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堅定之心
作者:庚新      更新:2021-08-10 01:54      字數:6281
  區區一個宋憲,說實話並不足為慮。

  ??雖說他是大名鼎鼎的八健將,可八健將也有高低優劣之分。至少在曹朋看來,魏續、侯成、宋憲之流,和張遼差了一大截子。坐在海陵縣城外兵營的大帳之中,曹朋在一瞬間想到許多事情。這一戰一旦開啟,他和呂布之間,就再也沒有回旋餘地……可惜了貂蟬的苦心。

  ??“呂布派了宋憲為主將,以宋廣為先鋒,率六千悍卒,攻伐海西。”

  ??說到這裏,曹朋微微停頓了一下,目光在眾人的臉上掃過。

  ??連夜趕來的郝昭,明顯露出了尷尬之色。他似乎有些坐立不安,臉色一會兒白,一會兒紅。

  ??“我與海西的關係,大家想必都很清楚。

  ??雖然內兄尚未派人求援,但我絕不會坐視不理。我非好戰之人,卻絕不允許有人毀掉我的心血。呂布,虓虎也!食人尚可,育人卻非所長。若海西落入呂布手中,此前一載辛苦,都將付之東流。最可怕的是,海西百姓又將流離失所,到時候我海陵,也必會受到波及。

  ??王旭,你以為然否?”

  ??王旭沉默片刻,用力點點頭。

  ??他曾親眼見過流民四起的危害,更知道,海西一旦混亂,淮南也難幸免。

  ??海陵縣好不容易緩了一口氣,昔曰袍澤好不容易有了安穩生活。如果被破壞,他斷不答應。

  ??“大人,末將願率一支兵馬,馳援海西。”

  ??王旭起身,插手請命。

  ??他這樣做,也算是向曹朋表明了自己的決心。

  ??“既然如此,那我等即刻出兵,準備與呂布交鋒。

  ??不過,海陵縣才穩定下來,還需有人駐守……王買何在?”

  ??“末將在。”

  ??“著令你率一百精卒,屯守海陵縣。與你便宜從事之權,若有意外發生,可立即向廣陵求援。”

  ??“喏!”

  ??“郝昭。”

  ??郝昭一怔,旋即露出黯然之色。

  ??他慢慢起身,拱手道:“末將在。”

  ??“著你領一百精卒,屯守東陵亭,加強江防守護。”

  ??“喏。”

  ??果然如此……郝昭的心裏,其實很複雜。

  ??一方麵,與呂布交鋒,非他所願。不管怎麽說,他是呂布的老鄉,同出於並州。而且,呂布曾經是郝昭心目中的偶像,哪怕後來被呂布送與曹朋,內心之中,依舊對呂布非常仰慕。但是,曹朋待他也不算太薄,至少一直以來,並沒有主從的姿態待他,更似是朋友和兄弟。

  ??想當初,曹朋立下宏大誓願,也讓郝昭佩服不已。

  ??特別是在海西,可以說是曹朋一手打出今曰海西的局麵。期間種種手段,使得郝昭格外敬重曹朋。他不願意和呂布交鋒,卻更不願意被曹朋拋棄一旁。留守嗎?已說明了曹朋的不信任。連曹朋都不信任他了,他若是繼續留下來,又有什麽意義?可不留下,他又能去哪兒?

  ??郝昭的年紀比曹朋大,但由於一直生活在兵營之中,所以心思很單純。

  ??他的憂心忡忡,都表現在了臉上,曹朋也看在眼裏。隻是曹朋並未贅言,也沒有開解他,繼續分派任務。以步騭為海陵司馬,闞澤為東陵亭司馬,負責協助王買和郝昭繼續留守原地。

  ??待一係列任務分派完畢之後,曹朋到了一句‘散了吧’,眾人紛紛起身。

  ??“伯道!”

  ??曹朋喚住了郝昭。

  ??本有些迷蒙的郝昭停下腳步,扭頭看了過去。

  ??“公子……”

  ??“陪我走走。”

  ??曹朋笑嗬嗬的走上前,拍了拍郝昭的肩膀。

  ??郝昭的個頭比曹朋高很多,體格也顯得健壯許多。可不知為什麽,郝昭卻沒有感覺到不自然。

  ??兩人走出軍帳,步出大營,一路上並沒有交談。

  ??“公子……”

  ??“伯道,你先聽我說。”曹朋停下腳步,看著郝昭,沉聲道:“我知道你現在心裏,可能不太痛快,但我希望你能明白,之所以讓你留守東陵亭,並非我不信你,而是為了你考慮。”

  ??“為我考慮?”

  ??“你是並州人,對不對?”

  ??“正是。”

  ??“你麾下部曲,盡出於下邳,對不對?”

  ??“是。”

  ??“那你有沒有想過,將來在疆場上,遇到昔曰袍澤,該如何麵對呢?”

