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三大急務
作者:寂寞劍客      更新:2021-08-09 14:48      字數:3901
  是夜,項莊並沒有入住長樂宮,隻是占據了蕭何的丞相府。

  ??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流傳千古,作為一個穿越者,項莊深知一句名言,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就難了,現在楚軍朝不保夕,楚國的複興也是遙遙無期,又豈是貪圖享樂的時候?說實話,項莊現在甚至連女色都不怎麽感興趣。

  ??丞相府大廳,項莊、尉繚、武涉席地而坐。

  ??鹹陽已經被楚軍攻陷了,整個關中也已經向楚軍敞開了懷抱,任君予取予求,現在是該聽聽尉繚這老家夥的後續計劃了。

  ??尉繚甩了甩衣袖,說道:“上將軍,現在我軍有三大急務!”

  ??說罷,尉繚又伸出一枚手指,道:“其一,現在已是六月上旬,關中夏糧將熟,這批夏糧必須搶收,絕不能給劉邦留下,如此關中無糧,劉邦就得從巴、蜀調糧反哺關中,再加上太倉之粟盡歸我有,則漢軍無糧,至少兩年內無法進行大規模的征戰。”

  ??項莊重重點頭,這是必須的,今年的夏糧一粒都不能留給劉邦老兒。

  ??當下武涉說道:“這個好辦,派蕭開、田橫兩軍喬妝漢軍前去強征便是!”

  ??尉繚點點頭,又道:“第二件急務,就是派兵喬妝漢軍洗劫關中各縣,然後再派一支軍隊換回楚軍衣甲,從後追剿,以恢複楚軍在關中的名聲。”

  ??這個主要是做給關中百姓看的,至於關中豪族,怕是瞞不過的。

  ??不過,既便是這樣,這事也還是要做的,不管有用沒用,隻要能給劉邦找點麻煩,隻要能夠拖住劉邦的後腿,楚軍就必須全力以赴!

  ??武涉又道:“這事也可以讓蕭開、田橫軍一並去做。”

  ??尉繚頓了頓,神情忽然轉為嚴肅,又道:“第三件急務,也是要緊的,那就是祭拜始皇陵,籠絡關中各路豪強世族。”

  ??對於關中格局,尉繚可謂知之甚深,秦國未曾統一天下之前,關中世族以秦國老世族居多,可在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又有數量眾多的關東豪族先後遷進了關中,從此之後,關中豪族的勢力格局就變得極為複雜了。

  ??秦亡後,一部份顯貴豪族跟著消亡了。

  ??一部份豪族如司馬氏等則投入了劉邦麾下。

  ??不過,還有一部份豪族則仍然在野,處於觀望之中,他們不願意貿然投入劉邦麾下的原因就是劉邦全盤否定了秦始皇以及秦法,因為這些豪族已經習慣了秦帝國的法度,可謂秦法的忠實擁躉,又豈會輕易改弦易轍?

  ??如果項莊真能祭拜始皇陵,則無疑是個強烈的信號!

  ??武涉聽了卻是勃然色變,要不是尉繚是楚軍軍師,他隻怕立時就要怒目相向了!

  ??對於古人來說,陵墓可不能隨便亂拜的,尤其項莊現在是大楚上將軍,將來甚至還有可能成為楚王,又豈能去祭拜始皇陵?因為在武涉看來,秦楚乃是世仇,楚將項燕便是死於秦將王翦之手,項莊身為項燕的孫子,若去祭拜始皇陵,豈不是認賊作父?

  ??尉繚這話如果是對著項羽而說,隻怕現在已經被項羽扔進油鍋裏烹了。

  ??不過項莊聽了後卻是神情自若,他原本就極為推崇始皇,所以對於他來說,祭拜始皇陵毫無心理負擔。

  ??而且項莊也清楚,祭拜始皇陵意義重大!

  ??中原華夏人自古崇拜祖宗,所以宗廟陵寢具有特殊的意義,一般情況下,後代皇朝的皇帝是很少祭拜被他們所取代的前朝皇帝的陵寢的,在華夏兩千多年封建史上,這種事情仿佛隻發生過一次,就是滿清康熙皇帝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

  ??康熙祭拜明孝陵時,滿清奪取漢家天下時曰還不長,天下尚未歸心,尤其是漢家讀書人還沒有承認滿清皇朝的正統合法姓,所以,康熙才不得不做出這種姿態,表明滿族不會斷絕漢家衣冠,並以此來籠絡漢家讀書人的心。

  ??此後,滿清皇朝延續了整整兩百多年,遠遠超過同為異族入主中原的蒙元。

  ??這雖然不全是康熙祭拜明孝陵的功勞,但絕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所以,如果項莊祭拜始皇陵,則無疑是在昭告天下,他項莊對秦始皇極為推崇,而由他主導的大楚,也將全盤接收大秦的衣冠法度,這對於那些避世隱居的關中豪族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振奮,完全可以預見,消息傳開之後,各路豪族必定紛紛來投!

  ??“不行!”不等項莊表態,武涉就斷然反對道,“在下堅決反對,上將軍絕對不能祭拜始皇陵,絕對不行!”

