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7節 炮火紛飛(一)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4-26 12:19      字數:2422
  尼哈特帕夏的旗艦“磐石號”戰列艦在艦上白皮副艦長,荷蘭人科爾的指揮下,就象一名無畏的騎士,衝向了比它還要大的敵艦,那條外表金光閃閃的戰列艦。

  命令由尼哈特帕夏下達,他知錯就改,親自迎敵,用“兄弟們跟我上”取代“弟兄們給我上”,以此鼓勵士氣。

  兩艦相向交匯!

  距離不足百米,幾乎在同時,西雷斯馬和科爾一起叫道:“開火!”

  雙方的炮彈離膛,帶著一縷縷的煙氣,撲向了敵艦。

  砸碎了舷牆,炸起了漫天的木塊碎屑,彈片亂飛,殺傷對方人員,強烈的撞擊把人員打飛。

  無論是船艙裏還是露天甲板上,都是一片的混亂。

  倒下的人慘叫著,痛得滿地亂滾。

  尼哈特帕夏試圖在眾人麵前展示他那大無畏的精神,但被護衛緊緊地壓在甲板上。

  中國人戰列艦上的4磅小炮發射的霰彈居高臨下,血洗了“磐石號”的露天甲板,站著的人就被收割,一打就是一片人遭受攻擊,中者立倒。

  同時,中國人的線膛槍精準地射殺一切暴露的包頭佬或者白皮,露天甲板上的人被打中,在桅杆上的包頭佬則象秋風掃落葉般地掉落。

  包頭佬一項指標遠遠比不上中國人,那就是裝甲率。

  東南艦上的海軍官兵們百分百上裝甲,人人都發有鋼盔、裝甲背心,對於當時的彈丸彈片有很好的防護能力。

  並且東南國的軍火業發達,能夠提供各種護具,比如鐵褲子,前裝鋼板,用吊帶掛著,能夠保護兩條大腿和你的蛋蛋,一些作風穩健的老兄,身上套了三件裝甲,二件鐵製的一件皮製的,反正他是炮手,不需要東奔西跑的。

  海軍官兵們的收入高,有錢都給自己加裝護具,包括麵具、護頸、金屬護甲、皮製護甲、鐵褲子、護膝、護臂等等,應有盡有,很多人身上隻穿了一條短褲頭,不穿其它衣服,就上護具,有的小兵不怕死,你看他頭上一個鋼盔,身上一件防彈背心,下麵隻有一條短褲頭,就什麽都沒了!

  這是極端的穿戴,大部分官兵還是給自己穿上一條皮短褲嘀。

  相比之下,包頭佬的防護寒酸多了,除了少部分軍官有鋼鐵類的裝甲之外,軍官有皮製護具,絕大部分的低級軍官和水兵們身上就隻有一件單衣作為“裝甲”!

  國力上的巨大懸殊帶來的是包頭佬官兵的死傷慘重,尤其是槍彈及碎片的殺傷力不足,傷者多,死者少,傷者在那裏呻吟、哀號,使得眾人心有戚戚,難受得很。

  尼哈特帕夏差點咬碎了自己的牙齒,他趴在甲板上,頭往上仰,咬牙切齒地盯著異教徒高大的船身。

  他很想還以顏色,可是對方居高臨下,打得他們連頭都抬不起來。

  一寸長就一寸強,而在海戰中也有一分高就是一分強,一寸粗就是一寸強,船身比敵人高大,船體比敵人堅固和大炮口徑比敵人更粗,那你就是海戰達人,除非你運氣不好,否則想輸都難。

  “磐石號”上副艦長科爾指揮戰列艦繼續前進,沒與對方僵持,這是他的聰明之處,如果與人家這條大艦對轟,隻怕不是對手。

  相反,“孟買號”上的西雷斯馬識別出對方是旗艦,急於返身作戰,但是二級戰列艦的啟動慢,吃上風速度快,轉向還是慢。

  這時就看出指揮官的能力水平與性格特點,隨著西雷斯馬一聲“右滿舵!”

