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節 莫忘渾河!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6      字數:2664
  莫忘渾河!

  左良玉的臉一下子陰沉下來,這些年來,他進修過,軍事學院對於一個個戰例子進行研究分析,左良玉曾經在課堂上見識過,知道渾河之戰乃老野豬皮集結數萬人,在消滅了四川白杆兵4000人和浙江兵3000人,老野豬皮是慘勝。

  浙江兵使用火器作戰,當中有個將領叫戚金,乃戚繼光的侄子,是役戰死,以致戚家軍骨血盡喪;四川白杆兵則由赫赫有名的女土司,與左良玉差一個字的秦良玉所派,戰鬥力驚人,打敗了老野豬皮手下的紅巴甲喇軍。

  可是他們依舊敗了,軍事學院分析原因一是眾寡懸殊,二是彼此不和,三就是其它明軍沒有增援。

  明總兵朱萬良、李秉誠、薑弼始進戰一戰,遇敵阻擊先後敗去。

  巡撫袁應泰,接到求援報告而無動於衷。

  課堂上是集思廣益,暢所欲言,有人腦洞大開,發散思維,提出“陰謀論”,認為是明朝那些總兵官們有意縱敵,裹足不前,見死不救!

  要知道明軍鬧不團結司空見慣,四川白杆兵和浙江兵很厲害,得,你行你上啊,讓你們表現吧,我們就不奉陪了!

  其他明軍樂得看熱鬧,坐看老野豬皮逐一消滅了那兩路英勇善戰的明軍!

  可能怕死,但更有可能是“清除異己”。

  為這種說法,當時進修的學員們在課堂上爭論得很厲害,左良玉沒想到的是一轉眼,就輪到已軍麵臨同樣難題。

  老野豬皮其實打得很慘的,紅巴甲喇軍戰敗,先後損失雅巴海、布哈、孫紮欽等十數員將領,甚至被明軍擒去一參將二遊擊,一些後金軍甚至見了明軍就跑,極為罕見,須知一個後金軍敢追著上百明軍,象趕鴨子般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如果那時其餘明軍敢戰,如同白杆兵和浙江兵那麽勇敢,老野豬皮必定戰敗!

  ……

  莫忘渾河!

  這是示警!

  終究還是有人良心未泯,向東南軍火槍旅發出了警告,左良玉可以想象到,當火槍旅出動,行至一個險要的地方時,後金軍蜂擁而出,漫山遍野殺來!

  他們合圍了火槍旅,以優勢兵力狂攻東南軍,而東南軍深為盼望的明軍援兵一個不見!

  火槍兵殺啊殺啊,重新演繹白杆兵和浙江兵的神勇,然後成為曆史,激勵後人奮進!

  但左良玉不想接受這樣的結局,他怕死,怕的是無謂的死。

  要是他的老大要他衝鋒,可能會死,他義無反顧。

  因為他知道他不會白白的死,會死得其所,同時老大會替他報仇。

  為張鳳翼而戰?

  你不仁也別怪我不義,他立即著人喚醒了軍官們一起商量。

  大家聽到他的看法,都非常的氣憤!

  雖說這信息可能真可能假,但大家都信了,畢竟張鳳翼調動他們去大淩河的軍令太過離奇,哪有人一下子就把預備隊調上去之理。

  想不到我們這樣為明朝而戰,打生打死,不吝損失,明朝卻這樣對付我們!

  下一步該怎麽辦?

  有的激進的軍官說打進寧遠城,活捉張鳳翼!

  不過這種說法被第一時間OUT掉,畢竟張鳳翼隻是叫你調動,沒有直接證據表明他勾結後金哦!

  不到迫不得已不能反明,這是東南府設立的一條底線,除非明軍現在進攻已軍。

  “其實我們參謀部已經考慮到這種情況!”左良玉遺憾地道:“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他叫副官取出一份命令,大家定睛一看,赫然是東南府參謀部的正式撤軍命令,命令他們撤退返回東南府,蓋有顏常武的蛟龍玉印章和參謀部的鯊魚印章,隻是沒有填寫日期!

