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和平的歲月
作者:河馬散人      更新:2021-08-09 17:22      字數:3592
  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已經是1933年2月底。

  ??北方嚴寒尚未過去,湛江的天氣就悶濕難受。前往坡頭區的早班輪渡已經被擠滿,深藍色的工作服證明船上全都是湛江中華造船公司的工人。因為都是工友,所以渡輪還沒開便熱鬧起來。

  ??“何頭,我聽說公司又要選人去上海學習?”

  ??“嗯,是有這事。說是還要加強電焊技術,讓我們這邊挑幾百好手去上海學。”

  ??“不是已經派人去欽州學了嗎,怎麽還要去上海?難不成我們也要造戰列艦了?”

  ??“你想的美,戰列艦哪有那麽好造!不過話說回來,這個焊接可是好東西。如今江南和欽州連造民船都開始用電焊,速度比尋常快好多,所以經理說我們這邊也要盡快追上。”

  ??“何頭,你看。黃頭他那個班裏都已經有好幾個電焊工了,我們這邊才一個,要不您看看還有沒有名額推薦我上海吧,我保證好好學回來給您長臉。”

  ??“臭小子,收起你那點花花腸子。電焊工的工錢是高,可也不是那麽容易學的!經理說了,這回去培訓的全部從中級工裏麵選,不能丟了我們中華廠的臉,你這個初級工還不夠格。”

  ??“我不是在廠裏中級工培訓班報了名嘛。”

  ??“那也要等畢業後再說。”

  ??身著便裝的秉文和幾位考察團戰友剛登上渡輪,便聽到大家都在議論電焊培訓班的事情,嘴角不由勾起一絲微笑。自從德國用電焊技術建造德意誌級袖珍戰列艦後,電焊一下子成為這兩年最熱門的技術之一,為此全國各家技校和工廠都紛紛開設培訓班。隨著電焊技術在造船業上普及,身為後起之秀的湛江中華造船廠自然不甘人後,所以接連派人前往欽州和江南學習技術。

  ??沙特危機已經過去整整兩年,雖然青島條約後航道和石油安全暫時得到保障,但想起率領21特混艦隊和英國海軍在廣袤印度洋捉迷藏的事情,秉文還是覺得很可惜。戰爭的確不是好東西,但誰也不能否認戰爭才是士兵和軍隊的大考,這一關不邁過去,第二艦隊就始終不如曾經在黃海和日本海軍死拚過一次的第一艦隊。

  ??不過這也沒辦法,當時海軍還的確不具備打敗英國封鎖的能力,就算多次演習證實航母具備摧毀戰列艦的能力,可僅僅摧毀是不夠的。無法保護陸戰隊登陸的情況下,任何表麵打敗都不能算真正贏得勝利。總統也知道這點,所以最終選擇談判,繼續將石油和海上交通命脈至於英國眼皮底下。

  ??和談讓持續四個月的沙特危機化為了《青島條約》,從表麵上看英國僅失去一個原本就因為淡水不足準備放棄的阿杜環礁海軍補給站,但實際上危機帶來的影響卻遠未結束,光是印度就讓日不落帝國焦頭爛額!

  ??在陳果夫和石小樓的暗暗資助下,與國大黨撕破臉後錢德拉正式宣布組建“全印度國家**黨”。雖然被英軍擊潰不得不退出塔塔鋼鐵廠,印度國民黨卻基本控製了西孟加拉邦、比哈爾邦和恰蒂斯加爾邦的農村地區,部隊數量也從最初的幾千壯大到目前的3萬!成為印度境內僅次於穆盟和國大黨的第三大勢力。為對付他,這兩年英軍不斷發動清剿和圍捕,但陸陸續續趕去支援的一千多朝鮮族士兵卻讓英軍吃足苦頭。所以英軍最近又開始扶持尼赫魯,希望用國大黨來消滅錢德拉和他的“印度國民黨”。穆盟這兩年也趁機加速吞奪地盤,更明確提出要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的口號。

  ??最讓英國擔憂的是,印度窮黨力量開始增強,南方的喀拉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北方的旁遮普和拉賈斯坦邦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還一度傳出尼赫魯準備訪問莫斯科的消息。

  ??英國暫時無法分心後,最開心的莫過於日本,雖然當時中英都發出警告,但葡萄牙在得知《青島條約》後立刻意識到亞洲地緣政治已經發生根本性改變,加上美國也傳出準備讓菲律賓獨立的消息,所以幹脆主動將東帝汶以10萬英鎊價格賣給日本,這件事還一度讓葡荷關係緊張。

  ??10萬鎊就獲得糧食和資源豐富的東帝汶,讓日本上下興奮地同時也助漲了國內繼續南下的呼聲,一些日本報紙甚至多次暗示應該繼續南下,吞並更加富饒的荷屬東印度,尤其是英荷殼牌公司的巴裏巴板油田和中國海灣石油公司蘇門答臘油田,讓缺乏石油的日本眼紅發狂,最後甚至還有狂熱的軍官提出應該連英屬幾內亞和澳大利亞一起“解放”。

