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6      字數:2991
  吃盒飯的草民打敗了那些嬌生慣養的王爺們!

  第一天的白天有三萬人領取盒飯,晚上人數減少到一千餘人,就在附近安營紮寨,有人運來了大批的木炭和煤餅來取暖,第二天人數又達萬餘,之後穩定在五千餘人。

  他們組織嚴密,整整有條,有人帶喊口號,組織隊伍叫喊口號,始起彼伏,始終壓過了王爺們細聲細氣的聲音。

  當有中有些纖夫,冬天業務量少,來此領取盒飯,領上一天工資,他們的“擁護朝廷,支持東南公!”呐喊聲圓潤渾厚,把王爺們的耳朵震得嗡嗡響,讓王爺們越來越無心戀戰。

  見勢不妙,有王爺說了:“他們會請人,我們不會請人嗎?”

  “我們還真的請不來人!看看他們當有還有什麽人!”有人苦笑道。

  大家一瞅,領盒飯的人當中有不少的官軍和應天府的差役在維持秩序,他們到中午時也在領取盒飯!

  如此,領盒飯的人是有官方背景的哦,否則,他們連皇陵都進不來。

  五天後,王爺們潰敗,沒辦法,整個皇陵都是領盒飯的人們的聲音,為顏大少歌功頌德,日夜不停,王爺們的聲音都給壓了下去!

  須知王爺們的身份尊貴,結果挨這些泥腿子起哄、奚落、怒罵,又罵不過他們,更不會有人去捉他們,不由得氣餒。

  從第三天開始,情形越發地糟糕,不僅是領盒飯的人在撐顏常武,罵王爺們,還有鄰近各地湧來的百姓,他們齊聲為顏常武叫好。

  公道自在人心,顏常武入主南明的時間不長,但是給予民眾的好處是實打實的。

  他壓製貪官汙吏、他投資社會、增加民眾收入,而且推行的攤丁入畝、土地階梯式收稅對於民眾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以前要交人頭稅,不交稅者要被官衙前當眾枷號,現在嘛,無地者一文不交,打工所得有多少都是自己的。少地的人交少點,而且地主的租稅也不能過高,廣大的民眾們清楚了是誰對他們這樣好,於是力保顏常武。

  在第四天,足足五萬民眾集中在皇陵處,聲勢浩大,且有不斷增加之勢,王爺們慫了!

  萬一有人挑動一下,保不準不測之事發生,可能死了也是白死!

  此絕非危言聳聽,而是有官員派人偷偷告知王爺們的。

  要是堅持下去的話,那位國公爺老羞成怒的話!

  待王爺們離開皇陵後,幕後組織的金百萬如釋重負,這五天他花了不下五萬兩銀子,不過錢是小事,國公爺高興就好。

  那些王爺們回到南京城裏,立即接到朝廷詔令,著他們各自返回封地,速速離開!沒有封地的等待朝廷安排。

  按製,王爺們被當成豬來養,無朝廷詔令不得離開,他們之所以能夠到達南京城,是來慶賀皇帝登基,而皇帝朱由產出於製約顏常武的考慮,有意留他們在南京,不過發現他們造成的麻煩比他們在此的好處還要多,就忙不迭地把他們趕走了。

  輕勝一局的顏常武並無笑容,他臉色悲戚地站在孫承宗的病榻前,旁邊站著孫家人和姚明恭、王鐸、高弘圖、馬士英等一幹重臣。

  老帝師病危!

  他年長體弱,這次急赴皇陵,被冷風吹襲,受了風寒,再被諸王爺盡情奚落,心境大壞,氣血浮動,諸多原因之下,立即病倒,迅速惡化!

  病來如山倒,不到三天,前去診脈的禦醫們都不敢出藥方,給來的藥方都是類似於“今天天氣嗬嗬嗬”的打醬油。

  顏常武看著雙眼緊閉、形容憔悴的孫承宗,為之傷感萬分!

  孫承宗對於東南府和顏常武助益極大,顏常武不過是個小賊頭,而孫承宗是帝師,地位尊貴,他在台灣時,吸引了大量的大陸人才投奔東南府,都是衝著他而來的。

  當初擁立皇帝時,他在禮部大堂上一站,一言九鼎,誰都爭不過他!