  ??項莊愕然,武涉的激烈態度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尉繚默然,他當然知道此舉會導致上將軍麾下的楚國舊部的激烈反對,但是,尉繚更知道這是逆轉楚漢大勢的關鍵一環,毫不客氣地講,如果項莊不能借重故秦遺族的勢力,僅憑故楚的殘餘勢力,隻怕還是爭不過劉邦。

  ??見項莊不說話,武涉急了,道:“上將軍,秦楚是世仇啊!”

  ??說此一頓,武涉又涕淚齊下道:“你身為大楚國的上將軍,又豈能祭拜秦王政這個暴君呢?此舉是要斷絕自家宗廟,是認賊作父哪!”

  ??項莊當下歎了口氣,有些無奈地望著尉繚。

  ??老實說,祭拜始皇陵這事項莊是千肯萬願,但如何說服武涉等故楚舊部就難了,尤其是桓楚、季布等故楚舊將,萬一要是處理得不好,鬧出嘩變來,那就會對楚軍的軍心、士氣造成嚴重的打擊,還會讓劉邦老兒看笑話。

  ??所以這事不能用強,能不能成就看尉繚的辯才了。

  ??尉繚完全理解項莊的為難,當下抖擻精神對武涉說道:“武涉先生,老朽有幾個問題想向你討教,不知道可不可以?”

  ??武涉語氣不善地道:“願聞軍師高見。”

  ??對於尉繚,武涉還是挺尊敬的,不過今天尉繚所說的祭拜始皇陵一事,卻讓武涉心裏非常不爽,在他看來,尉繚這不是瞎胡鬧麽?秦王政是什麽人?那可是一手滅亡了大楚國的絕代暴君,讓上將軍去祭拜這個暴君,讓他們這些楚國遺族情何以堪啊?

  ??尉繚並沒有在意武涉的不客氣,笑道:“秦楚兩國是有仇,卻是國仇對吧?”

  ??武涉默然,對於這一點他也是不否認的,秦楚之間的確是國仇,而不是私仇。

  ??尉繚又道:“既然是國仇,則現在秦帝國已經滅亡,那麽秦楚兩家之間的仇恨也就沒有存在的基礎了,老朽實在不明白,先生為何要對一個已經滅亡的帝國如此耿耿於懷?難道上將軍祭拜皇陵,會讓始皇帝複生,會讓秦帝國複辟?”

  ??“自然不會。”武涉皺了皺眉,又道,“但要是換成是軍師您,會去祭拜殺死你父親的仇人的陵墓嗎?”說此一頓,武涉又道,“軍師若真的祭拜了殺父仇人的陵墓,不知道您的九泉之下的先父又該做何感想?”

  ??尉繚道:“先生又在混淆概念了,剛才不是已經說了麽,秦楚是國仇,不是私恨,所以先生這個比喻是不恰當的。”

  ??武涉道:“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君父,君父,有君有才父,所以,國就是家,君即為父,秦國滅亡了楚國,就是毀滅了所有楚國人的家園,就是殺死了所有楚人的君父,這是不共戴天之仇,又豈能一句話就輕輕帶過?”

  ??尉繚啞然,論謀略武涉遠不如他,可論辯才,他卻比武涉差遠了。

  ??見尉繚兩句話就被武涉辯倒,項莊不禁蹙緊了眉頭,始皇陵他是必然要祭拜的,這不僅僅隻是為了籠絡故秦遺族,更是為了將來大力推行耕戰體係埋下伏筆,武涉想不通,還沒什麽大礙,可桓楚、季布如果鬧起事來,那可大事不妙。

  ??當下項莊回頭喝道:“晉襄。”

  ??晉襄大步入內,拱手作揖道:“上將軍有何吩咐?”

  ??項莊道:“即刻譴飛騎前往函穀關,命桓楚、季布即刻前來鹹陽,麾下大軍暫由陷陣營左司馬龐鈺代為統帶。”就在今天清早,桓楚、季布的六千多殘兵以及龐鈺的兩百多老兵就已經退到了函穀關,荊遷的死訊也已經傳回,讓項莊好生扼腕。

  ??“諾!”晉襄轟然應諾,正欲轉身離去時,項莊又道,“等一下。”

  ??晉襄愕然回頭,項莊又道:“再派人通知蕭開、田橫兩位將軍,命他們即刻進城。”

  ??晉襄再次應諾,領命去了。

  ??虎牢關大火燒了兩晝夜,終於在一場暴雨過後熄滅了。

  ??劉邦大軍遂即開進了三川郡,不過呈現在劉邦麵前的已經是個破敗的三川郡了,大量的城邑鎮甸被毀,無數民房被夢毀,百姓流離失所,十室九空,到處都是逃難的饑民,讓劉邦大惑不解的是,這些饑民見到漢軍之後,竟然是滿臉的仇恨之色。

  ??洛陽城也已經化成了廢墟,呂澤囤積在倉廩裏的粟米,武庫裏的軍械,不是被楚軍搶走了就是在大火被焚毀了,這下,甚至連十幾萬大軍的給養都成了難題,說不得,也隻能從三川郡周邊各縣強行征糧了。

  ??(未完待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