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五台山三首詩
作者:天淨沙秋思      更新:2021-08-09 23:14      字數:4858
  “什麽?”呂恒一臉的不可置信,掏了掏耳朵,詫異道:“彩禮?”

  ??什麽時候,僧人也開始貪財了?

  ??法海和尚詫異的看著呂恒,一臉理所當然的表情,點頭道:“是啊,結婚難道不需要彩禮嗎?你有意見?”

  ??呂恒撓撓頭頭,笑道“沒意見,隻是覺得,有點……”。

  ??法海撇嘴,哼哼道:“有點什麽呀,難道你想空手套白狼?”

  ??法海眼中滿是你別鬧的表情,看著呂恒。

  ??“那倒不是!”說實話,呂恒此前還真的沒準備什麽財力,此時猛然間聽法海說起財力,難免有些手足無措。嘿嘿訕笑了一下,笑著說道:“隻是,來得匆忙,未曾準備完善。可否先取後補?”

  ??法海撇撇嘴,搖頭,拿起空空如也的杯子,塞到了呂恒手裏,揚起下巴道:“可以啊,那你先把這杯子吃掉,然後在喝茶也行!”

  ??哪有這麽比的?

  ??呂恒無語,咳嗽了一聲,尷尬笑道:“這不一樣啊!”

  ??法海詫異道:“有什麽不一樣,,沒財力就想娶媳婦兒,這跟沒茶就想喝茶水,有什麽區別?”

  ??見呂恒愣著,法海伸出手,在呂恒的肩膀上拍了拍,語重心長道:“隻有放了茶葉,這茶才有味道,呂恒,你說呢?”

  ??見呂恒茫然點頭,法海笑了笑,眼中閃過一抹陰謀得逞的神色,按著呂恒的肩膀道:“再說了,這財力又不重,對你呂恒來說,隻是舉手之勞罷了!”

  ??呂恒愣了一下,隨即好奇的笑道:“噢?什麽財力舉手之間就可以完成?”

  ??法海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抬起頭,看著呂恒,略有些尷尬道:“其實,也沒什麽了。你也知道,歐陽莫愁乃是我五台山的一員,嗯,雖然未曾出家,但畢竟是我五台山的人。而五台山,則是佛教勝地。隻是這麽多年來,久經戰火,很多人都已忘了五台山的存在。貧僧希望,你能給五台山留下一幅字。一幅字便可!有你的一幅字,相信,五台山會興旺的!”

  ??呂恒哭笑不得的笑著搖頭,擺手道:“你太看得起呂某了,呂某一幅字,可無法拯救五台山的!”

  ??法海搖頭,認真的看著呂恒道:“不是貧僧高看你,而是永正你太低估你自己了!”

  ??呂恒聞言,好奇道:“此言何意?”

  ??法海笑了笑,招呼著裝扮成小二的戒律堂和尚們端上了茶水。

  ??衝了一杯茶水呼,將茶水送到了呂恒麵前,然後自斟自飲一杯道:“你大概沒有察覺,如今的大周,你的名氣有多響亮。尤其是在大周百姓中,你呂恒,簡直可以堪比天上的神仙!貧僧這段時間,走了不少地方。你猜我看到了什麽?”

  ??“什麽?”呂恒抿了一口茶,下意識問道。

  ??法海笑道:“有很多地方,村民們自發的為你建起了祠堂。而那祠堂中的神像,便是你呂恒,呂永正。這說明什麽,你不會不知道吧?”

  ??呂恒愣了一下,愕然的端著茶盞,詫異道:“不……會……吧!”

  ??一句聲音,拉的長長的,配合上呂恒那吃驚的表情,足以表現呂恒此時心中的驚駭。

  ??“什麽不會,貧僧親眼所見,豈能有假?”法海笑道,輕歎一口氣,看著呂恒輕聲道:“說實話,如果不是貧僧親眼所見,你為這天下百姓做了這麽多事情,貧僧也不會相信。但是,事情還真的就發生了,而且,還是發生在你的手裏!”

