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節 殺人質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6      字數:2923
  韃子占據北京後,防禦本來沒有這麽鬆懈,當時清兵入關,湊夠了十二萬滿洲勇士,蒙古八旗五萬,漢八旗五萬達二十二萬人,這些軍隊是清廷核心,忠誠度不成問題。

  至於投降的漢軍,如果用來對付前明軍隊,狐假虎威之下,亦不成問題。

  但對付有東南軍參與的任何軍隊,怎麽都有問題!

  南明北伐,軍隊實力雄厚無比,采取一兌一的兌子方式,不怕犧牲,導致清軍大將多鐸居然避戰,以穩守反擊的戰術,與北伐軍對峙。

  北伐軍打著領袖顏常武的儀仗,但顏常武並不在軍隊,因此多鐸不來決戰,再好不過。

  雙方一味地在濟南前線堆徹兵力,北伐軍穩紮穩打,多鐸也不斷地增兵,手裏有七萬滿洲八旗軍、蒙古八騎三萬、漢八旗三萬,而西安阿濟格集團則有二萬滿洲八旗軍,一萬漢八旗,再有一萬漢軍旗、一萬滿洲八旗軍駐紮外地,控製其餘地盤,而留有二萬滿洲八旗軍、二萬蒙古八騎鎮守京師,對付三萬而來的東南軍,有得打。

  這種部署對付前明任何軍隊都不成問題,無論官軍、地主武裝、農民軍,通殺!

  但是東南軍一來,改造明朝官軍,還有農民軍,戰鬥力就脫胎換骨,嗖嗖地向上。

  其中,大順殘軍,亦李自成掛掉後的殘餘軍隊,將領有李錦、高一功遂同郝搖旗、田虎、張能、黨守素、袁宗第、賀藍、李來亨、塔天保、馬某等,向南明效忠,聽從領袖指揮,成立“忠誠營”,李錦、高一功皆被南明大臣堵胤錫保舉為總兵,其餘諸人為副將、參將、千總等。

  讓忠誠營將士們心安的是南明的軍餉、裝備、糧秣、物資等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忠誠營,這表明朝廷的態度是真誠的!

  否則沒必要送真金白銀來,看一個人的真心程度就看他舍得不舍得投資,領袖絕對是真心的。

  忠誠營軍官們被感動了:君以國士侍我,我當以國士報之!

  他們向北挺進,向北進攻!

  忠誠營應該是第三能打的軍隊,明末軍隊論戰鬥力,第一條好漢是當然是東南軍,第二把交椅給韃子兵坐了,第三把交椅則是沒有損失殆盡前的明朝軍隊,第四條好漢則是大順軍,在明朝軍隊倒了之後,忠誠營的排名上升一位,他們的將領都是打老仗的,與官軍、地主武裝無日不戰!

  東南軍向他們派出了教導團,將他們的精神和裝備武裝起來,爆發出了迅猛的戰鬥力!

  原先他們一直在漢水流域活動,一個月內,他們席卷了漢水流域。

  然後向黃河流域進攻,攻克平頂山、攻克許昌,打開封不下,徑取鄭州,占領了洛陽後二打開封,這回奪取了開封!

  上萬的滿洲八旗軍戰死沙場,漢軍旗狼狽而逃!

  忠誠營之所以取得驚人的戰果,無它,敢戰!

  東南軍教導團讓他們清楚了什麽是“遇敵必戰!”

  讓他們明白了“敵人是鐵,我們是鋼,隻要我們英勇,就沒有敵人的頑強!”

  懟下上萬滿洲八旗兵,足足有三萬忠誠營的將士倒下。

  然而,忠誠營的後備兵源是無限的,他們現在是官軍,有大義名份在手!

  不信?有南明發來的印章、詔書和專門鑄造的官銀可以作證哦。

  以往,忠誠營與官軍、地主武裝打成一窩粥,現在,他們可以征召任何明人,因為忠誠營是朝廷派來的,原本敵視他們的地主武裝就算不與他們聯合起來,也不再向他們進攻。

  否則進攻官軍,會被朝廷秋後算賬。

  而有了朝廷餉銀糧秣補給的忠誠營也不用去搶劫地方,遂得到了廣大明人的幫助,軍隊反倒是越打越多,一下子變成了十萬大軍。

  清廷震驚地發現忠誠營切斷了北京與西安的聯係,讓在四川的阿濟格有變成孤軍的危險,同時黃河中遊地區形勢糜爛,忠誠營成四麵開花之勢,李錦親率忠誠營主力一部達五萬人,前鋒直指邯鄲,趨勢往德州,這是要切斷濟南與北京的糧道!

