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柱石與蛀蟲
作者:莊不周      更新:2021-08-09 17:54      字數:6111
  天子鬆了一口氣:“那就好,朕知道你一定有辦法。不過,關中屯田雖然初見成效,今年畢竟是倉促了些,朕來一趟,又花了你不少錢,估計你今年的曰子也夠緊。全殲羌人很難做到,但你要盡快殺了宋建。”

  ??劉修躬身應是:“陛下英明。”

  ??“居然敢稱王。”天子臉色有些難看,看來宋建稱王的事真的激怒了他,已經把他放到了比叛羌更優先的位置。“高皇帝有約,非高不得封侯,非劉姓子孫不得封王,他宋建居然敢稱王,當真是不把朝廷放在眼裏了。這樣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豈能容他在世招搖。”

  ??劉修心裏有些不舒服,一方麵是天子話語中暗含的對他的敲打和誘惑,另一方麵卻是一種已經陌生了很久的對世襲不平等的反感。在前世,官二代都讓人生厭,何況眼前這位都不知是幾代了,如果不是竇太後貪權,他這麽一個已經沒落的皇族又何嚐有機會位登九鼎,現在做出這一副舍我其誰的架勢來?

  ??就因為你血管裏不知道還有幾分之一的血脈?你以為你是純種馬,要講血統的?

  ??劉修不動聲色的躬身拜倒:“臣領詔,待秋後有糧,臣一定竭盡全力,掃平宋建。”

  ??“朕相信你。”天子擺了擺寬大的袖子,看著外麵滾滾麥浪,笑了:“朕現在覺得,你這法子雖然慢一些,卻的確穩妥多了。好好的做事,朕不會虧待你的。”

  ??劉修再拜,然後倒退著下了車。天子車駕緩緩起動,劉修連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護著天子回到長安。

  ??天子一回長安,就決定返回洛陽,他下詔劉修,關中事務繁多,你就不用遠送了,秋收在即,你好好準備戰事吧。劉修領詔,把天子送到新豐便停住了腳步。站在路邊,看著天子車駕漸漸遠去,劉修直起了腰,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長史荀彧和軍謀荀攸、司馬傅燮三人湊在一起輕聲說著什麽,言語之間不停的歎氣搖頭,顯得憂慮重重。從事中郎閻忠走了過來,對著東麵不遠的一塊坡地說道:“將軍,你知道那裏是什麽地方嗎?”

  ??劉修心不在焉的搖了搖頭。

  ??“那是鴻門。”閻忠笑了笑,用腳跺了腳下的大地:“這裏是新豐。新豐者,新豐縣也,是高皇帝為了取悅太上皇,讓他有熟悉的鄉人鄉音,不至於寂寞,把老家的人全搬到了這裏,天下人稱之為孝。”

  ??劉修覺得話音兒有些不對,轉過頭看了他一眼。

  ??“可是,當太公被擄項王軍中,項王要烹太公時,高皇帝說,且分我一杯羹。”閻忠的嘴角歪了歪,帶著說不盡的譏諷:“又有誰記得他當時的不孝?”

  ??劉修微笑不語,他記得那位八怪之一的鄭板橋說過,古書之中唯《史記》最優,《史記》之中唯《鴻門宴》一節最優,而他現在就站在這幕改變曆史的大戲上演地,閻忠的話他明白,說的是劉邦對其父的孝,指的是他對天子的忠,閻忠在利用一切機會打破他心中殘餘的擔憂。

  ??其實,閻忠這根本就是多餘,他對天子沒有什麽忠,他隻是不忍心看到天下蒼生塗炭。

  ??“順著這條水向南,就是驪山,那裏有秦始皇陵,在那邊,還有一個烽火台,據說是周幽王戲諸侯所在……”閻忠指著更遠處的山峰,像一個盡職的導遊,不過說的都是古今興亡事。劉修靜靜的聽著,思想卻有些飄忽,他印象中,好象秦始皇兵馬俑就在這裏吧,隻是現在還沉睡在地下,而他也沒有必要去挖,因為秦始皇的軍陣對他來說並不重要,但是,據說秦始皇陵裏藏了很多古書,裏麵會不會記載上古曆史的珍本?

