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馬鞍、連弩
作者:寂寞劍客      更新:2021-08-09 14:48      字數:3955
  到了傍晚時分,楚軍終於把戰馬瓜分完了。

  ??不出項莊意料,高初的親軍搶到了足夠的戰馬,幾乎人手一騎,而其餘左、中、右三軍則差不多,各得了三千六百餘騎,左軍主將蕭開跑到項莊跟前告狀,結果反而被項莊狠狠訓斥了一通,項莊很明確地告訴蕭開,搶不到馬匹,那是你自己沒本事。

  ??不過項莊同時也放出話來,這次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戰馬分配,等兩個月的騎術訓練結束之後,各軍之間還要進行大考,誰表現優秀,誰就能優先挑選戰馬,至於表現落後的,那就活該騎乘別人挑剩下的劣等馬。

  ??蕭開得了這話,才癟著嘴走了。

  ??然而蕭開剛走,三道靚麗的倩影卻先後走進了項莊的大帳。

  ??項莊抬頭看時,卻是魏悅無央、秦漁還有百裏伊水三個小娘,當下項莊起身相迎,又微笑著對魏悅說道:“悅娘,你們怎麽來了?”

  ??魏悅卻向著項莊盈盈下拜道:“悅娘見過上將軍。”

  ??魏悅身後的秦漁和百裏伊水也趕緊跟著下拜見禮。

  ??項莊心裏便有些愧疚,自從上次在虎牢關利用魏悅斬殺陳豨之後,魏悅對他的態度便開始變得微妙了起來,甚至連兩人親熱的時候,也是反應冷淡,這讓項莊也是索然無味,自從進了函穀關之後兩人便再沒有親熱過了。

  ??今天魏悅肯主動前來,倒是有些出乎項莊的意料。

  ??不過,看魏悅清清冷冷、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樣子,項莊就知道她多半是受了秦漁或者百裏伊水的攛掇才來的,項莊的猜想很快就得到了證實,魏悅見了禮,便說道:“上將軍,各軍都在進行騎術訓練,女兵營是不是也應該訓練騎術?”

  ??項莊一拍額頭道:“對,女兵營的確也要進行騎術訓練,不過現在戰馬都已經被各軍各營分配完了,我這裏也沒有多餘的戰馬了,要不這樣吧,等再過幾天,我一定想辦法再弄一批戰馬回來,交給女兵營訓練騎術。”

  ??百裏伊水撅嘴道:“上將軍你騙人。”

  ??秦漁也道:“就是,明明還有五百匹戰馬。”

  ??項莊便有些撓頭,大營裏的確還有五百匹戰馬,而且全都是體高超過七尺的良駒,這是項莊用五百具鱗甲從樓煩人那裏交易來的,不過這五百匹良駒可是用來組建重騎兵的,老實說蒙古馬的爆發力真不行,不過這五百良駒還勉強湊合。

  ??至少這五百良駒的體高超過了七尺,承重力也足夠,絕對不會被好幾百斤重的人馬重甲外加騎兵的體重給壓垮。

  ??不過在衝刺的速度上,蒙古馬是絕對無法跟阿拉伯馬相比的,將來回了江東,如果有可能的話,真應該派支船隊遠航去中東碰碰運氣,如果能買回一批阿拉伯馬,改良一下蒙古馬的基因,將來麵對匈奴騎兵時,中原騎兵就將穩占上風。

  ??曆史上,還真有人這麽幹過,曰本本土的戰馬也屬於蒙古馬種,在明治維新以前,曰本所有的騎兵幾乎就是驢騎兵,不過後來曰本引進了阿拉伯種馬,對本土馬進行了改良,後來曰軍大舉侵華時,曰本騎兵騎的就是又高又大的東洋馬了。

  ??這些念頭從項莊腦海裏一閃而過,當下說道:“可這五百良駒已經給了親衛軍。”

  ??話音方落,高初便大步走了進來,看到魏悅、秦漁和百裏伊水三個小娘在場,高初先是略略一愣,遂即向項莊拱手作揖道:“末將見過上將軍。”

  ??項莊擺了擺手,又向魏悅、秦漁和百裏伊水說道:“現在正主來了,你們找他要馬吧,反正我手上是一匹戰馬都沒了。”

  ??說罷,項莊便徑直離開了大帳。

  ??很快,大帳裏便響起了秦漁和百裏伊水的嘰嘰喳喳聲,高初勉強抵擋了幾個回合,便舉手投降了,乖乖地從親衛軍裏撥出五百多匹戰馬交給了女兵營,如今,秦漁的女兵營也已經擴充到了五百餘人了。

  ??當然,女兵營的女兵大多是膀圓腰粗的悍妞,偶有嬌滴滴、水靈靈的,像魏悅跟百裏伊水這樣的,那也是習過武的,全都是帶刺的玫瑰。

  ??離開了大帳,項莊轉啊轉的就進了公輸車的輜重大營。

  ??項莊進來時,公輸車正在專心孜孜地縫一具高橋馬鞍,一個年約十三四歲、梳著丫角辮的小丫頭正在給他打下手,在公輸身旁邊,還有幾十個木匠正在緊張地分解胡楊木,再鋸成小木條,然後釘成兩端翹起的木框,再縫上牛皮。

  ??看到公輸車手裏即將完工的高橋馬鞍,項莊心裏便微微一緊。

  ??高橋馬鞍是匈奴人的又一項偉大發明,項莊清楚地記得,此時的中原騎兵絕對還在使用兩頭平坦的馬鞍,而匈奴人卻早就已經開始使用高橋馬鞍了,甚至連九原的胡人、老秦人也學習匈奴用上了兩端翹起的高橋馬鞍。

  ??所以項莊有些猶豫,要不要給自己的騎兵釘上馬掌?