  ??“這個……”

  ??“很明顯,你並沒有想好。”曹朋輕聲道:“在我看來,你一直在疑慮,是應該臨陣倒戈?還是一同殺敵?你這種猶豫,並不適合上疆場,那樣會害了你,也會害了那些跟隨你的部曲。大丈夫馬革裹屍還,道理是沒錯。可這馬革裹屍,也要視情況而定。我不想你因為猶豫,而壞了姓命。你有才華,更有本領,將來應該做大事業,而非是因猶豫而戰死疆場。”

  ??“可是,我……”

  ??郝昭話說出一半,又咽了回去。

  ??曹朋笑道:“你看,你自己都不敢肯定。”

  ??他說著,翻身跨坐上馬。

  ??“伯道,你知道你現在缺乏什麽嗎?”

  ??“什麽?”

  ??郝昭滿眼迷茫。

  ??“一顆堅定的心!”

  ??曹朋在馬上,握拳做出一個堅定的動作,“你自己都不堅定,如何能讓你的部曲,隨你堅定?

  ??宋憲,跳梁小醜而已,不足為慮。

  ??但我不希望你在麵對呂布的時候,仍在猶豫……回東陵亭吧,為我看護好家園。海陵是我的根基,單憑博聲一人,很難堅固兩邊。什麽時候,你認為自己不會再猶豫,我就讓你出戰。不僅僅是麵對呂布,還包括你自己……好了,我要回城裏,你也趕回東陵亭,想明白之後,再告訴我。”

  ??說完,曹朋撥轉馬頭,揚鞭而去。

  ??營門外,郝昭看著曹朋遠去的背影,自言自語道:堅定的心?

  ??他有些想不明白,但心裏麵,卻似乎沒有了之前的抑鬱和迷茫。至少,公子他還相信我!

  ??深吸一口氣,郝昭抬起頭,看著黑漆漆夜空。

  ??公子說的不錯,我至今仍在猶豫……————————————————————海西,塔樓。

  ??鄧稷把身上的袍子,用力緊了緊,站在窗口,鳥瞰夜幕中的海西縣城。

  ??西校場的燈火星星點點,從校場傳來的刁鬥聲,梆梆梆,已過了三更時分。整個海西縣,都顯得很寂靜。隱隱約約,能聽到從塔樓下走過一隊巡兵,整齊的步伐,透出一股威武之氣。

  ??整個海西縣,共八百兵馬。

  ??其中,包括了二百巡兵,一百執法隊,三百屯田兵,以及二百水軍。

  ??由於海西縣封鎖了東海私鹽通路,以至於私鹽販子們,隻能另尋其他途徑。這也包括了從海上通路,就是從朐山裝船,沿海路運送。東漢末年的海船還算不得太強大,隻能沿近海航行。從鬱洲山截獲下來的八艘海船,足以封鎖海上通路。周倉以鬱洲山海島為基地,將朐山至海西的海路,完全封鎖起來。兩艘海船一隊,輪流出擊,如今已漸漸有了幾分水軍氣象。

  ??不過,這二百水軍,並不為人知……這也是曹朋離開海西之前,千叮嚀萬囑咐的結果。

  ??甚至包括鬱洲山海島,也是秘密占領。那裏現在是一片荒島,甚至連東海郡都不清楚狀況。

  ??“老爺,很晚了!”

  ??胡班從樓下走上來,在鄧稷身後站定。

  ??“夫人派人催促,說是請老爺早點回去。”

  ??鄧稷驀地警醒,扭頭問道:“信使,可曾派出?”

  ??“濮陽先生已派人前往海陵,估計這個時候,應該已抵達射陽,最遲天亮時分,公子便可收到消息。”

  ??“阿福臨行之前,曾與我說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當時我還不是很在意,可現在看來……海西縣吞下三萬海民,其聲勢已經駭人。今年秋收,我不應該大肆宣揚。百萬斛存糧,雖說令海西糧價跌至每升三十錢,卻招來了他人眼紅。”

  ??“可是,海西百姓對老爺卻是感激萬分。”

  ??鄧稷苦澀一笑,輕聲道:“我打壓糧價,他們固然感激;可我若為他們找來戰事,他們還會感激嗎?六千兵馬……呂溫侯此次對海西,看樣子是勢在必得。一場惡戰,怕在所難免。”

  ??胡班沒有接話。

  ??事實上,秋季豐收,也怪不得鄧稷張揚。

  ??百萬斛的存糧,不僅僅是讓鄧稷有些忘乎所以,甚至包括濮陽闓在內的許多人,也為之興奮。

  ??唯有一人,當時曾阻止鄧稷打壓糧價。

  ??理由很簡單:海西縣糧價每升七十錢,看似很高,實際上相比其他地方,已經算是很低了!諸如同樣豐收的許都,如今糧價也是在每升一百一十錢,而下邳等地,糧價高達三百錢。

  ??以七十錢的價格,穩定海西,目前剛好合適。

  ??如果再壓低糧價的話,勢必會造成他人對海西縣的窺視……隻可惜,這樣一個建議,在當時被許多人所忽視。為此,主簿戴乾甚至與那人激烈的爭吵。而鄧稷當時雖然沒有發言,可是從態度上來看,無疑是站在戴乾一邊,最終還是打壓了糧價。

  ??也許,那個人可以為老爺解憂?

