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1節 耳聞目睹(一)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11-22 12:09      字數:2287
  與相當於巡航艦的“哥德堡號”相比,戰列艦體型龐大,高高在上,宛如大人對小孩似的“哥德堡號”。

  艦上的一個個炮眼雖然沒有打開,已令人不寒而栗。

  埃裏克森用望遠鏡觀察,看到戰列艦上的艦員們多是十**歲的棒小夥子,身材高大,氣血旺盛,動作幹練敏捷,水平不俗。

  與白人們的年輕人相比,中國人的年輕小夥子顯得更勝一籌啊!

  作為老船員的埃裏克森還注意到戰列艦保養得十分好,顯然下了功夫。

  見埃裏克森在數炮眼,杜大衛看得多了,懶洋洋地道:“這是南華的‘東南亞級’戰列艦,有76門火炮,乃是主力艦!”

  埃裏克森心中一動,問道:“這種戰列艦在地中海上多嗎?有多少艘呢?”

  杜大衛說道:“多啊,運河開通後,來來去去的戰列艦不少,把舊的都換下來了,換上新戰列艦,有上百艘呢!”

  “嘖嘖嘖!”眾海員驚歎。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埃裏克森默默地將此事記了下來。

  心忖上百艘的戰列艦,都可以發起滅國之戰了!

  這批戰列艦足有十二艘之多,待他們過去之後,“哥德堡號”重新上路,最終通過了蘇伊士運河。

  然後收費,使用拖船每艘是500銀元,4艘就是2000銀元,據杜大衛說拖船公司隻能拿到一半,另一半是給了運河管理衙門。

  拖船的成本不高,動用的是苦役犯、奴隸與阿三,頂多就是一頓飯加上一點補助而已,

  而過路費則是3000銀元,屬中等船的費用。

  過路費共有三個檔次,分別是小型船隻,每艘1000銀元;中型船隻,每艘3000銀元;大型船隻,每艘是5000銀元。

  如此一來,過一次運河就花了5000個銀元,成箱的銀元給出去了!

  大家驚歎不已,真是愛給不給,不給也得給呀。

  如果個人擁有收費站,那真是日進鬥金,啥也不用做就能成富翁。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現在蘇伊士運河這隻能下金蛋的鵝歸南華帝國所有,運河兩邊是運河區,埃及地區的統治者不能置喙。

  亞洲和歐洲的船隻要想去對方的口岸,最近的就是走蘇伊士運河,雖然花點錢,但總比在海上多繞行一萬多公裏劃算和安全,畢竟好望角不是一般船隻能夠過得去的,蘇伊士運河賺的就是這份錢。

  杜大衛說運河是南華帝國重要的收入,輕易是不會免單的,民船或軍船要打此路過,必須留下買路錢,就連本國的軍艦也不例外,據說這是主持開掘運河的陳德元帥作出的決定,他說:“你有勢力我有後台,你是軍方,我是公檢法,如果免單則國家就會吃虧,倒不如不免!”

  蘇伊士運河的紅海端是蘇伊士城,運河分成出口與入口兩段,頗具效率。

  “哥德堡號”遂從出口離開,告別了蘇伊士運河。

  ……

  在兩條拖輪的拖曳下,“哥德堡號”緩緩地駛入了蘇丹港。

  蘇丹地區是南華帝國在非洲最大的海外行省,全屬中國人所有,蘇丹港則是蘇丹地區最大的海港。

  其實“哥德堡號”上的補給充足,沒用多少,蘇丹港屬於可停可不停的港口,但船長埃裏克森下令停靠這個港口,船員們自然服從。

  誰都喜歡趴港,畢竟船上空間狹小,岸上則舒服太多了。

  埃裏克森站在甲板上,望遠鏡不停地掃描著蘇丹港的情形。

  他發現港口主要分成三塊區域,一塊就是港口中間的客、貨碼頭區,麵積不是一般的大,是非常大!

  分為多個庫區,建好的倉庫庫房密密麻麻,規模宏大,甚至是一眼望不到邊。

  它們互相分隔,利於防火。

  與碼頭邊有軌道連接,很方便物資上落。

  門戶緊閉,也不知道裏麵裝了些什麽。

  有個地方很容易看到,那就是一座座巨大的煤山!

  煤是重要的燃料,這麽多的煤,想用來做什麽?

  還有如此之多的貨物,中國人絕對不會做無用的事情。

  埃裏克森注意到大片的庫區屬於管製區域,一般的船隻都不能靠近。

  除了客碼碼頭與庫區,右邊是船廠,可以看到正在用橡木建造三艘巡航艦,其中有一條接近完工了。

  船廠邊有多個修船區,其中有三塊地方被木頭遮掩著,但其中兩塊地方露出的兩條巨艦怎麽都無法掩蓋,那是戰列艦!

  經驗豐富的水手長布爾徹一眼就看穿了:幹船塢!

  埃裏克森悚然一驚,幹船塢是用來維護與維修船隻的重要基建設施,對於艦船十分有用,比如船在海中航行,船底粘上藤壺與船蛆,船在海上浮著是無法處理的,隻有拖上岸或者拖進幹船塢裏才能夠解決它們。

  不過幹船塢建造耗資巨大,各國往往是將船拖上岸。

  蘇丹港是海外行省的海港,居然有三個幹船塢,真是非同小可!

  蘇丹港的左邊則是大片的養殖區,有不少池塘,還有鹽田,灘塗上立有一片片的木製欄柵,白皮們不解其意,而港口派來的引水員則告訴他們說這是蠔田!

  看到氣勢壯觀,宛如軍陣一般的蠔田,白皮們暗暗稱奇。

  靠港後,“哥德堡號”停留一天,水手們分批上岸,而埃裏克森則去巡視了蘇丹港一番。

  他在港城的貨物交易所裏泡了半天後,很清楚蘇丹行省出口穀子、玉米和小麥,量非常大,大到一省所出的糧食可以與歐洲大國種出來的糧食產量相比!

  還出口花生、芝麻,可用於榨油,油餅正是上好的牲畜飼料。

  埃裏克森還聽到一則笑料,那就是油餅可以充當阿三的夥料,比阿三自己原來的夥食要好!

  另外,他看到了一份通知,那就是約有一百萬斤的陳糧準備出售!

  在城外,他看到大片大片的農田一眼望不到邊,小麥、棉花、油葵與高粱等作物的長勢喜人,在田裏有建好的水泥管渠送水,牛隻耕田。據埃裏克森知道,蘇丹得人口不多,出的糧食根本吃不完,而中國人還在加種糧食……

  他得到這些資訊都是靠他看,任他聽,他什麽都不用做,就有許多訊息被他接收到!

  ……

  “哥德堡號”停靠亞丁港進行補給,在離開那裏時,埃裏克森發現了一個重要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