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5節 高琪勸降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8      字數:2259
  “我是代表東南王殿下的使者!”

  千夫所指之下的高琪倒也不慌不忙,從容地將他的來意說出來。

  原來他接受了明軍主將甘輝的指令,給羅桑丹貝堅讚送來一封大明東南王顏常武寫的信。

  大明東南王!

  這個名字傳到漠北蒙古人耳中是如雷貫耳,讓他們咬牙切齒,但連這個名字也不敢提,而是說南蠻頭子,甚至是敬畏地指指天,表示“那個人”。

  那個人的力量如同天神,他的部下打下了漠南蒙古,還打到了庫倫,讓漠北蒙古人一籌莫展,損失慘重。

  認真比較起來,南蠻頭子的法力勝過了大**,畢竟大**在明軍的威脅下都不得不逃之夭夭。

  眾人無不色變,羅桑丹貝堅讚不動聲色地道:“把信拿出來!”

  “信在靴子裏,我得把它弄出來!”高琪掙紮道。

  羅桑丹貝堅讚揮揮手,於是僧兵把高琪放開,他活動了一下身體,當眾脫下他的兩隻靴子,討了一把小刀,切割靴子。

  很快地,靴子支離破碎,他取出了一封被輕薄油紙包裹的信柬與二小片金條。

  僧兵接過來,把東西呈到羅桑丹貝堅讚麵前,他先拿起信,看到信柬上的封條蓋有星辰、海洋和山峰的印戮,把信拆開,乃是漢文。

  羅桑丹貝堅讚識得漢字!

  東南大國對周邊勢力影響巨大,塊頭擺在那裏,想視而不見都難。

  看過信柬,羅桑丹貝堅讚微一沉吟,讓人把信裏的內容讀出來。

  帳內一片寂靜,隻有讀信的聲音在帳內回蕩。

  顏常武首先向大**致敬,讚頌他佛法深湛,德高望重。

  其次是顏常武表明決心,北海即貝加爾湖有蘇武牧羊,漢之蘇武曾在北海牧羊,所以北海以南地區都是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領土,斷斷乎不容有失,一天不把所有國土收回來,他誓不收兵!

  他會采取一切的手段,維護中華民族的領土統一!

  然後顏常武聲明紅花白藕青荷葉,佛、儒、道三教原本是一家,以“中國”之廣大,必能容下對佛祖信仰的一個流派,亦即是羅桑丹貝堅讚所在的流派,如果羅桑丹貝堅讚願意率喀爾喀蒙古三部歸順大明,那麽顏常武不吝回報。

  第一、承認羅桑丹貝堅讚為大明國師,羅桑丹貝堅讚有在漠北自由傳教的權利;

  第二、大明讚助羅桑丹貝堅讚的傳教,一年撥給三十萬銀元給寺廟事項,並在陪都北平建立黃教的大寺廟;

  第三、國家的歸國家,佛祖的歸佛祖,朝廷尊重信教自由,羅桑丹貝堅讚不得幹涉朝廷政務;

  第四、漠北地方所有權歸屬中央,治權可屬於各大酋長,所有酋長必須向大**廷效忠,並保障到漠北的漢人的安全,接受朝廷的駐軍;

  第五、為表示大明治權,“哲布尊丹巴”大**轉世必須經過大**廷批準,可行“金瓶掣簽製度”。

  第六、喀爾喀新任大酋長的上任亦必須得到朝廷批準,取得朝廷的敕書及金印方為有效。

  ......

  信件讀完,頓時法帳內炸了帳,人們憤憤不平,為“那個人”的放肆大膽而震驚,妄想空手套白狼,居然還想控製大**的轉世,想讓各大酋長們對“南人”(北方部族對漢人的叫法)俯首貼耳。

  好一個自古以來!

  漠北地區居然是南人自古以來的領土!

  “那個人”以為他是誰,敢淩駕在大**的頭頂?

  驕傲自由的漠北人是草原之子,永遠不會臣服於懦弱的南人!

  人們七嘴八舌,聲討那個人的膽大妄為。

  羅桑丹貝堅讚抬高手,頓時法帳內寂靜下來,他問高琪道:“你還有什麽話說嗎?”

  “有!”高琪強忍著激動,說出了顏常武的口訊道:“‘中國’必須統一,北方部族必須得到解決,一日不完成此事,我誓不收兵!”

  他解釋道:“朝廷下了很大的決心,要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決定在漠北修建受降城,然後不斷出擊,殺光一切不順從的人,屠盡一切牲畜及動物,讓大地寸草不生!”

  “爾等若執迷不悟,那麽漠南之事,將會在漠北重演!”高琪恐嚇道。

  “如今漠南,已經正式劃入朝廷直轄管治,建立州縣,派出流官,所有的人......”高琪低沉的聲音中似乎帶有一點異樣地道:“取漢名說漢語,徹底漢化!”

  事實上,作為草原上的雄鷹,高琪也不願意見到這樣的情景,無奈勢不如人,他也隻好順應天時,歸順大明。

  “如果你們不願意,那就戰吧,直到你們鮮血流光在草原上,或者看能不能把朝廷的大軍趕走,但我可以告訴你們,到達庫倫的朝廷大軍中屯積了可以殺死一百萬人的彈藥,你們可以試一試!”高琪恐嚇他們道:“朝廷對你們人頭的賞格是一個頭顱二十銀元,首領人頭為二千銀元!”

  由於漠北地方廣闊,戰鬥不好打,所以價格翻倍,在以前是一個人頭值十個銀元,首領千個銀元。

  不僅如此,下級官兵搶人頭,上級軍官爭戰功,大明規定,非軍功者不得封侯,功大者封鐵帽子候,世襲罔替!

  賞格異常豐厚,機會難得,加上裝備精良,幹什麽不戰!

  出塞的明軍與以前懦懦弱弱的明軍表現大相徑庭,他們聞戰而喜,遇敵必戰!

  帳內人麵麵相覷,哪怕再好戰的人,麵對著南人的槍炮,也不敢誇下海口說他們能夠戰而勝之。

  高琪還解釋了“金瓶掣簽製度”,必須在朝廷主持下進行,表**廷的治權,但人選是黃教寺廟按宗教儀式找來的,朝廷不作幹涉,找來的人選,通過金瓶掣簽,聽天由命得出選擇。

  貌似朝廷還是尊重宗教的,大家心中一動。

  羅桑丹貝堅讚不動聲色地道:“你下去吧!”

  僧眾上前,重新將高琪蒙上眼睛帶下去,他們把高琪帶進一個密閉的帳蓬中,按照上麵的意思好生款待。

  現在還沒有作出決定,沒必要撕破臉,難為對方的使節。

  當然,高琪也存在很大的個人風險,要是漠北人不願意投降,拿他來祭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而在漠北人大酋當中,為是否接收東南王的旨意發生了激烈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