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5節 忠言逆耳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7-31 12:08      字數:2174
  “什麽,諒山失守?鄭櫛投降,當了帶路黨,引朝廷大軍進犯,距離升龍府不到五十裏地?”升龍府內,鄭氏家主鄭柞霍然起立,以他見慣世麵,有“泰山崩於眼前而形色不動”的修養,現在聽聞這個消息也大為震驚。

  不怪他惶恐不安,諒山失守,往升龍府的道路皆無險關,朝廷大軍很快就能夠打到,他們現在是中午接報,隻怕晚上中國人就能到達升龍府。

  中國人為什麽殺到?

  好在消息還是很暢通的,知道可能是已軍追擊莫氏軍隊殺入中國國境,連他們的縣令都給殺死了,頓時鄭柞頭大如鬥。

  朝廷大軍入侵,事件是否真實已經是沒得說了,辯解是無用的。

  這事情想要善了,隻怕不易!

  鄭柞鎮定下來,作兩手準備,派出當朝太傅趙玉樸帶上黃金千兩前去勞軍,並一份請罪文書向朝廷請罪,表明一定會嚴懲肇事者,請朝廷大軍停止進軍,本國願意談判。

  另一方麵,他趕快召集諸臣將來商量對策,同時集結軍隊,對城外進行堅壁清野。

  越猴也是打老仗的,反應很快,即使被中國人打個措手不及,也盡可能做好應戰的準備。

  且說安南黎朝仿中原官製,設有六部管理政事,再以德高望重者為太傅,是一品大官,無實權,很尊崇。

  太傅趙玉樸是中國粉,說漢語很順溜,鄭柞派他為正使,再著戶部侍郎鄭桉為副使,去找中國人交涉,希望能夠挽回不利局麵。

  兩人持節,坐上馬車,另一輛馬車則載了一千兩黃金,在一隊騎兵的護送下,匆忙趕路。

  他們在下午三點鍾,已經遇到了朝廷大軍的輕騎兵!

  如此迅疾,天黑前輕騎兵即可到達升龍府城下。

  見到是使節,輕騎兵分出些少人馬,護送他們前往中軍,

  一路上都是朝廷大軍,隻見得旌旗如雲、人馬整肅,看上去軍容齊整,正往著升龍府而來。

  到達中軍時已經是晚上了,中軍並不急於趕路,安營紮寨,營地帳篷布局得井井有條,軍威勝過安南軍。

  趙玉樸與鄭桉顧不得歇息,急忙求見朝廷長官。

  他們走到大帳前,便見兩列渾身裝配鐵板的重甲步兵,全是高大的壯漢,渾身都是鐵,“喀、喀、喀……”沉重而整齊的腳步聲非常震撼。趙玉樸知道這是擺款的,因為大明軍隊其餘軍隊多穿著東南軍製式作訓服,身披輕甲。

  即便如此,趙玉樸也不敢小看重甲步兵,知道已軍都找不出這樣的隊伍,安南人與中國人相比,就象小孩子遇到大人。

  步兵昂挺胸站立在兩旁,一個軍官說道:“請安南黎朝使臣入內見大人,餘者在外聽命。”

  趙玉樸與鄭桉沉住氣,隨軍官入內,隻見一個身材挺拔端正的文官坐在上,麵目端正,趙玉樸一看他的衣冠就知道是個巡撫,心中有點奇怪。

  左右分列將軍,文官的背後擺有一個小亭,中間有個“令”字,乃王命旗牌,對中低級官員可先斬後奏。

  按中原禮儀,除非見了王族,否則都不用叩拜,趙玉樸與鄭桉雙雙長身作揖道:“下邦使臣趙玉樸(鄭桉),奉國君旨意,拜見大人。”

  上麵的人點頭,說道:“本官是大明廣西巡撫易震吉!”

  “易大人好!”趙玉樸不作分辯,雙手捧上文書道:“下邦無德,累朝廷兵臨城下,我國君不願看到生靈塗炭,向朝廷獻表請罪,並呈上黃金一千兩勞軍……”

  ……易震吉拿到了表文,不動聲色地展開先看了一番,然後很小心地放回信封,吩咐道:“六百裏加急,遞送南京上呈朝廷。”

  “得令。”旁邊軍官有人應道。

  趙玉樸一聽就知道壞了,有什麽事情不能一下子處理,還要送南京去處理!於是哀求道:“請大人止了軍隊前進,有話好好說,有什麽要求盡管提!”

  求了再求,易震吉隻是不允,對趙玉樸道:“趙大人回去吧,你是個好人,但茲事體大,不是你能夠說得動的!”

  既然不允,一千兩黃金也沒收,讓他們帶回去。

  兩個使臣隻好連夜趕路回去複命,回到升龍府已是半夜,城內不開門,用大籮筐把他們吊上城頭!

  他們下了城,去見鄭柞,他已經在殿上等著,聽他們稟報過程後,趙玉樸說道:“朝廷拒絕談判,光顧著進軍!”

  鄭桉則道:“朝廷其誌不小,所經之處,如果抵抗就殺,不抵抗者,就沒有燒殺劫掠,買東西還給錢!”

  鄭柞讓兩臣下殿休息,他則在殿中踱步,思索。

  鄭柞是又氣又憤,他憤怒大明的無情無義,他每年的供奉從來都沒有少過,但是大明竟然拿件小事來計較。

  是,朝廷的邊民被搶,縣令被殺,朝廷臉麵受損。

  可是他鄭氏百倍奉還贖罪啊,願意給白銀三十萬兩作為軍費,黃金三萬兩作為向朝廷賠罪,已經是竭盡所能,可是朝廷大軍依舊進軍,真當我鄭氏是泥捏的不成!

  他心中霍霍而動!

  與大明開戰,重演黎朝驅明舊事?

  公元1428年是大明宣宗宣德三年,就在這一年,明軍退出安南,黎朝太祖黎利稱帝。

  明軍是被他打跑的,是黎利真刀實槍地打出來的江山。

  在陸地上越猴還真不怕明軍,畢竟在越國這種叢林之地,明軍也不一定能有什麽好的結果,

  在鄭柞看來,如果開戰,縱然是大明擁有再好的裝備,也不一定是他的對手,畢竟在越北朝的之地,到處都是密林,想要在這裏麵取得勝利,明軍是需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當年明朝皇帝朱棣何等的雄才大略,攻占越國後,統治越國的時間也就二十多年,後來還是因為身陷無休無止的戰爭而撤退。

  鄭柞認定憑借越國的地利,他可以擋住明軍,縱然是大明不義,找借口想要攻打,那就讓大明來好了,鄭柞內心還是有些底氣的。

  他下決心打仗,急派侍衛連夜去請心腹們前來商議此事,沒想到遇到了反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