  左良玉當場把日期填在一個月前,算是現在送達。

  正在處理著,突然間軍營值星官來報,外麵有人亂扔石頭進來,石頭上包著紙,值星官送來。

  大家一看,石頭上的紙張寫著赫然是“小心前路!”

  這下大家再無疑惑。

  ……

  天亮時分,東南軍火槍旅出動,但他們行進的方向不是向北,而是向東而去!

  他們繞城邊而過,齊唱《殺韃虜》,歌聲豪邁雄壯。

  “東南府豪傑,碧血染蠻夷。

  還我漢河山,誓將建奴滅。……”

  時人問起,火槍旅推說接到了東南府參謀部的撤軍命令,不得不執行!

  接到消息的張督師大吃一驚,立即派了中軍前去阻攔。

  “你們居然不聽張督師之令!”中軍憤怒地道。

  “我們是客軍,在東南府沒有軍令下達前,我們聽張督師的,但有東南府軍令下達,我們將離開寧遠,返回東南府。”左良玉就在道左與中軍對話道。

  他皮笑肉不笑地道:“天下無不散的筳席,這些日子來,我軍多謝張督師的照顧了!”

  中軍的語氣緩和道:“左將軍,督師說了,這隻是正常的調動,你們不要多想。”

  “我們想什麽呢?我們什麽都沒多想啊!”左良玉詫異地道:“我們執行東南府軍令而已!”

  中軍無話可說,回報張鳳翼,他召集城裏的高級軍官們會商此事。

  “究竟是誰對東南軍說了什麽?”他拍台怒吼道。

  諸將眼觀鼻,鼻觀心,無人答他。

  一夜之間有這麽大的變化,肯定有人說了什麽。

  “你們說該怎麽辦?”張鳳翼問起來,手指左手第一位的祖大壽問道。

  見他動問,祖大壽不慌不忙地道:“上任督師在接納東南軍火槍旅的時候,與他們有過約定,隻要東南府撤軍軍令下達,則東南軍火槍旅可自行離開。”

  “本帥代表的是朝廷,難道東南府的軍令還大過本帥嗎?”張鳳翼不滿地道。

  “督師當然很大……”祖大壽陪笑道。

  “你立即率關寧鐵騎出動,把火槍旅給追回來!”張鳳翼指示道。

  “末將不敢奉令!”祖大壽不假思索地道。

  “什麽?”張鳳翼瞪眼道。

  祖大壽立即解釋:“末將守大淩河城,曾得東南軍火槍旅解圍,豈可作恩將仇報之事!”

  古代道德風氣的影響遠遠勝過後世,祖大壽這樣做的話,是非常違反道德觀念,令人不齒。

  張鳳翼真要強人所難,以軍令強壓,隻怕被人笑死他飽讀詩書的二榜進士都不懂得什麽是知恩圖報。

  “趙率教!”張鳳翼問右手第一位的趙率教,與祖大壽都是關寧都是關寧三傑之一,戰鬥力相當強大。然而趙率教雙手一攤,說道:“末將在援助通化城,於城外中伏,全賴東南府所送的一千枝火槍才打退北虜,否則早死在通化城下了!”

  他直個搖頭,拒絕之意明顯無遺。

  張鳳翼看著諸將看過去,但凡象樣一點的將領,都看地麵在仔細研究地上的磚,仿佛那裏有什麽藏寶圖的線索!

  誰都不傻,東南軍這麽能打,誰敢去惹?

  況且人家後麵有人,他家大哥又不是沒見過,狠人一個,是個熱衷於無事生非和報複的狂人,敢惹他他就敢弄死誰,就連朝中閣老都動不得他,其他人算哪根蒜啊。

  無奈之下,張鳳翼氣到把驚堂木一拍,退堂!

  諸將躬身,恭敬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