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4節 雙方應對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8      字數:2564
  田中守提出了他的建議,主張安排隨大隊行動的狙擊大組是五個人,三個狙擊手和二個觀察員,狙擊手配備線膛槍,觀察員則有雙筒望遠鏡以觀察敵情,一旦發現敵人開火,即指示方位給狙擊手,可以三把槍一起開火增加命中率,亦可以逐一開槍。

  而在《陸軍操典》指導反狙擊戰術的狙擊小組則是二個人,一個狙擊手加一個觀察員,遊動出擊,這是教程上的安排,但田中守主張成立狙擊大組是五個人,是的合理之處。

  因為那時期的火槍威力不咋地,做不到指哪打哪,而且上膛速度慢,用三杆線膛槍會提高命中率。

  其實雙人狙擊小組是理想化的情況,之前敵人幾乎沒有狙擊手進行隱蔽的攻擊,大家都是槍陣對槍陣,東南軍反狙擊手戰術派不上用場。海戰中雙方都有狙擊手,由於戰艦上位置固定,大家的攻擊方式是“掃蕩”,就是幹掉一切冒頭的敵人,反狙擊手戰術無從談起。

  最好用的狙擊槍是線膛槍,貴且不算,裝填速度不快,越用越差,當膛線消蝕到一定程度,其精度大減,相當於滑膛槍,所以成建製的外國軍隊幾乎不用線膛槍,隻有兩中華的銀元多,敢把銀元化煙,這才在軍隊裏裝備了越來越多的線膛槍。

  當兩中華大量使用線膛槍之後,逼得諸國跟進,如奧斯曼帝國在兵工廠裏開始生產線膛槍,到東方的俄國人也有了線膛槍。

  聽過田中守的解釋,說他的戰術經過考驗的,他用滑膛槍手當誘餌,對方一旦攻擊他們,已方的線膛槍手即時開火,幹掉敵人,取得了一定的戰果。

  馮雙禮大加讚賞,吩咐田中守好好幹,將來寫好總結,上報軍部!

  他去看望了傷員,由於是輜重部隊,醫藥充足,所有的傷員都得到了及時的醫治,情況不錯,傷員們是那句話---情緒穩定。

  當晚馮雙禮在輜重營呆著,他召開了軍官、士官會議,他分析道:“我們吃了虧,但敵人也暴露出來了,他們攻擊輜重部隊而不敢與我們正麵衝突,表明他們的力量也不怎麽樣,而且在交戰的過程中,表現出他們的兵力不足,火器也差,比不過我們,相信我們此行目的一定會達到!”

  給諸人打氣道:“我們人多,火力猛,待到我們建立營地後,戰局將有利於我,進可以攻,退可守,完全沒有問題!”

  “不要因一次失敗而生長失望情緒,從而看不清前景,我們現在主力尚存,物資安在,支持下去完全沒有問題,退一步而言,真的守不住了,來年我們卷土重來,一到我軍全麵反攻之時,任何敵人都擋不住我們的腳步,你們不了解今上,我卻對今上很清楚,北海是他是要定的!隻要他下定決心,沒有不成功的事情!”

  “不是大家不行,而是我輕敵了,我承認,但當我們打醒十二分精神,就是敵人的末日!”馮雙禮提高音量道:“不要怕敵人,我們必定成功!”

  他的話得到了諸人的共鳴,大家倍感振奮,紛紛表示“北海是我們的,我們一定要把敵人消滅掉,任何擋在我們麵前的敵人與困難,我們一定會把它們粉碎掉!”

