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裏?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7      字數:2437
  公元1649年3月,印度孟買,忠勇兵營。

  孟買是印度西部海濱城市,於16世紀初,古吉拉特邦蘇丹將此地割讓給葡萄牙殖民者,葡萄人在此經營過百年。

  然後被華人占領,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座大兵營!

  兵營正門頂上的匾寫的是隸書“忠勇”,但裏麵卻彌漫著一股股的咖哩味兒。

  操場上塵土飛揚,一隊隊士兵正在操練著。

  “一二一,一二一!”軍官是華人,氣勢洶洶地呼喊著口號。

  而士兵,則是濃眉大眼、巨大的脖子粗極了的腰的印度人!

  他們分成了幾大區域,新兵正在練正步走、列隊等基本訓練,華人軍官則手拿著皮鞭或者是木棍、竹鞭什麽的,要是士兵動作不到位,就一下子給打過去!

  另外的區域,印度兵則在開槍打炮,槍炮聲震耳欲聾,彌漫著陣陣的還有的士兵在進行機動、越障等,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現在上午時間,往日各部展開來訓練,但隨著哨聲吹響,長官們領著本部印度兵,到兵營受閱台前集中,顯然有什麽事情發生。

  受閱台不大,是一座有五層座位的水泥建築物。

  確實有事發生,一隊華人官兵騎著高頭大馬進入了兵營,往受閱台下馬,為首軍官,肩扛三顆星!

  東南軍軍製,肩上扛星星,就是將軍,一星是準將,二星少將,三星是中將。

  這讓印度兵們暗暗吃驚,這是他們頭一回見到軍階如此高的軍官呢。

  忠勇兵營的曆史不長,以前到來視察的軍官頂多是個少將,今天到來一位中將,尤其看上去他年紀並不算很大,英氣勃勃。

  李來亨!

  少年時因災荒父母雙亡,被李自成的侄兒李錦收為義子,參加李自成農民軍。

  與前明軍、地主團結武裝真刀實槍地P過。

  和韃靼人大戰過!

  有著光鮮的履曆,在李自成兵敗後,顏常武派出堵胤錫招撫了李自成舊部,組成“忠誠營”,參與對韃靼人的最後進攻,大獲全勝。

  李來亨得顏常武青眼,將其不斷提撥,他也表現出對顏常武的高度忠誠和良好的軍事素質。

  他本在新明軍中任職,兩中華本為一體,顏常武召他過檔到東南軍陸軍,成為新編第四軍中將軍長,今天到此上任,接受部隊。

  與他同行的還有一位虎背熊腰、煞氣深重的將領,同樣是李自成係統。

  少將郝搖旗!

  又叫郝永忠,初於李自成軍中為大旗手,故名為“郝搖旗”。

  軍中大旗高大沉重,能執大旗隨軍行動者,無不是力士。

  他曾在對韃靼人之戰中,力戰大酋鱉拜。

  郝搖旗手下有三千飛斧兵,上陣用斧頭殺敵,時而飛斧砍殺敵人,鱉拜戰馬被飛斧所傷,將他顛了下馬,郝搖旗趁機將其斬殺,立下大功。

  第四軍主將是李來亨,副將是郝搖旗,皆是李自成舊部,體現了對他們的極大信任!

  一個不會講出口的用人原則:那就是打亂山頭,互相製約。

  比如新編第二軍的主將副將組成是主將祖可法,副將祖大樂、陳喬,兩祖出身於前關寧軍祖大壽部屬,但加多一個陳喬,陳喬乃東南府總理陳衷紀的族人,相對而言,陳喬正是嫡係,就起到了監督的作用。

  李來亨正式登台,他也不多說什麽廢話,立即宣布軍隊轉入操練!

  東南軍確實不同凡響,由於戰事迫近,並沒有因上級的到來而停訓,以嶄新的姿勢迎接上級的檢閱。

  倒不是有意不給上級麵子,而是因為船期不準,李來亨坐船來的,忠勇兵營哪能天天都搞衛生準備迎接上級的到來。

  同樣地,李來亨也沒有給軍隊修整的時間,而是命令他們立即展開訓練。

  軍官們一個個上前報數,李來亨清楚每個方陣五百人,共十個方陣,五千人,是第四軍的一個部分。

  第四軍共五個師,每師一萬二千人,其中印度兵師有四個之多。

  各師中尉官以上者都是華人,士官有華人也有印度人,一些印度人已經得到提撥,成為士官,但還沒有軍官。

  然後操練起來。

  但見得方陣整齊,印度人齊步走,倒沒出什麽岔子,走得步伐規範。

  印度兵開槍打炮,準確度頗高。

  臥姿、站姿和跑步前進後站定射擊,上靶率不錯。

  他們進行越障訓練,動作幹練,速度很快。

  印度兵腰板挺直,年輕、健壯,訓練有素,足有五成東南軍氣勢。

  李來亨當然知軍,不由得點頭讚同道:“都是棒小夥子啊!”

  心中不無疑惑,他初來乍到,也有所耳聞三鍋的德性,豈料忠勇兵營的三鍋們看似非常正常,倒也似模似樣。

  檢閱一個小時就結束了,然後召集軍官們開會,聽取他們匯報工作,乃是例牌工作。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就到了中午開餐時候。

  東南軍向有優良傳統,上級關心下級夥食,國家舍得向軍人夥食投錢,有利於提升軍隊的戰鬥力,夥食直接影響到軍隊的作戰與訓練,一定要吃飽吃好。

  於是呢,李來亨直接殺到士兵食堂,看到大棚架下,印度兵正井然有序地打飯打菜。

  這一看,李來亨的臉沉了下來。

  印度兵的夥食:一大盆飯中淋了一些長相奇怪的豆子、幾張薄餅、幾塊土豆、兩個小青椒、中間一份黃澄澄好似糞一般的調料,散發出刺鼻的氣味,應該是咖哩吧。

  貌似印度兵還吃得挺歡的樣子。

  東南軍的夥食標準裏,非常講究吃肉,象海軍的夥食標準中就有大量的幹肉,士兵們吃牛肉、豬肉幹、鹹肉和驢肉,軍官們更奢侈,吃鹿肉幹!

  東南軍起家時在台灣,台灣鹿多,軍官吃鹿肉的習慣就在台灣培養開來,以後發展,有的是地盤養鹿,在東南軍裏,鹿肉幹一直供應軍官。

  海軍陸戰隊托了名稱中有“海軍”兩個字,吃得也不錯,與海軍看齊。

  發的肉太多了,許多官兵們吃不完幹肉,幹脆帶回家裏或者寄回家裏吃。

  陸軍就差了一些,他們的夥食中肉的份量少,但在陸地鮮肉多,吃的是新鮮肉,種類也多。

  李來亨以前為闖王打工,經常吃得比現在的印度兵都還差。

  但加入了顏氏公司後,即使在新明,新明軍吃得比以前好多了,肉多,尤其強調吃肉,曰馬無夜草不肥,人不吃肉就得瘦。

  他一路過來,沿途的招待,盡是大魚大肉的,還說公務招待沒有超標,就是要吃肉!

  此間士兵們吃素,肉呢?肉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