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3節 老毛子吃魚不會吐刺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8      字數:2237
  天色蒙蒙亮,三個老毛子從巴爾古津城裏騎馬淌水而出,這裏的水麵從城邊到岸邊無水地寬達一公裏,有深有淺,他們騎在馬上,馬匹按他們的指示緩緩行進,水流沒過淹到馬背,顯然這三個老毛子熟悉道路。

  當他們快要到岸的時候,槍響了!

  從草叢中射出的槍彈無情地打中二馬一人,那個中彈的人一下子倒栽下水,水上泛起一團團紅色,他一動不動,他的馬驚慌地跑遠。

  而被打中的那兩匹馬沒有當場死掉,本來有點餘力奔馳的,然而河水束縛了馬匹的發力,怎麽也跑不快,那兩個老毛子唯有伏身打馬,讓馬匹加速。

  開花彈打在這兩頭大牲畜的身體裏造成了可怕的損傷,馬匹好不容易趕到岸邊已經支持不住了,倒下時它們的主人趕快跳下馬去,這時槍又響了。

  精準的射擊將兩個老毛子當場擊斃,與他們的馬死在了一起。

  幾名明軍士兵在一個士官的帶領下,嘻嘻哈哈地從草叢裏鑽出來查看戰果,他們都很年輕,卻很沉得住氣,槍法也準。

  不出所料,兩個老毛子身上別無長物,無繳獲,士官從背上刀具裏撥出一把鋒利的大砍刀,將他們的頭給斬了下來,然後又叫一個士兵涉水過去,把水中的老毛子的人頭也給斬下來。

  一個人頭三十銀元!

  然後士官動手,把死馬上的精肉給割了一些下來,比如腱子肉,這是好貨,不能浪費。

  看他無論是砍人頭還是割肉都是動作熟練,顯然平時沒少做。

  吩咐兩名士兵把人頭、精肉帶回營裏,他讓其他人挖抗,將屍體給埋了。

  他摸出一個本子,填寫戰鬥經曆,拿出一個懷表,看時間記錄下時間。

  這就是一次小小的伏擊戰,也就是這樣的戰鬥,如鈍刀子割肉,老毛子被不斷地放血,人數不停地減少。

  隨著明軍主力離開,巴爾古津城的老毛子暫時逃過了城破的危險,卻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中。

  他們與明軍展開了廣泛的野戰,雙方對戰,偷襲、埋伏接連不斷,老毛子處於下風中。

  明軍軍火好,相對專業,他們就是為戰鬥而來,消滅敵人是他們的任務。

  而老毛子是為發財而來,戰鬥之心肯定不如明軍。

  他們不敢冒生命的危險,甚至不能受傷。

  受傷後無人照顧他們,隻能等死,哪怕別人有心想救他們,也沒有醫藥。

  明軍則勇敢多了,他們知道他們的護具不錯,且死傷都有國家兜底,且醫藥充足,隨軍有醫生與護士。

  隻要明軍敢戰,絕對有我無敵!

  這是千百年來

  雖然明軍無法進攻巴爾古津城,可城裏的老毛子被他們困住了,他們一出來就有可能遭遇遠狙,那些明軍埋伏在樹林與草叢中,使用線膛槍狙擊老毛子,發揚了打擊一切能動的東西,連人帶馬,進入射程就開槍。

  一連十天下來,就有五十二個老毛子被槍斃了,沒與明軍硬碰硬,明軍沒玩馬術、馬刀與弓箭,光顧著玩槍,虧得這些明軍還是新附軍的蒙古人!

  槍太好用了,老毛子出來一個就斃一個,遠遠地開槍,沒有危險。

  就算老毛子衝過來,還有更加凶殘的雙筒噴子與炸彈在等著他們,老毛子身上就是布衣加皮膚這雙層“裝甲”,如此一來,他們根本沒機會與明軍肉搏。

  而且明軍人數也多!

  有一次明軍先是用線膛槍遠襲,當老毛子怒氣衝衝地撲上前來時,迎接他們的是一排的滑膛槍,將他們給排隊槍斃掉!

  巴爾古津城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缺糧的窘境。

  老毛子不事生產,沒有糧食來源,離歐洲很遠,糧食運不來。

  他們的糧食來源一是靠搶,搶劫周邊部族的,強迫部族供奉他們肉與奶,不過部族很落後,能給他們的也不多;二是靠換,在以前,老毛子與喀爾喀蒙古人有交換,用皮毛換取各種物資,包括麥子與酒,當然現在已經沒這個機會了;三是自力更生,靠自己,沒東西吃的話,出動野外打打獵,肯定餓不死。

  西伯利亞苦寒,人跡罕至,獵物是異常豐富,堪稱是棒打麅子勺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單說麅子吧,傻不幾把的,最是好抓,你拿著校棒子去林子轉幾圈,遇到的麅子它也不會跑,你上前一棒打暈它就成了。

  魚更不用說了,哪有什麽人去捕它們,河流裏多得密密麻麻的。

  至於野雞,山林中受驚飛起來那是黑壓壓的一片,遮天蔽日一般!

  現在野獸就不成了,明軍在外麵一封鎖,別說老毛子過不去,過得去也得走遠一些才有獵物。

  因為明軍中的軍官與士官有廣東人!

  他們到達這裏就是老鼠進米缸,隻有有空閑就出去打獵,滿滿地收獲,烹之、炸之、煲之……十八般廚藝一使出來,香味撲鼻,味道一流。

  於是就把部隊給“帶壞”了,官兵們有空就去打獵,部隊長官巴圖魯吃驚地發現那些小兔崽子們現在重執舊業,玩起了弓箭,以前可是費盡口舌要他們練弓箭都是三天打魚二天曬網!

  由於用槍方便,士兵們都不樂意用弓箭,現在倒好,搶著用弓箭。

  部隊裏彈藥管製嚴格,不能擅自使用,弓箭則可以重複使用,還可以自己造箭,正好合適獵殺動物。

  很快地,別說士兵使用弓箭棒棒的,就連那些漢人也學會了用弓箭,玩得順溜。

  果然,有需求才有動力。

  他們吃得不亦樂乎,滿嘴是油,老毛子則在痛苦地摳喉嚨挖魚刺!

  由於食物匱乏,老毛子打魚為生,城池近水,漁獲不少。

  魚是好東西,但要看誰來當廚師,還有需要配料,比方說薑啊蔥啊等,才可以做得好吃!

  老毛子有什麽?

  毛都沒有!

  既沒廚師、又沒配料,更糟糕的是沒有燃料,隻好拆了屋子上的木頭燒魚來吃,難吃得很,硬著頭皮下咽,淡水魚普遍刺多,老毛子和其他白皮一樣,哪有中國人那種吐魚刺的能力,結果被刺中者甚眾,那麽大個老毛子因為魚刺導致喉嚨發炎而高燒說胡話,可笑至極!

  不是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不是中國人就別亂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