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政見不同
作者:莊不周      更新:2021-08-09 17:53      字數:2913
  傍晚時分,劉修三人正在宿舍裏閑聊,毛宗突然衝了進來,大聲叫道:“小先生回來了。”

  ??三人齊齊抬起頭,用看怪獸的眼光看著他,異口同聲的說道:“回來就回來唄,你這麽高興幹什麽?”

  ??毛宗氣喘籲籲的看著他們,一拍大腿:“李治中也來了。”

  ??“李治中,哪個李治中?”劉備拍著眉頭,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哪個李治中?”毛宗臉上掩飾不住的得意,樂得合不攏嘴,搓著手道:“當然是咱們涿縣最有名的名士李定李冶中。”

  ??劉備一愣,隨即站了起來:“他……他做冶中了?”

  ??“可不是。”毛宗眉毛軒動,樂得嘴都咧得耳根了:“他奉刺史大人之命,到我桃穀來商討冬季防禦之事,現在正和家父和盧先生說話呢。”毛宗湊到公孫瓚身邊,諂媚的笑道:“伯珪,我聽他們提起你了,過一會兒應該會請你去議事。”

  ??劉備正在屋裏轉圈,一聽到毛宗這句話,看向公孫瓚的眼神不禁一亮,隨即又小心的看了無動於衷的劉修一眼,走到劉修身邊,小聲說道:“大兄,我們能來讀書,多虧李君推薦,屆時應該去麵謝一下才好。”

  ??劉修“哦”了一聲,這才反應過來他們說的就是那個名士李定。不過他對這治中是什麽官不太清楚,看毛宗、劉備這樣子,似乎很大啊,還有那什麽刺史大人究竟是哪方尊神啊。

  ??劉備見劉修那副茫然的樣子,心裏有些著急。李定原本是涿縣的功曹,主管人事選舉,要在縣裏做事,走他的門路是最直接的,而李定對他印象一直不錯,曾經當著其他人的麵說他劉備將來一定能成一番大事,這句話一直是劉備最大的倚仗,也正因為這句話,劉修的老子劉元起才這麽把他當人。現在李定成了刺史大人的治中從事,對劉備來說自然是一個利好消息,這時候不去拜見一下,當麵祝賀,還待何時?

  ??劉修不明所以,劉備卻不願意失去這個機會,他耐著姓子,輕聲向劉修解釋了一番,說明了李定對他們以後仕途的重要姓。本以為劉修聽了會明白過來,不料劉修隻是漫不經心的點了點頭,依然沒有什麽熱情。

  ??劉備有些著急了:“大兄,依情依理,我們都應該去請見一下的。”

  ??劉修皺皺眉,有些不耐煩,他又沒打算在涿縣這個危險之地呆著,與李定打不打交道好象關係不大,而且他覺得李定跟著盧敏趕到桃穀來,肯定有事,隻怕未必有時間接見他們。

  ??“你去吧。”劉修沉默了好一會,還是不打算去:“反正他開始也沒推薦我來。”

  ??劉備啞口無言。李定一開始的確是推薦他一個人,並沒有提及劉修,隻是因為他家沒錢,這才把劉元起找去,希望劉元起出資而己。他以為劉修在記恨這件事,也不好再說,心裏卻對劉修不識抬舉有些不屑。且不說李定現在是刺史大人身邊的親信,就算他還在涿縣做功曹,也是不能得罪的人,劉修不把他放在眼裏,以後肯定會後悔的。

  ??劉備沒有再勸,他獨自一人守在門口,等機會麵見李定。

  ??毛宗心裏高興,沒呆一會兒就走了,當然沒忘了把李定到桃穀來的事向其他人炫耀一番。等他走了之後,屋裏隻剩下了劉修和公孫瓚兩人,劉修心靜如水的看著書,公孫瓚卻有些心神不寧,他想了好一會,忽然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伯珪兄怎麽了?”劉修抬起眼皮,隨口問道。

  ??“德然,你真是淡泊啊。”公孫瓚有些讚賞的看著劉修,“不似承明和玄德二人,看不出其中的問題。”

  ??劉修愣了一下,抬起頭打量著公孫瓚,眼珠一轉,放下了手中的書,展顏一笑:“伯珪兄這是從何說起?”

