨我去迎接韋涼州。”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