  孫承宗本已垂垂老矣,卻依舊為他不停地奔走。

  一旦他有事的話,對於東南府屬於大廈傾倒,損失慘重!

  “嗬”一聲輕呼,孫承宗睜開了雙眼,見到顏常武那副哭喪著臉,孫承宗吃力地道:“領袖!”

  “我在!”顏常武上前坐下,握著他的手道。

  “不必悲傷,我得媽祖娘娘保佑,能夠活多這幾年,值了!”孫承宗輕聲道。

  大家不由大奇,怎麽孫承宗得得媽祖娘娘保佑,活多這幾年?

  孫承宗說道:“一月前,我去蘇州視察,進了姑蘇城外寒山寺燒香,那裏的住持釋淨真有大德行,見了我,就勸我激流勇退,入廟修行,可得百年壽!”

  “他說我早就該死了,幾年前就應該死了,但外來的力量幹擾了我的命數,導致我活多幾年,但世事公道,欠人的終要還的,想要脫離苦海,唯有入廟修行方可解此厄!”孫承宗說出一樁奇事來。

  大家猛醒,孫承宗被崇禎解聘之後,一直賦閑在家,應顏常武延請,不嫌台灣廟小,赴台管政,而他的家鄉高陽,於崇禎十一年被清軍攻陷,孫承宗的多個子孫死難!

  如果孫承宗還在高陽,應該難以避禍。

  那位釋淨真有大法力,能夠看出此事。

  顏常武勉強道:“我命由我不由天,先生當自強,再助我十年,大明將如東南府興旺!”

  孫承宗搖頭道:“我曆經萬曆、天啟、崇禎、永明四朝,活得夠久了,不能再助領袖十年了!”

  “我在台灣時是最快樂的時光,做的是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事情,此生無憾!”孫承宗臉上浮出笑容道:“可惜,再也不能見到領袖光複河山,剿除北虜和順逆!”

  他轉向兒孫們道:“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嘩啦”一聲,兒孫們都跪下來了。

  古人重傳承,孫承宗叮囑顏常武道:“我家子孫,請領袖看顧!”

  顏常武的眼淚也都流下來了,鄭重說道:“孫家後代,將與國同休!”

  他一句話就定下了孫家的未來,孫承宗道:“快不快謝謝領袖!”

  孫家子孫連忙向顏常武致謝。

  ……

  是夜三更,一代奇人,大明帝師孫承宗歸天!

  顏常武在國公府內,聽得消息連夜報來,不由得披衣坐起,直到天明!

  想起孫承宗對他的幫助,是他給東南府插上了飛翔的翅膀!

  再牛的大明人才,都敵不過他的一句話:“老夫尚且在東南府,爾等何不速歸東南府!”

  於是,大明人才滾滾而來。

  不在古代,不知道古代“士農工商”各等級距離是壁壘森嚴,顏常武一個海賊頭,被人嚴重地看不起!

  但孫承宗力撐之下,為他收拾了無數的人心。

  可惜先生已去,再不能助他了!

  孫承宗死後極盡哀榮,被追封“鎮海公”,國公爵位,世襲罔替,是東南府建立以來,頭一個送出的勳貴爵位。

  除此之外,他還被追贈“太師”,諡號“文正!”

  太師是三公之一,向不輕授,諡號“文正”更是諡之極美,無以複加!

  司馬光認為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極至。

  明朝之年,得“文正”諡號者不過是李東陽、謝遷、倪元璐而已,現在又加多了一個孫承宗。

  李東陽、謝遷為弘治、正德名臣,時人將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人與永樂、洪熙、宣德朝名臣“三楊”相比,稱“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

  明武宗的時候,大學士李東陽要死了,大學士楊一清來看他,見李東陽為諡號擔憂,楊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後給他文正的諡號。垂死的李東陽竟在床上向楊一清磕起頭來。可見“文正”在士人心中的地位。

  倪元璐為明末名臣、書法家,李自成農民軍攻陷北京時自縊殉節,全君臣之義,彰顯氣節,被南明朱由產追贈為“文正”。

  孫承宗的待遇是顏常武為他極力爭取而來,甚至顧不上這邊文正那邊勳貴的雙重待遇。

  越是給予孫承宗的禮遇,越是顯示他的重要,承宗卒如折東南府一角,顏常武心中恨極,不顧一切,發動了對明朝王爺們的反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