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節 亂亂亂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6      字數:2308
  南方亂,北方更亂。

  曆史有其巨大的慣性,駐守關外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背棄了民族大義,置已歸東南府的舅父祖大壽書信之勸於不顧,引清兵入關!

  當其時,李自成率軍進京,入住紫禁城,夜宿龍床,奸銀宮女,封宮女竇美儀為妃。

  大順軍入北京之初,軍紀尚好,李自成假惺惺地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

  農民軍開始拷掠明官,四處抄家,規定助餉額為“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劉宗敏製作了五千具夾棍,“木皆生棱,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

  崇禎放下九五之尊的麵子向京城的皇親國戚、勳貴和大臣們乞討,所得無幾。

  而李自成牽魏藻德、方嶽貢、丘瑜、陳演、李遇知等,勳戚冉興讓、張國紀、徐允楨、張世澤等八百人追贓助餉,對於不肯繳納銀子的官員們那是棍棒、火刑、肉刑花樣翻新,不僅官員遭殃,京城大量的富戶和平民也跟著倒黴,李自成得銀所傳有七千萬兩!

  有沒有這麽多?

  可能沒這麽多。

  但銀子確實還是有的,而且很多。

  畢竟,海外的銀子如水流淌進大明,當中的一大部分,是輸送給京城的貪官汙吏,京師銀子大把。

  這幫大明的賤骨頭,皇帝求他們,他們不肯給錢,以為換個主子,他們還可以作威作福,沒想到遇到李自成這等變態!

  而進京的農民頭們不僅搶銀子,還搶女人,大將劉宗敏就搶到了一個大美女:陳圓圓!

  陳圓圓之美貌不必多說,劉宗敏到手後,豈不落力地圈叉圈叉,讓吳三桂頭頂掛草,象草原般嫩綠無比。

  一切都順理成章地發生了,吳三桂麵臨著農民軍、北虜和東南府的爭取而首鼠兩端,但得知圓圓遭劫後,衝冠一怒,不再肯投降李自成,將使節趕走。

  李自成因為他的不降,乃率大軍十數萬離京進攻他。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與吳三桂進行一片石戰役。戰至四月二十二日,吳軍漸漸不支。吳三桂乃降於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兩軍聯手擊潰李自成,主將劉宗敏受傷,急令撤退。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到京城,僅三萬餘人,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怒殺吳三桂家大小34口,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兩路撤退。

  清軍入關!

  五月多爾袞率大軍抵達燕京,明文武諸臣士庶郊迎清軍入城。多爾袞進入皇城,居火後餘生的武英殿理事。令官吏軍民以帝禮為明帝發喪。令故明內閣、部院諸臣以原官同滿洲官一體辦事。按製葬明莊烈帝皇後周氏、妃袁氏,明熹宗皇後張氏、神宗妃劉氏。

  而此時東南府入主南京,立金華王朱由產於南京登位,建立南明政權。

  九月於紫禁城東南建堂子。偽順治帝車駕到達通州,多爾袞率諸王、貝勒、貝子、文武群臣於行宮朝見偽順治帝。

  偽順治帝自正陽門入宮。初定郊廟樂章。奉安太祖武皇帝、孝慈高皇後、太宗文皇帝神主於太廟。

  十月,偽順治帝親詣南郊告祭天地,遣官告祭太廟、社稷。以睿親王多爾袞功最高,命禮部建碑紀績。上太宗尊諡,告祭郊廟、社稷。順治帝禦皇極門,舉行入關後的登極典禮,頒詔天下,大赦。加封和碩睿親王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為信義輔政王,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為和碩英親王,多羅豫郡王多鐸為和碩豫親王,複封豪格為和碩肅親王。

  這邊北虜諸酋彈冠相慶,群魔亂舞,那邊大軍忙著進攻李自成,窮追猛打。

  李自成先後丟失北京和西安,退往湖北,被東南軍所遏,東南軍防守嚴密,更勝清軍,農民軍為之氣沮。

  躊躇中,清軍追至,大敗大順軍,李自成最終兵敗被殺!

  ……

  北方亂七八糟,人流向南方而行以避禍,東南府有海船於北方沿海地區接送人群,送往南方,或者直送東南亞,收獲甚豐,僅半年就有五十餘萬眾到達了台灣,轉送東南亞。

  漁龍混龍,泥砂俱下,甲申年底,有一僧人自稱是明朝親王,從兵亂中逃出做了和尚。

  永明帝朱由產十分重視,著有司訊問,那些做公的經驗豐富,一問就知道是假的,經過九卿科道會審後,將該和尚處斬。

  和尚還沒什麽,隨著李自成失守北京,有大量的前明官員逃回南京,他們有相當的根基,圖謀複起,稱我等皆是明官,願為朝廷效力。

  朝中首輔兼吏部尚書姚明恭不動聲色,放出聲氣,說朝廷準備起用他們,將諸人集至吏部大堂接待。

  馬士英坐於堂中,突然變臉,一聲令下,差役湧出,更有火槍兵押陣,將諸人全部拿下!

  人群中獨牽出光時亨、武愫兩人五花大綁,並及時往他們嘴裏塞上核桃,以防口才好的他們胡說八道。

  光時亨為崇禎七年(1634年)甲戌科進士,任兵科給事中。李自成陷大同,崇禎皇帝有南遷的念頭,內閣大學士陳演、魏藻德反對,並指使光時亨激烈諫阻,堅決主張固守北京。城破時,時亨投降李自成,留任兵科給事中。

  之後南逃,這次給馬士英將他拿下,指控道:“給事中光時亨力阻南遷,致先帝身殞社稷;而身先從賊,為大逆之尤。”

  至於武愫助之,一體同罪。

  於是光時亨、武愫皆棄市,家人流放東南亞。

  至於那些做過李自成官員的,又逃到南京的前明官員,統統捉住,與家人一起流放東南亞!

  東南亞,這個名字對於明朝官員們是如雷灌耳,讓他們噤若寒蟬。

  民間那些道上朋友們,亦將東南亞視為神聖的名字,如果說話怕別人不信,就會說“我若做不到,讓我到東南亞去!”

  官員審理案件,隻要達得到標準的,都是判罰流放東南亞,導致多地官獄為之一空,老鼠在裏麵也會餓死。

  在永明朝,犯罪率有了很大的下跌,一來是顏常武的經濟政策起效,民眾生活提高,不想犯罪;二來官員們和道上的朋友們,都怕了“東南亞”!

  北邊逃人絡繹不絕,接著出了偽太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