  嗣後,馮雙禮去看了兩個俘虜,他們得到了良好的救助,生命有保障,但與他們的交流很不暢通,他們說的俄語在此地無人能識,隻能比劃,知道敵人有二百多人,還占據了多個據點。

  針對這種情況,馮雙禮決定第二天帶上俘虜離開,回到有翻譯的中軍,再作審判。

  他覺得自己真的是太忙了,睡覺前還找來了趙雲來與他交流一下,畢竟趙雲來的父親趙天京在東南軍中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兩中華的軍官經常交流,這麵子得給。

  趙雲來非常乖巧地道:“馮叔叔放心,我一定配合田長官管好輜重,堅決執行命令!”、

  馮雙禮欣慰地道:“你現在才是真正的長大啊,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

  ……

  神槍手瓦希裏伏在草叢中,樹蔭與茂密的草叢形成了良好的掩護,哪怕是過往的明軍仔細搜索也能讓他可以從容地向著路過的明軍輜重部隊瞄準,但他沒有開槍。

  因為他找不到有價值的目標,經過的明軍全部一水作訓服,除了裝備之外再無其它,樸素無比,個個都差不多,沒有誰穿著象隻孔雀般花枝招展。

  這裏是大明軍隊,以前穿著就是那種“戲服”的裝備,頂盔戴甲有護心鏡,軍官與士兵有著鮮明的對比,一目了然。

  隨著軍隊火器化,出蒙古的軍隊帶著以前明軍的裝備,但官兵們更喜愛東南軍的作訓服,那種服裝吸汗透氣舒服,加上一條裝甲背心,穿戴起來幹淨利落,十分省事,遠遠好過以前的戲服裝備。

  “戲服”這兩個字用來形容明軍裝備是今上所言,他身為大明東南王,有時穿著王爺服裝,更多時堂而皇之地穿著東南國的軍裝到南京紫禁城上朝,誰敢說他!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看來明軍中改變軍裝是遲早的事了。

  東南軍的軍裝中有禮服、常服和作訓服,被瓦希裏擊斃的羅少校過於傲慢,老貓燒須,身上穿的是禮服,配了一堆金燦燦的勳章,帶有綬帶,格外引人注目,瓦希裏不給他一槍才怪!

  現在明軍知道對方有一流的狙擊手,誰還會拿自己的生命來開玩笑,軍官們身上除了軍銜標誌之外,其餘一切能夠引發敵人注意的東西統統摘除,而軍銜標誌既小也暗淡,遠遠的話不會被發現,讓瓦希裏的鷹眼也難以找尋出良好的目標。

  他曾經看到一些目標在那裏神氣活現,口水四濺,指手劃腳地訓斥著其他人,貌似應該是大人物吧?

  仔細一看,那些人多是五大三粗,滿臉橫肉的家夥,這樣的人會是軍官?

  於是瓦希裏沒有開火,這是聰明之舉,那邊明軍裏說話的家夥們是士官,如今明軍向東南軍的專業化看齊,很多時候是軍官發號施令後由士官具體組織實施執行,因此士官的表現很囂張的樣子,瓦希裏不為所動。

  更讓他心驚的是他看到了對方中的一些人,拿著望遠鏡東張西望,望遠鏡的作用瓦希裏是很清楚的,心中嘀咕著他們的望遠鏡忒夠多了。

  那個年代由於沒有進入工業化,玻璃還是貴重的,用玻璃製作出望遠鏡片更是貴重,全世界隻有中國一個地方做到了把玻璃做成白菜價,並且望遠鏡也成了地板價,不過望遠鏡的外銷是不允許的,所以在歐洲,望遠鏡一樣很昂貴,而作為歐洲中被認為是異類的老毛子,其工作水平更加落後,望遠鏡稀少,看到明軍的望遠鏡之多,讓瓦希裏不敢輕舉妄動,避免被發現。

  在那些望遠鏡人員的旁邊,瓦希裏找到了“同行”,他們抱著長槍,眼光如鷹隼,不時地打量著四周環境,有時他們持槍瞄準,動作幹練,顯示出訓練有素的樣子,這些人什麽的幹活,讓瓦希裏更是心驚,關鍵是對方人多啊!

  他做了個手勢,與兩名助手悄無聲息地退下,沒開一槍。

  明軍繼續前進,不清楚一個頂級狙擊手與他們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