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節 韃靼人不行了!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6      字數:2606
  “啟稟大都督,情況非常混亂,我們根本無從判斷起韃靼人的主攻方向,也捉摸不到韃靼人的主力位置!”軍中參謀向甘輝報告道,同時奉上傷亡情況。

  戰死三百一十八人,受傷千人之眾,敵軍死掉七十一人,比率實在難看。

  韃靼人的攻擊非常迅猛有力!

  我軍畢竟行軍半個月,雖然經過訓練,但長途行軍,人畢竟不是鐵打的,終究疲倦了。

  韃子則養精蓄銳,暴起傷人,且他們更熟悉地形,有此戰果在所難免。

  值得欣慰是我軍沒有一支部隊崩盤!

  行動或許緩慢,但依舊前行,向北。

  擱以前明軍不可想象的,韃子狠厲,前明軍受襲後,要不大潰,要不掉頭就跑,不跑的也是步步為營,以龜速前進,導致戰機喪失。

  “好,命令部隊各自為戰,同時組織反襲殺隊,幹掉韃靼人!”甘輝下達的命令前半部分,換作前明軍,這道命令根本執行不下去。

  你行你上啊,遇到強敵,沒有援兵的情況下前明軍爭相逃命,臨陣逃脫賣隊友的事情還少嗎!

  但現在北伐軍的軍官們如是說:“殺一個夠本,殺二個有賺!”

  “就算是死,也要死到沈陽城下!”

  命令斬釘截鐵,絕無商量餘地,沒有一個軍官敢下令後退的,沒有一個士兵敢退縮的。

  於是,明軍穩步向前,哪怕是韃靼人的箭矢在頭頂飛過,即使是戰友死在自己身邊,也要前進!

  “嗖嗖嗖!”韃靼人放箭。

  “砰砰砰!”明軍開槍還擊。

  打馬,打馬!

  火槍精確度差,但是打馬不在話下,一旦戰馬中彈,韃靼人得在馬匹沒死前趕快跑,否則憤怒的明軍追來,必死無疑!

  韃靼人的襲擾無時不刻,不住地暗算明軍,但明軍易死的新兵開始成長起來了,他們知道到河邊取水時要結隊而行,懂得仔細地觀察河岸邊不正常的腳印,看看有沒有敵人布下的機關陷阱,學會了從一點點不正常的東西中發現問題的所在,他們已漸漸地成熟。

  遇敵也不慌,熟練地結陣抵抗,前麵的舉盾牌,後麵的沉穩裝彈,瞄準射擊!

  專門打馬,讓韃靼人痛恨萬分!

  對上燧發槍,弓箭的射程並不占優。

  有空的話明軍甚至使用炸彈,當韃靼人試圖衝鋒時,就會挨上爆炸後到處迸飛鋼珠和鐵釘的玩藝兒,不是說笑的。

  論起來明軍的東西很“髒”,那些子彈、鋼珠都鑲鉛,鐵釘肯定水浸過生鏽,導致韃靼人帶傷回去,傷兵發燒,傷馬也發燒。

  以後韃靼人也學乖了,受傷後隻要可能,就要剜肉取彈。

  且慢!

  以他們的肮髒程度,拉屎不洗手,剜肉也是死。

  別說中國地界,放眼全世界,宿營時立即修建廁所的軍隊隻有東南軍,現在加上明軍。

  莫要小看細節,吃飯前洗手、動手術前消毒;喝開水,沒有開水就喝流動水,實在不行就做個過濾器過濾水飲用(我們帶有活性炭哦);受傷後醫治,明軍的醫護兵到了班一級,十個人中間就有一個醫護兵,每個人都學過自救,且藥物充足。

  這就是身為穿越眾,領袖贈予他的士兵們的福利!

  接下來雙方打出了一比一,明軍戰死二百六十一,韃靼人死掉了二百七十二人!