  ??法海深深的看了一眼呂恒,睿智的目光中不加掩飾的讚揚:“武能安邦定國,文能治國惠民。舉手投足間,天下太平。嗬嗬,有時候,貧僧真的會懷疑,你呂恒到底還是不是個人?”

  ??說這話的時候,法海目光如炬,盯著呂恒,一動不動。

  ??呂恒沉默了片刻,沒有去看法海的眼睛,而是笑了笑,輕聲歎息:“其實,我沒做什麽?”

  ??不管是討伐突厥,還是平定高麗,還有正內外交。呂恒真的沒覺得自己做了什麽,他做的,隻是隨口談起,或者說是無心插柳之舉。

  ??他真的沒想到,自己這無心之舉,竟然會在法海和尚的心中,有如此的地位。

  ??如今,聽到這位得道高僧如此評價,呂恒心中沒有欣喜,有的隻是不好意思。

  ??真的很不好意思!

  ??法海見呂恒神思沉靜,眼裏滿是歉然之色,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號,笑道:“看到你的這般樣子,貧僧總算是明白了,當初那句,真正的佛心,是在萬丈紅塵中的道理。”

  ??法海笑道:“看似是無心插柳,卻蔭萌了天下數百萬百姓。沒有功利心的心,才是一顆真正的佛心啊!呂施主,你雖然不是出家人,但是卻做了出家人一輩子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啊!雖然未修佛,但已經成佛了!”

  ??被法海一番誇獎,呂恒真心的感到了不好意思。

  ??我有這麽好嗎?呂恒心中自問了一句。

  ??搖頭笑笑後,轉過頭,看著眼中滿是敬佩之色的法海,岔開話題道:“你今天再次擺下龍門陣,不會隻是為了誇獎呂某一番吧?”

  ??法海猶豫了一下,輕歎一聲道:“比起呂施主你,貧僧的做法,也就落了俗套了。不過,沒辦法,正如你當初所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貧僧為了五台山的千秋香火,也隻好心懷功利心,向你求一副字了!”

  ??呂恒搖頭,忍俊不禁,瞪了法海一眼,笑罵道:“以你我的交情,何必說求。說罷,你想要什麽樣的字?”

  ??一言既出後,那些站在四周的戒律院僧人,頓時麵色一喜。眼光熾熱的看著,眼前這天下第一才子,權傾朝野的大周帝師。

  ??本來想著是極難的事情,沒想到竟然會如此容易啊!

  ??法海聞言,有些不好意思道:“你自己隨便寫了,你能為五台山題字,已經是五台山的福分了,貧僧哪敢再要求什麽!”

  ??呂恒聞言,啞然失笑道:“你倒是好打發!”

  ??法海笑了笑,不再言語。

  ??“既如此,拿筆墨紙硯來吧!”呂恒擼起袖子,當場便要做下這詩詞。

  ??法海眼中一亮,連忙讓僧人進屋取來了文房四寶。

  ??隨後,那幾個戒律院的僧人,連忙上前,將桌子上的茶盞收好。然後將文房四寶放在了桌子上。隨後一群人,便聚在了呂恒身邊,眼巴巴的看著已經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了桌子前的呂恒。

  ??呂恒緩緩走到桌子前,從那僧人手裏接過了已經沾滿了墨汁的毛筆,微微沉吟片刻,便落下了筆端。

  ??法海站在呂恒身旁,靜靜的看著呂恒手中那遊走的筆端。

  ??等看到了呂恒寫下的一行字後,心中頓時驚喜無限。

  ??“五台山之一”

