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惹不起的人
作者:天淨沙秋思      更新:2021-08-09 23:11      字數:5281
  話音剛落,就聽到外麵張文山那爽朗的大笑聲傳了進來。

  ??二人轉過頭,朝著門外張望而去。便見,那明媚的陽光下,一個頭發花白,衣著淩亂的老頭,忙不連跌的朝著這裏跑過來。

  ??一邊跑,一邊還在問:“永正呢?”

  ??“呂公子在裏麵正與王爺聊天呢!”守在門外的展護衛和蕭大鵬,指了指裏麵,笑著說道。

  ??他們也知道,自家王爺跟張文山的關係,故而,說起話來,倒也不是很拘謹。

  ??聞言,張文山朝著屋內望去,果然,那書畫氣息濃重的客廳裏,呂恒正與寧王爺,坐在那裏,見他到來,這二人嗬嗬笑著對她抱拳。

  ??“你這小子,來了也不告訴老夫一聲!”張文山進來後,直接端起武寧遠剛剛斟滿的茶水,咕咚一聲喝了下去,然後沒好氣的笑罵呂恒道。

  ??“嗬,路上有些事,耽擱了!我也沒想到,從江寧到這東京,竟然花了一個月時間!”見這老頭麵色不善,呂恒連忙起身告罪。

  ??“哦?什麽事兒啊?“張文山聞言,眼裏閃爍著好奇的神色,屏住呼吸看著呂恒,等待著他的答案。

  ??“很多了!”呂恒笑了笑,想了想後,認真的說道:“遊山玩水了!到處閑逛了!”

  ??“哈!”聽到這個答案,張武二人皆是一愣,對視一眼後,搖頭苦笑。

  ??“老夫與寧王爺,這些時曰來,每曰都會談到你。你小子倒好,遊山玩水,樂在其中,反而卻忘了我們這倆糟老頭了!”張文山大大咧咧的坐下來,看著呂恒笑罵著說道。

  ??“重色輕友!”武寧遠深以為然的點頭,在一旁附和著說道。

  ??“說來,永正你的好事也將近了吧?”想起剛剛在門口的時候,柳青青看著呂恒那情深似海的目光,武寧遠捋著胡子笑了笑,為老不尊的說道。

  ??“哎,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任需努力啊!”呂恒想起那三個讓他心裏及糾結,又無奈的條件,苦笑著說道。

  ??“哈哈,原來,這天下也有讓你小子發愁的事情啊!”張文山先是調侃了呂恒一句,然後抿了一口茶,好奇的問道:“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任需努力。此話聽起來倒是頗有意境哦,不知永正從何處聽來的?”

  ??看著張文山一副老學究的樣子,呂恒好笑的搖搖頭。

  ??嗬,跟大儒說話,就是這樣。每句妙語,都會問問出處。

  ??雖然張文山並不迂腐,但也難以逃脫這個年代的痕跡。此時,聽到呂恒說出的這句話,一時倒來了興致“嗬,是一個偉人說的!”呂恒想了想,眼裏閃過一抹尊敬之色,端著茶杯在空中停留住,淡淡說道。

  ??“哦?”

  ??聞言,張文山更加好奇了。

  ??要知道,永正這小子雖然說平曰裏不顯山不露水,風輕雲淡的樣子。不過,這小子如果真較真起來,可是眼高於頂之人。能讓他都尊敬的人物,自己卻沒有聽過,豈不怪哉。

  ??與武寧遠對視了一眼後,張文山好奇的問道:“不知這人,現在身居何處?”

  ??呃……聽到張文山如此發問,呂恒倒是愣住了……

  ??原本,他說這句話,也隻是隨口敷衍過去。倒是沒想到,張文山會如此刨根問底。

  ??見這兩老頭如此好奇,呂恒撓撓頭,尷尬的笑著說道:“嗬,怎麽說呢。這個人,嗯,應該還沒有出生呢!”

  ??哈……張文山愣了一下,隨後眼中滿是無奈之色,看著呂恒,笑罵道:“你這是何說辭,人家都沒出生,你就知道人會說這樣的話?”

  ??“對,一年未見,這小子依然還是這般不實誠。”一旁,武寧遠深以為然的鄙視著呂恒,故作生氣的樣子道:“你就說是你說的不就行了,繞這麽大一圈,還搬出什麽偉人,哈哈,現在如何,難以自圓其說吧!!”

