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九章 擁抱穆盟(上)
作者:河馬散人      更新:2021-08-09 17:21      字數:3967
  新式高壓鍋爐,三節車廂,蒸汽車頭用鋁皮包裹呈流線型。

  ??繼鄭州實驗內燃機車後,全國第二大的安慶機車廠也拿出一款追趕時代的產品。被命名為“龍駒”高速驗證列車速度的確很快,每小時120公裏加上中途很少停靠,所以隻用41小時就從烏魯木齊抵達河南鄭州。

  ??為減少擾民和避開公眾,“龍駒”直接駛入城西的鄭州機車廠試驗車台,高高月台和火車底盤齊平,可以讓旅客不需要跨台階就直接步入車廂。後世這種類似地鐵站台的設計非常普遍,但放到這個時代卻特別讓人驚訝,連真納下車時都為這種人性化的月台感到好奇。

  ??“高月台看起來簡單,但對列車底盤,電氣線路鋪設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建立全國統一的標準化製度。”

  ??真納被月台和沿途所看到的新麵貌吸引時,直到聲音響起才發覺有些失態,連忙抬頭扭身看去。隻見一位身著軍裝的男子在和官員的陪同下快步走來。男子身材碩長,樣貌俊朗,合體的軍裝讓他看起來非常幹練。真納立刻猜到他是誰,但他沒來得及說話楊秋已經張開雙臂:“非常抱歉我有些事來晚了。歡迎您來我國訪問,真納先生。”

  ??“我也非常高興見到您,希望此行能促進中印兩國人民的友好合作。”真納和楊秋互相擁抱。但或許是還不知道楊秋的心思,他話語裏還是把自己放在了印度政黨領導人的位置上。

  ??楊秋注意到這個細節,笑笑後開始為他隨行人員。雖然不是正式訪問,但真納是印度穆斯林聯盟主席,所以特意安排陳果夫和王正廷接待,給大家這是國社和穆盟之間普通友好來往的感覺。

  ??無論是陳果夫還是結束大使生涯回國接替楊度出任副外長的王正廷,或者是全程陪同的慕容翰,都是中國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也是國社黨中的核心人員,所以真納認真地多看了幾眼後,才回到剛才的話題:“副總統先生,加高站台真有那麽困難嗎?”

  ??真納的確被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吸引,但他更好奇楊秋是怎麽辦到的。要知道中國還是農業國家,與工業思想普遍的歐美不同,商人對技術和創新並不急切,所以他想不明白中國到底靠什麽推動這麽多技術項目,連發達國家都才起步的高速列車都出現了。

  ??本來以為楊秋會找人來解釋,卻沒想到他居然自己走到火車旁詳細介紹起來:“加高月台不麻煩,隻要墊高就行,但要全國推廣就必須確保所有列車的底盤高度一致。高月台內還有很多管道和電線,連接信號燈等設備,加水接口也要相應提高。而且以前的低月台不會阻擋底盤,機車工人進入車站後可隨時檢修,現在卻需要設立專門檢修區,這就需要標準委員會製定統一標準火車設施標準。”

  ??當聽說民國已經在五年就設立全國工商標準委員會,為全國工商建設等行業製定統一標準,從鐵釘到軸承,道路寬度到汽車輪距都提出了國家標準,並開始用行政和商業手段擠壓掉不符合標準的零配件後,真納一行都暗暗佩服他的目光和思路。即使不懂行的人也能明白,要是堅持實施標準,幾十年後這個國家就會變成一座幾億人口的流水線工廠。

  ??“那您靠什麽讓工廠發展技術呢?新式列車的造價並不低,貴國真那麽急切需要快速列車嗎?”真納旁邊走出來一位小夥子,20歲模樣虎頭虎腦非常精神。真納連忙介紹:“穆罕默德-阿尤布-汗,是位非常棒的小夥子,一直想報考貴國軍校。”

  ??沒想到未來的“總理”也帶來了,楊秋暗暗一笑:“我國軍校很少招收外籍學生,不過這件事我可以想想辦法。”

  ??前十年國防軍依靠過硬的軍事素質打出赫赫威名,世界各國尤其是亞洲地區想報考中國軍校的學生驟然增多,但卻因為管理嚴格很少對外開放讓絕大多數人失望而歸,所以這番保證讓阿尤布非常高興。楊秋佯裝沒注意,繼續說道:“國家幅員越大對速度的要求就越高。我國又不同於已經走過百年的歐美,投資技術的思想比例很小,所以我們采用的是政府和軍方投資分擔鼓勵的辦法。”

  ??介紹中真納逐漸了解,為促進技術進步和研發,楊秋專門成立了搜集國外新技術的機構,隻要知道外國在研製什麽,南京和軍方就向國內相關企業下達同樣的要求,還根據重要程度撥款扶持。這樣既能確保跟上世界技術進步,又能減小企業投資新技術所需資金的擔憂,還能在技術成熟後確保產品化。當然這樣做非常費錢,連楊秋都說國防部每年僅技術投資就高達2億元,是一種廣泛撒網的原始手段。但真納卻認為非常不錯,能幫助新興工廠追趕發達國家提供動力。

  ??最後在真納的強烈要求下,楊秋又陪他參觀了鄭州工業集團。“一座城市一個集團”的盛景讓穆盟官員非常感興趣,既驚訝鄭州集團幾乎覆蓋整個城市的龐大規模,更羨慕軍工流水線上一門門大炮和一輛輛戰車,當介紹每年可以交付包括數百輛坦克在內的大量軍事裝備後,他們甚至有把整個鄭州集團打包回伊斯蘭堡的衝動。

  ??參觀時楊秋也旁敲側擊想搞清楚真納此行的目的,但這位“律師先生”的嘴巴比想象的牢很多,滴水不漏一直說是來學習經驗尋求互補。這種對工業格外熱心的景象讓陳果夫暗暗撓頭,拖在後麵拉住王正廷:“王兄,你說這些人搞什麽鬼?難不成英國還會允許他們發展自己的工業嗎?”