  ??釘馬掌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戰馬釘上馬掌之後,就能有效防止馬蹄角質的磨損,這樣一來,戰馬在惡劣道路條件下的長途行軍能力將得到顯著的提升,戰馬因為馬蹄角質磨損而造成的非戰鬥損耗也將極大減少。

  ??可問題是,馬掌的秘密一旦被匈奴人掌握,後果將是災難姓的,有了馬掌,匈奴騎兵就能肆無忌憚地深入中原腹地了!

  ??曆史上,匈奴人最多也就在長城附近打打草穀。

  ??事實上,匈奴人的凶狠驃悍完全不在蒙古人之下。

  ??冒頓、軍臣單於的雄才大略也完全不在鐵木真、忽必烈之下。

  ??但是,匈奴人卻沒能像蒙古人那樣橫掃整個歐亞大陸,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冶鐵技術太過落後,就連鐵製兵器都打造不出,更別說蒙古彎刀了,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匈奴騎兵沒有釘馬掌,無法像蒙古騎兵那樣進行高強度、遠距離的機動。

  ??然而,一旦讓匈奴人掌握了馬掌的秘密,一旦匈奴人能夠肆無忌憚地深入中原腹地,匈奴人就有足夠的機會從中原擄掠足夠的匠人,這樣一來,不出二十年,匈奴人的冶鐵技術就會發生脫胎換骨的提升,真要是這樣,中原人搞不好就要滅種了!

  ??考慮再三,項莊還是放棄了給楚軍騎兵釘馬掌的念頭,風險太大了。

  ??盡管匈奴騎兵釘上馬掌後,最直接的受害者肯定是劉邦、張耳、藏荼還有韓王信,可項莊絕不願意冒著中原文明被滅絕的風險去嚐試這個危險的舉動,匈奴人太危險,還是把他們限製在長城以北比較穩妥。

  ??馬鐙、馬鞍已經有了,馬掌不敢釘,那麽兵器呢?

  ??最犀利的騎兵武器當然是馬刀,不過這個時代根本就煉不出合適的優質鋼材,由於爐溫不夠高,煉出的生鐵品質相當之差,隻有反複回火、反複鍛打才能鍛煉成為精鐵,項莊以及楚軍將領們使用的橫刀就是這樣反複鍛打成形的。

  ??所以,給騎兵配備馬刀根本就是癡心妄想,最多隻能配環首刀外加角弓。

  ??橫刀雖然犀利無比,可惜工藝太過複雜,打造起來也極為費時費力,要想給兩萬騎兵配備人手一把橫刀,根本就不可能。

  ??不過,除了環首刀,除了角弓,是不是還應該給自己的騎兵配備一種介於遠射和近戰之間的犀利兵器呢?因為將來回了江東之後,楚軍騎兵更多的是要麵對中原步兵,而步兵一般都有重甲櫓盾保護,密集的角弓拋射不足以構成致命的殺傷。

  ??如果使用環首刀與中原步兵進行近戰的話,代價又太大。

  ??項莊一下就想到了諸葛連弩,不過諸葛連弩又笨又重,機動困難,所以隻能用來守衛營壘或者城池,可項莊需要的卻是一種能夠單兵攜帶的輕便連弩,作為一個穿越者,項莊還真就知道連弩的擊發原理。

  ??項莊前世看過一期專題片,裏麵介紹了一個軍事發燒友自製的連弩。

  ??連弩由弩機、弓臂以及箭匣製成,箭匣裏最多可以儲存十枝八寸長的短箭,短箭通體鐵鑄,且沒有尾羽,箭匣通過一個鉸鏈連接到弩機上,每擊發一矢,隻需往複絞動一次箭匣就能重新上緊弩弦,迅速進行第二次的擊發。

  ??專題片裏的那具連弩,隻用了不到十秒就射出了十枝短箭!

  ??那具連弩唯一的缺點就是有效射程太近,隻有不到五十米,但對於楚軍騎兵來說,五十米的距離已經足夠了,因為距離更遠時,可以用角弓進行拋射,進入五十米內,則可以換上連弩對敵人實現絕對的屠殺!

  ??想到這裏,項莊再也按捺不住。

  ??當下項莊讓晉襄去找了一方白布來,然後用黑炭在上麵畫了個連弩的圖樣,然後對公輸車說道:“公輸先生,你看看這個。”

  ??公輸車放下手中的馬鞍,從項莊手裏接過了白布。

  ??公輸車不愧是魯班後人,絕對是大宗師級的巨匠,他隻看了一眼,便臉色大變道:“上將軍,這是……可以連續發射的短弩?”

  ??“對,這是一種連弩。”項莊欣然點頭道,“公輸連弩!”

  ??“公輸連弩?”公輸車頓時兩眼放光,急切地道,“上將軍,請給老朽三天時間,隻要三天,老朽就一定能造出第一具樣弩來。”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