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8-01 12:09      字數:2222
  青藏高原上風光獨好,這裏是中國最接近太陽的地方,陽光燦爛,天高氣爽,藍天白雲下雪山連綿,又有河流縱橫,湖泊密布,其間有廣闊的平原,草地如綠毯,有的地方是氣候濕潤,叢林茂盛,有的地方則童山禿嶺,奇石異景;神秘莫測;難以形容。

  正是修仙的好地方

  卻是人類生活的困難之處

  七月,高原上最好的季節,拉薩,布達拉宮在陽光下顯得容光煥發,尤其是金頂格外的耀眼。

  這座千年古刹始建於公元631年藏曆鐵兔年吐蕃王朝藏王鬆讚幹布時期,吐蕃王朝滅亡之後,古老的宮堡也大部分毀於戰火和雷擊等災害,直到1645年藏曆木雞年,固始汗當時青藏高原的最高統治者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為鞏固當時青藏高原的王國和碩特汗國及下麵大喇麻係統的政府,重建布達拉宮。

  固始汗既沒,他的兒子達延控製著西藏,可惜守不住,遇到了大明派出四川總督周正儒和川中名將楊展、楊璟新收取青藏,達延軍連戰皆敗,最終敗亡,大明控製了西藏,就在布達拉宮下建起一個大廣場,升起了大明的日月旗。

  西藏舊的政治勢力灰飛煙滅,但宗教勢力卻得到了尊崇,大明因本朝力推佛道兩種宗教之故,認為大明與西藏本為一體,自吐蕃起大家都是一家也難為翰林院的夫子們在故紙堆裏找尋曆史證據,遂封了黃教兩個地位最高的大喇麻為國師,並且對布達拉宮進行了裝修和修葺,讓它認晚都大放光明

  今天的拉薩廣場上顯得生氣勃勃,因為內地新一批的換防官兵到達,就在廣場上集結,共有三千六百人。

  其中年輕的士兵有三千三百人,軍官與士官有三百人,他們初來乍到,還不知道西藏衛戎之苦,又年輕人居多,還是很活躍的。

  舉行了隆重的換防儀式,人數不多,換的正是廣場的衛戎兵二百人,起到一個象征意義,大明駐西藏的高官悉數出席,當中最顯赫的自然界是大明駐西藏總督楊展。

  介紹到他時,他向大家舉手敬禮,讓很多新來的年輕官兵大為失望。

  因為楊展又黑又瘦,額上被雪原上的風霜吹出了刀字,他穿著中將的軍裝,鬆鬆垮垮的,象個農民

  是的,象農民多過象軍人,他發表演講,首先自嘲道:“我遠看象軍人,近看象農民,實際就是農民,唯有當好農民,我大明才能在西藏站穩腳跟”

  “邊防之苦,常人不懂,邊防之難,常人不解。自古以來邊防之地大都是一些地勢險要,氣候惡劣,人煙不聞之地。西藏也不列外,可以說,這裏的防務是我走遍千山萬水見到過最艱苦的,你們必須要有心理準備”

  “自然環境,造就天險之地。這裏的海拔高,晝夜溫差懸殊,惡劣的自然環境讓守衛在這裏的我們,日常生活舉步維艱。高原反應,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很大的危害。低氣壓使得這裏的熱水無法燒開,不衛生。吃飯我們吃不上熱的,隻能用熱水就幹糧。夜晚燒火取暖,物資匱乏我們隻能撿拾牛糞代替柴禾使用。”他不諱言說到這裏的艱苦,頓時新到的官兵們嘩然。

  “但是,我們知難而進,努力地改善我們的生活”

  他向新兵們作個匯報,讓新兵們知道他在西藏做了哪幾件大事:“第一就是種地,第二就是修路,第三就是設崗”

  “從內地運來物資,價格打著筋鬥向上翻,輕則三倍,重則十倍,所以能運東西到西藏的,一概發財問題是你能不能夠運來,大雪封山,道路損壞,物資運不上來,你急也急不來”楊展說道。

  “我們中國人從來都是講究自力更生,不求天不求地,靠的是我們自己的雙手”楊展這個農民頭,就在莊嚴的布達拉宮下大放厥詞,表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

  他介紹起他在西藏發展農業,如數家珍。

  “我們大力發展青稞、草業、犛牛、綿羊、奶業共五大項,現在我們駐軍的糧食,全部實行了自給自足,燃料也是自給自足”楊展在上麵說這話充滿了自豪,下麵則是曲高和寡,新來官兵們不明白為什麽自給自足是多麽的重要

  “現如今,沿江河穀青稞穗隨風搖曳、點綴著點點金黃油菜花;羌塘大草原一片綠的海洋,風吹草低見牛羊;美麗的西藏江南,綿羊正在歡快地奔跑;在高原腹地吐蕃故裏,奶牛在青青的草地上悠閑地踱步。大家來了,我先表個態,要讓你們吃好,喝好,保證把你們養的胖胖的,也是今上要我們軍官對士兵的表態大家放心,你們的父母也可以放心”楊展說的話是人話,官兵們一起給他鼓掌。

  “戎邊是不容易的,你們除了軍事任務,還要投入道路維修之中,我們有工程兵負責修建道路,我們已經修建了入藏的道路,雪區各大城市也都連通,我們要修出更多的道路,你們可能要來幫忙,在遇到重大的道路崩坍事件,駐軍一起來,保證道路暢通”

  “我楊某在西藏多年,足跡不敢說走遍全西藏,但也去了很多地方,尤其是沿喜馬拉雅山一帶設立崗哨,我不容易,你們更不容易,尤其是那些負責勘探的官兵們,他們設立邊境線,變成了我們的版圖

  今天,戰士的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這種改善隻是物資的增加。天險對人們的威脅仍舊存在,低氣壓,高海拔的現象沒有改變,所以有一條,盡量不要跑步”

  “今天我們向守衛在這裏的邊防老兵們致敬,他們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可以回家了。”言訖,楊展帶頭向廣場上的即將退役的老兵們敬禮,新來的官兵們也向他們敬禮,場麵莊嚴。

  “我們在這裏歡迎新兵,三年後,當你們也可以回家時,你們會發現你們無悔你們的選擇,無畏你們的青春”楊展大聲呐喊道:“戎邊偉大,功在千秋”

  新兵們被楊展的心靈雞湯灌到身體充滿了正能量,隻覺得熱血沸騰,振臂大喊道:“戎邊偉大,功在千秋”

  他們當然不知道在楊展的心中,實際上是苦笑,唉,俺兒子就幸福了,跑去新疆戰鬥,俺隻能在這裏吃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