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節 多爾袞慫了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6      字數:2602
  錦州軍迅猛衝鋒,韃子兵敗如山倒,混亂中把暈迷的達古揚裝上馬帶著跑的他的那些親兵定睛一看,啊,將軍呢?

  這達古揚不見了!

  仔細一看,天哪,達古揚居然落入了明軍的手裏,這可是八旗中的鑲紅旗副都統!

  他衣著顯赫,給明軍瞄上,捉到他五花八大綁的,歡天喜地地送給自己的將軍去領賞!

  祖大壽與何可綱不由得大喜,但高興隻得三分鍾。

  明軍雖然大勝,但是趙率教老將軍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他臉色蒼白如紙,身上的血已流光!

  之前中箭,為了不影響士氣,他沒有吱聲,導致無救。

  彌留之際,猶在低哼道:“殺賊!”

  趙率教殉國!

  ……

  錦州軍撤往海邊,韃子的遊騎兵象蒼蠅般討厭,問題是這種蒼蠅是要命的。

  何可綱派了弓箭手、火槍兵與遊騎兵們對射,不打人,專射馬,其餘人等頂著弓箭走。

  “走走走!不要管他們!”軍官們高吼道。

  一路上都有錦州軍倒下,好在頭頂飛來的弓箭漸稀,畢竟錦州軍有與韃子對射的勇氣,亦有準頭,而打馬,讓韃子們受不了,不得不消停下來。

  隻是跟隨在錦州軍後麵的塵埃越來越高,越來越近,讓錦州軍們人人膽戰心驚,他們憑經驗知道有大隊騎兵追來!

  他錦州軍見到海麵的東南軍艦時,後麵的追兵也近了。

  遠遠地見到對方旗號,錦州軍驚恐了。

  北虜的和碩睿親王多爾袞!

  該位大韃子是老野豬皮的第十二子,北虜六王中的第三位,在崇禎十一年,他為主力入侵明朝,自牆子嶺、董家口入關,大掠山西,一手造成了濟南慘案,殺明朝宣大總督盧象升,共攻陷城池三十餘座,招降六座,俘獲人畜幾十萬,這一戰殺得北方明人人人害怕,聽聞他的名字,能讓小兒止啼!

  這等窮凶極惡之輩,能征善戰,是北虜中極厲害的大酋,要是被他追上,我們休矣!

  剛才還整齊的錦州軍散亂了!

  大家遇到大鱷時怎麽辦?

  跑唄!

  跑得越快越好,讓落在後麵的人給鱷魚吃掉,自己就安全了!

  可是想跑了也跑不了,前麵有五百韃子騎兵攔路,足足五百騎兵,不少了,他們於道上亂箭射來,並不硬攔,專一阻隔,隻待後麵的追兵到來,就把錦州軍給徹底消滅!

  前有阻擋,後有追兵,錦州軍上上下下心中一片絕望,師疲,兵將無鬥誌,為之奈何?

  多爾袞追近了!

  馬上的多爾袞,樣貌年輕,長得倒不象他的諸位兄長們那麽地凶惡,畢竟他是幼子,在他開始生長的時候,老野豬皮的處境好了許多,不用象諸位兄長那麽地奔波,他身材瘦長,留有美髯,唇皮淺淺,顯然是個刻薄之人。

  見到前方明軍停滯,好極了,衝過去殺他們一個片甲不留。

  他不由地打馬加鞭,駿馬狂暴地奔馳,四蹄翻飛,一沾即起,跑出了馬尾呈一條線,這是馬速極高的表現!

  後麵的騎兵士氣高漲,緊緊跟上,追隨著自己的主子,要將明人殺個片甲不留。

  但他們驚奇地發現,主子爺的馬匹放慢了,怎麽回事?

  多爾袞敏銳地覺察到前方明軍逃跑的速度突然加快了,顯然剛才阻截明軍的那支北虜兵逃散,讓開了大路,這麽是怎麽回事?

  不過他照樣追殺,隻是不那麽瘋狂。

  他的審慎救了他一命,等他快要咬上錦州軍的尾巴時,他發現在前方道路側邊的空地與山坡上,一個雄壯的軍陣嚴陣以待!

