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節 一團糟糕的明廷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7      字數:2518
  事已此至,葉廷桂心中也有後悔,但講話出口覆水難收!

  他與姚明恭之間沒有私怨,卻有國恨,乃最近一段時間,公主朱真真染病,難以理政,葉廷桂素來忠於大明,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遂推動群臣,力主公主還政,交由永明帝朱由產管朝,此後朝政真正回歸朱家!

  隻要朱由產實管一陣子,將那個海賊的幫凶們殺的殺,貶的貶,即使是那個海賊回來,形勢變化,由不得他不從。

  在經曆了一段時間的模仿東南國國政後,葉廷桂認為他掌握了東南國的理政方式,有信心有樣學樣,甚至比海賊更好。

  因為陸上中華的資質好,人多力量大,人多勢眾,槍炮更多,哪怕海賊控製住海洋,他的戰列艦還能上岸不成?

  可惜這麽好的機會被姚明恭給攬和了,在公主患病期間,他堅決不肯背叛那個海賊!

  陸上中華的中央行三·級管理製度,即公主、內閣和六部,公主決定方針大政,內閣承上啟下,六部則執行,製曰:“皇帝璽印、公主行印,如無內閣副署,無法律效應。”

  可見內閣的權限之大!

  這個權柄是顏常武決定的,在他的海上中華倒不是這樣,王後楊氏不受內閣製約,出王旨直接有效。

  這是他考慮到陸上中華人情世故太多,怕朱真真抵擋不住,用內閣加以製約。

  內閣人選非常重要,都是他乾綱獨斷去決定,內閣當中首重首輔,新內閣不同於明朝內閣,它的是“第一把手責任製”,有功勞是他的,有責任也是他的,給予權力,壓製了閣臣之間的爭權奪利,顏常武派了姚明恭出任內閣首輔。

  事實證明,這步棋走得非常好!

  大明的那些忠臣們極力拉攏姚明恭,按他們想來,姚明恭是四朝老臣,深受明恩,眼下有這麽一個機會讓明朝複辟,他應該審時度勢,堅決跟隨那些忠臣們行事。

  事實大謬,這位姚閣老是那個海賊的鐵杆擁躉,所行之政都循海賊之風,那些忠臣的意圖,他都一目了然,什麽事情能夠躲得開四朝老臣的眼睛?!

  在公主患病期間,他如中流砥柱般抵擋了一切不法分子對於新明政權的侵蝕,任何不利加以遏製,堅決反對,加以鬥爭!

  他手上有權的!

  軍政之事的處置,第一關饒不開他,什麽都不成。

  待到公主開朝,任何陰謀也就煙消雲散了。

  良機痛失,因此葉廷桂心中對姚明恭之恨,有三江四海之深!

  最終他嘴炮發出,沒想到效果如此之大,姚明恭居然應聲而倒!

  事實上,這位老臣支撐得心力加瘁,已近油枯燈滅了!

  陸上中華不同於海上中華,海上中華的閩南係獨大,習慣於領袖的管治,反倒團結一致,諸事順遂。

  而陸上中華正如顏常武所料,之間糾葛太大,盤筋錯節,所以姚明恭守得非常辛苦,也有人幫他,但他的責任心重,而且他的位置不是什麽人都能幫他的。

  但沒想到葉廷桂如此說他:“大明史上第一奸臣!”“明姚明恭滅明於此!”

  姚明恭深知文人手無縛雞之力,嘴舌厲害到貫通古今,葉廷桂此話一出,給他貼上標簽,那還得了!

  搞不好他曆史留名,臭名昭著!

  一時急了,血氣上湧,暈倒在地,就此患病。

  不能理政,一管事情就頭暈目眩,執筆手顫,他那種病應該是高血壓什麽的,以當時的醫療頂多是控製,根除無力。

  且說殿上葉廷桂簡直有如諸葛亮罵死王朗般罵翻姚明恭,痛快則痛快矣,阮大铖即時彈劾他道:“葉廷桂並無證據,口出簧言,辱及上官,當去職!”

  一奏一個準,朱真真下旨將其削職歸家,交部議處!

  姚明恭病倒,引發朝廷混亂,事實上,朱真真沒了他,還真不能控製住朝堂!

  她畢竟是一個藩王之女,長於深宮婦人之後,見識淺薄,執掌國政水平有待提高,哪象顏常武十五歲就當大龍頭,姚明恭四朝元老,就連海那邊她的姐姐楊鶯兒也好過她不少。

  陸上中華的政治形勢遠比海上中華複雜,海上中華畢竟是顏常武一手打拚出來的,從無到有,如此從頭到腳都有了他深深的烙印,臣民的行事,都習慣以他的行事原則為導向,一心一意,不作它想。

  而陸上中華,顏常武得到政權不足十年,還不到一代人的時間!

  重臣多人心向朱明,中下層官員更多。

  姚明恭不能理政,諸人認為是個大好機會!

  至於公主朱真真,嘿嘿!

  於是朝堂之上,一些大臣露出了他們的真實麵目,以刑部尚書方一藻、吏部左侍郎魏景琦為首的官僚打著尊朱氏的名義,行謫顏氏之事,朝政上立即烏煙瘴氣。

  尤其是魏景琦,把持了吏部人事要害,危險性更高。

  魏景琦,崇禎十三年(1640年),素有清名,曾彈劾崇禎朝首輔範複粹不成,被降職,但成就了他的名聲。

  待到新明朝立,魏景琦投奔,表現得十分積極,擁護朝廷,支持輔國公主朱真真和首輔姚明恭不遺餘力,被重用為吏部左侍郎。

  沒想到姚明恭不再管政,魏景琦把持人事,有意無意,都是擁護朱氏之臣上位,朱真真問起來,魏景琦一一分說,材料大把,言之鑿鑿,都是朱氏的好臣子喔。

  不是顏氏的。

  朱真真畢竟年輕,哪堪那些人夥同顛弄,雖有姐姐熊永媚幫襯,但她們都不能出深宮,朝政之事漸偏。

  以至於江戶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光之事,派了禮部左侍郎紀騰蛟出使倭國,而紀騰蛟是阮大铖的重要助手,他這一去,阮大铖孤掌難鳴,被群臣爭相攻訐,以致於不得不下台!

  總算朱真真念及他的功勞,沒將他下獄。

  原來阮大铖貪酷,家人收受賄賂,被人抓到把柄,把柄誰都有,看抓不抓而已。

  姚明恭在位時,知道阮大铖是顏氏的好狗,咬人有利,因此一直保他。

  待到姚明恭不在朝了,阮大铖就保不住了。

  阮大铖既去,朱氏臣子們士氣大振,再接再厲,以工程倒坍之事,逼工部尚書楊天生下台!

  楊天生,海上中華王後楊氏之父,徹頭徹腦的顏氏鐵杆,他下台可是對顏氏的重大打擊。

  罵翻姚明恭的葉廷桂遲遲沒有治罪。

  更有甚者,宣稱顏常武兵敗,再也回不來啦!

  危言聳聽,謠言滿天飛,看似朱氏要複辟,顏氏方麵的臣子們自然不甘束手就擒,雙方劍撥弩張,準備廟堂變成演武場。

  就在這個時候,顏常武在非洲奪取埃及,在亞洲大敗奧斯曼帝國的事情傳回南京!

  同時,又有消息傳來,馬士英即將自海外歸來!

  風傳他將成為大明內閣首輔,朱氏臣子們頓時緊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