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1節 楊璟新屁股會飄移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4-09 12:23      字數:2381
  道路不算很窄,不過兩邊都是高山、人在穀中視線不開,有種被封閉一般的壓抑,就感覺很仄逼。

  天氣晴朗,萬裏無雲,陽光肆無忌憚地照射下來,皚皚雪嶺反射陽光,有如白銀塑造一般,看上去很美。

  可是光線太強烈了,如果稍不注意,光線射進眼中,幾分鍾就能夠讓眼睛紅腫流淚!

  而且道路不是很好看,都是褐色的砂礫,非常單調。

  正在山路上慢慢攀登的軍人們把自己自頭到腳都包裹得嚴嚴實實,隻露出一雙眼睛,直接果露眼睛的人很少,他們要不戴著墨鏡,要不帶有護目鏡。

  國力提升就在這對墨鏡與護目鏡上體現無遺!

  在顏常武沒上台之前,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玻璃都是非常昂貴的,主要是西方的遠洋貨船把玻璃送到東方銷售,售價不菲,能用的人也少。

  待到顏常武上台之後,玻璃迅速普及化,一個明顯的表現在於兩中華家居都用上了玻璃窗,軍用的望遠鏡呈泛濫之勢,連小兵都可以用一個,至於墨鏡與護目鏡也都被普羅大眾派上用場。

  有了它們,對於西藏之行幫助非常大,高原行軍,陽光照射在雪地上反射出強烈光線,導致人體視網膜損傷,導致眼睛會出現類似怕光、流淚和睜不開眼的現象,是為雪盲。

  普通墨鏡無法預防雪盲,因為普通墨鏡可以擋住強烈可見光的光線,但對於光線中的紫外線無能為力。

  然而顏常武何許人也,他去過雪山,知道紫外線的常識,所以兩中華專門出有防紫外線的墨鏡,原理簡單,就是不斷地在燒製的玻璃中加入各種化合物試驗,製作成鏡,然後讓奴隸們戴上去試效果,行的話就保留,不行的話再繼續。

  這個方法很笨,但有效,關鍵是要有試驗者與源源不斷的資金,試驗者---嘿嘿,別看中國人讀書多,很多人讀傻了,其實黑科技不少,每年有很多白奴和土著原住民去向不明……

  於是就有了特製的墨鏡和護目鏡用在了雪原上,中國人戴上去,防光線防砂礫和飛雪,有效地保護了自己的眼睛。

  戴上一副護目鏡的楊璟新在鏡片前再放上一副望遠鏡,他覺得自己有點怪怪的。

  “前麵的關隘有點難攻啊!”楊璟新微歎了一口氣道。

  這個隘口往下是幾百米長的斜坡,超過了五百米,傾斜度至少有四十度!

  本來就不易攻,更糟糕的是天公不作美,來的時候雖然寒冷卻是晴天;唯獨到達那片山嶺時,半路就濃霧籠罩過來,下起了冰雨,非常邪門。

  楊璟新聽到一些士兵的聲音說“……看來我們得罪山神爺,山神爺變臉了!”

  斜坡上軍隊仰攻,隊伍歪歪斜斜好像已經潰不成軍,楊璟新自己試試山路,也感覺非常吃力,所以不能無緣無故地嗬斥將士。馬是不可能騎的,牽著馬都走很艱難,因此試圖用快馬突破成為不現實。

  天上下的玩意,雨水裏夾雜著冰粒子,淅淅瀝瀝的下得不大,但落在地上非常滑。人多一踩便把道路踩得泥濘不堪,上麵浮著一層冰水稀泥,下麵是結實的硬土,道路又是傾斜的坡道,一步一滑,其滑無比,那滋味難以言狀!

  有的人甚至一步三滑,走一步掉回兩步,這還是穿了釘鞋的情況下!

  明軍官兵們裝備有釘鞋!

  國力的富裕體現在方方麵麵,中國人原來用皮革做的鞋,叫皮靴,形狀和作用各異,如走路穿的叫單底快靴,形狀近似蚌殼式布棉鞋;騎馬穿的叫馬靴;雨天穿的叫釘鞋,它用皮革做麵和底,鞋底下麵裝有鐵釘,增加摩擦力,有效地防滑。

  釘鞋的關鍵詞是:皮製、加鐵釘,而對於軍隊而言,還有“量大”。

  古代物資並不豐富,皮子和鐵都是值錢的,富裕人家裝備不難,可軍隊這麽多號人裝備上去是難之又難。

  也隻有現時的中華,才讓明軍官兵們每人腳上一對釘鞋,穿爛了再供應。

  釘鞋對於雪地行軍極之有用,減少了大量事故的發生,可現在向那個隘口推進,哪怕是穿著釘鞋,也照樣舉步維艱,一不小心,就連楊璟新也來個屁股後麵平沙落雁式,摔了個四腳朝天,以屁股為底,嗖地一下,幹脆利落地滑出老遠,至少有十米!

  軍人們看得哄堂大笑,皆稱:“小老總摔得就是比別人漂亮,屁股來了個飄移,還旋轉呢!”

  楊璟新爬起來,已是一身冰屑,一身泥,一本正經地自嘲道:“我作出示範,你們都不如我,此跤可列為經典!”

  眾皆嘻笑不已,楊璟新也不以為忤,這些兵都是川兵、很多都是他從家鄉樂山帶出來的子弟兵!

  以楊璟新現時地位,本用不著由他當最前鋒,他已經過了需要搶功勞的階段,這是他父親楊展的要求,楊展叨了句話:“汝不自往,誰肯向前!”楊璟新遂親率前鋒尖兵千餘人走在入藏

  部隊的最前麵,靠前指揮、率先垂範!

  “靠前指揮”是今上發明的,要求高級官員上到一線,不要在後方指手劃腳,相當於殺雞用牛刀,小題大作。

  他摸摸發痛的屁股,暗暗直個歎氣,想的是薑還是老的辣,當初南京方麵來了旨意,要楊展擔任攻打西藏的主將,按楊璟新的想法,所謂打工不如當老板,為一方麵主將,自己作主,建功立業……

  結果看他勞資的樣子,居然想抗旨不遵!

  甚至想猝起發難,大逆不道地囚了那個來傳旨的禦使,立即快馬加鞭,也不是造反,而是逃跑,離開大陸,坐船回東南亞,溜之大吉。

  不是說笑的,楊展當時手放背後,給楊璟新和親兵們做了個手勢,準備動手!

  要不是那個禦使來了句:“楊總兵,給你發出旨意的不僅僅是大明朝廷,正是東南國老大的老婆,這旨你接還是不接。”

  意思是說你楊展可以抗拒大明朝廷旨意、不聽大明兵部的指示都沒問題,但你不聽今上老婆的話,哼哼,想想後果吧!

  這話把老兵頭楊展給嚇住了,他勉為其難地成為了攻打西藏的主將,楊璟新從此深受其害,一不小心摔成了一個泥猴子,儀態盡失,無可奈何!

  現在看來,薑還是老的辣!

  這趟不應來了,可來都來了,讓楊璟新心內火氣大盛的是這場戰鬥不是你不怕死就能夠打勝仗的,拿行軍來說,你走得要不慌不忙,真的是不能快,少來什麽急行軍,否則,整支部隊都會病垮!

  再有,麵前的關隘讓楊璟新心裏泛起了一種無力感,人家都不用攻擊你,你想爬上去都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