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6節 白皮的雞很好吃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1-05-31 00:10      字數:2208
  老總去幹活了!

  “雪茄客”竇名望!

  這樣打打殺殺的事情本來不應是他這樣的老總來做的,可象他這樣的老賊頭,不殺人就渾身不自在!

  他大幹快上,有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把城堡周邊百裏的白皮都掃蕩無遺。

  關鍵在於他手裏有奧地利的地圖,南華帝國有著強大的間諜係統,間諜活動異常地猖獗,他們通過行商、外交、遊學,無孔不入地刺探各地情報,其中歐洲是間諜活動的重點。

  當時南華帝國與歐洲並無接壤,歐洲白皮對於中國人的防範意誌很差,給中國人很大的便利,讓他們得以把歐洲各地測繪,形成地圖。

  現代的製圖術來自歐洲,歐洲白皮自己作死,畫了很多的歐洲地圖,被南華帝國情報部門將那些地圖有多少收多少,一些孤本地圖也重金收購,以致於被白皮認為中國人是“人傻,錢多,速來!”

  現在白皮就笑不出來了,中國人有的地圖詳盡到白皮自己都不記得的小路,中國人懂得走!

  白皮如今知道這個抽著雪茄煙的竇名望,因為他到處做壞事殺人、放火與搶劫,所到之處可謂是天高三尺,大地為之清明,成群結隊的白皮男女隊伍被他的部隊驅趕著,哭聲一路,不時傳來槍聲,那是被槍斃的白皮,大車上滿滿的是搶來的物資,他的士兵則火槍上綁著捉來的雞(其實這樣做很傻,影響出槍速度,後來就被軍官禁止了)!

  喝的是搶來的葡萄酒,吃的是搶來的雞燒成的燒雞,不亦樂乎!

  當三名隨軍記者孔永進、羅晨、邱樂平來到竇名望的臨時指揮部時,看到他正舉著一個大雞腿,吃得滿嘴是油。

  見是記者們的到來,竇名望友好地與他們打招,歡迎他們!

  顏常武為了製約權貴與大將,特意授予記者以監督權,大報的記者都吃公家飯,他們監督時能夠寫“新聞內參”,即新聞媒體向各級軍政部門專門呈送的一種新聞報道,是新聞的一種特殊形式。

  與普通的新聞不同,一般新聞麵向社會普羅大眾,內參則主要是皇帝、權貴與官員們在看,換言之可以上達天聽。

  南華帝國的全國性大報如《南華日報》、《旭日早報》和《光明日報》的“新聞內參”是送進宮裏的,皇帝、後妃皆可看到,因此報紙的影響力很大。

  有人認為,新聞內參就是“告狀”。這種說法是片麵的。內參通常有三種不同的內容第一種是對社會不良現象的報道,希望得到有關部門的整治;第二種是對亟待解決的事件的報道,希望能盡快得到妥善處理;第三種是對有價值的經驗或有益探索的報道,希望進行推廣。

  通常情況下,新聞內參呈送到有關部門後,相關人員會進行初步的篩選後,再呈請有關大人進行審閱。如大人認為某篇內參所報道的事實值得引起重視或應盡快進行處理,將對該內參進行批示,指示相關部門、人員進行辦理,甚至親自掛帥進行處理。

  他們位卑但能耐不小,用一些大人們背地裏的說法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哪怕是作為當紅的大將,竇名望犯不著得罪他們,就熱情地請記者們一起吃做好的叫化子雞。

  剝開泥封的錫紙,香噴噴油黃黃的雞讓人食指大動,三位記者當仁不記,謝過老總,坐到席上,一起大塊朵頤。

  他們吃得很香,但看到竇名望與他的軍官們吃得更香。

  一共燒了十五隻雞,有七個軍官和三個記者來分享,全部幹掉,僅竇名望一個人就吃掉了二隻雞。

  “老總的胃口真行,吃得多有力氣,看來還可以為帝國再打三十年的仗!”孔永進恭維道。

  “哪用三十年,頂多十年,世界太平,全球統一了!”竇名望哈哈大笑道,他反問道“難道不是嗎?”

  心忖這個老賊頭夠上道,眾記者打哈哈道“當然,當然!”

  “老總為什麽吃得這麽香啊,可否告訴我們原因啊?”羅晨試圖得出一些有用的新聞素材來。

  “為什麽這麽香?”竇名望打著飽呃道“因為全是白皮的雞!”

  “不吃白不吃,吃了更想吃!”竇名望滿意地道。

  “竇老總有這麽個喜好,是‘家花不香,野花香’?”羅晨眼睛一亮,馬上深入追究。

  “沒錯!”竇名望欣然地道,三位記者心中暗喜,想的是有大新聞了,知道竇名望有這麽心理,就想繼續跟進時,豈料竇名望來個轉折道“勝利的果實品嚐起來是無比芬芳,我們勤奮勞動,得出成果,哪怕再不好,也是好的,所以吃起來特別香,三位記者大人,覺得我說得對不對啊?”

  “對!對!對!”三位記者唯有暗歎薑還是老的辣,說話滴水不漏!

  竇名望心忖勞資才沒這麽傻來實話實說,他出身於八大王的山賊軍,喜吃大戶,打進敵人的據點,遂行燒殺搶掠,幹得不知道多爽!

  如今重操舊業,吃起搶來的白皮雞,真是越吃越好吃,越吃越想吃!

  竇名望讓他的副官葛新民介紹了部隊對於周邊敵人的掃蕩情報,葛新民展開地圖,表示白皮還是很頑強的,他們組織了戰鬥分隊和破壞分隊向我軍開展遊擊行動,這種部隊往往以-人一組,頻繁攻擊交通線、支撐點、我軍占領的居民點,把道路給搗毀,橋梁給破壞掉,有機會就來燒糧食!

  “他們攻擊我軍單個人員或零散的部隊,打了就跑,令人頭痛!”葛新民指出道。

  “那麽我軍有什麽對策?”邱樂平拿著紙筆記錄著,問道。

  “我軍展開了大圍剿,包圍某個區域,逐步壓縮並切割遊擊區,把裏麵所有的人都給捉起來,敢反抗的肯定殺掉,再將他們的物資能帶走的帶走,帶不走的就燒掉!”葛新民講述方略道。

  “隻要我們有一個人損失,最少十裏內就是無人區!”竇名望斬釘截鐵地道,鋼鐵般的意誌毋庸諱言。

  公元十七世紀,確實是征服的大好年代,做什麽壞事都沒有其他人來主持正義,遊擊戰也很難打起來,竇名望縱馬殺人,吃掉白皮的雞,快樂無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