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節 大魚落網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6      字數:2859
  在那個韃子的掩護下,內進的人乘機逃了出去,他們一行九人往江邊而逃,搭上了一條闊烏蓬船,順流而下,隻要給他們逃開來,那就是龍歸大海,無影無蹤了!

  沒想到下遊地帶,數條早就等待的大型的撓槳船迅速衝來,當中一條猛然撞將過去,烏蓬船當場沉船,裏麵的所有人都掉進水裏。

  “撲通!撲通!”聲中,諸撓槳船上幾十條漢子跳入江中,二三人服侍一人,將那些掉水裏的人盡數製伏,捉上撓槳船上!

  漢子都是浪裏白條,開玩笑,東南軍以海軍稱雄,水性不行哪行呢。

  他們捉到人後,並不急於捉上船去,先灌他們吃水,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再送到船上,如此他們沒有了抵抗力,隻能任由擺布!

  這一招確實必要,那些人中不乏好手,事後清點,至少有十個能戰,當中四個雖然不及那位韃子猛將兄,乃是真韃子,也有不俗的戰力,如果動起手來,隻怕東南軍死傷亦會不少!

  捉到的人,東南軍經驗豐富,先給他們把水逼出來,然後上了精製的鐵鐐銬,嘴上都給上了核桃(防止咬舌自殺),用竹竿子將他們的手腳綁上,兩人抬一個,就象抬野獸一般。

  共有十三個人,統統抬回了先前的王家裏內進大廳裏,粗暴地扔在地上。

  裏麵已有六人被執,乃是漢人,而新到的十三人當中,認出了四個是真韃子,其餘的都是漢人,可能是漢奸,統統都是韃子。

  俘虜中間有範承誌,把他從竹竿上放下來,讓他站著,取出核桃。

  範承誌滿臉憤怒地道:“你們知道我是誰嗎?膽敢對我無禮……”

  一名精壯的漢子上前用拳頭大拳大拳地猛擊他的嘴巴!

  範承誌給後麵兩人押著,後退不得,照單全收了拳擊,立即被打得說不出話來。

  對方並不是折磨他,不過是讓他不再說話。

  蘇祥兵的目光在那些人的臉上掠過,然後他手一指道:“將他提起來!”

  大家注意到隨著蘇祥兵的指示,範承誌的臉一下子變得慘白!

  從竹竿子裏提起來的是一個中年文士,看眉毛眼角輪廓的,與範承誌有幾分長相肖似。

  眼下他雖然狼狽,但是依稀有上位者的氣質存在。

  他站直了,一言不發,而蘇祥兵亦看著他,不過半晌後道:“挑了他的腳筋,砸掉他的牙齒!”

  諸人一驚,這是對“大人物”的待遇啊!

  挑掉腳筋,他就很難逃走,砸掉牙齒,是避免他的自殺。

  那個中年文士倏地大驚,急得他想掙紮說話,卻哪裏能夠反抗。

  隨蘇祥兵來的特工有熟手的,立即將那個中年文士“服務”周到,將他變成了廢人!

  蘇祥兵根本就不用詢問範承誌與那個中年文士,而是叫來好手,分開來詢問其餘俘虜。

  詢問自然不是那麽友好的,陣陣鬼哭狼嚎之聲響起來。

  那些人普遍意誌堅強,但世間還有許多比死更可怕的刑罰,東南府不會用華人來試驗,不過有許多的土著當“試驗品”,從而“經驗”豐富。

  很快就有了消息,報給蘇祥兵,他先是一楞,隨即爆發出一陣狂笑:“哈哈哈!”

  他滿麵春風地向中年文士打招呼道:“久仰了,範大學士!”

  大漢奸範文程落網!

  範承誌是真名,乃範文程的侄子,小漢奸一枚。

  蘇祥兵同樣將範承誌給予與其叔一樣待遇:挑掉腳筋和砸掉牙齒。

  經過對他們帶來的人突審後,蘇祥兵了解到範家叔侄被北虜派遣,前往江南遂行間諜之事,想刺探東南府軍情和給東南府上眼藥,在江南營造反東南府的氣氛。

  但是,他們的任務注定失敗!