  ??“老爺,其實您也不必憂慮。”

  ??“呃?”

  ??“潘文珪有萬夫不擋之勇,周縣尉同樣是身經百戰。

  ??咱海西縣,也不是任人欺淩之地。老爺在海西威望甚高,隻需要振臂一呼,哪個敢不相從?

  ??至於呂布的六千兵馬,何不向人請教?”

  ??“誰?”

  ??胡班不禁笑了,“老爺的同族兄弟,可不是等閑之輩。

  ??還記得當初來海西的時候,公子曾多次打聽他的情況,顯然是對他非常看重。當初他曾諫言阻止打壓糧價,足以說明他有先見之明。何不向他請教一下,說不定能有應對的辦法。”

  ??鄧稷眼睛一亮,“你是說,伯苗?”

  ??精神在刹那間,頓時振奮許多。

  ??“不錯,咱們這就去伯苗家中求教。”

  ??“可天色已晚……”

  ??“沒關係,我想伯苗此時,斷然還沒休息。”

  ??鄧稷匆匆走下塔樓,早有隨從牽馬過來,胡班攙扶著鄧稷翻身上馬,而後才跨坐馬背之上。

  ??一行人,在漆黑的夜色中,沿著濕涔涔的街道急行。

  ??在快到北集市的時候,拐進一條小巷,在一處宅院門口停下。胡班先下馬,攙扶著鄧稷從馬上下來。然後三步並作兩步,便跳上門階,伸手抓住門環,蓬蓬蓬叩擊三下。從門內,傳來腳步聲。

  ??“鄧先?”

  ??門打開了,從院子裏走出一名四旬老者,手裏還拎著一支燈籠。

  ??鄧稷有些呆愣。

  ??隻因這老者衣衫整齊,看不出是匆忙起身的跡象。

  ??他剛要開口,就見老者一躬身,輕聲道:“大公子,我家公子在書房,已恭候多時。”

  ??“這麽晚了,伯苗還沒有歇息?”

  ??“公子說,大公子一定會來,所以一直在書房裏等待。”

  ??鄧稷聞聽,心中不禁一震,連忙邁步走上台階,跨入宅院。

  ??胡班和那老家人鄧先,則在偏房裏歇息。看到偏房床榻上已收拾好的行李,胡班心頭一咯噔。

  ??“老鄧,你們這是……”

  ??“少爺說了,如果大公子今天不來,天亮之後,他就會告辭離開。”

  ??胡班激靈靈打了個寒蟬,“老鄧,你們要去哪兒?”

  ??“回老家……其實在來海西之前,我家公子聽說巴西太守龐羲好士,已有意前往巴西投奔。隻是大公子來信,邀請公子來海西共謀富貴,公子才改了主意,帶著我來這邊……之後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大公子在海西很順利,公子感覺大公子有些張狂,所以不是太滿意。

  ??如果大公子今天不過來的話,那公子就不會再留下來,幫助大公子了。”

  ??好家夥,險些誤了大事!

  ??胡班不由得暗自慶幸,幸虧自己想到了這位,否則的話……不過聽鄧先的話,這一位鄧公子,莫非已有了破敵之策?心裏的一塊大石,頓時放回肚中。

  ??若如此,海西無憂矣!

  ??與此同時,鄧稷邁步走進了書房。

  ??書房中,點著兩根大蠟,十公分長的火苗子噗噗直跳。

  ??在書房正中央,懸掛著一副地圖。地圖前麵,一個身著大紅色錦袍的青年,正負手而立。

  ??他背對著房門,長發披散於肩頭。

  ??聽到腳步聲,青年轉過身來。隻見他肌膚白皙,麵如敷粉,劍眉朗目,透著一股子英朗之氣。

  ??看是鄧稷進來,青年也出了一口氣。

  ??“大兄,你總算來了。”

  ??鄧稷看著青年,半晌後上前一揖,“悔不聽伯苗之勸阻,以至於海西有今曰之禍。我知道我之前有些張揚,可是還望伯苗你能看在昔曰情分上,助我一臂之力,保海西一個清明……”

  ??青年連忙上前,“大兄,你這又何必?”

  ??他微微一笑,“若呂布親來,或是張遼統兵,我說不得會勸大兄你讓出海西,退往東海郡。不過,區區一個宋憲,即便是有六千兵馬,在我眼中,也不過土雞瓦狗耳,大兄何慮之?”

  ??鄧稷眼睛一亮,“伯苗,計將安出?”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