  ??呂恒寫下題目後,淡淡笑了笑,轉過頭,看了法海一眼。便落下了筆端。

  ??沾著墨水的毛筆,在紙上遊走,宛若蛟龍一般。

  ??一個個遒勁有力的小楷,漸漸出現在了紙張紙上。

  ??“真僧法號號法海,有時與我論三車。

  ??問言誦咒幾千遍,口道恒河沙複沙。

  ??此僧本住西極樂,為法頭陀現此國。

  ??戒得長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蓮色。

  ??意清淨,貌棱棱,亦不減,亦不增。

  ??瓶裏千年舍利骨,手中萬歲胡孫藤。

  ??嗟予落泊江淮久,罕遇真僧說空有。

  ??一言懺盡滿羅夷,再禮渾除犯輕垢”

  ??一曲落罷,周圍的僧人,頓時將羨慕的目光,投在了法海身上。

  ??能讓帝師如此高看,而且留下墨寶。師叔祖定然是千古流芳了。

  ??法海心中感動之下,卻是有些慚愧。搖頭,雙手合十念了一聲佛號道:“呂施主,這首詩可是,哎……”

  ??呂恒笑而不語,筆端再次落下,第二首詩,再次成形。

  ??“遠去見雙節,因行上五台。

  ??化樓侵曉出,雪路向春開。

  ??邊寺連烽去,胡兒聽法來。

  ??定知巡禮後,解夏始應回。”

  ??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呂恒突然想到了路上遇到的胡人,心意所動之下,筆端便遊走了出來。

  ??第二首詩的名字,隻是在第一首上稍加改動。名曰:“五台山之二!”

  ??四周五台山的僧人難掩喜色,低聲竊竊私語,表達著心中的驚喜。

  ??本想著帝師能給留下幾個字便可,沒想到師叔祖的麵子,竟然如此之大。帝師竟然一口氣,寫下了兩首。這下,有了帝師的留言後,五台山不揚名都難了。

  ??似乎是預見到了五台山以後的香火鼎盛,僧人們的臉上難掩喜色,驚喜不已。

  ??法海卻是一臉悵然,輕聲歎息,心中暗暗道:“這下,人情欠大了!”

  ??在眾人各懷心思的時候,呂恒嘴角噙著一絲笑意,微微沉吟片刻,筆端再次落下,第三首,再次出現。

  ??“五台山之三!”

  ??“道場乞請暫時間,至心聽讚五台山。

  ??毒龍雨降如火海,文殊鎮壓不能翻。

  ??大周東北五台山,其山高廣與天連。

  ??東台望見琉璃國,西台還見給孤園。

  ??大聖文殊鎮五台,盡是龍眾尚如來。

  ??獅子一吼三千界,五百毒龍心膽摧。

  ??東台岌岌最清高,四方巡禮莫辭勞。

  ??東望海水如觀掌,風波泛濫水滔滔。

  ??滔滔海水無邊畔,新羅王子泛舟來。

  ??不辭白骨離鄉遠,萬裏持心禮五台。

  ??南台窟裏甚可憎,裏許多饒羅漢僧。

  ??吉祥神鳥時時現,夜夜飛來點聖燈。

  ??聖燈滔滔向前行,照耀靈山遍地明。

  ??此山多饒靈異鳥,五台十寺樂轟轟。

  ??南台南腳靈境寺,靈境寺裏聖金剛。

  ??一萬菩薩聲讚歎,聖鍾不擊自然鳴。”

  ??這是一首長賦,呂恒整整用了半個時辰,才寫完。

  ??等最後一筆落下後,呂恒長出一口氣,穩穩的拿起了手中的狼毫毛筆。

  ??看著這紙上這洋洋灑灑的三篇五台山後,微微一笑。隨手將毛筆交給了身旁的僧人,看著法海,笑道:“怎麽樣,呂某夠意思吧?”

  ??法海苦笑著點頭,歎氣道:“夠意思,實在是太夠意思了!”

  ??呂恒哈哈大笑,意氣風發。

  ??法海卻是一臉苦澀,心中長歎:這人情,咋還呀!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