  左良玉率三千陸戰隊衝前,驅散了阻截錦州軍的北虜騎兵後,就守在路側,放過錦州軍,等著與韃子兵交戰。

  “好久不見了!我的軍刀都饑渴難耐了!”左良玉冷笑道。

  他曾在寧遠與韃子交戰,之後到了東南亞殺土著,今天再回來見到北虜,出奇地輕鬆,沒感到任何負擔!

  以前與北虜打的戰鬥中瞻前顧後,但現在是東南軍的天地,永遠不會背棄他,不會讓他失望!

  士兵們是那麽的強壯,如此的年輕,他們盼望著痛擊敵人,讓任何敵人在他們麵前都碰得頭破血流。

  左良玉高舉軍刀,大喝道:“遇敵必戰!”

  “遇敵必戰!”官兵們齊聲高呼。

  “有我無敵!”左良玉再喝道。

  “有我無敵!”三千人放開喉嚨齊吼,他們的聲音直衝雲霄,讓聽到的多爾袞為之動容!

  “舉槍!”

  “瞄準!”軍官們扯著嗓子叫道。

  三千杆火槍被士兵們穩穩地抓在手裏放平,等著韃子兵來,當每一顆子彈射出來的時候,必會使韃子的家裏出現孤兒、眼淚和哭泣!

  他們的目光堅定,鬥誌昂揚,如同猛獸欲襲獵物!

  多爾袞調轉馬頭,轉身就走!

  他慫了!

  不可一世的北虜正白旗旗主,率領本部五千精騎,遇見人數比他們還少的三千東南府步兵,結果,大隊騎兵劃了一個圓圈,就在東南軍陣前疾馳而過,落荒而逃!

  站在後麵高處的祖大壽與何可綱看到了讓他們難以置信的一幕,北虜精銳騎兵,在押後的東南軍火槍兵後麵保持著距離,不敢交戰,以一種“禮送出境”的方式,仿似崇禎十二年,南下的韃子兵北歸時,大明諸總兵就以這樣的方式跟隨著。

  而東南軍比北虜騎兵還要少!

  ……

  軍鼓驟起,金旗招展,塵埃高漲,北虜兵激動高呼,竟是酋首黃台吉大駕光臨,率大酋濟爾哈朗、阿巴泰等趕到海麵,會合了多爾袞,正趕上海灘上最後一支東南軍火槍兵登船。

  他的駐地位於錦州和鬆山之間,距離並不遠,當錦州軍一出來突圍時,他很快就接到了信息。

  起初他並不擔心錦州之事,因為放著一個阿濟格在那裏,乃是北虜的巴圖魯(英雄),他一人橫刀立馬,足斬明軍萬人!

  但海邊發現東南府艦隊的消息接踵而來,恐怕是來解錦州之圍,他坐不住了,立即召集軍馬,親自趕往錦州。

  他高度重視錦州,絕不能放過那裏的明軍。

  對於這支明軍,要不就是堅決殲滅,要不就是千金市馬,招降他們,他更熱衷於後者。

  北虜大酋多數不懂文墨,但喜歡《三國演義》,常說靠讀《三國演義》,黃台吉想仿效諸葛亮七擒孟獲,對屢與北虜交戰的錦州軍擒而不殺,還予以高官厚爵,就是想立個標杆,讓明人看到“看哪,一天到晚與我大清作對的錦州軍都放過了,還有什麽明人會不放過的?”

  就此收買人心,可惜他趕到的時候,看到的是錦州軍揚帆離開。

  望著海麵上遮蔽海水的東南艦隊,黃台吉久久不語!

  阿巴泰與多爾袞不和,在旁邊嗖嗖地放冷箭道:“睿親王,去過一次大明,回來就不敢上陣了,是不是舍不得你的那些金銀珠寶和女奴啊!”

  多爾袞倒是心平氣和地道:“此軍足比渾河之戰的白杆兵和浙軍,須等全軍而上,方可戰而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