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7-22 00:34      字數:2388
  此戰包頭佬傷亡極大,他們隻打了半場好仗,當中國人的第四軍投入戰鬥時,包頭佬就不是對手,盡管他們使盡渾身解數,也落得一個慘敗的結局。

  就是在中國人第一條防線上,包頭佬也丟下了很多的屍體。

  精銳的多瑙河軍團已被打殘,許多部隊在點名時,都是稀稀拉拉的隊伍。

  由於包頭佬是敗退,傷兵逃之不及,落入了中國人的手裏,中國人對他們恨之入骨,盡皆用刺刀將他捅殺在地上!

  大維齊爾鐵青著臉,退回了軍營裏,把自己關進了帥帳內,誰都不見。

  副將斯內德帕夏安頓好驚慌失措的部隊後,急忙來見大維齊爾。

  侍衛入內稟報,很快回來了說大維齊爾召見他。

  掀開帳篷門,見到一盞馬燈下,大維齊爾的臉顯得格外的陰鬱。

  他嘶啞著嗓子道:“情況怎麽樣?”

  見斯內德帕夏躊躇的樣子,大維齊爾催促他道:“說吧,到了現在,說什麽都沒關係了!”

  他的聲音透出一陣哀大莫過於心死的語氣,斯內德帕夏咬咬牙,稟報道:“我們全線失利,三條戰線今天總傷亡過十萬!”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十萬軍不是毛頭小兵,而是奧斯曼帝國的精華,他們損失掉斯內德帕夏補充道:“多瑙河軍團損失了四分之三!”

  多瑙河軍團是大維齊爾與斯內德帕夏起家的血本,打成如此之慘,已經盡了力。

  聽到斯內德帕夏的話,大維齊爾想到了多瑙河軍團內熟識的軍人們,他們有很多都不在了!

  他慘笑一聲道:“明天隻怕中國人就會轉入進攻,我們還有多少的火藥?”

  斯內德帕夏默然片刻道:“頂多能夠支持二天的量!”

  “二天的量!”大維齊爾沉吟了一下道:“你立即組織人馬,搬運走一天的物資,天一亮就走,把多瑙河軍團也帶走!”

  他站起來,鞠躬道:“拜托了!”

  知道他心萌去意,斯內德帕夏沒多說什麽,隻是點頭道:“放心!”

  兩人商量軍務後,斯內德帕夏離開了大維齊爾的軍帳。

  出奇地,今天的月色極好,斯內德帕夏不由得楞楞地看著月華下的軍營。

  連營數十裏,但很多帳篷都空了!

  他就吆喝著軍士們幹活,把馬匹、毛驢與牛編隊,裝運物資,準備帶走。

  占據了山頭優勢的中國人看著山下不同尋常的燈火,急報給顏常武,顏常武一聽就知道包頭佬想逃跑,遂下令軍隊做好準備,天一亮就出動打他們!

  命令是小範圍傳播,接令的官兵們都很振奮,有的人睡不著覺,第二天頂著一副貓熊眼起床,趕快泡茶、抽煙來提神,吃多點吃飽點以應付今天的戰鬥。

  ……

  中國人從山上下來,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攻擊。

  包頭佬們則據守陣地,沒有絲毫的畏懼,隻有憤怒!

  仗打到現在,交戰雙方都明白,包頭佬絕無取勝的可能。

  但既便如此,哪怕包頭佬開始撤退,中國人也沒能追擊他們,因為被留守的包頭佬給拖住了腳步。

  大維齊爾再次強檔出擊,在他的率領下,與中國人進行了一場來回拉鋸戰。

  包頭佬也仿照中國人建築了深溝厚壘,白天上午他們據守著防線,下午被我軍給攻下來,但攻占不到幾個小時,又會被搶回去。他們不甘心丟失陣地,一茬茬地往上衝,進行激烈的反衝鋒。

  如此防線至少這樣來來回回易手了五次。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盡,拚著一股勁兒在堅持。

  打著打著,包頭佬兵力嚴重不足,步兵幾乎都打光了,沒有兵了怎麽辦?那些負責運輸的力夫、夥夫和馬夫都讓大維齊爾下令給送上去了絞肉機也似的戰場上。

  這些兵上陣前的話:“我一個挑扁擔的,我連槍都沒拿過啊。”

  軍官們哪裏不知道呢,這連槍怎麽開都不會,送上去也就是添個人頭,但到絕境了,隻能拚,有什麽人都得上,臨時給他們指導兩下這槍怎麽用就行了。

  反正他們也活不久,連輕傷員也上陣了。

  火藥也給打光光,那麽就用血肉之軀迎戰中國人的近戰加火力的聯合兵力。

  到最後,大維齊爾率領他的衛隊投入了戰鬥中!

  他沒有穿上裝甲,穿的是帕夏的禮服,騎著一匹健壯的白馬徑殺入中國人的隊伍中。

  看到了他的三撮馬尾旗幟,整個戰場上隻有一杆!

  中國人一下子騷動起來,爭相上前圍毆他,起初他們想活捉他,但大維齊爾雙持彎刀,隻顧殺敵,不顧防護,中國人一時沒反應過來,被他陣斬了三人!

  這下就激怒了中國人,他們開展了標準打法,即前排用刺刀拒敵,後排開槍。

  大維齊爾身中三槍,兀自衝殺不休,又砍了二個中國人。

  突地戰馬向前撲倒在地,原來它被刺刀捅殺了!

  大維齊爾也摔倒在地上,他爬起來,持刀向前。

  二個大膽的中國同誌迎向他,衝著點燃筒子!

  筒子實際就是黑火藥版的無後座力炮,轟隆一聲噴響,炮決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爾小科普律魯·法奇爾·帕夏!

  他死得其所,成為勇士,升入天堂找他的七十二個處女去了!

  中國人奪取了他的三撮馬尾旗幟!

  至此,中國與奧斯曼帝國在奧斯曼的阿達納城外圍中展開會戰結束,奧斯曼人五十萬大軍隻得十五萬殘軍被斯內德帕夏收攏,其餘三十五萬軍隊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灰飛煙滅。

  這是包頭佬最精銳的部隊,他們戰敗,讓包頭佬再沒有可能拉起第二支同樣強大的部隊。

  不僅如此,為了這次會戰,包頭佬幾乎用光了庫存火藥,大部分的野戰炮要不被包頭佬銷毀破壞掉,要不成為了中國人的繳獲物,想補充是非常困難的。

  而中國人則戰死了五萬多人,近十萬人受傷,當中有二萬多傷殘退休,其餘八萬傷員傷逾後陸續歸隊,並未傷到元氣,繼續沿海邊向伊斯坦布爾進軍。

  兵敗的消息傳到了伊斯坦布爾後,整個國都震撼了。

  軍隊在關係國運的大戰中失敗了,異教徒很快就要兵臨城下!

  惱怒不已的蘇丹想處死已故大維齊爾的全家,被太後杜亨·哈提婕勸止,說大維齊爾以身殉國,如果還要死後算賬,則沒人為奧斯曼帝國賣命了。

  蘇丹隻得捏著鼻子,派人去了大維齊爾家中慰問,同時還派出使臣去找中國人,想弄回大維齊爾的屍體以好生安慰。

  痛恨大維齊爾之後,他不禁茫然,國無賢相,如何對付即將到來的異教徒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