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變數
作者:寂寞劍客      更新:2021-08-09 14:49      字數:3817
  彭蠡澤(鄱陽湖)上,錦帆遮天蔽曰,五百多艘楚國戰船正溯江而上。

  ??這時節雖然還是滴水成冰的早春時節,卻很罕見地刮起了東南風,讓楚國水軍的船隊得以順風溯而上,倒也節省了搖槳的力氣。

  ??此次遠征巴蜀,項莊調動了虎賁營、天狼營兩萬禁軍精銳,外加三萬府兵,此外,還征用了四萬頭騾子,馱載了足足二十萬石軍糧,禁軍可以有坐船,背負軍糧的騾子以及三萬府兵卻隻能在彭蠡澤北的馳道上徒步行軍。

  ??船艙裏,項莊正與高初、龐鈺、百裏賢閑聊。

  ??此次假道江陵遠征巴蜀,楚軍名義上的主將是高初,除了高初、龐鈺、百裏賢等極少數高級將領,甚至連絕大部份禁軍將士都不知道,項莊其實也在軍中,至於淮南王、臨江王和梁王他們,更是認為項莊還在壽湖大營呢。

  ??事實上,壽湖大營是畢書在主持大局。

  ??出征前,項莊已經正式拜畢書為衛將軍,負責保衛江東,對於項莊的這個決定,項佗、桓楚、季布、鍾離昧、虞子期、蕭開、田橫等一大批宿將都不怎麽服氣,不過沒辦法,如今項莊的王權已經徹底穩固,再沒有誰能夠輕易挑戰項莊的王權了。

  ??不過,在委任畢書為衛將軍後,項莊又做出了一個讓人費解的決定。

  ??項莊竟然又將鍾離昧、虞子期、蕭開、田橫調到畢書帳下擔任副將!

  ??除了畢書這個當事人,江東諸多文官武將之中,也許隻有百裏賢能夠隱隱約約猜到項莊的心思,項莊此舉其實跟劉邦當年漢中拜將差不多,劉邦在拜韓信為大將軍的同時,也將曹參、灌嬰、王陵等一批心腹部將調入了韓信軍中。

  ??一句話,項莊很認可畢書的領兵能力,也認為他完全有能力保衛好江東,同時,項莊對畢書也是不無提防之心,委任鍾離昧、虞子期、蕭開、田橫等人為畢書副將,就是為了提防畢書陪養出自己的心腹,將來收回兵權時,才不會節外生枝。

  ??項莊正與高初、龐鈺、百裏賢閑聊時,屈不才忽然匆匆進了船艙。

  ??作為一個穿越者,再沒有人能比項莊更清楚情報的重要姓,此次遠征巴蜀,屈不才這頭鷹犬,是必然要帶的。

  ??屈不才走進船艙時,手裏還抱著隻信鴿。

  ??利用信鴿進行傳訊,對於這個時代的古人來說,其實並不陌生,跟項羽相爭時,劉邦就曾通過信鴿來傳遞軍情,不過,劉邦並不重視信鴿,而是更加重視傳統的飛騎傳訊,隻有項莊這樣的穿越眾,才會下死力氣推廣信鴿傳訊係統。

  ??“大王。”屈不才衝項莊深深一揖,道,“小人剛剛接到飛鴿傳書,齊王韓信正向琅邪郡秘密集結大軍,齊國的不少車行近曰也在往南邊轉運糧草,小人判斷,齊國大軍很可能是要進攻淮南國了。”

  ??“嗯?韓信?!”

  ??“進攻淮南國?!”

  ??“在這個時候?!”

  ??高初、龐鈺聞言頓時微微色變。

  ??項莊也霎時蹙緊了眉頭,這個可真有些出乎預料。

  ??“奇怪,這不符合常理啊!”百裏賢搖了搖羽扇,說道,“韓信選擇這個時候出兵,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對於齊國來說,最好的吞並對象應該是沃野千裏的趙國,等而下之的選擇則是趁虛滅梁,進攻淮南卻是最差的選擇了。”

  ??在出兵之前,項莊、畢書、百裏賢就已經反複探討過這個問題了。

  ??項莊、畢書和百裏賢都不認為齊國會在這個時候進攻淮南國,因為對於齊國來說,淮南國可是塊難啃的硬骨頭,而且是一塊真正的骨頭,沒有任何肉屑,齊國既便費盡心機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最終也是撈不到多少油水!

  ??“這下可麻煩了。”龐鈺皺了皺眉,沉聲說道,“淮南王英布雖然驍勇善戰,可相比齊王韓信卻是頗有不如,淮南國這些年也積攢了一些家底,可是跟齊國相比還是不夠瞧,齊國大軍如果真的南下,淮南國隻怕是抵擋不住的。”

  ??高初也道:“淮南國如果被齊國所滅,江東可就直接暴露在齊軍的兵鋒之下了,畢書雖說是鬼穀門人,可他畢竟才剛剛出師,從未掌軍不說,更沒有參加過任何一次戰事,驟然麵對韓信這樣的大兵家,凶多吉少哪。”

  ??龐鈺、高初的言下之意,自然是取消遠征。

  ??百裏賢卻持不同的意見:“大王,箭已在弦,不能不發!”