  明軍的傷兵不少,有上千,而韃靼人死馬眾多,死掉了五百多匹馬。

  盡管韃靼人不斷地阻截,但明軍一路向北推進,行軍甚至有越來越快地趨勢,因為韃靼人不怎麽樣嘛!

  韃靼人的士氣不可避免地低落了!

  死掉三百餘人看起來不多,但已經占了出擊韃靼人(六千)的二十分之一,而明軍死掉五百多人,隻占十二萬明軍的千分之四!

  禍不單行,等明軍過了西平堡,譚泰突然接獲一個很大的壞消息:一等精奇尼哈番(子爵)嶽爾多戰死!

  嶽爾多是譚泰的妻弟,部下有整整五百騎兵,十分精銳,竟然會敗北,連他逃不出來?

  “怎麽回事?”譚泰沉下臉來,問報信的騎兵道。

  “是蒙古人,蒙古人來幫助明軍了!”騎兵戰戰兢兢地道。

  “啊!豈有此理!”譚泰惱怒道。

  ……

  嶽爾多進攻的是明軍一支輜重部隊,這也是韃靼人最喜歡進攻的部隊,輜重部隊帶的東西多,露出的麵積大,行動緩慢,韃靼人得手的機會大。

  想要吃下去也不容易,看見明軍護衛隊頂在前麵,連盾牌也不開,直接向著韃靼人開槍!

  他們這是純粹利用頭盔和身上的護甲去敵住韃靼人的弓箭,用火槍向韃靼人還擊!

  躲在明軍後麵的民夫,也在忙著為士兵們裝彈,有的民夫則大膽地參戰,用火槍向韃靼人射擊。

  不時有人中箭倒下,但無人後退,傷者被拖了下去進行治療。

  而韃靼人的騎兵,不時有整匹馬轟然倒下,有的騎士好運,被戰友救走,也有的騎士倒運,

  火槍的出現讓農耕民族有了一種較有效的對付遊牧民族的方法,但初期火器想對付騎兵確實是個大問題。

  火槍射速慢,精度差,大明明軍隊的火器還存在著糟糕的仿製和偷工減料,製造的火器大都有粗製濫造之嫌,那些火器連製造它們的工匠都不敢用,做出來的刀做不了幾下就卷了。

  此外,騎兵從100米衝到你跟前也就10秒時間,沒有第二次裝填機會。而隻有在20米距離齊射才能打中第一排。騎兵根本死不了多少就直接衝了步兵。

  步兵就要直麵慘淡的人生,而大明明的軍隊由於種種原因,是不敢與韃靼人硬戰的。

  東南府的火器卻是不同,材質好,工藝好,極為精良,準確度高也耐用,為了保證質量,規定很簡單。

  造出質量好的,賞銀,差的,不但不賞,還打板子,如果是匠人質量出問題,就是流放去挖地球。

  顏常武極為重視軍工質量,其東南府總理陳衷紀,一人之下萬人之下,擔任軍隊總監,監督的就是部隊訓練的質量和軍工的質量,以他的地位,已經不用再討好誰,也不怕得罪誰,因此東南府的火器質量上乘,冠於諸國。

  至於和韃靼人硬碰硬,用顏大少思想武裝起來的東南軍和新明軍會怕?

  其實這個就是最大的原因,前明軍害怕與韃靼人硬戰,新明軍卻不怕----領袖的錢到位,新明軍無話可說。

  而且新明軍有野戰炮,可以破除韃靼人的防槍彈/弓箭盾車,加上大炸彈,所以韃靼人即使是進攻新明軍的輜重部隊,也不易拿下。

  不過嶽爾多有耐心,今天不行明天來,明天不行後天再來,欺負明軍沒有多少的騎兵,難以援助。

  他已經進攻了三天,早午晚都來,把這支輜重部隊弄得精疲力竭,彈藥將盡(他們運糧不運彈藥)。

  就在下午時分,韃靼人正打得開心時,突然間嶽爾多聽到外圍示警的號角吹了起來,他心中一凜,轉頭望去,但見得四周煙塵大起,竟不知有多少部隊在接近中,不由得大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