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7      字數:2364
  南京,秋天來了。

  雨沙沙地下著,土肥圓倭人阿部賢六穿著淡褐色的和服,打著大紅油紙傘,不慌不忙地邁著鴨子步到達了他位於老虎橋巷的工作室前,開鎖進內。

  這一片道路全是石板路,沒泥,也無水浸,所以他穿著有點累贅的和服根本無妨,鞋子也不髒。

  這座宅地不過百平方米,卻五髒俱全,外形是他喜愛的“青磚小瓦馬頭牆,回廊掛落花格窗”,內裏有個小天井,有三株樹,可坐於樹下石圓桌下品茗,非常舒適。

  老虎橋巷位於進香河附近,進香河穀山青水秀,景色怡人,乃南京城內的水路要道,連接著雞鳴寺跟外城的秦淮河,城外的人們想要進城燒香,離不開這四通八達的河網。

  河道附近的道路有蓮花橋、老虎橋、大石橋等,兩旁盡是黛瓦、粉壁、馬頭牆隨處可見,本來就熱鬧非凡,這些年來,隨著南京人口增加,此處的房價飆升。

  幸運的阿部賢六早早買下了這套房子,否則以今時今日的價格,哪怕是他有著父親阿部忠秋身居倭國“老中”顯職,家族龐大財力的支持,也拿不下來,太貴了!

  阿部賢六入得門來,穿過中堂,到達書房,裏麵文房四寶俱全,書架上盡是漢字書籍,書架高度直達梁上。

  推開花窗,讓外麵的新鮮空氣進來,然後用撣子打掃灰塵,他已經有大半年沒回來過,不過宅第安然無恙,無人進內,治安相當好!

  到了天井裏的井旁打水回書房,用泥炭小爐煮水,水煮沸了,用上了景德鎮的茶具,他泡茶喝,翻開漢書來看。

  這一切做得非常自然而然,要不是他的身材,幾乎就是明人、中國人。

  至於他穿著和服,不,這是漢服,我們東瀛人從你們漢朝那裏JJ的衣服!

  沒錯,該位倭人是不折不扣的明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公元17世紀的兩中華,是世界上燈塔國,象磁鐵牢牢地吸引了無數的粉絲,山崎進六不過是其中之一。

  1644年的甲申之變,前明傾覆,東南國領袖乘戰列艦進南京,奪取大明政權。

  第二年,當時阿部賢六就來了。

  領袖定鼎未久,南京城內人心惶惶,倭人獨具眼光,使盡全身銀錢,甚至借貸,買下了這座宅第,如今成為他的得意之舉。

  他一直呆在中國沒有歸國,他為人豪爽好客,這間宅第也就成為了在南京倭人的聚會點。

  門栓響動,有人拍門。

  阿部賢六出去開門,門外站著二位倭人,一個叫做山崎英夫,另一個叫做石原喜之郎,都是熟客。

  三位倭人鞠躬互打招呼道。

  “山崎君,石原君!”

  “阿部君!”

  “請!

  “請!請!”

  倭人禮多,大家鞠躬來鞠躬去,總算進書房內坐下,立即把不大的書房給顯窄了。

  “兩位來得真快,我一回到南京,你們就來了!”阿部賢六微笑道。

  他感謝道:“我不在南京時,謝謝你們為我照顧這裏!”

  “咳,小事一樁!”山崎英夫催促道:“阿部君,你去了東南國遊覽了大半年,快快說說你的經曆吧!”

  “好!”原來阿部賢六去了一趟海上中華之東南國,他就說起了他的經曆來。

  稍定了一下神,他說道:“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裏的人的奮鬥精神,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在勤奮程度上超過中國人的,我來到,看到了一座大山,離開前,一座大山變成了種植園!”

  他作了個手勢,以顯示那座山之大,再說明耕耘的華人不過千數,讓兩個倭人聽得瞪大眼睛!

  他在去年底乘著北風下東南亞,盡遊東南亞諸大島,所見所聞,給這個倭人印象極為深刻!

  在金山省,即加裏曼丹島、婆羅洲,不愧是金山省,除了金子采掘業發達之外,這裏簡直是種植業的天堂!

  島上稻米自給自足,如此不必外來輸米,再有種植玉米、紅薯、木薯,除了作為人類調劑食物,玉米可喂牲畜給它們增膘,至於紅薯是喂豬的,木薯澱粉應用廣泛,製餅來食很常見。

  阿部賢六在金山省,尤其喜歡吃木薯粉炸蝦餅,拿它們當飯吃,吃了一個又一個,沾上一些焦鹽,那味道棒極了!

  價格嘛,很便宜,木薯粉不值錢,在海邊,蝦也不值錢,更有甚者,華人開蝦塘養蝦,蝦不值錢,不值錢。

  不過阿部賢六更喜歡吃肉,他承認道:“我在東南亞這段日子裏,吃的肉比沒來前吃的肉還要多!”

  他說得很實在,聽得山崎英夫和石原喜之郎羨慕無比,他們來到中國之後,吃的肉比在倭國吃得多多,但是阿部賢六更勝一籌,口福超好,在東南亞吃到的肉勝過他以前吃的肉的總和還要多,口福不提有多大!

  在倭國,肉類匱乏,民眾很少吃到肉,肉指的非海鮮肉,即使上層能夠吃到海鮮,下層吃臭鹹魚,但肉就是肉,很少倭人能夠吃到。

  “他們大力發展……領袖叫做生產力……”阿部賢六提到“領袖”沒說誰的領袖,隻說領袖,而兩倭人也不糾正他的錯誤。

  阿部賢六回憶道:“他們開發土地,成片成片的森林被砍伐,整個東南亞都在不停地砍樹、砍樹、砍樹……”

  然後變成一座座巨大的種植園:棕櫚樹、胡椒、煙葉、咖啡、可可、麻、西米樹等等的種植。

  東南亞地區的蚊蟲和帶毒生物多,可是華人把一座大島嶼盡皆開發,再毒不過華人,那些生物沒有了生存環境,徹底完結。

  在島上種草養殖大量的牲畜,牲畜從頭到腳都可以賣錢,一點都不浪費,糞便也被一搶而光:給作物追肥,或者製造火藥。

  東南國對外戰爭頻繁,火藥有多少要多少。

  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無論種植多少、養多少,都可以賣掉,即使是低價,也不會虧本。

  一座座山被削平,一棟棟房屋建立,一座座城市撥地而地,讓阿部賢六這個倭人徹底地震撼了!

  ……

  “不,海上中華的精粹,我更是看到了……勤勞、遵紀守法、團結奮進……不同於陸上中華,陸上中華也在向著海上中華的精神靠攏,兩中華煥發出巨大的活力,轉變為巨大的國力和財富,強國富民的中華,是迄今曆史上最強大的中華帝國,勝過唐朝!我欲上書將軍,要求重派遣唐使!”阿部賢六站起來,激昂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