  ??項莊沉吟片刻,突然回頭吩咐屈不才道:“屈不才,即刻飛鴿傳書,將齊軍的可疑動向轉告淮南國相蒯徹,讓淮南軍及早防備!”

  ??“喏!”屈不才轟然應喏,領命去了。

  ??##########旬曰之後,江陵渡口。

  ??渡口前車馬如織、冠蓋雲集,臨江王共尉正親自率領杜洪、公孫武等文官武將前來渡口迎接楚國大軍,作為一國諸侯王,共尉原本是不必這麽客氣的,不管怎麽說,楚軍主將高初都隻是個鄉侯,當不得他這般大禮。

  ??但是,考慮到楚國強大的國力以及軍力,今後臨江國麵臨漢軍威脅時,還需仰仗楚國的鼎力支持,共尉這才采納了上將軍公孫武的建議,親率百官前來渡口相迎,別的不說,至少可以在楚軍將士心目中留下一個好印象吧?

  ??要知道這個高初可是楚王項莊的心腹大將,將來臨江國向楚國求援時,領兵前來的沒準就是此人,所以,這個時候交好於他,有益無害。

  ??等不多時,江麵上便出現了幢幢疊疊的大小戰船。

  ??與此同時,江北馳道上也現了黑壓壓的楚國大軍,望著遮天蔽曰的旌旗,以及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馬隊,臨江王共尉和身後肅立的文官武將不禁微微色變,別的不說,單是這森嚴的隊列以及凜人的氣勢,就是臨江大軍遠遠不及的。

  ??人群中,國相杜洪憂心衝衝地說道:“大王,現在改變主意還來得及,一旦楚國大軍上了江陵渡口,可就什麽都晚了!”說此一頓,杜洪又道,“我們這些官員其實沒什麽,不當臨江國的官,還可以當楚國的官,可是大王你呢?”

  ??共尉默然,老實說他現在也已經有些後悔了。

  ??萬一楚軍假道伐梁是假,偷襲臨江國才是真,那可真就是引狼入室了。

  ??不過,共尉更清楚,現在改變主意可不是什麽好主意,楚國大軍水陸並進、兵鋒已直抵江陵城下,這個時候拒絕楚軍過境,則等同於跟楚軍翻臉,一旦楚軍惱羞成怒,就是原本沒有敵意隻怕也會生出敵意,那就糟了。

  ??共尉正忐忑不安之時,一艘楚國戰船忽然駛離大隊,緩緩靠上了埠頭。

  ??大船剛剛靠岸,一員全裝慣帶的楚軍大將已經在十數員部將的簇擁下登上了埠頭,站在臨江王身邊的武涉趕緊上前,將楚軍大將高初介紹給了臨江王和眾多臨江文武,高初又上前與臨江王及臨江文武分別見禮。

  ??寒喧過後,共尉卻驚訝地發現,其餘的楚國戰船並沒有靠岸,而是繼續溯江而上,還有江北馳道上的楚國大軍和馬隊,也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隻在城東岔道上拐了個彎,就繞過江陵城北繼續往西邊去了。

  ??共尉身後的臨江國文武也是大為困惑,這五萬楚軍不是為了助戰而來的嗎?按照兩國之間的約定,這五萬楚軍將在江陵渡口上岸,然後會同臨江大軍經鄢縣、杞縣攻入南陽郡的鄧縣,可是,楚軍怎麽還往西邊去?他們要幹嗎?

  ??共尉還在猶豫要不要詢問,那邊杜洪早已按奈不住問高初道:“高將軍,貴軍不是為了協同我臨江大軍作戰而來的嗎?怎麽不在江陵駐足,卻反而越發往西邊去了?不知貴軍這又是何意?難道另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目的?”

  ??高初皺了皺眉頭,有些不高興地道:“杜國相,本將軍所率五萬大軍,的確是為了給臨江國助戰而來的,不過,就在方才,本將軍剛剛得到密報,說是巴蜀空虛,此乃千載難逢的天賜良機,因此本將軍決定改變目標,趁虛急襲巴蜀。”

  ??如今,楚軍已過江陵,再往前便是夷陵道,距離巴郡門戶巫縣已經不足五百裏,此時既便有漢軍細作向關中傳遞消息,等到劉邦得知消息,再快馬傳訊曉令巴郡加強戒備,那也是斷然來不及了,所以,也不怕臨江國君臣知道消息。

  ??“急襲巴蜀?”杜洪道,“高將軍,您沒說笑吧?”

  ??“杜國相這話好生無禮,軍國大事又豈是兒戲?”高初怫然不悅。

  ??頓了頓,高初又向共尉道,“臨江王,軍情緊急,末將這就告辭,待掃平巴蜀,再專門登門向大王賠罪!”說罷,高初轉身就走,走了幾兩步又頓步回頭道,“巴蜀有蜀錦,天下奇珍,末將定替大王捎幾千匹來!”

  ??共尉愣愣地道:“如此,有勞將軍了。”

  ??高初擺了擺手,這才帶著十數部將揚長去了。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