  ??公孫瓚微微一笑,站起身走到門前,向左右看了一眼,又若有深意的打量了一下站在二進院子門口等著求見的劉備,這才回到屋裏,彎下腰,湊近了劉修,輕聲說道:“你對刺史大人有何評價?”

  ??劉修一陣冷汗,刺史大人是誰啊,我知道他個毛,還評價呢。他心虛的避開了公孫瓚的目光,嘿嘿一笑:“伯珪兄在太守府任職,自然有機會見到刺史大人。我不過是一個鄉野之人,怎麽敢有這奢望,更不敢說評價了。”

  ??公孫瓚眨了眨眼睛,不由得笑了一聲,劉修這句話說得他心裏很舒服。他雖然是個書佐,卻是太守府的人,又是太守的女婿,以後步步高升是意料之中的事,是劉修這樣的人不能相提並論的。劉備這麽急著去求見李定,他可以理解,甚至有一些優越感。

  ??“德然這說的什麽話,我不過是一個書佐而己,以德然這等好書法,以後做個書佐還不是手到擒來?”公孫瓚坐回自己的席上,淡淡的笑道:“不過,我覺得承明可能要失望了。”

  ??“為何?”劉修不解的問道。

  ??“因為我們這位刺史大人一向不讚成與那些胡人開戰,他是聖人門徒,喜歡以仁德懷柔之術對待胡人。盧先生聽了我一席話,想必是到縣裏去勸說他們修武備,積糧草,以備胡人來襲的,這和刺史大人一向的主張可是背道而馳。”

  ??公孫瓚解釋了幾句,劉修這才有些明白,現在的幽州刺史叫劉虞,信奉儒術,對待胡人的政策與公孫瓚正好相反,所以公孫瓚對他很是不以為然。劉修對這兩人都沒什麽好印象,但他從心裏對儒生有一種反感,特別反感的就是這種對外族懷柔,對本族人卻是另外一副嘴臉的當政者,因此很自然的露出一種不屑的表情,著實附和了公孫瓚幾句。

  ??公孫瓚見劉修讚同他的意思,心情大好,言語之間自然放開了一些,又發表了一些對劉虞不敬的言辭。正說得開心,毛宗又過來請公孫瓚過去。公孫瓚雖然對劉虞有些腹誹,卻也不敢怠慢,連忙起身跟著毛宗走了。劉修一人坐在屋裏,回想著公孫瓚剛才的話,暗自歎了一口氣。他隱約記得,公孫瓚和劉虞好象是一對冤家,以後還打得不可開交,卻沒想到他們的矛盾歸根到底是因為對胡人政策的分歧。

  ??劉備站在階下,看著公孫瓚跟在毛宗後麵匆匆的進了中庭,暗自歎了一聲,自己想請見一下李定,就得乖乖的在這兒站著,而公孫瓚卻是被人請過去的,這裏麵的差距真是不一般。不過他對公孫瓚很敬重,倒也沒有什麽嫉妒之意,相反覺得這是公孫瓚應得的。

  ??也不知過了多久,公孫瓚終於退了出來,臉色雖然平靜,但匆匆的腳步卻讓人覺得有些不好的氣氛。劉備雖然好奇,卻沒去問,還是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裏等著。

  ??又過了片刻,李定等人在毛家家主毛欽的陪同下走了出來,劉備連忙上前兩步,朗聲說道:“鄉裏小子劉備,拜見李君,問李君起居安好。”

  ??李定大約四十多數,長得非常儒雅,一見是劉備,臉上露出一絲矜持的笑容,停下腳步,看著躬身行禮的劉備,剛要說話,忽然皺起了眉頭:“你這眉毛是怎麽回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