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7      字數:2439
  伊薩姆猛醒,死胖子!

  他現在深深地體會到宦海險惡,一如波斯灣的風浪!

  法裏奧心存不軌,給他們裝彈弓,挖陷阱,就等著他們與華人衝突,責任全在他們身上。

  一旦華人炮艦開炮,法裏奧就能振振有詞地說:“我提醒過他們的,他們不聽!”

  怎麽提醒?

  哪,我帶他們到海邊看過華人的炮艦!

  他X的,這樣的提醒法子!

  伊薩姆心高氣傲,但也非不曉事的人,知道華人強盛,不容小覷,曾經紅毛番大敗土耳其海軍,而華人又將紅毛番給趕到了非洲與黑叔叔作伴去,換言之,華人已是海上的霸主。

  土耳其人對自己蠻有信心,在陸上他誰都不怕,可是華人的海軍就讓他們處於不敗之地:隻有他們上門打土耳其,土耳其隻能望洋興歎!

  如果能夠從陸上進攻東南國,渴望建功立業的伊薩姆不怕與華人“碰一碰”,引發戰爭,甚至可以說戰爭因我而起,就因我結束,從而理直氣壯地領兵打仗,勝則掛印封侯,敗則怎麽著就怎麽著,都好過與那個死胖子虛與委蛇!

  吉哈德輕聲道:“我問過人,說是法裏奧在開展他的風暴行動,清理市麵的第二天,華人戰艦就出現在法奧海邊,而在平時,華人戰艦很少出現在這附近,他們與我們有協議,原則上不得輕易進入我方水域。”

  說到這裏,他已經臉色嚴峻,就差那麽一句:“法裏奧勾結華人,把消息泄露給華人!”

  伊薩姆大吃一驚,又聽吉哈德道:“有沒有注意到這城裏都沒華人了?”

  “是的,市麵上很冷清啊!”伊薩姆隨口應道:“聽說是回家過年!”

  華人習俗是隻要可能,都回家過年,伊薩姆既然來法奧城辦事,也做足功課,知道“過年”是怎麽一回事。

  “都走光光了!”吉哈德若有所思地道:“就連鋪麵也是委托給他們的商業夥伴看管,華人都離開了!”

  “不會吧!”伊薩姆震驚地道,華人這回家過年,未免回得太多了。

  沒錯,就在伊薩姆一行到來之前,在法奧港城的華人展開了大規模的撤僑行動,把華人幾乎搬走了。

  清理市麵,給華人找到了借口,本來就是有心,正中下懷。

  “華人離開,可以說是他們避禍,不想惹我們,但我不能不做最壞的打算!”吉哈德眼神深邃。

  伊薩姆細細一想,驚出一身冷汗,他不肯定地道:“不至於吧……”

  “至於不至於,我不想因我們而起,引發事端!”吉哈德說道。

  伊薩姆佩服地道:“大人明智!”

  薑還是老的辣,在別人還蒙在鼓裏的時候,吉哈德已經做足功課,掌握了許多資訊,從而快人一籌。

  伊薩姆苦悶地道:“現在我們想找法裏奧的漏洞不容易啊,他帳目上沒問題,但實際上肯定有問題,隻要抓到華人通關不交足稅的大賬,就一定能夠把法裏奧給捉起來,抓其他國家商人沒用……”

  從華人進口貨物是大頭,如果華人沒問題,其他國家商人有問題,頂多隻能算法裏奧部分責任而已,不一定能夠拿下他來。

  至於椰棗之事,本來也是個突破口,奈何涉及到華人!

  吉哈德老成持重,不想趟這淌混水,唯有擱置。

  在他來之前,他已經細細想過:華人通關的稅收及椰棗案都是很好的切入點,稅收隻要有確鑿證據,即是大案!

  椰棗案糾纏不清,至少也能夠把法裏奧給弄走,隻要他一離開,就是老虎離山下平原,還有什麽威風,到時,自然有大把的人出首他。

  正是不查沒問題,一查準出問題!

  等到了法奧港城,發現華人居然都離開,說是回家過年,不過吉哈德並輕信,他了解到華人早在年底前已經陸續分批離開,留在城裏的人不如往年。

  從種種情況分析,吉哈德盡管不清楚遠洋的風暴欲來,也敏銳地感覺到事情不簡單,所以,他決定不理會華人這一茬。

  事情得要做的,人家把他弄到法奧城,他不作出象樣的交代,也過不了關。

  那麽,該對付誰呢?

  華人,不管!

  紅毛番,不成氣候!

  說起來紅毛番真可憐,往常是他們的船隻在波斯灣裏遊弋,如今生意難做,紅毛番的船少了許多,幾乎八成以上的船隻是華人的,找紅毛番的麻煩,恐怕法裏奧也不當一回事,必能輕鬆過關。

  除掉這兩方勢力,還有中華八國!

  兩中華勢力龐大,影響周邊,計有倭國、朝鮮、琉球、安南、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老撾。

  近年來,緬甸、泰國、安南等商船來法奧城做生意的漸多,甚至連遠遠的朝鮮每年都有一二艘船開到法奧城賣朝鮮人參、皮貨和珍珠也!

  東南國不出口戰艦,但其它的艦船任賣,那些國家陸續購置了各型船隻,也做起了外貿生意來。

  海上風高浪急,危險莫測,那些國家並不是遠洋貿易國家,他們好在遇到了東方華人領袖!

  他控製的地盤從東方到西亞,一路都有他的碼頭港口,巡航艦巡邏,那些國家既然是他的藩屬,自然有權進港補給,理直氣壯地要求保護,不受任何為難。

  而且他也大氣,主張大家一起發財,於是,各國也加入了他的貿易體係中,他們國內也有好貨,比如緬甸就有大木、玉石、香料等,一船船的上等木頭運到西亞建房子打造家具呢。

  吉哈德搖搖頭,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既然那是中華八國,“中華”這兩個字,太沉重了,他不敢背!

  唯有一個好下手的對象,他望向伊薩姆,考他道:“你說,我們該找誰?”

  “印度人!”伊薩姆反應很快地道。

  “好!”吉哈德讚同道,就此定下策略!

  印度人,那是華人對他們統一說法,大家也跟著這麽說。

  實際上沒有一個統一的印度國,而是許許多多的邦國所組成,多達幾百個,都難以統計究竟印度有多少個邦國和民族,甚至每一個邦國一種語言,有幾百種語言,這樣的民族國家,他們擅長經商,有的人生意做得很大---吹神牛牛皮吹得多是有天賦的,又帶來了其它種姓幹活,在法奧城裏的人數甚至超過了華人,華人有資金有船接走僑民,印度人可沒這本事。

  雖說有莫臥兒帝國為印度共主,與奧斯曼帝國關係良好,但就連吉哈德也不大瞧得起這個親戚。

  是的,印度那裏也有華人插手,但華人隻做生意,不給他們背書的。

  不找印度人還找誰!

  於是印度人等著躺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