  ??“不過,此句話,倒是頗為發人深省啊!”張文山端起茶,抿了一口後,越發覺得此話含義頗深,既有讓人奮發圖強的意思,也帶著對後背的深深期盼。能說出這話的人,可見其胸襟和境界。

  ??張文山抬起頭來,看著麵前,這一臉苦笑的書生,心中深深的歎了一口氣,眼中卻滿是敬佩之色。

  ??看到這倆老頭,如此看著自己,顯然是把那句話加到了自己的頭上。

  ??呂恒還真不知該如何跟他們解釋。

  ??如果說,這個人推翻了帝製,開啟了華夏民族一個新的紀元,讓華夏民族,第一次見到了明煮的曙光。

  ??那估計,此話一出口,必然會被人當做妖孽。這個年代,可是君權之上的年代,皇帝就是神,敢懷疑神,都是莫大的罪過,說推翻人家的統治,那純粹是活得不耐煩了。

  ??如果貿然的說出,說這話人的名諱,那後果……汗,估計,大周皇帝一怒之下,甚至會將全國姓孫的人,斬草除根啊。

  ??想來想去,還是決定閉口不言。

  ??“怎麽樣,我說這小子不實誠吧!”見呂恒苦笑著搖頭,卻並未否認。武寧遠笑了笑,指著呂恒,轉過頭對一旁的張文山道。

  ??“不實誠,很不實誠!”張文山點點頭,哈哈大笑著回答道。

  ??呂恒聽了,更是無語。抬起頭來,看著這倆一唱一和的老頭,見他倆得意的鄙視著自己,想說一句,你們這倆老頭,如何如何的。但到老頭,卻隻能是聳了聳肩膀,攤開手一臉無奈的樣子。

  ??見這小子頭回吃癟,倆老頭更是得意了。

  ??對視一眼,捋著胡子,仰起頭哈哈大笑了起來。

  ??……不多時,侍女們便推開門,將美食美酒端了上來。

  ??桌子上,琳琅滿目,珍饈美酒,應有盡有。這美味散發的香味,不禁讓人垂涎三尺。

  ??侍女們給三人填上酒後,便恭敬的站在了一旁。

  ??武寧遠端起酒盅,掃了一眼麵前二人,朗聲道:“來來,滿飲此杯,一來為永正接風,二來嘛,嗬嗬,也是慶祝咱三人重逢!”

  ??“好,來幹!”張文山端起酒盅,笑著說道。

  ??話音落下,卻沒聽到呂恒的聲音。張武二人愕然的看了一眼,發現這小子,正偷偷摸摸的跟一個侍女低聲說著什麽。

  ??聽那話裏的詞句,好像是說,給誰送過去了沒,她吃了沒有……呃……見這小子到了酒席上,還惦記著自己媳婦。武寧遠頓時滿頭黑線,沒好氣的笑罵他一句:“放心吧,老夫豈能讓自己的義女餓著?你這小子,真是找打!”

  ??“嗬,行了一路,她身體本就柔弱,擔心惦記也是應當。倒讓二位見笑了!”呂恒又叮囑了一番侍女,並且讓她去看看,然後回來告訴自己。見那侍女走後,呂恒這才轉過頭來,笑著對二人賠罪。

  ??“真沒看出來,你小子還是個憐香惜玉之人啊!”張文山好奇的看著呂恒,對那侍女幾番叮囑,甚是關心的樣子,眼裏閃過一抹好奇之色,笑著問道。

  ??這個年代,女子的身份地位普遍不高。而且,這種現象在文人的眼裏,倒也是理所應當。雖然,大周的開國皇帝是武則天,但是,讓人吃驚的是,在武則天晚年,曾經頒布過一道聖旨,後宮女子不得幹政。於是,聖武皇帝這一道聖旨,讓原本女權開始膨脹的現象,頓時冷卻了下來。而且,也贏得了後世文人墨客,對這位一代女皇的尊敬和讚賞。

  ??而且,從那以後,曆史重新歸於男權時代。百年時間下來,女子的地位,仍然如同以往的朝代一般無二。

  ??如果說,在這個年代,男子對女人太過看重的話,非但不會讓人認為是好男人,而且,還會被人鄙視一番。以為此人,是個胸無大誌,耳朵根子軟的無能之輩。

  ??貌似,永正不是這樣的人啊。而且,非但不是,這小子的能量還很大。

  ??看著呂恒笑而不語,張文山更是好奇。

  ??“哈……”一旁,武寧遠似乎是看出了張文山心中的疑惑,放下酒盅,笑著替張文山解釋道:“這算什麽,文山,你可知道,去年,我江寧守備軍在紫金山去,伏擊了五百突厥兵的那場戰鬥嗎?”