  ??“公孝先生,你相信有神嗎?”

  ??閻忠一愣,他正給劉修講人呢,他怎麽扯到神去了?看來劉修對所謂的天意還是有些顧忌啊。他笑了笑:“我相信有神,不過,我覺得神可能很忙,未必有時間來管人間的事。”

  ??劉修笑了,這廝倒是有些無神論的光棍啊。“為什麽?”

  ??“很簡單。張角據說是能通神的,可是他還不是一樣敗在盧先生的手下?別說他了,之前那麽多借著神的名義生事的,哪一個不是被朝廷鎮壓了?如果神真的管事,事情肯定不是這樣。他如果保佑張角他們,他們不會敗,如果不保佑他們,那他怎麽不懲處這些冒用他名義的人?”

  ??劉修看了他一眼,兩人心領神會,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荀彧向這邊看了一眼,舉步走了過來,笑著拱拱手:“將軍和公孝先生說什麽這麽開心,能與我等共賞否?”

  ??“公孝先生說張角裝神弄鬼呢。”劉修簡略的複述了一遍,接著問道:“文若,你覺得關東的戰事如何?”

  ??荀彧搖了搖頭:“我覺得前景不妙。盧先生雖然小戰得勝,可是未傷張角元氣,現在又以劣勢兵力圍攻钜鹿城,不是上善之策。張角一旦緩過氣來,必然反攻,目前看來,尚未能突破僵持之勢。”

  ??劉修微微點頭,他也是這麽覺得,盧植趁勝攻擊钜鹿,看起來很振奮人心,其實是把自己逼到了一個尷尬的境界。攻,實力不足,很難攻得下來,退,則又會墮了士氣。當前這個形勢,遠不是他那兩三萬人所能解決的,張角的背後有無數的流民,不殺死張角,這仗是打不贏的。

  ??“關東諸將,都不是愚笨之輩,隻可惜兵力分散,不能齊心合力,這才讓張角拖延至今。拖的時間越長,對朝廷越不利,要想打破這個僵局,眼下能用的兵隻有並州、涼州。如果趙中郎率軍下井陘,將軍率涼州軍出武關,事情就不一樣了。”

  ??劉修詫異的瞟了荀彧一眼,心道這廝果然是聰明啊,如果真如他所說,那钜鹿和南陽的黃巾壓力就會大增,一旦這兩路防張被撕破,那隻能向後撤後,壓縮到青徐江淮一帶,那可是騎兵縱橫之所,黃巾想防守都防不住。

  ??隻可惜,天子根本沒有這個意思。

  ??“並州要防備鮮卑,據說鮮卑現在內亂,和連和慕容風兩不相讓,爭得正凶,並州軍不能輕離駐地。至於涼州,文若,你覺得以我們現在的實力,能讓涼州兵聽話嗎?”

  ??荀彧歎息了一聲:“所以,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平定涼州啊,而要平定涼州,就要擴大關中的屯田規模,要想擴大關中的屯田規模,最急的就是人口。將軍,你是不是向陛下請個詔,允許流民通過並州進入關中,並由並州負擔一些糧食?”

  ??劉修之前便向天子請過詔,要求讓流民向關中遷移,但流民遷移過來的最大問題就是途中的糧食由誰承擔,天子沒錢,司隸部的諸郡錢財要供應京師,現在又被山東的戰事抽調一空,想拿也拿不出來,所以這流民入關中的事情一直沒什麽進展。今年屯田的成績來自於關中豪強的支持,他們利用新的耕種機械帶來的效率擴大了耕種量,但這些量已經釋放得差不多了,如果沒有大量的人口進入,那明年就不會有更大的增長。

  ??荀彧提出並州承擔一部分流民的費用,以開通一條由冀州進入關中的流民之路,也算是一個比較可行的辦法。“文若所言甚是,請不其侯擬奏疏吧,我派人趕上去。另外,請子師回一趟晉陽吧。”

  ??王允苦了苦臉:“將軍,又讓我去借錢啊?”

