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節 阮朝識相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3-22 12:15      字數:2426
  第二天一早,華商們再來,送來了勞軍物資,施同安指名要見甘輝,說有要事!

  甘輝在旗艦上休息的啊,他接到快艇送來的消息,想想後,又坐船到了碼頭看個究竟。

  不虛此行,施同安這回沒穿官袍了,送上兩份禮單,一是勞軍物資表,二是一份有密密麻麻的人名表,這些人合起來捐獻了十萬塊銀元給東南府!

  十萬塊銀元,看起來很多,卻是華商們篳路藍縷,千辛萬苦賺回來的。

  華商們雖然賺了一些錢,相當不容易,非常辛苦,更冒著生命的危險!

  他們在異邦為生活而打拚的時候,感情仍牢牢地紮根在故鄉大地,許多華商的生活簡樸,卻毫不吝惜地給東南府捐了那麽多的錢!

  這些銀元,已經混在裝勞軍物資的商船裏運來了!

  甘輝為之動容,立即邀請他去見顏常武-----這麽多金錢開路,有資格見駕了。

  於是七個華商代表見到了顏大少,他們同樣也不虛此行,他們見識了這位年輕的軍事強人有如初生朝陽般氣場強大,向他們承諾說我東南府絕對是在外華商的堅強後盾!

  雙方相談甚歡,

  ……

  甘輝奉命去見阮福安,表達了一些不滿(人家也給過你23000塊銀元哦,態度要謙和,先禮後兵嘛),甘輝說道:“我們東南府尊重貴方的利益,但對於我明人在外的利益,也希望貴方對他們進行人身與財產的保障,合理收稅!”

  阮福安眼睛眨眨,可憐兮兮地道:“下官一定會將甘副座的意願如實上奏給敝國國主!”

  “甚好!”甘輝說道:“希望在我們回程經過時,有一個滿意的答複!”

  等他離開之後,阮福安的臉一下子就陰沉下來!

  這明人有錢,不宰他們宰誰!

  阮主設立賦稅、礦稅、進出口稅等,以維持阮主財政,用來修建堡壘,鑄造大炮,供養軍隊。

  國政不易,北方有強大的鄭主,鄭主控製人口是阮主三倍,鄭主統治人口約180萬,阮主統治人口約60萬,雙方實力懸殊,不從明人手裏要錢,怎麽可以頂住鄭主!

  以前,明人很好欺負,他們一團散沙,經常窩裏鬥,為了一點小利益而爭相拆台,形成不了合力。

  會安官方可以把他們任意拿捏,就算他們不滿,他們也不敢與官方作對。

  可是東南府來了,為他們撐腰,阮福安深感棘手。

  他們的軍人高大強壯,裝備精良,阮福安有見識,看出他們不是外強中幹,而是上陣見過血的。

  昨天他比以往忙碌,他給順化方麵(阮朝的首都)發信匯報,與幕僚們商討這次明人艦隊到來之事,明顯看出明人艦隊跑去找人幹仗的!

  找誰?

  以航線來看,首當其衝的是巴達維亞的荷蘭人。

  嚇,他們居然敢去挑荷蘭人,還真的讓阮福安吃上一驚。

  因為在東南亞,荷蘭人的實力最強!

  他們的船隻到處跑,力壓葡萄牙人和英國人。

  有個幕僚更是提出一個驚人的觀點,他說最近一段時間裏荷蘭船少了許多,很有可能集結了準備應付明人艦隊的入侵!

  大家一想有理,荷蘭船確實少了許多!

  明人厲害!

  不過這種事情輪不到他煩惱,阮福安動手寫奏折,向順化方麵匯報,就不知道阮主的軍師陶維慈有何良策對付明人了!

  陶維慈是越南南北朝廣南阮主的士大夫,佛主阮福源的謀士和軍師。

  1630年,在陶維慈的主持下,建立了兩個防禦鄭軍的工事——柴壘和長德壘,依靠這兩座從山上直放海邊的大長壘,實力薄弱的阮主頂住了鄭主的攻擊。

  因此就讓陶維慈頭痛吧!

  阮福安幸災樂禍地想著,陶維慈權勢不小,許多人妒忌他,包括阮福安,照他看來,任陶維慈智比諸葛亮(陶維慈寫過越南曆史上著名的《臥龍崗》,把自己比作諸葛亮),可是到來的明人應該算是大號的司馬懿吧!

  諸

  好在自己聰明,痛下血本,結果那個甘副座好聲好氣與他說話,並不逼他。

  他寫好奏折,派人急送順化。

  ……

  古都順化城位於安南中部,有香江橫貫其中,它西靠長山山脈,東麵距海十公裏,麵積上百平方公裏,人口約20萬(公元1631年)。順化城修建在香江岸邊的狹長平原上,緊靠植物富饒的山巒--玉屏山。氣候為熱帶海洋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少雨,風景秀美宜人。

  這裏是阮朝的統治中心,阮主創設自身的統治架構。其政權有“三司”(差司、將臣吏司、令史司)及知縣知府等官署;阮主設立科舉,並親自主持;建立武備力量,整頓軍隊,設大炮鑄造廠、射擊場等架構,相當的繁榮。

  其宮室“長明宮”號稱仿明朝南京宮城所建,設門四座,有護城河、宮城和,建築大氣,是阮朝最豪華氣派所在。

  偏殿上,阮主阮福源正與忠心的大臣陶維慈在商量著阮福安的奏折,阮福安上報說明人出動了52艘軍艦組成的大艦隊經過會安時提出了要求給予明人公平待遇的要求……

  阮福源須發俱白,他已經很老了,什麽風浪都經曆過,但這次南海來的風浪,委實不敢小覷!

  此時他眉頭緊鎖,對陶維慈說道:“先生可有高見?”

  陶維慈一身文士明人打扮,手執羽扇裝B,好在安南是南方天熱,否則現在是冬天,他居然搖扇子,人家都當他是瘋的!

  “佛爺(對阮主的尊稱),如果阮福安所講的東西是真的話,我們萬萬不可掉以輕心!”陶維慈輕搖羽扇道:“明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阮福源會意地點頭,明人艦隊固然上不了岸對付阮朝,問題是他們封鎖港口,則下金蛋的會安將顆粒無收,不同於北方鄭主,他地方大人多,田賦多,對港口的依賴比阮主要輕。

  “臣聽聞那東南府收取水引,本國船收二千銀元,外國船收三千兩銀子,我們可以比照他們,就這樣收取明人每船三千兩銀子吧!”陶維慈又道:“收了此銀兩,就不得再收其他銀子了,著阮福安認真執行,以免觸怒明人。”

  阮福源:“先生此言穩妥!”他陣陣肉疼,隻收明人一船三千兩銀子,將少收了多少兩!

  他作出決定後,派人通知阮福安,阮福安也知道厲害,吩咐下屬照樣執行。

  阮朝上層知曉厲害,但世事難料,上層可以講大局,下麵的胥吏卻不得不說小錢……如此生出了安南諸葛亮都無法想象的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