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節 王爺威武!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8      字數:2406
  比方說,兩廣總督陳敏吾調任雲貴總督,而原雲貴總督曹景參上調南京,朝廷另派吏部侍郎袁樞為兩廣總督。

  因兩廣總督權重,陳敏吾調任雲貴總督,給他加了協辦大學士頭銜,這頭銜乃朝廷新建官製,用來加給大臣榮光。

  其餘總督、巡撫和布政司、軍長紛紛對調,由朝廷統一安排,先朝廷空降大員到地方,然後逐個調任。

  將他們調任,乃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不行呢。

  搞久了,油了呢。

  絕不能允許任何軍政要員有個圈圈,有個勢力範圍。

  大明地方太大,古代通訊聯絡方式又很悲摧,所以地方軍政大員真可謂地方任上作威作福,反正山高皇帝遠,難以管轄他們。

  地方任上做得老大久了,自我意識膨脹,分不清自己是誰,變得不聽話了。

  加是朱真真的能力不足以服眾,隨著東南王久不在朝廷,他的神光漸漸褪色,眾臣子變得不聽朝廷的話了。

  有人說:“一女流之輩,我們幹嘛要聽他的話!”

  有明一朝,女人理政少見,即使是太後也不長久,何況是公主!

  在大明這個男權主義至上,遊秦淮河合法,包餓奶公開化的國度裏,公主真牛掰不起來。

  朝廷推行的政策方針受到了官員有意無意的杯葛,尤其是事涉官員們利益的政策比方說士紳一體納糧,土地階梯式收稅,要不推行不下去,要不推行有反複,以致於馬士英都說朝廷政令不出南京城!

  顏常武回來,接到公主娘娘的抱怨聲和馬士英的匯報,馬上來了一招,各地軍政要員對調!

  不能輕易貶謫他們,否則天下大亂,但調開那些大爺們,讓他們挪挪屁股還是能夠辦得到的。

  調任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讓他們明白,這隻是第一步,如果再不聽話,那就位置都沒有了!

  不僅如此,顏常武放出第二招,那就是朝廷派出監察禦史亦即是中央巡視組分赴大明各地,協助地方大員們執行朝廷的土地政策,哪一行省執行得好的地方大員和監察禦史得優評,那些排後麵的自然是差評嘍!

  實行末位淘汰製,十三行省後三位的官員們,從高官到低級官員,一概貶謫東南國進修,加強學習!

  東南國還真的是超強的垃圾箱,什麽貨色都收。

  可想而知,這條政令一出,地方大員們誰還坐得穩,還不屁滾尿流地督促下屬們執行土地政策。

  對調、土地政策要是別人來執行,肯定對社會造成波動,但是,顏常武一回到南京坐鎮,一切反對聲音都收斂了,各方勢力掩旗息鼓,夾起尾巴做人!

  以致於東南王和他的手下都覺得很無聊,沒事做!

  別人怎麽敢惹這位王爺!

  他武力值高,誰都打不過他。

  打不過他的話統統流放東南國,起初大家認為他不殺人是軟弱,後來才發現他真會做生意,那些流放東南國的人為他免費修地球,幫他在海外打拚,夭壽啊,累得半死,一身牛汗,得,誰還與他作對誰就笨蛋。

  見到大家都老實的樣子,東南王又來挑逗大家,他還嫌事情不夠大,怕外派的監察禦史沒事做,因此他又放出一個大招。

  皇權下鄉!

  中國自秦漢至明朝的近2000年的確是“皇權止於縣政”,皇權統治在廣大農村人民實際生活上看,是鬆弛和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為的,許多邊遠地方的農村都不知道皇帝姓甚名誰。

  在古代傳統中國社會,事實上存在著兩種秩序和力量:一種是‘官治’秩序或國家力量;另一種是鄉土秩序或民間力量。前者以皇權為中心,自上而下形成等級分明的梯形結構,主要控製了城市;後者以家族為中心,聚族而居形成‘蜂窩狀結構’的村落自治共同體,連接這兩種秩序和力量的是鄉紳精英階層,主要呆在農村。

  縣治由朝廷公務員負責,吃皇糧,而鄉村自治則依靠宗族和士紳,他們沒有工資。

  古代的農村,都是以家族為單位的。

  一般一個村子幾個家族,甚至一個家族,誰的家族比較大一般聽誰的。

  家族會有個族長,負責協調處理全家族的關係。

  如果一個家族占一個村子或者大半個村子,族長也就是村長。

  自然,還有一個家族幾百幾千甚至上萬人的大家族,族長權力威望

  皇權不下鄉的原因不少,比方說“缺錢!”

  沒有那麽多錢去安置下鄉的官員,還有交通與通訊的不便,曆朝曆代從來沒搞過皇權下鄉。

  今天,顏常武要來摸這個老虎屁股,正式在各縣設鄉,派出吃皇糧的鄉長、副鄉長及相關官吏,進行經濟、教育、文化、衛生、司法等事務的管理。

  當他提出皇權下鄉的要求時,內閣五相,一致同意!

  消息傳出去,朝廷九卿,六部官員,統統讚成,一邊倒地支持,支持再支持!

  文官、軍官們堅決擁護東南王的英明決策!

  因為位置多了!

  想想,全國這麽多個縣,每個縣分出幾個鄉,鄉政府成員都吃皇糧,多出了多少的位置?

  誰家沒有七大姑八大姨的親戚要安置,東南王設立新位置,給大夥兒解決了多少難題!

  為什麽崇禎皇帝拜拜,就是因為他老兄削了大夥兒的位置,又不給遣散費。

  當時的李小強在朝廷的公辦驛站混口飯吃,崇禎皇帝一上台,發現就是因為類似李小強在驛站裏混飯吃的人太多,於是精簡驛站,李小強下崗回鄉,結果越混越差,還不起債,頭上還綠油油---老婆韓金兒與漢子通*,這慘淡的人生,盡歸咎於崇禎小兒裁撤驛站,李小強最終反了,成為闖王,並讓崇禎皇帝掛樹上。

  崇禎皇帝之所以敗了,就是因為他亂砸大家飯碗。

  顏常武之所以深得軍政兩方麵官吏擁護,就是因為他給大家增加飯碗,皇權出縣,設鄉!

  之所以敢於設鄉是因為他別有本錢。

  他這次回來可不象某大炮回國說他帶回了一顆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之心,什麽也沒帶,於是他就成了大炮。

  而顏常武帶回了價值三千五百萬銀元的真金白銀!

  東南國有的是黃金白銀,他又不是守財奴,他一回來就給官吏們人人加百分之十工資,善財童子啊!

  人見人愛,車見車載。

  加上他的軍隊和垃圾箱---嗯嗯,流放東南國,誰不跪舔他才怪!

  王爺威武!別說下鄉、下縣,下山頭下刀子大家都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