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4節 要吃巴豆了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1-05-31 00:10      字數:2306
  布拉迪斯拉發城堡對於維也納太重要了,白皮絕不能容忍布拉迪斯拉發城堡被攻下來,他們會全力救援這個城堡的。

  因此竇名望部拖住的敵人越多,拖的時間越久,本軍奪取布拉迪斯拉發城堡的機率越大,對於勝利的把握也就越大。

  “我們前陣子吃補藥吃得多了,太胖了,這回軍部要我們吃巴豆,瘦一點!”竇名望幽默地道。

  巴豆是瀉藥,那些吃飽了撐著的家夥們吃巴豆來變瘦。

  軍隊的任務,以擄掠四境、打殲滅戰為進補,以阻擊、攻城為吃瀉藥,阻擊戰不好打,乃是拚消耗的。

  “無論是補藥、瀉藥,我們都該吃,畢竟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竇名望嚴肅地道。

  說歸說,但任務不好完成,畢竟已部人少,敵人大兵雲集,既要保證完成任務,又盡量避免部隊損失過大。

  “打阻擊嘛,講究的是預設陣地和前輕後重,節節有機會就砍敵人一刀!”竇名望是識途老馬,為已部指出了打阻擊的策略。

  因此他安排張耀漢率三千人為第一道防線,“至於第二道防線……”他在沉吟著,石裏大翔與莫拉特·辛格兩個軍團長一起站起來道:“我們也要打阻擊!”

  戰到今時今日,皇協軍的作戰水平在中國人的教導下已經不容小覷,他們敢於接受困難的任務,是有把握的!

  “好吧!”竇名望同意道。

  戰鬥打響了,白皮一離維也納,就發現前路“坎坷”!

  道路都被南華軍幹淨利落地挖斷了,橋梁也斷了,沿途都有遠狙。

  起初白皮們還不當一回事啊,他們以方陣的陣容,用排槍來還擊來襲者。

  但很快地,軍官們尖叫著找掩護!

  沒辦法,死的人太多了!

  南華軍的槍法精準,線膛槍也多,硬生生地打得白皮們地上倒了一堆!

  異教徒太不講武德了!

  他們的裝備這麽好,卻還是猥瑣躲貓貓,躲在暗地裏放槍,實在太過分了。

  羅伯特·康斯坦尼察伯爵來到前線,看到了上百名受了槍傷的白皮在地上呻吟著,讓他十分憤慨。

  他好好慰問了受傷的部下,然後拿出人多欺負人少的方法---迂回包抄。

  不久後,左右翼傳來了陣陣的槍聲,讓羅伯特·康斯坦尼察伯爵的臉色難看,明擺著,異教徒在兩邊也放了部隊。

  “繼續前進!”他下令道,但是部下們很不情願的樣子。

  羅伯特·康斯坦尼察伯爵明白到部下們的意思,南華軍占據地利,槍法又準,是不折不扣的硬茬子。

  可是布拉迪斯拉發城堡也等不起,畢竟他們耽誤了太多的時間了。

  他冷冷地道:“下督戰令,誰敢後退者一律軍法從事!”

  下達軍令,限時完成,不完成者,追究責任,敢退者,軍法從事!

  不得不說,奧地利皇帝利奧波德一世雖然昏庸無能,但有一點還是蠻及格的,那就是用人之明。

  他選用的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元帥、古斯塔夫·克利姆特侯爵、羅伯特·康斯坦尼察伯爵等軍官都是上上之選,麵對著南華大軍能夠穩住陣腳,積極作戰。

  其實這些軍官在和平年間統統都是廢掉的,他們隻會專注軍務,不會討好權貴,不會阿諛奉承,自然沒他們的好果子吃。

  但當強敵入侵時,利奧波德一世就知道用上這等人,江山不一定能夠保得住,可是不用上這等人,江山肯定不能夠保得住!

  羅伯特·康斯坦尼察伯爵在陣前一站,前麵就是督戰隊,虎視眈眈地看著官兵們,所有的軍官趕緊督促士兵上前。

  很不錯,一天內前進了十裏地,要知道麵對的可是天下第一強軍的南華軍。

  隻不過軍官們都哭喪著臉,因為死傷達到了五千一百六十二人,太慘了!

  負責阻擊的張耀漢僅三千人,見敵人進攻態勢凶猛,立即後撤,正好倭人石裏大翔接著他,他有足足六千人,兩部合兵一道,共抗白皮。

  六千人看似也不多,問題是這六千人每人每年的實彈射擊數乃奧地利皇家正規軍的二倍,亦即奧地利人每年實彈射擊五十發,倭人則有一百發!

  中華民眾皆感歎顏常武待人的真誠,他並不把皇協軍當炮灰來用(雖說確實是炮灰),給予了皇協軍不菲的薪水,良好的夥食與一流的訓練。

  在中華的勢力圈各國內,都有一股很強的力量,那就是參加過皇協軍再退役回來的人,他們有很強的軍事技能,對兩中華抱有強烈的好感,任何一個國家的君主惹到中華的話,隻要中國人一聲招呼,那些前皇協軍應聲歸隊,則可瞬間變天!

  倭人小夥計們拿著線膛槍,目露凶光,狠狠地打擊白皮,由於訓練到位,他們的槍法勝過白皮,打得白皮抬不起頭來。

  中國人與倭人所在的陣地防禦紮實,建好了散兵線與壕溝,壕溝用於阻敵,散兵線用來保護軍人們,他們才不會來與敵人玩排隊槍斃的戰術。

  當白皮們發動集團衝鋒時,火槍不足以壓製他們時,就遭遇了炸彈轟擊,在那個年代,炸彈的作用真是不小,把白皮炸得死傷一片。

  再近一些時,自有筒子伺候白皮們。

  起初南華軍的筒子不少的,有多少個同誌就有多少個筒子,點燃後噴得白皮們慘嚎不已。

  五千多白皮有一千出頭送了命,三千多受傷,這些傷員被運到後方,呻吟連聲,讓其他白皮們聽得頭皮發麻,夜不能寢。

  那個年代可沒有西醫,有中醫,可白皮沒有,就算有,也沒有中藥!

  在歐洲,隻有放血治療!

  近著歐洲的阿拉伯醫學,則是研製埃及木乃依做神藥來治病。

  大航海時代,隨著中西方交流深入,白皮們漸漸知道了中醫與中藥。

  但兩中華不允許中醫外傳,且由於他們神的關係,他們信神,不信人定勝天,如果用中藥治好了病,豈不是讓人懷疑神?

  隻有白皮權貴們屯積有一些中藥,他們也隻給自己人用,象躺在地上的白皮傷員們,那些蒙古大夫正在給他們放血治療。

  就象宰雞般地給他們放血,放了一盆又一盆,營裏內腥氣四溢。

  不消說,去見上帝的傷員超過了七成之多!

  “大人,我們不能夠這樣進攻了,再打下去的話,兄弟們都死光光了!”軍官們向羅伯特·康斯坦尼察伯爵哭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