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0章 可笑,可悲,可慘的法國人!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2-04-04 00:31      字數:2372
  敵軍已經迫在眉睫,從巴黎得到命令已經來不及了,指揮的重任落在了他的頭上。

  德·拉比奧·薩拉比亞滿懷希望地問軍官道:“岸炮能夠攻擊敵人的戰列艦嗎?”

  他知道150口徑岸炮的威力不小,如果能夠驅逐來襲的敵艦就好了。

  “不能!”軍官搖頭道:“敵人戰列艦上裝載重炮, 射程比我們的遠,我們打不到他們,他們卻可以擊中我們的艦船。”

  “該死的,該死的!”德·拉比奧·薩拉比亞痛恨地道。

  港口外的炮聲轟隆,南華戰列艦上重炮在不緊不慢地轟擊著軍港內的法艦,象惡魔一般露出了它的獠牙,使得法國人心頭滴血。

  半晌後, 德·拉比奧·薩拉比亞有氣無力地道:“把艦長們都叫來開會吧!”

  艦長們很快就來了, 之前已經開過了一次會, 但沒有結果,這次艦長們再次開會,即時達成共識:“不能坐以待斃!”

  打,是不行的,外麵南華戰列艦數倍於己。

  驚弓之鳥,何堪一戰?!

  那麽隻有逃,逃到法國其餘港口也不行,布勒斯特軍港的岸防不得力,其餘的海港岸防更差要,根本抵擋不住南華海軍的攻勢。

  隻能逃到西班牙去,或者,逃到北美洲!

  說逃到北美洲,大家又是搖頭。

  法國是陸上大國,在北美洲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小殖民地,去到那裏鳥不拉幾的,相當落後,甚至連艦船都修不好。

  最終是德·拉比奧·薩拉比亞決定先逃到西班牙看看情況再說, 於是眾人散了, 分頭準備。

  德·拉比奧·薩拉比亞寫了一封書信,差人送往巴黎,向國王報告此事,表明是萬不得已,他不能讓戰列艦白白地被中國人擊沉。

  白天很快就過去,晚上來臨,但法國人並沒有夜晚出逃。

  在古代不是萬不得已,很少在夜間行船,尤其在海邊,他們計劃是第二天一早出行。

  夜間,法國人睡不安寧,該死的中國人居然還在放炮。

  他們六艘重炮戰列艦分二批,一批休息,一批放炮,輪著來放炮,傷害不大,擾亂了法國人軍心。

  更有甚者,南華炮手們炮術精湛,即使法艦錨地實行燈火管製看不清,也每每能夠擊中法艦,中彈的艦上官兵們亂喊亂叫的,更讓法國人提心吊膽,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吃上一彈,死於非命。

  好不容易挨到天亮,頂著一雙雙貓熊眼的法國人起床一看,又被擊沉了三艘巡航艦,有多艘戰列艦中彈。

  半沉或沉沒在錨地的巡航艦頂著一根根露出水麵的桅杆,還有忙著裝運受傷水手、屍體等,各艦官兵有的表情肅穆、有的沮喪,茫茫然不知何處去。

  難得的高效率,天朦朦亮時,法艦出港了!

  都想逃命,抱著萬一的希望:“中國人還在睡覺呢?則我們可以逃之大吉。”

  二十八艘戰列艦還有三十艘巡航艦駛離港口,然後遇到了南華戰列艦與巡航艦的阻截。

  法國巡航艦派不上什麽用場,一下子就散開了,而戰列艦還是抱團走,試圖互相掩護,增加逃跑的機率。

  此時南華戰列艦強勢攻入,發揮他們艦多的優勢,采取二打一的架勢,即二艘戰列艦去攻擊一艘法國戰列艦的形勢,采取穿插滲透的方法,不斷地將他們分割開來,再炮擊和開槍射擊他們。

  還沒駛離港口多遠,南華艦就順利地與所有的法艦成“三人行”,即法艦在中間行駛,兩邊各有一艘南華戰列艦與法艦並排行駛,互相攻擊。

  法艦左右開弓,打得不亦樂乎。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容易,法艦上軍官與水手的素質太差了,換作是以前的西班牙人、荷蘭人和英國人,南華戰列艦哪怕是數量多過他們,也難以形成這樣的戰鬥場麵。

  既要分割敵艦群,又要與航向莫測的敵艦保持同向與距離,加以攻擊。

  法艦上一片混亂,經驗匱乏的軍官們胡亂地下達著含糊的、前後矛盾的命令,水兵們無所適從,又眼高手低,甚至出現法艦轉向後,速度很慢,還得南華戰列艦停下來等他們!

  用“東南亞163”號上艦長孫誌成上校的話來說:“我TM的去睡上一覺,可能法國人還沒有前進!”

  有二艘南華戰列艦無法與法國“坦蕩”號戰列艦並排行進,不是中國人水平差,而是“坦蕩”號戰列艦在原地轉圈,無法順利前行。

  “坦蕩”號在海上亂轉,被碰上那就得不償失,因此這二艘南華戰列艦無奈地下帆等待,等它行駛象個樣子再行追逐與交戰!

  風帆時期想要操縱一艘大帆船絕非易事,想讓一艘三桅戰列艦動起來,需要經驗豐富的軍官下達命令指揮,還要有眾多的水兵按照命令默契配合,缺一不可。

  為什麽要說百年海軍,這些軍官與水兵的成長不是突擊訓練就可以完成的,比如南華海軍戰列艦艦長全都要求有環球航行資質,還要有去過風暴莫測的北太平洋獵殺一隻鯨魚的記錄(鯨魚寶寶問:“我犯了什麽錯?)否則不能成艦長。

  如此培養一名戰列艦艦長,首先你得有錢,有錢支持你的艦隊去環球航行,不是說過帆船底艙有壓艙石用來穩定帆船的嗎?那些環球旅行的南華訓練帆船的壓艙石不是石頭,而是大砣大砣的銀球,這是有備無患。

  萬一航行中途出了什麽事,就把銀球來派上用場:收買、購貨什麽的,隻要能夠用銀子搞定的事就不是麻煩。

  在皇帝顏常武看來,每一名戰列艦艦長都是無價之寶,他寧可花費不菲的銀球,也要讓他的海軍平安無事,即花錢消災。

  南華海軍就是通過不斷地、高強度的訓練後形成,由於采取了種種保護措施,成熟的軍官與水兵越來越多,加上南華是海上立國,民間也有大批合格的海員可供海軍挑選。

  歐洲四大海上強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與英國由於海外殖民地多,具備了遠航能力的軍官與水兵多,但法國人從來不是海上強國,戰列艦來自造艦狂潮,艦上軍官許多都是貴族轉職而來,水兵則多是強征而來,訓練又不足,素質很一般。

  更糟糕的是艦上條件差缺員,本來就不夠人數,剛一出港又被中國人用炮彈與子彈撂掉了一批,結果,“坦蕩”號上的軍官與水兵們無法控製自己的戰列艦,隻能原地轉圈,圍觀的兩艘南華戰列艦上的官兵們無所事事,急得甚至想派人過去幫他們操縱了!

  用艦上某個軍官的話來說:“我十歲兒子的操艦技術都比他們強!”

  高盧雞什麽不好學,學人家玩戰列艦,落到這樣的下場,真是可笑,可悲,可慘!

  炮聲轟隆作響,法國戰列艦奮力前進,紛紛陷入了被南華戰列艦二打一的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