  ??王正廷在法國曆練多年,深刻研究過英國的殖民手段,所以望著真納的背影笑道:“穆盟和印度尋求獨立很久了,歐戰時英國騙他們隻要參戰就可以自治,戰後卻又反悔不予承認。不過考慮到安撫,英國這些年讓不少人加入軍隊,也給他們有限自治,可重工業他們清楚得很。”

  ??“這麽說,他們是想借我們對抗英國?”

  ??王正廷點點頭:“不管結局如何,南洋大暴動已經動搖荷蘭的統治基礎,副總統借機插手西婆羅洲和納土納又等於挑戰英國底線,這些他們能看到。南洋現在已經是民族獨立運動的中心,所以他要看我們的態度評估實力,看看我們能否真的對抗英國,才能考慮是否合作。”

  ??陳果夫明白後又問道:“那你說,副總統會不會真插手印度?”

  ??“不知道。”王正廷不想猜測楊秋的心思,但語氣卻不看好這樣做。別看國內工業發展迅速但和歐美還有不小差距的,還有很多民生問題亟待解決,就目前看也隻能算打好了基礎,太早插手國際事務並不符合利益。而且印度和中亞實在太複雜,且不說被英國搞得錯綜複雜的民族矛盾,蘇聯又緊緊盯住那裏,光是上億穆斯林信徒就足以擾亂西北數省的長期發展。

  ??印度又是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三億人口,加上鋼鐵石油和富饒的恒河平原,工農產值實際已經接近英國本土水平,如果丟失大英帝國就會淪為世界二流。所以這顆明珠是無論如何不能動的,動了就肯定是戰爭!國家正處於極為重要的轉型時期,一場舉國戰爭是否值得非常值得深思。所以送真納前往駐地休息後,回來路上他還是忍不住詢問:“副總統,穆盟和國大黨嫌隙很深,如果我們支持穆盟就會導致英國仇視,最終得利的恐怕會是蘇聯。”

  ??王正廷能站在全局看問題,說明6年的駐法大使生涯沒白費。中亞和印度這兩個大泥坑楊秋是怎麽都不想去填的,但拉攏穆盟卻有很積極的意義。“印度穆斯林約一億,穆盟在印度、中亞和阿拉伯國家都有廣泛的支持率,和他們打好關係可以緩解西北穆斯林民族和移民的緊張關係,促進民族融合。其次你們要知道,對印度感興趣的不僅僅是我們一家,蘇聯同樣在那裏積極發展GC思想,試圖打破我們和英國的包圍。如果印度和阿富汗陷入動蕩,我們明確不參與的情況下蘇聯南下可能會大很多。”

  ??“您是想借用穆盟的手挑起印度混亂,勾引蘇聯南下?”

  ??王正廷心髒一縮,這可不是好事!蘇聯拿下印度的話,恐怕頭一個就要反手攻打安集延,否則就無法保證中亞印度通道的安全。“沒那麽簡單。”楊秋搖搖頭:“蘇聯又不是傻子,斯大林才繼位不久,內部還沒擺平呢。去年初起才重新整頓軍隊,沒幾年準備無法對抗英國。”

  ??兩人都是心腹幹吏,見到還不甚明白楊秋幹脆挑明道:“我要在印度打個楔子。一來是緩解納土納危機,防止英國狗急跳牆。二來也是要讓英國害怕印度獨立,迫使他們大幅從遠東撤走軍事力量,至於這個坑我們不填總有人願意去填的。”

  ??兩人都是從聰明人,如果印度動亂英軍勢必要大幅增援,納土納就安全了。但想要印度亂也不簡單,甘地的非暴力運動宗旨就是停止一切武裝對抗,無論是真納還是尼赫魯目前都是他的追隨者,肯定不願意站出來反對他,除非。王正廷和陳果夫互相對視時,楊秋已經推開車門走出去。

  ??下榻的飯店前,陳浩輝雙腿蓋著厚厚的毛毯坐在輪椅上,見到他立刻推輪椅過來詢問:“副總統,有希望嗎?”

  ??“難。”楊秋搖搖頭:“我試過幾次,但這個真納說話滴水不漏,思想上也更趨同非暴力運動那些東西。”

  ??陳浩輝皺眉了,真納如果不站出來反對甘地,不打破那個古怪的非暴力原則,印度就不可能出現真正的改變。印度不變,納土納危機遲早會出現,蘇聯也不會南下,就是說東印度危機結束後民國就要自己挽袖子和英國死掐。楊秋更不想這樣,想想說道:“過幾天我帶他們去狼山基地,希望軍事演習後能打動他。你派人注意下他身邊叫阿尤布的年輕人,他想進我們軍校學習,不妨讓百裏想想辦法從他身上打開缺口,穆盟也不是真納一個人做主。”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