  ??“當然了,這件事雖然陛下嚴格勒令保密。但,得知此事的朝臣們,無比為之鼓掌慶賀!”聽武寧遠說起這件事,張文山眼睛一亮,興奮的點頭道。

  ??張文山這老頭之所以如此興奮,倒也不是一時衝動。要知道,自聖武皇帝晚期,到現在,大周對突厥的戰爭,都是勝少負多。即便是當年武寧遠率兵鎮守北方的時候,也是受限於當年的先帝的聖旨,不到萬不得已之下,不得與突厥人交戰。故而,在起初一時的勝利後,大周便再次陷入了沉默。

  ??到了後來,武寧遠被削了兵權,貶到江寧,做起了一個無官無職的閑散王爺。大周與突厥,以前實力相當的對峙,立馬倒向了突厥一方。

  ??這麽多年了,大周一直是忍辱負重。連皇帝的貴妃,都被逼無奈,遠嫁突厥。說起來,真是讓人憋屈啊。

  ??可是,就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平曰裏歌舞生命的江寧,一群吊兒郎當的江寧守備軍,竟然在那樣的情況下,全殲了一群潛入大周內部的突厥精銳,消息一經傳出,頓時令朝野振奮。

  ??雖然,陛下為了不太過刺激安家,便三令五申的禁製朝臣議論此事。但是,這件事在民間,非但沒有被壓下去,反而穿的越來越神。

  ??百姓們,無不為江寧守備軍這一次漂亮的伏擊戰,而拍手叫好。

  ??隻是,如今,王爺突然再次提起此事,是和用意。

  ??張文山不解的看著寧王爺,然後,再看看一旁,一臉苦笑,不斷瞪著武寧遠的書生。心裏似乎想到了什麽。

  ??驚訝的指著呂恒道:“難道,這仗是永正謀劃的?”

  ??“然也!”武寧遠並沒有讓他等待多久,聽到張文山的發問。捋著胡子笑著點點頭,確認了他的猜測。

  ??笑了笑後,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呂恒,轉過頭去,無視掉書生那滿頭的黑線,與尷尬的咳嗽聲,武寧遠得意洋洋的繼續爆料道:“你可知道,那場伏擊戰的起因到底是什麽嗎?”

  ??“呃……,這……倒是未曾聽說!”張文山聽來的,也不過是戰鬥最後的輝煌戰績,和皇帝私下裏對武寧遠和江寧守備軍的誇獎,至於說,江寧守備軍怎麽發現的那五百突厥人,還有整個戰役的細節,他卻是一知半解。而武寧遠也一直沒有跟他說過。

  ??“嗬嗬,如果老夫說,這場戰鬥的起因,是因為一個女子。你會怎麽想?”武寧遠看了呂恒一眼,見這小子,一臉漆黑,低著頭悶聲不語,隻顧著喝茶水,老頭更加得意,嘎嘎壞笑一聲,對著張文山說道。

  ??話說到這裏,在加上武寧遠那無恥的眼神,還有一旁鬱悶無比的永正,張文山頓時將來龍去脈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在江寧的時候,他就知道,呂恒對他那孀嫂無比的愛護,如果說,呂恒這小子身上最大的逆鱗,估計也就是那個美麗如仙的女子了。

  ??將武寧遠話中的意思,加上他聽到的關於,那包括五百突厥士兵還有數千悍匪全部葬身山林的戰績。還有永正這小子,被逼急的時候,對付柳蘇兩家的手段。饒是心裏有了準備,張文山仍然是感覺到頭皮發麻。

  ??轉過頭來,看著低著頭,悶聲喝茶的永正,張文山捋了捋胡子,沉聲讚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這天底下,估計最惹不起的人,就是那位被人譽為江寧第一美女的柳氏青青了!”

  ??說完這話,張文山又覺得分量不夠,抬起頭來,看著尷尬的咳嗽著,試圖將話題轉到一旁的永正,張文山笑著說道:“有這麽一個謀略大家,在後麵撐腰,誰敢惹啊?誰惹誰死!”

  ??“五百突厥皆喪命,衝冠一怒為紅顏!”武寧遠笑著點點頭,吟誦出了一句皇兄在聽到這件事後隨口吟誦出的詩句,看著此時,已經是一臉無奈苦笑的呂恒,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讚道:“原來,老夫的義女,竟然是這天底下最惹不起的人物啊!”

  ??他有此感歎,倒也不僅僅是因為,那突厥五百士兵一事。而且,也是因為展護衛曾經轉述過的書生說的一句話。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