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6      字數:2713
  孫承宗產生的磁鐵效應強大,這些年來,東南府事業紅紅果果,隨著大家溝通了解深入,大陸一些人都知道東南府有好處,可是心中依舊疑惑,有孫承宗在那裏撐場子,情況截然不同!

  由他親自寫信相邀,又或者是別人來投,人才紛至遝來。

  比方說這位祁彪佳,明代政治家、戲曲理論家、藏書家。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宏吉,號世培,別號遠山堂主人。山陰(今屬浙江紹興)梅墅村人。

  祁彪佳出身仕宦,為藏書家祁承爜之子。彪佳自幼寢饋書卷中,幼而聰敏,六歲能誦帝王名。七歲時,鄉人抱之上樹,命以“猢猻上樹“作對,彪佳應聲答以“飛虎在天”。

  彪佳善山水,深得倪、黃神髓。花卉竹石,隨意點染,亦有梅花盫(吳鎮)風趣。

  天啟二年進士,崇禎四年升任右僉都禦史,後巡按蘇、鬆諸府,敢於搏擊權貴,為民作主,結果得罪當時首輔周延儒,延儒恨之,回道考核,竟被降俸,遂以侍養為名告歸。

  如果他不到東南府,很可能會在辮子兵攻占杭州後,自沉殉國,卒諡忠敏。

  其人素有清名,又擅實務,是大才,呆在家中實在是浪費,結果孫承宗一紙書相召,祁彪佳翩然即到。

  顏常武與之交流,可如此描繪:上召彪佳應對,奏稱得旨,上大悅,乃授彪佳為東南府法務部副檢察長!

  其人任職之後,一如既往,厘清吏治,連送十三官吏上庭,審判後都是罪有應得,東南府官場為之大震,戰爭部主官斯托姆慕名請其擔任軍隊副總檢察長,一周內即有十餘軍官投案自首,皆是經濟類犯罪,上繳贓款近十萬銀元!

  顏常武都傻了眼,他一直以為自己東南府吏治清明,豈料內中隱藏著如此之多的貪汙犯!

  ……

  又有黃淳耀,生於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3歲讀千字文,5歲讀四書五經,14歲縣試名列前茅,17歲補博學弟子,人稱“黃家千裏駒“。由於詩文出眾,受到“嘉定四先生“中程嘉燧的欣賞,並推薦給常熟大詩人錢謙益家執教蒙館。

  黃淳耀十分痛恨華而不實的八股文,與門人陸元輔組織“直言社“,倡導經世之用、言之有物的文章,名重一時。

  孫承宗知其為人,去信招攬道:“汝生性耿直,朝廷黑暗,與汝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今東南府雄踞海外,如乳虎出林,氣象萬千,其地最崇實務,曰‘清談誤國,實幹興邦’,與汝意趣相投,相得益彰!速速到來,可大展拳腳……”

  黃淳耀到來,經過學習和考察,加入了建設部工作,投身建設中,功績卓著,逐步升遷,登上副部長高位。

  ……

  夏允彝來了,他是主動來投的,不過也是聽聞孫承宗在東南府之後才來。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舉人,崇禎初年,與同郡陳子龍、徐孚遠等人結成“幾社“。他字彝仲,號瑗公,鬆江華亭(今屬上海鬆江)人,夏完淳之父。

  夏完淳又是誰?

  大大的名人,夏完淳自幼聰明,此時已經出世,史載是他有神童之譽,“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隨父抗清。其父殉難後,他和陳子龍繼續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年僅十六歲。以殉國前怒斥了洪承疇一事,稱名於世。

  這些人,堪稱中華脊梁!

  夏允彝到來,任職財政部,所經公事皆井井有條,財政製度完善,經費使用得當,沒辦法,人家就是聰明!

  然後他寫了信件,送到大陸,把兄弟陳子龍也給招到東南府。

  ……

  陳子龍(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員、詩人、詞人、散文家、駢文家、編輯。陳子龍於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於南直隸鬆江華亭(今上海市鬆江區),初名介,後改名子龍;初字人中,後改字臥子,又字懋中,晚號大樽、海士、軼符、於陵孟公等。

  他本會在崇禎十年中進士,論功擢兵科給事中,任命甫下而明亡,繼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給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眾武裝組織聯絡,開展抗清活動,事敗後被捕,永曆元年(公元1647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國。

  但他的命運已經改變,入職東南府,成為戰爭部高級行政官員,

  陳子龍是明末重要作家,具有多方麵的傑出成就。他的詩歌成就較高,詩風或悲壯蒼涼,充滿民族氣節;或偉麗穠豔,直追齊梁初唐。

  照其發展方向,大有向南宋辛棄疾靠攏的趨勢,辛棄疾是南宋大詞人,他起義抗金,能打仗,能做官,又擅長詩詞,試看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此詞豪邁無比,奠定了辛棄疾宗師級的地位!

  時間推移,到得明朝,八股文肆虐,詩詞不興,而陳子龍則有《遼事雜詩》:

  “盧龍雄塞倚天開,十載三逢敵騎來。

  磧裏角聲搖日月,回中烽色動樓台。

  陵園白露年年滿,城郭青磷夜夜哀。

  共道安危任樽俎,即今誰是出群才!”

  雖說比不上辛棄疾,卻已經遠勝同時代的大部分人了!

  陳子龍入東南府,用顏常武的話來說:陳子龍就算不做什麽事,做個清客,花錢養著他,隻要他弄上幾首傳世之作的詩詞歌頌歌頌一下勞資,也都值了!

  要知道,就算是紅朝,也弄出了不少主旋律歌曲、電影電視劇嘛!

  任何朝代都需要吹噓自已,陳子龍這樣的人,咱東南府又不缺錢,養多幾個,都不算多!

  ……

  一日,孫承宗引淩濛初來見顏常武,此人字玄房,號初成,亦名淩波,一字彼厈,別號即空觀主人。因在家族中排行十九,所以時人又稱之為“淩十九”。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人。明代文學家、小說家和套版印書家。

  十八歲充補廩膳生(明代由公家給以膳食的生員),後多次赴考均未中。崇禎四年(1631年),以副貢授上海縣丞,並署海防事。任內清理鹽場積弊,頗有政聲。

  這家夥有什麽才幹?

  孫承宗遞上兩本書,一曰《初刻拍案驚奇》,二曰《二刻拍案驚奇》,說道:“兩本書都是他寫的,請執政官斧正!”

  不需要多說!

  顏常武翻翻書,站起來,立變粉絲,請淩濛初在書上題名,贈給自己!

  淩濛初其著作《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與同時期文學家馮夢龍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二拍”,是中國古典短篇小說的代表!

  能員一個!顏常武用之為文教部專員,負責宣傳、教化民心之事。

  ……

  大陸精英陸續來投,給東南府原來的人員很大的壓力,牢騷漸起!

  尤其是聽聞陳衷紀即將去職,被孫承宗取而代之,成為新的總理,頓時人心惶惶,私底下說起來,都說顏大少爺愛大陸人不愛台灣人!有了新人忘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