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8      字數:2596
  .,

  堵胤錫,崇禎十年的二甲賜進士出身,牌子硬,根腳好,卻力主招安李闖王餘部,共抗韃靼人,實乃大明一等一的智者,前明仕大夫中的奇葩。

  得知道前明仕大夫的德性是什麽?

  強迫皇帝喊他人叫爸爸,萬曆皇帝就吃過這癟,被硬按著要叫其他人作爸爸,崇禎皇帝要遷都避敵,他們不吱聲,不讚同,生生葬送了前明!

  彼此之間黨同伐異,狗咬狗,是自己同夥的就統統是對的,不是自己同夥的就統統是錯的,當打倒了外麵的政敵,就鬧窩裏鬥。

  對待庶民如夏天的太陽,眼看著農民流離失所、賣妻賣兒時會掉下幾滴鱷魚淚,可誰要想加商稅減農稅,他們就撲上前咬下那人的肉!

  他們不同意與賊和談,無論是老野豬皮還是李闖王,都曾經想與大明和談,一定程度上給了大明一個喘息之機,然而大臣們大多不同意,振振有詞就是“漢賊不兩立”,!

  一旦屠刀臨身,則不管是不是賊,統統跪舔了!

  當然,這麽說話,肯定有人是冤枉的,但如果前明曆朝高級文官們排隊,隔一個拉出去殺,絕對有人逃脫正義的懲罰的。

  而堵胤錫在麵臨著韃靼人入侵與農民軍造反的關鍵時刻,大是大非麵前一點都沒有含糊,力主招安農民軍,共抗韃靼人,說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官與賊是兄弟?說這話的他可是正宗的仕大夫出身!

  有此戰略目光,前明不多見。

  顏常武以一個海賊入主大明,最怕他人腦袋轉不過彎,因此大政順從他的馬士英就成了首輔,堵胤錫遂在新明朝飛黃騰達,現貴為內閣輔臣,全國文官中排位第三,他親臨北海指導、檢查工作,知他為人嚴厲,讓那裏的軍政官員們誠惶誠恐,接到通知後再三自查,唯恐疏漏。

  “下官參見中堂大人!中堂大人遠來辛苦了!”北海布政左使兼理軍務的包爾康率一眾官員們恭迎堵胤錫。

  堵胤錫以大學士的身份管部,是為中堂,他的目光掠過官員們,看到文官統統躬身,抱拳行禮,而武官們一律站直行軍禮!

  新明簡化了禮節與等級,隻有王族與民眾,非王族者都是民眾,彼此之間不必行跪禮,哪怕小兵見到內閣首輔都不必下跪。

  “好,好,看到你們精神的樣子,我們勝利就有希望了!”堵胤錫說道。

  “尤其是軍人們,看來你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了?”堵胤錫問道。

  眾軍官們一齊應道:“為大明而戰,為朝廷而戰,遇敵必戰,戰則勝之!”

  聲音響亮有力,軍官們大多數很年輕,但不顯稚氣,一些人上場見過血,英氣勃勃,堵胤錫欣慰地點頭,不禁有點恍惚,心忖當初如果我大明有此虎狼之師,何止於要與那些流寇盜賊合作,一起去打韃靼人!

  當時官軍好不了,流寇盜賊也不是人,所謂賊過如梳,兵過如蓖就是最生動的寫照。

  但也不能怪官軍不行,是整個大明的結構都出了問題,一個四品的文官知府就敢叫二品的總兵武官下跪,七品縣令敢去喝斥五品的守備武官,文官以為自己能文武通殺,以文臣行武事,個個都是王陽明咩?!

  武官見了文官就低聲下氣,唯唯諾諾,這怎麽能夠打得贏仗!

  堵胤錫早就看出這樣做的不利,但他實在無能為力,隻有今上當國,來了個大破大立,行先軍政治,曰軍人把生命交給了國家,當得重酬和最大的尊敬,這樣才扭轉了不利的局麵,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包爾康側邊引路,帶堵胤錫進布政使司官署,吩咐勤務兵上茶。

  堵胤錫到來絕非喝茶與走馬觀花,他隨行有一個班子,抵步後布置軍隊封鎖地方,即行查賬,找人談話,到處檢查事務,並設立了舉報信箱,鼓勵大家暢所欲言!

  這個組合拳下來,地方當政者汗流浹背,生恐什麽痛腳被捉到。

  說沒有問題是假的,堵胤錫奉旨巡邊,以他的權勢赫赫,說擼誰就擼誰,不在話下。

  在經過了一天緊張的檢查後,堵胤錫隨行主管劉國昌看著一份份的報告,點點頭道:“還不錯!”

  劉國昌是李闖的部將,打過大仗的人,隨李闖餘部被堵胤錫招安,堵胤錫帶上他,負責保護他,同時管理事務。

  堵胤錫說了:“軍隊的檢查,你來辦,你是軍人,你懂軍隊,我不懂軍隊!”

  當然這是他自謙的話,但手下聽到心中甜,做事更加給力。

  “讓謝思明中校進來!”劉國昌吩咐道。

  謝思明進來,這人有三十多歲,長著一副撲克臉,不苟言笑,是北海布政使司所屬的統計署署長。

  北海是新設行省,軍政不分,軍人任文職很正常,待到時機成熟,則要分離。

  統計署是清水衙門,但地位超然。

  按朝廷體製,他有權查閱一切賬目,要求北海布政使司及所在軍隊上交統計報表,並有權調查社會上的各種數據,以備朝廷與地方上參考。

  劉國昌找人談話,有保密的要求,因此旁邊除了他帶來的副官負責記錄之外,再無第四個人。

  因此劉國昌直截了當地道:“北國有佳人!”

  謝思明微征了一下,應道:“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北海!”劉國昌繼續道,他已經改了,正常的話應該是“一顧傾人城”。

  “再顧傾中華!”謝思明將“再顧傾人國”亦改了。

  劉國昌站起來,伸手過去道:“同誌!”

  “同誌!”謝思明有點激動地握住了他的手,然後行軍禮道:“大明錦衣衛百戶謝思明,代號鐵甲008,向長官問好!”

  “好,辛苦你了!”劉國昌說道。

  謝思明領兩份工資,一明一暗,暗的工資比明的還要多,因為他是大明錦衣衛!

  剛才兩人對答是接頭的暗號,在兩中華的秘密情報機關裏,人員之間稱呼為“同誌”,有同一誌,共保中華,正是今上為情報局的題辭。

  謝思明另一個身份並不為人所知,如今劉國昌與他接上了暗號,要他對北海軍政要員們進行評價,謝思明說道:“包爾康對朝廷是忠心耿耿,絕無貳心!其餘官員亦是如此。”

  謝思明說明包爾康嚴格按朝廷製度辦事,不該做的不做,不該說的話不會說,並且辦差用心,效果很好。

  兩人是秘密談話,因此謝思明不會有保留。

  “那他有其他的違法行為嗎?”劉國昌追問道。

  “大處沒有,小的錯誤還是有一些!”謝思明說道,舉了一些例子,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那他還有什麽問題嗎?”劉國昌不死心地問道。

  “哦,他喜歡有空就去撈金子,一撈就是一整天!”謝思明實在找不到包爾康的過失,就隨便說道。

  結果,在堵胤錫巡視北海地方時,親自下到黃金河裏撈金子,撈了半天,收獲了價值六百銀元的金砂,吩咐手下給他則好,別丟了,這可是他賺的錢!

  他宣布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既然是朝廷給大夥兒的恩典,官民無拘!”

  從此,北海的人們對於官員們下河撈金再沒說什麽了,而官員們的幹勁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