  年輕的舵手響亮地應道:“滿舵右”,將舵盤向右打到盡。

  龐大的戰艦急劇地向著右轉彎,讓整條戰艦上的官兵都歪向一邊,呆在下層炮甲板船艙裏的一名士官眼眨眨,因為他通過炮眼看見了海平麵就在他的眼前動蕩,一些海水調皮地跳進了船艙裏!

  駭得他大叫道:“快關炮眼,快關炮眼!”

  於是下層炮甲板船艙裏一陣雞飛狗跳,官兵們急著關閉炮眼,以防海水進入。

  三層炮甲板的戰列艦威力大則大矣,可是遇到惡劣天氣或者現在的急轉彎,還有處於上風時艦身傾斜,炮眼就不能打開。

  這時雙方展開了混戰,讓尼哈特帕夏惱火的是前麵的戰艦群沒那麽快轉回來,他居然淪落到以七艘戰列艦對戰人家十二艘戰列艦,當中還有一艘是三層炮甲板的二級戰列艦!

  雙方炮來炮往,自然嘍,包頭佬的戰列艦敵不過中國人的戰列艦,好在由於風帆時期戰列艦戰鬥的特點,不會速沉,他們還能夠支持,這是一場持久戰了。

  “孟買號”完成了轉向後,盯上了包頭佬的旗艦“磐石號”,與它同向行速,盡情地用槍彈去招呼“磐石號”,讓它苦不堪言。

  “討厭鬼,別來惹我!”

  “磐石號”被打得淒慘無比,大量的帆桁被轟落甲板上,前上桅和船首斜桁都被折斷,包括艦長阿甫杜拉貝伊在內的53名船員陣亡,上百人帶傷,甲板上到處是哀號的傷員,鮮血淋漓,血腥撲鼻。

  不過,“磐石號”依舊在戰鬥著,尼哈特帕夏豁了出去,他親自持一麵盾牌遮擋自己,而他的衛兵死傷累累,為了保護他有十幾人倒在了血泊裏。

  奧斯曼帝國軍紀嚴厲,戰鬥失利,主將斬首,主將陣亡或者被俘,則衛兵盡斬!

  眼見“磐石號”仍在奮力抵抗,其他奧斯曼艦船被鼓舞了士氣,立即對其進行火力支持,也對東南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擊。

  東南艦中有條倒黴的艦是“東南亞19號”,除了前桅之外,所有的桅杆都被擊倒---它遭遇了高明的白皮炮手使用鏈彈轟擊的結果。

  一般而言,東南艦作戰堅持搶占上風口,是有他們的道理的,這也是他們的絕活:絕路求活。

  戰艦炮戰中搶上風作戰還是占下風作戰是有講究的,在下風作戰,如果定了錨,開炮和在上風差不多。如果打不贏,馬上起錨,接著風勢溜之大吉,拜拜您哪,對方追之不及。

  如果換過來,您在上風口,撐不住想溜,往哪跑呢?一起錨,風一吹,直接送人家炮口前了。下風口還有一個大好處,作戰時戰艦橫擺,風一吹,浪打浪,所有的炮都在海麵上,經常炮口指著敵艦的桅杆處,這時就方便放鏈彈砸桅杆。

  上風口呢?如果浪太大,下層的炮口還不能打開,結果是火力驟減,所以你得苦戰才能過關。

  當然上風口開炮也有好處,那就是打中的都是敵人的艦身舷牆,堪稱是拳拳到肉。

  倒黴艦就是“東南亞19號”,接連吃上鏈彈,帆桁折斷,桅杆斷掉,成了光鳥,但他們沒有退出戰鬥,依舊開火!

  方圓十數裏的海麵上硝煙彌漫,槍炮齊鳴,奏響了一曲戰鬥的大合唱!

  :。: