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7      字數:2383
  .,

  旗艦“東南亞一號”寬大的露天甲板上,肅立著眾多軍官,將級、校級,最低的軍銜都是少校。

  開戰之前,例牌的演講,鼓舞士氣,顏常武把艦隊長官們、艦長們都召至旗艦上開會。

  這裏是錫蘭西南海域,雙方偵察船往來不斷,已經爆發了小型的海戰,P了幾下。

  從軍情上得知,紅毛番集結了近四十多條戰列艦,想與我軍放對,而我軍亦有五十條戰列艦,並不是絕對優勢,有得打。

  戰鬥中什麽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八十歲老娘繃倒孩兒都不稀奇,對於戰鬥,顏常武從來都是以一種虔誠的態度,做好備戰,努力做到最好,所以鼓勵打氣必不可少,隻要可能,就召集軍官們開會,還把宣戰的傳單發到各艦上。

  隻聽得顏常武揮舞拳頭大聲道:“時刻準備著!一個有血性的軍人就應當“時刻準備著”,生為戰,備為戰,聞戰則喜,聞戰起舞,敢為天下先,永遠爭第一,勇往直前,不勝不休!

  到戰場上就要奮力拚殺奪取勝利,我們建立了國家,我是開國之君,你們是開國的軍人,不能停留在原地,要為子孫後代努力爭奪更多的陽光下的地盤,我們現在不戰,更待何時!……”

  他的演講象疾風吹過甲板,點燃了軍官們眼中的熊熊烈火,領授了領袖教導的軍官們鬥誌昂揚,返回各自的軍艦上,同樣召集部屬,傳達領袖指示。

  仿佛把神奇的力量注進了所有指戰員的身體裏,讓官兵們如同打了雞血般。

  “時刻準備著!”

  “爭奪更多的陽光下的地盤!”

  “為領袖而戰!”

  “遇敵必戰!”

  ……

  宣誓高呼聲響徹雲霄,等著把紅毛番打個落花流水,徹底地趕出這片海域!

  第二天大戰來臨,華人與紅毛番兩支敵對的戰列艦編隊在錫蘭西南海域懟上。

  雙方都充滿了信心,華人認為自己處於有利位置,占據上風,終於能夠在與敵人交戰時上風作戰,而且風力不錯,不致於下層炮甲板打不開。

  而紅毛番則認定自己戰下風處於可戰可退的狀態,萬一打不過時可以腳底抹油,逃之夭夭。

  東南國艦隊有“東南亞級”戰列艦18艘,“南海級”戰列艦32艘,以“東南亞五號”開頭,是艦隊副司令程玉中將的座艦,還有“東南亞一號”為中軍旗艦,以“東南亞二號”為後軍旗艦,是艦隊司令洪熙官上將的座艦。

  這級戰列艦在“南海級”戰列艦的基礎上經過了優化,比“南海級”戰列艦更大,但其快速輕巧的行駛狀況令人驚訝。

  它流線型的造型優美,船頭不僅又輕又高,而且空間大,遠洋能力強,顯得優雅高貴,帆片剪裁精細,井然有序,平展挺括,從而確保它在行駛時異常平穩,其輕快程度勝過紅毛番的戰列艦!

  好船要有好水手,“東南亞級”戰列艦上操縱者個個技術高超,把戰列艦使得虎虎生風,圓轉流暢,讓紅毛番的水手們羨慕無比!

  相比之下,紅毛番的戰列艦已經采取了華人的設計思路,也是雙層炮甲板,流線型船軀(之前使用蓋倫船,屁股和RU房較大),但沒有經過優化,設計得五花八門,尤其是船身外表的裝飾,各國海軍都喜歡裝上什麽鬼鬼怪怪,天主聖靈之類的。

  上位者要求使用,認為可以顯示威風,但紅毛番的官兵們則普遍認為是累贅,拖慢速度,因此有的戰艦一出港就把那些裝飾給弄下來了。

  兩支艦隊自早上六點起就開始緩慢地接近了,打頭的是程玉的座艦,這家夥是個眼瞎、斷手和跛足的半人,海軍還用這樣的人?

  可事實證明,領袖用他用得很對,沒有用錯人,程玉身殘誌堅,他身經百戰,經驗豐富,打仗從來都是身先士卒,攻擊犀利,戰績顯著,成為華人軍界的傳奇!

  旗艦上,聽著桅頂的年輕士官劉國軒叫喊道:“甲板注意,紅毛番成一路了!”

  劉國軒!

  劉國軒(1629年-),字觀光,福建省漳州人,若顏大少沒有神降,他早年即以智略聞名鄉裏。清軍入關後,戰爭波及劉國軒的家鄉,鄉民結寨自保,劉國軒曾獻伏兵計,並親自指揮鄉民大破擾民之敵,略申其將兵之才,此時他年僅15歲。

  後來投到鄭成功之下,後來參與1659年(永曆十三年、順治十六年)鄭成功圍攻南京之戰、1661年(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鄭成功收複台灣等戰役。1681年(永曆三十五年十二月)封鎮國公。[3] 1683年(永曆三十七年、康熙二十二年)在澎湖海戰擔任統帥,卻被施琅擊敗。同年八月,劉國軒在說服鄭克塽和群僚後,即令修表歸順清朝。

  現在韃靼人消失在地球上,劉國軒最終投入東南國,入軍校。

  是金子都會發光的,他年輕得很,因在軍校表現優秀,已經成為士官,參加這場作戰。(軍校生沒畢業,不能擔任尉官)

  聽到他的話,顏常武點點頭,連忙舉起望遠鏡搜索,他見到了七十四門炮的英國戰列艦“雄獅號”走在紅毛番艦隊前列,應該是紅毛番的前鋒旗艦了。

  英國戰列艦是諸紅毛番艦隊裏最大塊頭的,好在已艦是76門炮的,足以與它進行巨人般的對話,一會兒大家來親熱親熱!

  望遠鏡看過去,風力轉動,英國艦也隨之改變方向,他們的頂帆掛了起來,而且很到位,其張帆的敏捷程度令人咋舌,英國人的素質蠻高的,畢竟他們曾經做過東南軍的老師,象顏常武身邊的戴維先生就是他手把手把領袖的航海技術給教出來,一些早期的東南軍海軍軍官見著戴維先生都口稱老師!

  顏常武微歎一口氣,明白一會兒將是場惡戰,不知道有多少人將死在戰鬥中。

  太陽越爬越高,散發出的熱力讓風向將變更加捉摸不定,甚至可以把一切都攬亂。

  比如東南軍想搶上風,萬一變成下風呢?

  下風的好處是能夠削帆,但對於想拳拳到肉,戰意高熾的東南軍而言則不是件爽快的事。

  顏常武看了看已艦上所有的帆具,毫無疑問,一切都準備妥當,就等著大殺一場。

  看出了顏常武有點心神不定,他的老師戴維先生說道:“風向雖然多變,但一切正常!”

  “好!”

  顏常武下令已艦張開了更多的帆片占上風加速前進,現在我們是上風,早戰好過晚戰,打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