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7      字數:2359
  眾人不能置信,熊振春死了?

  但確實是事實,吳貞毓即時彈劾馬吉翔蓄意謀殺大將,該當嚴懲!

  下麵一群文官鼓噪助威,馬吉翔施施然地道:“雖是過失殺人,但臣確實有罪,臣請陛下罷除臣錦衣衛指揮使之職,讓臣做個閑人罷!”

  頓時,文臣的聲音嘎然而止。

  死了一個統兵大將,又要罷掉另一個統兵大將,得,大夥兒不用逃了,直接向追兵投降吧!

  朱由榔再傻,也隻能和稀泥道:“事出有因,全因誤會所致,既往不咎,諸卿該同舟共濟,共度國難!”

  著諸人承諾,不就今天此事進行追究,到此為止!

  散了,馬吉翔得意洋洋,揚長而去,文官們則氣憤不已,卻拿馬吉翔無可奈何。

  吳貞毓埋怨諸人道:“都什麽時候了,你們還擅自行動!”

  當初文官們想搞馬吉翔,請他做帶頭大哥,他阻止他們不可輕舉妄動,沒想到這些文官才不管三七二十一說幹就幹了,偏又幹不成功!

  正所謂是書生造反,三年不成!

  朱由榔搞複辟,那些文官也複辟,拉幫結派,黨同伐異,大玩嘴炮,還想騎到武將頭上拉糞拉尿,卻沒找對一個好時機,這樣的環境下還來搞!

  這就是前明文官的本性,他們在新明受壓抑太久了,一旦有機會就原形畢露。

  不過文官中周官的一句話讓吳貞毓也難以反駁:“馬賊深得今上倚重,我們彈劾他有用嗎?”

  金蘭則在旁邊幫腔道:“說不定我們這邊出去,他的人馬就在那邊等著哩!”

  原來朱由榔識人不明,馬吉翔不學無術,但擦鞋功夫做得好,朱由榔對他言聽計從,他與太後皆深信之,以為忠勤,命掌戎政;不知馬吉翔是個諂諛之人,其心叵測也,也讓文官們對朱由榔失望了。

  大家不歡而散,而做了二五仔的許紹亮被大家摒而棄之,他想想後,幹脆去找馬吉翔投奔!

  馬吉翔大獲全勝,在他眼中,文官隻會放嘴炮,目前形勢下怎麽也動不了他,他忌憚的是熊振春,剛才搞了熊振春一下,指望他會對馬某人感恩戴德?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借機殺了熊振春,盡降其軍!

  他稟過皇帝,派出管勇衛營內監龐天壽和他的門生郭璘一起管轄熊振春軍,龐天壽不識軍務,軍權掌握在郭璘手上。

  熊振春軍共有三千人,憐熊振春無故慘死,不服馬吉翔派去的人馬,即使是龐天壽著力籠絡,不幾日,依舊散去一半!

  更有甚者,他們找到了追兵軍官李存惠,向他報知禦營虛實。

  我們治不了你馬賊,有人治得了你馬賊!

  那些人賣掉馬賊毫無心理負擔,李存惠大喜,破交戰幹得更歡了,讓朱由榔以龜速前進,一天行不到十裏地!

  吳貞毓見勢不妙,找著朱由榔道:“情況危急,陛下宜輕車簡從,拋棄輜重,輕裝前進!”

  他提議,帶上重要的皇親,朱由榔再帶上兵馬及跟得上的勳貴、文臣以及一些財貨、給養,就這樣子,趕快前進!

  其他人就顧不上啦!

  計是好計,奈何馬吉翔在旁邊斥道:“陛下乃天下共主,須存體麵,如此行動,成何體統!”

  他對朱由榔奏道:“陛下且請放寬心,賊若來時,臣必為陛下擋之,屆時,陛下看臣破敵!”

  馬吉翔是大明武進士出身,揮舞拳頭,裝模作樣,實際上有姿勢沒有實際,偏皇帝信他,笑眯眯地頜首道:“朕有卿家,國無憂矣!”

  吳貞毓嗟歎而出,隻覺得前路茫茫。

  馬吉翔人前說得響亮,就連他DD馬雄飛也信不過他這個哥哥的能耐,憂慮地道:“朝廷追兵來時,必是強兵勁將,我們如何抵擋?”

  四顧無人,馬吉翔悄悄地告訴他DD道:“多備財貨留給我們自己,屆時再將朱由榔賣個好價錢!”

  “啊!”馬雄飛驚詫不已。

  他隻覺得他哥是個陌生人,枉皇帝這麽信他,他居然想到了賣主求榮!

  然而,身為血親,馬雄飛還能怎麽著,不可能跑去跟皇帝說“陛下,俺哥想賣你!”……

  朱由榔禦營這樣的前進速度能走得了多遠,很快地,追兵趕到。

  急促的馬蹄聲如悶雷一般敲打著人們的耳膜,先是數十騎疾馳而來,咬上了禦營後隊,哪怕他們人少,也敢於直逼上前,他們以勁箭開路,射殺跑得慢的永曆軍,在塵土漫天中越逼越近。

  新明軍舍得投錢,也接受了東南國的軍魂,騎兵帶隊的軍官往往來自東南國,他們敢戰,甚是精銳,擅長輕騎穿插,一日夜可行數百裏,忽散忽聚,遊擊騷擾,入重圍而不驚,擊重兵而不懼,是采自蒙古、老野豬皮時代就運用嫻熟的戰術。

  沒錯,騎兵軍官有許多正是歸化的蒙古人和韃靼人!

  這些人起的是漢名,說的是漢語,衣著習俗與漢人一般無異,但他們祖宗留給他們的把式沒有扔下。

  他們騎術甚精,弓箭射出,成排永曆軍倒下。

  待永曆軍大隊人馬過來時,他們即閃,邊走邊射,十箭中得六七箭,讓永曆軍根本不敢相逼!

  新明軍騎兵分為二類,一種是輕騎兵,使用弓箭,為少數人馬,另一種是龍騎兵,亦即是火槍騎兵,遇敵時可以下馬以火槍對戰。

  弓箭射擊速度快且方便,火槍集中射擊威力大,現在來的是輕騎兵。

  見不是路,馬吉翔來個壁虎斷尾,由龐天壽部留下阻擊追兵,自已帶皇帝離開。

  龐天壽接受了命令,與副將郭璘商量了一下,決定伏擊追兵。

  郭璘年輕氣盛,閱曆不多,滿懷著雄心壯誌,他找了個開闊的山穀,一邊臨澗,一邊是小山,把千多步兵伏於小山背坡上,伺機破敵。

  他們偽裝妥當,馬蹄聲隱約傳來,聲響不烈,正是追兵斥侯騎兵通過山穀,沒有發現伏兵。

  接著馬蹄聲由遠漸近,越來越響,轟轟隆隆如同悶雷滾過天空,震得藏身在山窩叢中的郭璘麵前的草杆都在瑟瑟發抖,遠遠的一大隊騎兵從山穀進來,策馬狂奔如風雷急電,瞬間如潮水一般踏進了埋伏圈裏。

  打的是“袁”字,正是新明大將袁宗第負責率軍追擊。

  郭璘在山窩草叢中用望遠鏡觀察,咬咬牙,發出了進攻的號令。

  “嗚!”號角吹起來,“殺啊!”永曆軍在山頂上冒出頭來,鼓足勇氣向下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