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5節 打火機帶出的煙友情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12-01 12:32      字數:2550
  接受了任務,竇名望為主將,馬寶為副將,價錢還是要講的,竇名望問道:“請問殿下,給我們什麽軍隊呢?”

  顏煜慷慨地道:“隨你們挑,你們有戰場決斷權!”

  竇名望和馬寶大喜!

  用回老部下自然比新丁們要好使得多,有戰場決斷權表明軍部不會幹涉指揮官作戰,一切以打贏為主!

  派出兵力一萬人,是作為偏師,沒有主力的幫助,但竇名望與馬寶充滿了信心。

  出了王府,兩將拿著王爺手詔,馬不停蹄,立即坐船趕赴敘利亞,從第五軍那裏調動軍隊,組建西征軍隊獨立第八師,軍長左夢庚痛快地放行,讓他們帶走了本部兵馬三千人,再得到了二千軍屬炮兵部隊及工程兵的支持。

  竇名望乃識途老馬,調動了皇協軍第201師的一半人馬即五千人參戰。

  這201師全是倭人,指揮官是高橋太郎,其部作戰意誌頑強,訓練有素,生性殘忍,選擇沒錯!

  竇名望任命高橋太郎作為第二副師長,同時組建了參謀部,把工作分解下去,這樣他就能輕鬆很多。

  僅用了不到五天的時間,上萬人就屁股一抬,連同他們的裝備與補給,坐上了海船出發,顯示了南華帝國強大的海運能力與極高的效率!

  在他們兵出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時,有一長列的運輸船等到了他們,一個軍需官坐小艇到了竇名望的指揮艦上,說運輸船上是彈藥與火彈,特意加強給他們的!

  ……

  有戰列艦與巡航艦的護航,運輸艦隊行駛在黑海上。

  盡管沿岸國家與部族沒什麽海上力量能夠威脅他們,但上萬人的部隊運輸過去,南華軍依舊不敢掉以輕心。

  有戰列艦伴隨,巡航艦前出偵察,海麵上風平浪靜,沒有敵人。

  龐大的艦隊前方,有一艘新銳巡航艦叫做“高雄136號”,上麵有二名克裏米亞汗國的引水員,他們負責引航,將艦隊導入正確的航道。

  兩名引水員兢兢業業,不敢有半點差遲。

  因為他們發現中國船員們業務熟練,對於航道很清楚,甚至不用他們領航,其實都能夠到達目的地。

  他們還注意到哪怕是路遇的打著中國旗號的商船船隻也被驅趕到一邊,以策安全。

  這不是巡航艦閑著沒事做,而是作戰條文規定,必須執行。

  南華軍隊建設至今,已經形成了嚴密的作戰條文,不隨主將的變動而變動,隻會是按部就班,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輕易改動!

  於是艦隊在沒有阻礙的情況下順利抵達了克裏米亞的海濱城市塔甘羅特,在那裏上了岸,大汗穆罕默德格萊四世親迎!

  他為竇名望、馬寶與南華軍官兵們奉上了鹽與麵包,動情地道:“在我們草原,你們就是最尊貴的客人!”

  “為了我們的友誼!”竇名望一本正經地道,作為一個老煙客,他嗅到了格萊四世身上的煙味,馬上奉上一根雪茄煙道:“這是我們皇帝賜給我的,您嚐一嚐!”

  格萊四世毫不猶豫地接過煙,讓他身邊的近侍變得焦急,因為任何上位者都不應該吃不明來源的食物的。

  竇名望拿過親自為他點煙,他用來點煙的一個金燦燦的小東西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打火機!

  按住後打著火,用來點煙,啪的一點蓋回滅火,十分瀟灑。

  古代想引火忒夠麻煩,先是鑽木取火,後來用上了燧石打火,很多時候就是點著一大堆火,這堆火不斷放入新燃料經久不滅,然後引小火去幹什麽,比如點煙、放火箭。

  中國人使用火折子,原理是用很粗糙的土製紙卷成緊密的紙卷,插進竹筒裏,然後點燃,並蓋住通風的蓋子。這樣一來,沒了火苗,但能留下一個紅點點,就像抽煙的火星一樣,隱隱地燃燒著,能保持很長時間不滅。到需要用時,把蓋子拔掉,對著火折子輕輕一吹,就能使它複燃。

  燧發槍廣泛使用後,通過扣動板機,擊打燧石,打著火星,引燃火藥,結果在十七世紀中期,白皮在軍用燧發槍的啟發中,發明了第一把火絨手槍打火機,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批用於取火的機械裝置,很多的史學家和收藏家都認定其是最早期的打火機。

  火絨手槍打火機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了現代社會,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再現代化,仍有廠家生產外形仿手槍的打火機,所謂用槍打火。

  所以可以這麽說,“火絨手槍打火機”就是第一代的打火機,也是打火機的起源。

  早期的燧發式打火機情況十分糟糕,經常打不著火,燃料也不好,安全性差,容易被風吹熄。

  顏常武吃飽飯沒事做,他不打仗的話,就弄些小發明出來,改進的燧發式打火機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有了汽油、煤油,反正他的油多得是,一種不行就換,還有鯨油、棕櫚油,混合來用,試驗到成功為止!

  改進了發火裝置,著火率提升,變成一種由金屬殼體和頂蓋防火結構組成的打火機。

  其實是他提供思路,他的科學技術人員搞出來的發明,但他厚顏無恥地將打火機發明歸到他的名下……

  見大汗對他的打火機很感興趣,竇名望幹脆將他的打火機送給了格萊四世,並教會用法,告訴他道:“這是我們皇帝賜給我的,黃金外殼,上麵有皇帝的龍印標誌!”

  打火機十分精致,格萊四世愛不釋手啊,啪啪啪地打來打去,他的臣子們相當地無奈!

  在外國貴賓麵前不務正業,丟臉啊!

  但竇名望麵色溫和,毫無看不起格萊四世,反倒興致勃勃地與他一起欣賞、把玩打火機,點燃大雪茄來抽,讓格萊四世嚐一嚐皇帝禦賜的雪茄煙!

  煙民同好,一是好煙,二是打火機!

  顏常武非常懂得收買人心,象這種龍紋的黃金打火機是少之又少,限量版,隻有他的重臣才得賜予,那些重臣當然很有麵子,不必讓自己象個暴發戶十個手指全都是戒指,拿出一個禦賜得打火機來,啪的一聲打著火,再噴出一個煙圈,多拉風啊!

  搞得其他大臣道:“我們也要抽煙,我們也要龍紋打火機!”

  戴維先生笑稱:“陛下此舉,推高豬的好幾個百分點了!”

  以前是鹽業賺大錢,兩中華推動鹽務改革後,食鹽成了民眾的必需品,平價銷售,鹽稅是越來越少。

  但朝廷一點都不擔心沒有稅收,因為糖、煙、酒三大奢侈品異軍突起,收稅收到手軟!

  他們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民眾生活好了,大力消費糖煙酒,這就是兩中華稅收越來越多的原因!

  如今一個打火機瞬間拉近了煙民格萊四世與煙民竇名望的關係,當竇名望與格萊四世在同一個城市時,兩人互請,請抽煙,竇名望請格萊四世抽雪茄煙,格萊四世請竇名望抽阿拉伯水煙,兩人一下子成為了好朋友,其樂融融。

  當二皇子顏煜在西平聽聞竇名望與格萊四世如魚得水的情形,佩服地對參謀長張家玉道:“張卿家,難道一開始是你就已經想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