  東南府領地裏,被打造得水潑不進,針插不入。

  而江南、東南沿海各階層與東南府形成了緊密的利益鏈,說什麽都沒有用,唯有財帛動人心,東南儲保障了海路貿易,各地的物資才能夠換回源源不斷的白銀,這麽多的白銀是範家叔侄給不了他們的。

  捕到大魚了!

  之前的犧牲就值得,否則蘇祥兵都不知道怎麽樣向領導交代。

  他的腦袋飛快轉動,對於他們的處置有一送給大明南京刑部進行公審,但世事難料,不能完全相信明朝官員的德性,說不定兩個狗漢奸會死在獄中,得不到應有的懲罰,甚至被救走呢!

  明朝官員奇葩,還是別冒險了。

  想通的蘇祥兵當機立斷,將他們急送回台灣!

  行動起來,將俘虜中所有的漢人押回船上送走,而二個真韃子則交給了鎮江的差役,如此他們可以向上麵交差。

  掘地三尺,刨出了數萬兩白銀,遂給了鎮江差役的兩個捕頭一人千兩,那個立功的老差役也是一人千兩,其他的人一百兩銀子,剩餘的則由蘇祥兵帶走。

  他可以給多點,但差役們將會無福消受,適可而止。

  ……

  船到了南京,蘇祥兵啟用了他的金牌,亮明身份,找到了停泊在南京長江邊的東南府巡航艦,緊急動用他們,將那些人運回台灣!

  他做得非常穩妥,先是派人好好照顧那倆叔侄,然後揮筆急書一封書信,寫明緣由,囑人急投南京兵部左侍郎楊铖新,請楊大人出麵擺平餘事。他則親自押船,隨船一起回台灣。

  楊铖新,崇禎元年進士,福建海澄人,不折不扣的鄉黨!

  借用東南府的力量,他升職很快,現在能夠幫助東南府了。

  明朝分北京六部和南京六部,南京是陪都,官員職權不顯,但南京戶部和兵部還是很有權力。

  有他出麵,擺平事情不成問題。

  ……

  平安地將人犯送回了台灣,立即在高層裏引起了轟動!

  顏常武看了消息,重賞一幹人等,有點好奇地想去參觀大漢奸是怎麽一個模樣,想想有失身份,派了戰爭部總檢察長祁彪佳去審問他們。

  祁彪佳見著範文程,見他雖居牢獄,境地淒涼,居然還是一副泰山壓頂也不變色的樣子,不禁可惜地道:“卿本佳人,奈何作賊!”

  祁彪佳著人去了範文程的刑具,讓他坐下喝茶,兩人交流,範文程不方便說話,遂以毛筆代說。

  “可曾後悔?”祁彪佳問曰。

  “事已無可挽回!”範文程回答。

  “可願招供?”祁彪佳再問道。

  “願寫回憶錄!”範文程很合作地道。

  “甚好!”祁彪佳點頭,叫來牢頭,給範文程一個單間,好生侍候著,讓他寫回憶錄!

  於是他就撰寫回憶錄,寫起他的童年是快樂的,寫到他進學成為生員,但遭遇不公,考試時明明考得好的,卻給考不好的官二代淩駕其上,冒名頂替,用他的時文得大宗師青眼賞識。之後別人中了舉人,而他卻名落孫山!

  待到北虜破沈陽,範文程與兄長範文寀想到北虜缺乏文官,正是良機,於是賣身投靠,開始了他們賣國生涯……

  看到他的回憶錄,顏常武評價道:“誠如是,則為黃巢矣,有司之過也!”

  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學識不差,曾多次應試進士科,皆落第,不是學識不如人,而是家世太差,別人不肯帶他玩。

  他怒火中燒,不由寫了一首《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詩中殺氣騰騰,之後黃巢引導暴動,殺進長安,真的是滿城盡帶黃金甲!

  據說後來的統治者吸取這個教訓,讀書人殿試者皆不黜落,亦即是人人有份,以免人才失落。

  好在東南府橫空出世,否則這位範老兄,不是黃巢,亦是黃巢類似的人物,真會傾覆漢家江山。

  現在他落網了,就讓他的回憶錄來警醒後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