  ??這種言論自然不可能得到日本高層的承認,反而屢次三番在公眾場合明確表示日本不會南下,東帝汶僅僅是“最後一次”,但陰霾卻始終無法從荷屬東印度和南洋揮散。

  ??不過除了南洋有些緊張外,世界到也迎來最安靜的一段時期。各國經濟轉好依然遙遙無期,蘇聯增長率嚇人,歐美繼續不死不活的情況下,國內也進入了和平發展時期。青島合約簽署後不久,總統就正式實施準備多時的經濟刺激計劃,在這份計劃的幫助下,到1931年底因經濟危機陷入停頓國民經濟就重新恢複增長,公路、鐵路、電廠等等數以千計的項目全麵鋪開。軍隊也從個計劃中獲得好處,陸軍增加了兩個步兵師,1師和2師也被改編為裝甲師,空軍的新飛機招標已經到最後階段,等待他們的肯定是上萬架的裝備量。

  ??海軍的第三和第四艘北京級戰列艦終於交付,2艘四川級航母和2艘安海級改造也順利完成,除開倫敦會議後開始建造的巡洋艦和另外2艘四川級航母外,海軍迎來建國後的第一波小高潮。

  ??為這個小高潮,從向美國訂購安海級開始算,海軍已經走了足足20年!

  ??用20年前的視角看,能走出甲午陰影重建起這樣龐大的一支海軍力量,已經足夠讓人滿意了。但隨著1936年倫敦海軍條約還有三年就要到期,意法日德四國都開始秘密設計新戰列艦,海軍意識到必須盡快做好迎接新一輪海軍競賽的準備!所以特意組織軍官前往全國各家船廠考察,做好準備。

  ??渡輪緩緩靠上碼頭,抬頭看去是一片林立的煙囪和滾滾黑煙。湛江中華造船廠是在當年法國廣州灣修造廠的基礎上,由江南工業集團和欽州造船廠聯合投資興建,集鋼鐵、造船和機床製造為一體的大型公司,與欽州、馬尾和廣州黃埔一起並稱為“西南四船”。

  ??工廠位於與湛江城隔海相望的坡頭區,站在渡輪上可以清晰看到煙囪林立濃煙滾滾的廠區。和大多數工業城市一樣,自從煙囪越來越多後,城市裏外總會飄起淡淡地硫磺味。不過湛江人不僅沒反感反而擁護居多,因為工廠落戶後當地的生活和發展都比法國租借期時期好了很多。

  ??和國內其他企業不同,由於投資雙方本身就是國內頂尖製造企業,又經過20年的技術和人才儲備,所以湛江中華廠的發展速度很快。雖然這裏的礦石來源主要依靠靠呂宋和越南等地,但短短6年鋼鐵產量依然突破了每年200萬噸,年造船50萬噸、各類機器設備2萬台,從產量看已經達到一家美國中等造船廠的規模。

  ??除開規模,沿襲自江南和欽州的他們還格外重視技術提高,利用經濟危機的機會采購一大批先進設備。其中包括德國裝甲鋼熱處理機床一套、超厚鋼板冷軋機,中德聯合研製的3萬噸自由鍛一台,漢陽產萬噸水壓機1台,大型擠壓機等等。如果不是技術工人不如歐美紮實,設計和新技術研發也不如江南和馬尾,船廠還將更上層樓。

  ??這樣一家大型企業自然是軍方關注的重中之重,除工廠自己的保安外,國民警衛隊也早早進駐湛江,海軍更是五年前就開始在隔壁的東海島上大興土木建設基地,陸戰隊二旅目前就駐紮在基地裏。

  ??見到等在門口的工廠接待員後,秉文帶著考察團二話不說就向廠區深處走去。他們此次來主要是檢驗產品質量、零配件的國家標準化程度,工人技術能力等等。其中最重要兩項是檢查去年交付給船廠的泰山級(法國空想級)驅逐艦項目的進度,以及船廠最新的超大型船台的建造速度。

  ??進入寬頂棚式半封閉式船塢後,兩艘已經建到一半的泰山級驅逐艦出現在眼前。作為國內首款采用電焊技術的驅逐艦,海軍將其放在技術能力稍遜一籌的中華廠也算是冒了很大風險,如果不是楊秋明確表示要趁著和平機會,借建造軍品鍛煉全國工廠製造能力,海軍肯定會優先選擇技術更強的江南和馬尾。

  ??每一艘軍艦都是海軍的寶貝,何況還是從法國引進的艦隊型遠洋驅逐艦。所以秉文和大家立刻就想鑽到裏麵看個清楚,但還沒進入船艙,一個熟悉的人影突然從裏麵探出腦袋。

  ??“哈坎將軍?”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