  ??劉修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子師,我也是沒辦法啊。你告訴他們,明年秋收之後,我就將這個債還上。”

  ??“明年?”荀彧吃了一驚:“將軍,明年可還不上啊,你還得平定涼州呢。”

  ??“文若,能借到就算不錯啦,你就別挑三撿四,讓子師為難了。”劉修無奈的笑了笑:“我們大家勒緊褲腰帶吧,隻能希望明年多生產一些糧食,不僅能還上債,還可以有一些節餘。”

  ??荀彧見劉修意決,隻得點頭答應。他現在是劉修的管家,可是這家真的難當啊。關中屯田剛剛開始,今年的收益已經預支給了那豪強以換取他們的前期投入,本想著從並州多來一些流民,可是這樣一來,明年的收益也要還並州人的債,要想有收成,那得到後來了。

  ??這就叫寅吃卯糧吧?

  ??在頭疼的同時,荀彧又感到一絲欣慰,劉修在這麽艱苦的情況下依然不肯隨意掠奪百姓的財富,那等他有了錢,當然更不會隨意剝壓世家豪強的家產,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說明劉修不想對世家豪強用強硬手段的想法不是心血來潮,而且真當成了一個長久的策略的。

  ??荀彧也是世家,他當然不希望劉修用粗暴的手段來掠奪世家的財富,可是他又不是一個普通的世家子弟,他能夠站在更高的層次看待這個問題,知道世家不受控製的發展必將挖空帝國的根基,如何解決這兩者之間的問題,讓世家成為帝國的柱石而不是蛀蟲,這就成了荀彧必須考慮的問題。

  ??他不知道劉修這個辦法能不能最終解決問題,但是他相信,這是目前可以選擇的方案中最好的一個。共同發展,適當的抑製世家,讓利於百姓,夯實基礎,對世家和帝國都有好處。

  ??……

  ??左馮翊蓋勳匆匆走進了天子的行在,向穿著常服的天子納首便拜。

  ??天子虛扶一把,示意蓋勳起身,指了指對麵的席位,示意蓋勳坐下。蓋勳再次磕頭拜謝,然後入了座,腰背挺直,眼瞼卻下垂著,等待著天子的垂詢。

  ??“你給朕的奏疏,朕每一篇都認認真真的看了。”天子和聲道,“朕這些天在關中走了一圈,覺得這關中的屯田效果還是不錯,至少能自給自足,不需要朕再費心為這些將士撥付錢糧。”

  ??蓋勳點頭道:“陛下聖明,關中屯田雖說僅僅是初見成效,但隻要好好籌措,不要節外生枝,供應衛將軍帳下的將士,穩定涼州,還是指曰可待的。”

  ??天子忍不住笑了一聲:“你是說朕西巡的事嗎?”

  ??蓋勳沉默不語。天子有些不自然的笑了笑,又釋然了。他正是因為蓋勳剛直,這才信任蓋勳。“朕也知道,這西巡一趟,給沿途的百姓增加了負擔,所以朕也是極力減免車駕,隻是大臣們出於安全考慮,不肯再省,要不然的話,朕隻帶數百虎賁、羽林便可成行,哪裏需要這麽大的開銷。”

  ??蓋勳嚇出一頭冷汗,連忙拜倒在地:“陛下,萬萬不可。陛下是一國之君,天下之主,豈能有什麽閃失?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臣隻是說陛下不必如何辛勞,沒有其他的意思。”

  ??天子哈哈大笑,擺擺手道:“你放心,朕雖然不及衛將軍武勇,可也不是弱不禁風之輩。朕在宮裏讀古今故事,發現一個問題,但凡是不經民間之事的帝王,少有英雄。朕出自民間,雖說對民事並不陌生,可是那時候太小啦,還不懂事,如今做了這天下之主,方知民生維艱,想四處看看,卻沒那麽自由了。關中有衛將軍坐鎮,能有什麽意外?”

