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節 議搞晉商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6      字數:2414
  崇禎經營不善,被文官集團忽悠的連餉銀都發不全,導致有的士兵隻能把兵刃與戰甲賣給清軍謀生,拿根木棒去和武裝到牙齒的清虜打。

  清軍的後勤卻有晉商財閥大力支持,就是後來的八大皇商,明軍有什麽?打仗就是打錢糧,一個連肚子都填不飽的士兵,你讓人去替你打仗玩命。在那個隻有朝廷,沒有國家的年代,可能嗎?

  所以明朝滅亡了。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晉商不是指山西商人,所謂的晉商是指關外走貨的行商,因為他們多從山西大同出關,所以稱為晉商。

  為什麽說晉商是亡明的主因之一呢?

  明朝時期關外的遊牧民族缺醫少藥的,說難聽點的話是他們什麽都缺,連鐵鍋都沒有!

  所以關內的漢人覺得這生意好做,於是就逐漸形成商隊與關外互通有無,但是明朝朝廷是規定不允許交易違禁商品的,比如:武器、個別特殊藥品等,於是就走私唄。

  到了明末出現晉商八大家,他們給滿清提供情報、武器、糧食等等,滿清在攻打明朝的時候使用的大炮就是這哥們八個提供的。

  八大皇商,不是顏常武想屈他們,而是清廷欽定的哦:“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時以貿易來張家口,曰:王登庫、靳良玉、範永鬥、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本朝龍興遼左,遣人來口市易,皆此八家主之。定鼎後,承召人都,宴便殿,蒙賜上方服饌。自是每年辦進皮張,交內務府廣儲司。”

  由於八家商人為清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貢獻,所以清朝定鼎後,順治帝沒忘為入主中原建立過赫赫功業的八大商家,在紫禁城設宴款待,並賜給服飾。順治還要給他們封官賞爵,八大商家受寵若驚,竭力推辭。於是,順治帝便將他們封為“皇商”(籍隸內務府)。

  所以呢,顏常武將明朝資產重組後,自然得來秋後算賬,他們得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

  戴維先生負責提供晉商的情報,祁彪佳負責查辦事宜。

  祁彪佳在東南府的地位很高,有利之處是他很早在孫老大人(承宗)的引薦下進入東南府做事,他精明強幹,對顏常武忠心耿耿,深受重用,是行營副主任,主持北方政務,但他在東南府實際上管的是法律,連軍法他也有份管。

  得明白,軍隊是顏常武的禁臠,非心腹不得染指。

  春耕過後,事務稍緩,顏常武就抽調他出來辦大案,事關重大,非祁彪佳不可。

  拿不到八大皇商的賬本,但是韃靼人的賬本拿到了。

  東南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京師,導致清廷戶部的檔案都來不及銷毀就落入了東南軍的手裏,如此韃靼人與晉商交易的賬本清清楚楚。

  數據表明晉商對滿清進行走私,走私各種戰略物資如糧食、鐵、火藥等。當時由於明朝對滿清進行物資封鎖,所以滿清的經濟狀況很緊張。但是晉商的走私活動,大大改善了滿清的經濟狀況,而獲得的是滿清劫掠大明所得的巨額金銀。

  數額巨大,難怪清軍有火炮攻打明軍城池軍鎮!

  要知道,顏常武為了得到火藥,除了自製,不得不維持與明朝大陸、紅毛番的關係,給明朝那些貪官汙吏送銀子讓他們高抬貴手,方便東南府走私火藥,象澳門他沒有收回來,菲律賓也是塊好地方啊,以他的軍力,搞定澳門和菲律賓是分分鍾的事。

  誠然,不止是火藥,還有許多商品的進出口,但火藥向來是東南府與紅毛番貿易的大頭,來多少收多少!

  畢竟顏大少訓練炮兵是舍得下火藥的,常說炮兵是練出來的,軍需部門為火藥操碎了心。

  而關外清軍,一夜之間,就有了大量的火炮,對準明軍狂轟,火力還勝過明軍。

  他們這些韃靼人,懂得殺人和喝酒,懂得製火藥?別逗了!

  晉商拿到的是血銀!

  是自己族人的鮮血濺在上麵的銀子,他們還拿得心安理得!

  資料非常詳盡,甚至有記載“天聰六年七月,十五日,明國所贖糧米財物,阿什達爾漢及龍什、達雅齊塔布囊、衛寨桑四人,悉行私取,不分給同行之白格依、愛巴裏等。龍什複私換官價所買蟒緞,筆帖式白格依及筆帖式愛巴裏以其事奏聞於汗。遂命盡奪阿什達爾汗、達雅齊、龍什所得財物、糧米,仍坐龍什竊盜罪,罰銀百兩,革職。”

  這段公案表明有韃子在從事與明國貿易時,私取財物、糧米,實際上就是貪汙,不過清廷的處置挺有意思,叫做“竊盜罪”。

  糧米,明朝都不夠吃,晉商卻賣給了敵國!

  鐵證如山,不容抵賴。

  祁彪佳一目十行地看過後,合上卷宗,拱手道:“晉商罪大惡極,當誅首惡,家族流放東南亞,家財抄沒!”

  “很好,你去辦吧!”顏常武作出決定道。

  “遵令!”祁彪佳拱手道。

  兩人一番話,就定下了晉商的命運!

  很快地,祁彪佳打著巡視生產的名頭自京師出發,走懷來、宣化、張家口、懷安、陽高等地,最後到達了大同。

  確實是巡視生產,檢查春耕、政府重建、經濟發展、基礎建設等,足足走了半個月才進入大同。

  大同已經重新煥發生機,民眾正在治療戰爭創傷,發展生產。

  他經過城裏,看到的深深大院,高樓大廈,雕梁畫棟,十分氣派。

  已經有人先行一步,探知了那些晉商的下落,那些大院,多是他們的資產。

  “嘿嘿,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祁彪佳準備來辦事,即將見到那些闊佬們倒黴,頗有快意。

  他下榻於大同府招待所,除見當地官員之外,餘人不見,但當晚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範永鬥求見!”隨行軍官報告道。

  範永鬥!

  來得好!

  這廝除了走私糧草鐵器並代女真銷售劫掠財物之外,還為女真族提供各種軍情朝廷等情報,聯絡明朝內部叛軍,以及策反、暗殺、造謠等。

  滿清入關後,範永鬥被命主持貿易事務,並“賜產張家口為世業”,從此,範永鬥取得了別的商人無法享有的政治經濟特權。他不但為皇家采辦貨物,還借勢,廣開財路,漫天做起買賣來。他除經營河東、長蘆鹽業外,還壟斷了東北烏蘇裏、綏芬等地人參等貴重藥材的市場,由此又被民間稱為“參商”。

  轉眼,範永鬥成了擁有數百萬乃至千萬巨富的大皇商,為八大家中之佼佼者。

  “讓他進來!”祁彪佳淡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