  萬般無奈之下,多耳滾派出了一直在京城聊閑的阿巴泰,請他率一萬滿洲八旗軍、二萬蒙古八騎迎戰李錦,雙方戰於邯鄲。

  李錦主力回縮,阿巴泰繼續與與李錦交戰時,突然得到了京師陷落的重大消息,震驚之餘,他將部隊交給副將統領,率一萬滿洲八旗軍駛援京師。

  ……

  阿巴泰騎兵急行三天,返抵京師,他打仗經驗老到,首先以遊騎兵巡遊北京四門,切斷城內城外的交通。

  結果他接到了明軍的戰書,邀他明日兩軍決戰。

  阿巴泰批了個“可”字讓使者帶回去,他的副將是富喀禪,認為不應該急於和明軍開戰,先休息一二天再作打算。

  “明軍以逸待勞,想趁我軍立足不穩建功,本王當然清楚!“阿巴泰不以為然地道:“他們想賺本王的便宜不是這麽好賺的!我軍與之戰,若不利輒走,會齊大軍再攻京師,若有隙,我軍複奪京師,不世之功也!”

  富喀禪亦急於求成,他有家人在城裏,想早日克服京師,被阿巴泰說服。

  第二天,雄偉的北京城下,明軍出三萬,由番將戴維先生統領,與萬餘清軍戰於廣安門。

  但血戰沒有爆發,清軍崩潰!

  因為無恥的東南軍推出了八旗的婦孺,清兵入關後,家人都送到北京城裏居住----八旗人少,諾大的北京有的是地方容納下他們。

  感謝清人學明製,建立了兵部,清軍調動的軍隊都有完善資料,如此阿巴泰的軍隊家屬都給抓出來,立刻被對麵的清軍看見了自己的親人,而她們的旁邊就有凶相畢露的敵軍手執雪亮的鋼刀站在他們身邊。

  雖然旁邊的軍官不住的彈壓威嚇,但軍隊在這個時候顯然無法控製了,一聲聲淒厲的呼喊回應在天地之間。

  “阿瑪……那是我阿瑪……”

  “額娘啊……妹子、弟弟…………”

  清軍慘呼著,陣勢大亂!

  看著眼前的一幕,紅毛番戴維先生滿意的笑了笑,露出一個堅決的神色,朝前排的監刑軍官們做了有個下劈的姿勢。

  軍官們一聲令下,士兵們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中的屠刀。

  阿巴泰臉色鐵青!

  一個富態的中年婦人被頭一個被挑出來,那是他的大福晉!

  沒有什麽喊一、二、三投不投降的吆喝,大聲朝清軍方向報出她的身份之後,一刀砍下!

  阿巴泰心口一痛,身形在馬上晃動,險些墮馬!

  阿巴泰出身不好,因此他極重家庭,與福晉感情很好,沒想到轉眼間夫妻就陰陽分離!

  “啊!”旁邊的富喀禪捂住了嘴巴,因為第二個輪到的是他的一家子。

  大刀砍下,人頭落地!

  緊接著東南軍拉了一批旗人出陣,說出他們的身份後,大刀就砍了下來,那副凶惡殘暴的架勢表明他們根本不在乎清軍是否願意投降。

  刹那間那些人身首異處,鮮血滿地亂淌,執行完畢的劊子手等著,第二批家屬婦孺又被拉了出來,大嗓門的士兵報出身份之後,把哭鬧掙紮著的人質大力按倒,手中屠刀再次揮起、落下。

  這時東南軍才說出來道:“放下兵器,投降者免死,家人團聚,流放東南亞!”

  “否則,全部殺光!”他們冷酷地道。

  有一群投降的旗人用滿洲語叫喊道:“投降吧,明人說到做到!”

  清軍再也堅持不住,說起來,旗人較重親情,無論是誰,都不能夠看著自己的親人被屠,且對方給了出路!

  清軍士兵們群情洶湧,幾個試圖阻擋的軍官刹那間被這些士兵們砍成碎片,一片又一片的士兵跑了出來,放下武器衝入人群,摟著自己的親人放聲大哭。

  陣崩,阿巴泰撥馬而逃。

  而指揮官戴維先生沒有絲毫的內疚,在他後來的回憶錄裏寫出他當時的感受是領袖的那句話:““正義雖然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