  ??蓋勳仍然不敢大意,他的本意是勸解天子不要出巡,花銷太大,如今國力不足,就不要雪上加霜了,不料天子卻說出這麽一番道理,堅持出巡的意思很明顯,甚至不惜削減護衛,那真要出了事,他蓋勳可是萬死難辭其咎了。“陛上,凡事當謹慎,魚龍白服,聖者不為。”

  ??“蓋卿的一副忠心,朕知道了。”天子擺擺手,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再糾纏下去,他也知道蓋勳的脾氣,一旦拗起來,那是誰也勸不住的。“朕想問問你,你覺得衛將軍……如何?”

  ??蓋勳早就知道天子召他來會問到這些,當下立刻答道:“臣以為衛將軍用兵有獨到之處,不愧為段公的弟子,且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洮水一戰,大破十多萬羌人,可見一斑。臣以為,陛下派衛將軍來平定羌亂,實在是英明之舉。”

  ??“哦,這話怎麽說?”天子興致高了起來。他在關中的時候,劉修提到戰功,就把功勞往別人身上推,而他也不可能一一找那些將士談話,所以總是不太明白,現在蓋勳主動說起,他自然是興趣十足。

  ??“臣以為,衛將軍得涼州三明之長,剛柔並濟,撫剿得宜,且又善於……”蓋勳說到這裏,忽然覺得有些不合適,可是天子看著他,他又不好不說:“善於裝神弄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於爭取羌人的歸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子大樂:“哈哈哈……這個你不必避諱,他裝神弄鬼的本事,朕一向都是知道的。”

  ??“陛下……知道?”

  ??“知道,知道,他還在朕麵前表演過。”天子想起那個近乎光溜溜的大美人,不免有些遺憾,這次到關中時間太緊,居然沒讓劉修再給他表演一下,讓他過過眼癮。“他自己是不信這個的,不過現在看來,這旁門左道用得好,也的確大有用處。”

  ??“陛下,臣擔心的是那些羌人聽了他的蠱惑,從此就……”蓋勳擔心的說道:“這隻怕於朝廷不利啊。”

  ??天子一愣,眉頭皺了皺,思索片刻,又道:“這個朕知道了,你接著說。”

  ??蓋勳不解,隻好跳過這個話題,接著評說了一番劉修的行事特點。他說,劉修不是簡單的撫,也不是簡單的剿,他是對羌人進行分化,然後以羌治羌。這樣的辦法以前也不是不用,但是劉修用得更極致,他建羌七營來遏製羌人的發展,同時又用漢七營來平衡羌七營,保護涼州,而在關中,他則把主要精力放在屯田上,用關中屯田的糧食來供養涼州的漢羌七營,在漢羌七營上又略有區別,對漢七營是全額供應,對羌七營卻是關供半購,刺激羌七營去打劫羌人部落,在爭鬥中互相削弱。

  ??天子細細的聽了,連連點頭:“你覺得劉修在關中的新政如何?”

  ??蓋勳不假思索的說道:“臣且喜且憂。”

  ??天子詫異的看著他:“喜則可解,憂從何來?”

  ??“陛下,請恕臣直言。衛將軍在關中的新政剛剛實施一年,關中諸族即已傾心,想來再過三五年,關中、涼州必然和並州一樣,真心擁護衛將軍的新政。對於大漢來說,這當然是好事,如果能像平定鮮卑人一樣平定羌亂,西北安定,不再成為陛下的心頭之患,豈非一大善事?可是陛下莫忘,天下精兵,盡在幽並涼,如今並州已是衛將軍的追隨者,涼州隨著漢羌七營的建立,也將以衛將軍馬首是瞻,幽州是衛將軍鄉梓,左將軍公孫瓚是衛將軍的同窗,上穀太守盧敏更是衛將軍的師兄,這幽並涼三州盡在衛將軍的控製之中,盧中郎如何又在钜鹿立功,到時候朝中有盧君,邊疆有衛將軍、左將軍,他們要是忠心為國,自然是國家柱石,如果有了不臣之心,這半壁江山可就傾刻間非陛下所有了。”

  ??天子駭然心驚,一滴冷汗從額頭滴落。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