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8節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8      字數:2313
  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察琿多爾濟身邊帶有侍衛大將塔拉,身如鐵柱,拳大似缽,有萬夫不當之勇,曾護衛察琿多爾濟於丘陵地帶,結果遇虎,塔拉大喝一聲,衝上前與老虎搏鬥,與虎角力,虎不敵,竟被他的力量掀落山澗!

  塔拉善用弓箭,馬匹左右脅皆配三石弓,他能左右開弓,箭無虛發。

  察琿多爾濟大喜道:“吾得塔拉,如曹操得典韋與許褚也!”

  塔拉是察琿多爾濟從奴隸中發掘出來,對他有救命大恩,塔拉亦忠心不二,深受察琿多爾濟的信任,以塔拉為首,組建三千精銳鐵甲軍,隨察琿多爾濟出動,作為護翼。

  但察琿多爾濟萬萬沒想到的是塔拉信奉藏傳佛教,是羅桑丹貝堅讚的堅定擁躉!

  時人識字不多,多搞迷信,藏傳佛教在蒙古大地影響力極大,羅桑丹貝堅讚法駕所到之處,幾乎人人向他頂禮膜拜,無比虔誠。

  那個時期從東西到西方,全世界有此一同,就是人人都來搞迷信,東方有佛道,阿三最離譜是滿天神佛,中東是綠教,西方有小耶,各國人民大信特信,信得不亦樂乎,甚至如果你說沒信仰,比是個異教徒還更讓信徒們BS你,有信仰還會有你的神來挽救你,沒信仰的話就被釘死在地獄。

  其實不能說人愚昧,隻能說科學不昌明,教育不發達,是社會的現實,文明有一個認識的過程。

  唯有在東方有一股清流,那就是儒家,遠在近二千年前就有大成至聖先師曰“子不語怪力亂神”,教導中國人對於鬼神要敬而遠之,君子當正道在心,如果自己不能以正念做主而去崇拜鬼神,那就要被鬼神所製了。

  儒家也有諸多不足,但在宗教信仰上正因為有了儒家,中國終究沒有變成宗教國家,中國人不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鬼神身上而是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好世界,也是中國能夠長踞世界強國之林的原因之一。

  夫子說得極有道理,現在塔拉就被鬼神所製了,他身體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被羅桑丹貝堅讚派出上師,施展三寸不爛之舌,將他徹底地洗腦了。

  塔拉固然忠於大汗察琿多爾濟,但他被上師所描述的鬼神世界所恐懼,因此當上師秘密地傳出大活佛的敕令,聲稱察琿多爾濟是“佛敵”,是“邪惡”,他會把所有佛的信眾帶進地獄!

  想要避開這個可怕的結局,那就要消滅察琿多爾濟!

  當然,如果直接動手,幹掉察琿多爾濟,後果過於嚴重,是絕不能被人發現,不讓讓人覺得他死得可疑!

  因此塔拉依上師所教,讓同樣被迷惑了的兩名侍從通過了他的警戒線,用燒酒去灌大汗,想讓他醉死!

  燒酒去灌死大汗?

  察琿多爾濟的酒量相當高,真要去灌,哪怕用能夠灌死一頭壯牛的酒量都不一定能夠灌死察琿多爾濟。

  這時,看不見的手發揮了作用,不用多灌酒,隻要用一字之差的某醇去灌察琿多爾濟,準死!

  ……

  察琿多爾濟之死是之前的事,現在南京的武英殿上,帝國的總參謀長甘輝講述到察琿多爾濟的死亡,說出了一個驚天的事實。

  大明錦衣衛在行動,大明的錦衣衛的特工已經打進了察琿多爾濟的身邊,那個特工見到兩個笨蛋還在想方設法去灌死察琿多爾濟,怎麽都醉不死大汗,替他們著急,就在外麵偷偷地給他們供應了甲醇!

  這兩個字甘輝說得非常清楚,殿內所有的人也清楚甲醇是什麽!

  以釀酒業而言,是東南國最為發達,東南國的物產豐富,包括甘蔗、稻米、小麥、苞穀、水果、紅薯、木薯等等,這些東西都可以釀酒。

  這是一個釀酒大幹快上的快樂時代,有太多的東西可以用來釀酒,尤其是甘蔗、水果、紅薯、木薯等,這些原料不象用糧食釀酒會帶來罪惡感,所以東南國民眾用這些原料Dry酒,自產自銷。

  然而在快樂中,發現了明明原料很天然,釀出來的酒喝下去,卻發生了初期症狀包括心跳加速、腹痛、上吐(嘔)、下瀉、無胃口、頭痛、暈、全身無力。嚴重者會神智不清、呼吸急速至衰竭,下一步失明是它最典型的症狀,最終就是喝死自己,是為醉死夢生。

  這件事情多了,報到朝廷,初時大家不了解情況,隻能讓民間醇酒暫停,可是為什麽大酒業卻不會出現這樣致死的酒?米酒也從來沒有出現這樣的事情,而是薯類酒出事多?

  待顏常武清楚這些事情後,就說道:“酒裏有甲醇與乙醇!”

  大家恍然大悟,釀酒原料中含有的果膠質是甲醇生成的基礎,它主要集中在原料的表皮,所以釀酒在選擇原料上一定要把麥子、玉米脫皮,大米不需要,

  玉米、高粱為原料釀製的白酒,甲醇含量低,而以不去皮薯類原料生產的白酒,例如紅薯、木薯不去皮釀酒,甲醇的含量就高。

  至於正規酒廠,之前並不清楚甲醇,但初蒸出來的“頭酒”甲醇含量偏高,還有其它雜質,口味不好,就掐頭去尾,反倒避免了甲醇的危害。

  於是把情況告曉民眾,之後在東南國這種甲醇中毒的事情就比較少見了。

  而錦衣衛派駐到察琿多爾濟的身邊的特工身負使命,帶有甲醇這種天然有酒精氣味的毒藥,東南國人知道它是劇毒,漠北蒙古人並不知道嗬,把這種加料的“酒”給察琿多爾濟灌服,不死才怪!

  於是察琿多爾濟就死掉了,完全是喝酒喝死的,身上沒傷痕,屍體看不到其它中毒跡象,哪怕有人想找茬也找不到什麽漏子,誰都無話可說。

  大汗高興啊,自己要喝酒,醉死自己,能怪得了誰。

  察琿多爾濟掛掉讓難題迎刃而解,其實在土謝圖汗部也有不少人不想與南人槍炮硬拚的,既然劄薩克圖汗部與車臣汗部提出歸順大明,又有大活佛的同意,他們也就順水推舟,有致一同地同意了。

  南人使者高琪被放出來,當他聽聞三大汗部願意歸順大明時,不禁喜出望外,拱手對劄薩克圖汗部大汗諾爾布與車臣汗部大汗巴布道:“恭喜二位王爺,也感謝兩位王爺,我也是個王爺了!”

  原來,大明為高琪之行,成功的話,為他準備的賞格就是一個鐵帽子郡王,同樣是世襲罔替,朝廷發給丹書鐵券。

  聽高琪這麽說,諾爾布與巴布一致道:“同喜!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