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4-30 04:21      字數:2299
  包頭佬與中國人P過很多場,被虐得多了,經驗心得也有了,他們的城牆上建立起堡壘,或者搭篷,用來對付炸彈、火油彈以及飛雷炮等有功效。

  東南軍的參謀觀測仔細,他們察覺到一些敵人在城牆上,之後消失,很快又出現,參謀們遂認為敵人在城牆內建有藏兵洞!

  藏兵洞能夠更好地保護士兵,更好地削弱中國人火力。

  以現時的火力,防禦工事和護具非常有用,比如東南軍喜歡用的炸彈,他們用炸彈開路,但遇到的防禦方大量具甲,甚至不用鐵甲,隻用普通皮甲,都可以很好地

  顏樂點頭道:“我們在進步,他們也沒閑著啊。

  隨軍出征的還有一萬民工,連同三萬軍隊,顏樂批揮軍民進行標準動作:深厚厚壘給自己,築起長圍贈敵城。

  深厚厚壘是很必要的,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

  長圍即繞著敵城挖壕溝,挖出來的土方堆砌成牆,用來限製敵人外出。

  軍民齊動手,鋤頭、工兵鏟沉重地掘擊地麵,聲音讓城上的敵人都聽得見,幾萬人撅起屁股猛幹,土煙升騰的場麵予敵一種震撼感。

  城上的奧斯曼人看到了,受驚了,因為那看似渺小的工具---鐵製的鋤頭、鏟子。

  鋤頭、鏟子不是什麽高大上的東西,一把二把沒什麽,一百把一千把也沒什麽,但是幾萬把裝備下來,再不識事的成年人也清楚其中的價值。

  古代金屬冶煉產業的不發達,金屬是昂貴的,這麽把多金屬工具裝備下來,再聯係中國人不斷地炮轟,無數的銀元化煙而去,看似他們是炮轟來玩似的,法馬古斯塔城隻能夠有節製地還擊,可想而知中國人是多麽的有錢。

  誰也不想與有錢人作對!

  人家用錢來砸屎你去,你用血肉之軀去抵擋,孰勝孰敗,一目了然。

  當然不代表錢多必勝,可錢多帶來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考慮到中國人的作戰能力,城上的包頭佬們漸漸注意到了,想到了,他們的臉色陰鬱下來。

  中國人倒不清楚他們看似普通的動作,居然能夠讓敵人的士氣下跌了一些,

  他們興致勃勃地幹著,工程的進展非常快。

  看到他們許多人光著膀子在幹活,火槍架在一旁,迪亞艾丁沉思著,有種衝動想派兵出城衝殺一陣,挫挫中國人的威風。

  他想了又想,終究沒有出動兵馬。

  這是對的,中國兵是外鬆內緊,參謀人員、偵察兵密切地注視著敵方,一旦有變,立即示警,訓練有素的中國兵馬上集結,予敵以重大殺傷。

  三天的時間就已經讓法馬古斯塔城周邊來了個大變樣,一道環城壕溝加土圍把城池給包圍住,中國人的營壘建築得看起來很是堅固。

  在城池的東麵與西麵,炮壘已經建好,一門門火炮推入了陣地。

  奧斯曼人有點心慌,但是迪亞艾丁冷笑道:“不用擔心,他們的火炮是炸不動我們的城牆的!

  果不其然,當東南軍12磅行軍炮開炮後,炮彈砸落在了城牆上,城牆那是紋絲不動!

  奧斯曼人在先前的努力沒有白費功夫,把法馬古斯塔打造成為堅固的堡壘,想打得動城牆,得用更大的火炮!

  這難得倒中國人?

  大口徑蛤蟆臼炮來也,口徑有300毫米,長為1000毫米,青銅鑄造,炮身上畫了個誇張的蛤蟆張嘴的標誌。

  這樣的臼炮有六門,得用非常多人去侍候它們,炮手們忙碌著給它們固定好位置。

  還有超級巨炮,一共是四門,它們係青銅鑄造,口徑超過0.8米,長度超過5米,重量20噸,而普通的32磅火炮重兩噸半而已,它們所用的炮彈達到700公斤。

  不說什麽,20噸的青銅,能夠鑄非常多的小錢錢了。

  看到這四門巨炮,奧斯曼人倒抽了一口涼氣:“烏爾班大炮!

  當年奧斯曼人就是用類似口徑的烏爾班大炮轟破了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今天,輪到奧斯曼人的後輩來嚐試到滋味了。

  華人對於自已的大炮寄予厚望,命名它們為“伊城一號!“伊城二號!“伊城三號!“伊城三號!

  伊城,土耳奇首都伊斯坦布爾,即君士坦丁堡!

  現在東南軍給兵器起名有個很不好的習慣,他們崇洋媚外,居然都不用本國的名稱了。

  本來超級巨炮用的是“震旦炮的名稱,這是中國名稱,改成了伊城炮。

  再有二級戰列艦,不折不扣的大國重器,起的名稱為“達卡號,達卡即印度洋邊的孟加拉地區;如黑武士西雷斯馬座艦是“孟買號,孟買即印度的孟買地區,還有“斯裏蘭卡號,以及“開羅號、“大馬士革號等等,更惡劣的還有類似於“蘇丹城,指的是中國人占據的埃及南麵的蘇丹地區首府蘇丹城,可是蘇丹是奧斯曼人老大的尊稱呀,居然用上“蘇丹的城命名東南艦隊的一等主力艦,太過分了!

  轟!

  伊城炮開火,炮聲震耳欲聾,無論城內城外的人們都深深地感受到這一炮的威力,隔著數百米遠的城牆頭上奧斯曼人似乎都受到了炮口衝擊波,不由得駭然!

  炮彈擊中城牆,整座城牆都在搖晃!

  接二連三的超級巨炮襲擊,法馬古斯塔城的東城城牆顫抖不已,東南軍再使用了大量的48磅、42磅、32磅加農炮,以及口徑粗壯的沒良心炮,這些火炮能發射形形色色的炮彈,直徑大威

  力強大的巨型石彈和穿透型極強的鐵蛋丸用於轟擊和射透城牆,拋射的燃燒彈和化學彈轟擊城牆上敵軍。

  炮彈接踵而至,炸得翻天覆地一般!

  在這麽猛烈的轟擊下,城牆頭一些不夠堅固的棚被掀翻。

  城內死傷數字直線上升,各處著火,被撲熄,陷於一片混亂之中,但對於守軍沒傷及元氣。

  知道中國人的火力凶猛,迪亞艾丁沒在城牆上放太多的人手,而是屯於城牆內側的藏兵洞或者城下,一旦敵人大舉來犯即上城牆防禦。

  為了對付中國人的火力,奧斯曼人都在舊城牆內側加建,構建藏兵洞,兩側有台階而上,敵來時出兵快速上城防禦。

  奧斯曼人還加強了個人防護,城牆上的人手都頂盔穿甲,帶盾牌,有效地提升了防禦力。

  敵人也在進步之中!

  不過,讓迪亞艾丁感受到奇怪的是中國人的攻城不甚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